文学五一

重生之邀请的代价 第26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为什么呢?”
    “大概是节奏很慢吧。”具体理由李幼荣其实自己也说不好,他把话在脑子里过了好几遍才说:“我一直觉得文艺片,比商业片什么的多了许多人文关怀。他讲一个故事,他的故事是多方面,他有引申意义,有值得思考的社会意义。不是说商业片没有好立意,但可能也跟我们国家的电影发展有关,高票房高口碑高立意的电影在国内很少,可能需要等几年。因为观众的口味在提高,演员本身也在进步,为了市场贴合,以后肯定会有国内电影口碑票房爆棚的那天。然后其实,我之前也有过想演喜剧的想法,可看了剧本后都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我估计也得过几年吧。”
    这番话可以说戳到了伍小冬心里的点,她的目光不自绝的变得柔和,“听你这句话,是说你会一直演戏演下去吗?”
    “现阶段是这样打算的。”
    “不会突然转行做歌手?”
    李幼荣知道她在调笑自己之前和孟彩阳开演唱会的事,他想着也忍不住笑了一下,“唱歌这项爱好,我已经在某个地方完成了。现在专心演戏也可以的。”
    伍小冬笑了一声,又问:“这种是多才多艺的人才会有的烦恼,我不是很能理解。”
    “也还好。”李幼荣换了个坐姿说:“主要是每个人的着重点不一样。我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我又有条件有时间,有精力去弄这些,所以我能学好。可能别人就更注重生活,运动,还有别的其他东西。爱好人人都有,没必要说得像什么稀奇东西样的。”
    伍小冬这个时候就觉得,原来前面两位同事说过的:【李易铭挺好相处】的话都是真的来的。
    这人不会因为自己的特殊而骄傲一点。
    “真好。”她还忍不住咋了下舌。
    伍小冬的采访大概用了一个多小时,有条不紊地录完后,两人愉快的握手分别。
    送走伍小冬后,程潇潇带着李幼荣去找蔡文他们——他还得应对别的采访。
    也不是没有记者问他去美国的事,但李幼荣一一都拒绝了:
    “今天不是《青花》的首映礼吗?”
    现场媒体多,投资方也多,中午吃自助餐时,李幼荣还碰到了龚在荷。
    是她主动过来找人的,“看起来好像比过年那段时间壮实了很多?”
    李幼荣回头,连忙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姐。”
    龚在荷眉头一皱,“也黑了啊。”
    李幼荣只是抿着嘴笑。
    他给龚在荷拿了饮料问她说:“华伟也是发行方吗?”
    “这种电影,能参股的都参股了。”龚在荷说完一笑,“样片我看了,演的挺好,怪不得能拿奖。”
    李幼荣这时候才说实话,“我那会儿都不在国内,说是说我拿了奖,可我心里一点感觉都没有。”
    “那你就等下次再体验吧。”龚在荷说完,喝了一口李幼荣拿给他的饮料说:“放假了给我打电话,姐带你出去玩。”
    “好。”
    “我去别的地方转转,你吃完了去休息会儿。”
    李幼荣又是点头。
    等龚在荷走后,他再吃了一口,旁边的丁念就忍不住说了:“易哥,今天午饭的餐量够了。”
    因为李幼荣不怎么健身,所以最近程潇潇在理性克制他的饮食。
    他刚开始那会儿还在心里吐槽过程潇潇是不是被欧美男星的身材洗脑了,现在习惯了倒还好,丁念一说他就放下了盘子。
    首映礼下午两点才正式开始,他现在可以去休息会儿——刚好还为他准备了专门的休息室。
    到点之前,杰森还特意过来了一趟。
    “哎呀,真好,你发型没被压坏。”
    这是因为中午李幼荣是抱着枕头在椅子上睡的。虽然没睡多久,但脖子还真有点不舒服。
    程潇潇就说他:“旁边不是有床吗?”
    李幼荣把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说:“我是准备看会儿书的。”
    谁知道怎么就睡着了。
    程潇潇又想,大概是时差没倒好的原因。
    李幼荣自己揉了揉脖子,看到杰森过去把化妆箱打开,连忙放下了手。
    今天的媒体多,杰森给他上的妆有些重——当然,这也是跟以前的那种直接涂一层的比。
    在休息室门口,李幼荣跟主演还有蔡文和其他导演会和,一起去的演播厅。
    路上,蔡文还说:“我刚听人说,广电还有领导来了。”
    有另外一个导演接话说:“咱们这是献礼片,有领导来是正常的。”
    眼熟的几个副导还回头叮嘱演员们:“不用慌,就当正常事处理就是。人家不会找你们问话的。”
    “对,要是真问到了,谦虚礼貌点,都是新青年,没啥好怕的,啊。”
    李幼荣混在里面点头。
    事实也正是这样,等进去后,他们这群没有什么经验的大小演员全成了背景板,几个导演十分熟稔地招待着人。
    又走了一下媒体发问环节,到差不多三点半左右时,影片才正式开始。
    中国广电的logo出现后,又依次出现了十来个发行公司的logo。
    华伟看起来占的份额还挺大,李幼荣注意到他是排在第四来着。
    看了差不多一分钟,灯光才按下去。
    影片正式开始了。
    ?
    作者有话说:
    以前不知道怕东怕西不敢写,很多东西都用了别称,现在emmm我已经放飞啦。1处标注在以前写的飞燕奖,等哪天完结我全文捉虫的时候再一块儿改了,么么哒。
    第245章 个人看法
    不管哪个国家的战争时期,都是一个吃人的年代。
    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由小及大,很多东西或许现在的人看来会觉得很可悲,可他们都不知道,可悲的不是个人,而是那个时代。
    《青花》本身作为一个献礼片,除了拍出来那个时代的【真】之外,做的最好的,就是激起了观众的共鸣,让观众看到了【希望】。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希望】是空谈,是想看却看不到的,最虚假的东西,可就是有那么一群人,前赴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唤醒这片大地被尘封的精神,唤醒整个名族的意志。
    李幼荣饰演的戏子花时就是其中之一。
    有古诗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花时作为红极一方的戏子,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红,就这么顺的。他给穷苦百姓唱过,给土豪地主唱过,给伪满洲唱过,给军阀唱过……他一路唱过来,只为活得像个人。作为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下九流,他没有那些学生愿抛头颅的骨气,也没有军人马革裹尸的热血,他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的人。
    然而这个普通人,在得知让他前往上海是为了给前线运输救命药时,他答应了。
    他做出了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做出的选择。
    这一去,奋不顾身。
    为了那批药,花时同日本人周旋,差点被反奸队当成汉奸除掉。当关口终于打通时,跟他接头的同志却被日本人暗杀了。
    那是看到希望后的绝望。
    花时在雨中无声的眼泪,背后让人看到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控诉。
    我们弱小,我们被人欺凌。
    外来者踏过我们的土地,屠杀我们的同胞,我们却连反抗都那么艰难。
    当第一个出声的正义者付出代价后,整个民族都变得懦弱起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似乎抽去了整个国家的骨气。中国人被鄙视,被低视,连带着整个中华民族,都要被人以【□□】相称。
    中国人生来就比别人蠢,中国人就是不如他人……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大为盛行,甚至有些个别地学者为了追求进步,还提出了废除汉字的说法。
    汉字可是这片大地的根本啊!
    中国人自卑,中国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他们在常年的被压迫中,已然忘记了脚下这片土地上,这个国家可是曾经站在世界之巅,接受过万朝来贺的啊!
    我们的智慧曾被全世界认同。
    我们的成果被世界人民模仿。
    现在只不过是一时的落后而已,为什么你们自己都要瞧不起自己呢?
    中国人需要正视自己,需要自己看得起自己。曾经一度把希望放在外国人身上,可是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中国人才能救中国人!
    国之将覆,皮毛焉存?落后一时,不代表落后一世!若中国有千千万【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的人,那这个国家就尚有一线生机。
    一蹶不振才是亡国灭种的罪魁祸首。
    就算不为自己,为了身后的世世代代,中国也不能让外人继续这样糟蹋下去!
    巨龙卧于东方,面于欺辱其默不作声,这不是因为他死了,他只是睡着了。这片土地上,有很多的人都睡着了。
    曾经花时也是睡着的。
    后来他醒了,他甚至愿意用自己的鲜血去唤醒更多睡着的人!
    这样的人在当时,又何止千千万?
    第一次看到成片,李幼荣在剧长时间过半时就已经泪流满面。
    他想起了小时候爷爷给他当成故事说来的往事。
    那个时候的人,穷人富人生不如死,只有没良心的人尚且过得好。直到战争结束,举国欢庆……
    那是经过怎样的努力,才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啊。
    就坐在李幼荣旁边的邓泽阳已经忍不住捂着嘴哭出了声。
    听到他的哭声,李幼荣的眼泪也变得跟不要钱一样了。
    等到影片播完,主演依次上台,竟无一人眼睛不是红的。
    总导演蔡文接过记者递上来的话筒,说话之前还呜咽了一声:“我很高兴,这部片子居然连剧组的演员们看完都被触动……”
    这是一部有教育意义的献礼片。
    背过身去整理好情绪的蔡文拿着助理递来的卫生纸擦干净脸上的眼泪后,才开始正式接受记者提问。
    “请问蔡导,当时在接受这个项目的时候,您对剧本有一个大概的设想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