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重生之邀请的代价 第26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幼荣点了点头,但话里却说:“是你的话就没关系。”
    史蒂文很高兴,高兴得差点忘了关dv。
    他心有余悸地最后还搞笑一声:“差点就要录到半夜让你们看到我的裸体了。”
    其实史蒂文的经理团队对他的要求宽松,并没有严格到二十四小时监管,只要是不作妖,不发有针对性的推特,干啥都行。
    所以他也没跟人商量,在送李幼荣去机场登机回来后就把这段视频发了。
    文件传输还要等一些时间,他觉得有些浪费,索性挂着电脑不管自己跑去乐器房弹琴去了。
    当史蒂文的团队看到这条推特的时候,已经被各大媒体疯转了。
    他们第一反应是凌乱,去翻评论的时候又发现各方好评居然占了90%。
    “嘿,我还记得这个中国男人,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朋友。”
    “史蒂文还是应该多交一些朋友,你看迪伦来了之后他笑得多开心啊。”
    “朋友也不是越多越好,你看丽莎旁边那些作呕的姐妹就明白了。”
    “我知道迪伦,他去年拿金狮奖的那部电影我还看过,神奇的东方,他在里面好好好好好好看。”
    “找到导演的推特了,上面有迪伦的信息,可是好像迪伦没有推特,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
    “wow,精灵,东方人来演适合吗?”
    “我们可以给他p上金发和蓝色的眼睛试试。”
    “不管怎么说,既然史蒂文推荐了我还是会去看的。”
    “难道《远古之森》剧组还会特意求你去看不成?”
    程潇潇一路跟机,第二天在微博上看到这个相关推送后,立马给史蒂文的团队打电话进行了一波友好的沟通。
    “好吧,现在国内已经知道你出来拍戏的事了。”她打完电话后对李幼荣说:“现在他们可是在把【一哥】一通猛吹呢。”
    李幼荣听出她的言下之意,点头说:“知道,我会好好演的。”
    三集的美剧,240分钟,李幼荣至少有100分钟的镜头。他在拿到剧本后,为了方便角色理解,还自己规划着,把这部电视剧当成电影演。
    名字就叫做《精灵的个传》好了。
    虽说在心里欢快的把剧本轻松“魔改”,可进组后李幼荣对待每个镜头还是都很谨慎。中美两方在演戏方面的差异还是存在,李幼荣觉得自己在这里好像又回到了新人时期:排戏的时候认真排戏,上镜了力求完美一次通过,结束镜头后就站在旁边看别人怎么演。本来剧组就只有他一个东方人,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拿笔拿本子打草稿,他在心里记着,等晚上回去后再消化。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这边的演员拍戏更像工作,一到时间准时下班,李幼荣就算有问题,因为怕打扰也不敢打电话问。
    他后来没办法,给之前导过他《青花》的蔡文打电话,蔡文给他提点了两句,就让他去问牟志。
    牟志提出的建议也很有用,但第二天李幼荣给他提的问题这老头就有点答不上来了,他初时觉得尴尬,后来又挺开心的笑:
    “你能想到这么一步,真的算进步啦。”
    他又让李幼荣去给苏北打电话。
    虽然苏北是方文俊的爸爸,李幼荣以前还去过他家,但现在好久没见他总感觉有些冒犯。
    “我……合适吗?”
    牟志觉得奇怪,“那有哪里不合适的?你能出去拍戏是好事,他还能不帮吗?你放心,我已经给你问过了,他欢迎你去请教!”
    李幼荣当即放心,“谢谢牟老师。”
    “你有他电话没?我把他手机号发你啊。”牟志做事还挺干脆。
    李幼荣这下彻底放开。电话接通后,也不废话,把自己摘抄在本子上的问题一一问了。
    苏北作为国内和国外演员导演合作过最多次的演员,底蕴深厚,他不仅能回答李幼荣的问题,还十分恰当地给他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远程指导。
    就是在这一天天中,李幼荣发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
    他也渐渐发现了很多对待影视作品态度这方面,美国和中国两方的不同之处。
    首先排在第一的就是特别注重细节。
    真正拍摄时,他自己在琢磨时加的那些小动作小习惯还不够,现场时导演和编剧还会时不时的给他提意见。随着角色的成长,剧情的推动,有些的细节没必要会被丢弃,有些的却要突出层次感,让角色升华。
    还有服装和造型方面,李幼荣和造型师聊过之后才发现他这个角色的人设图居然在一年前就开始着手,前前后后打了八次版。而戏服,除了刚从森林中出来时他的衣服是干净齐整的,后来跟着剧情他的衣服是越来越脏。虽说为了演员健康这些衣服都会被拿去洗,可真正上身是又是一脸干净的(?)有污渍的脏衣服。
    这点其实在国内挺少见的。
    等到杀青那天,李幼荣躺在泥塘里,保持着瞪着大大的眼睛的姿势,还想着来下一场。
    这当然得到了导演的嘲笑。
    “嘿,迪伦,你让我知道了原来东方的演员拍戏也可以演好,也可以那么拼命。”导演拍着他的背“哈哈”大笑着:“可惜,你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并且没有复活的机会了。”
    虽然语言相通,可李幼荣并不怎么理解美国人的笑点,他有些猜不准这话有没有第二层意思,便笑了一下道谢:“非常感谢您这些天来的指导。”
    导演见他这么认真,也十分正经的点头说:“有机会希望我们还能合作。”
    这句话李幼荣就把它当成百分百的肯定了。
    现在已经到了9月底,为了《青花》的宣传,李幼荣来不及休息,整理好行李后当天晚上就飞离了美国。
    在北京下飞机时,因为时差原因这里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了。李幼荣有些疲惫的回家倒时差。
    再度被闹钟吵醒时,他看到了桌子上程潇潇给他留的今天《青花》发布会的流程。
    忘了一说,《青花》在8月的金鸡奖上十提六中,其中李幼荣就凭着花时的那场雨中哭戏斩获了最佳男配。
    当时有媒体发稿说:从金狮到金鸡,两年三座演技奖杯让李易铭新登各大导演小生选择no.1。
    文中分析了他小成本出道,在《对不起,谢谢你》中灵气的自然表演;;两度跟新人导演合作,在《同舟济》中开始琢磨自己演戏方式的,既内敛又外露的表演;还有首次改变形象,在《傻娘》中浑然天成的“土气”表演;接着就是在《青花》中,他脱离自己本身,又塑造在自己所知范围之内的技巧表演。
    当时这篇文章李幼荣看过后,还生出想给这个主编写信的事。
    结果程潇潇告诉他,这就是华伟新闻部,以前跟过他新闻的那个记者朱宇写的。
    李幼荣当时就觉得世界有一种巧劲儿。
    ?
    第244章 又是一年首映礼
    一边做造型一边吃早餐,因为上午还有电影频道的专访,李幼荣的时间算是有点赶。
    他的造型还是由杰森操刀,只是这次杰森显然有些不高兴,“易铭呀,你看你,怎么又变黑了呢。”
    李幼荣抬眼左右看了看镜子里的自己,觉得也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啊,“连什么小麦色都不是,哪里黑了?”
    杰森不理他,“我是知道你的审美跟我不一样的。”他自己在那里难受,“你没注意,你皮肤也变差了。反正这次你给我的体验一点都不好。”
    李幼荣无奈,“《远古之森》的条件不好,大家都是拼了命的拍,女演员都少有抹防晒的,我不好搞得那么矫情的。”
    杰森一想,也是。他站好,心里又有了一个主意,“要不你现在每天开始抹身体乳吧,只要坚持,什么都不成问题!你还二十多岁没必要把自己整得那么糙。”
    李幼荣一笑,对这个提议也就是听听,“随缘就好。”
    “你是怕你以后转型不方便?”
    “也没有。”
    穿上一身笔挺的西装,做好造型的头发露出额头,杰森在送李幼荣上车时还有些叹息:“其实吧,你这样也可以啦,很好看的。”
    杰森的想法还是那么难猜。
    到达《青花》首映现场时,已经有很多媒体粉丝来了。李幼荣下车后一边跟他们点头示意,一边在司仪的引导下进电梯。
    《青花》有请专门的摄影团队,所以李幼荣一下车时就被人一直跟拍着进了电梯,因为有这个原因在,他在电梯里也没说话。
    到了九楼,又有另外的司仪领路。
    李幼荣见到电影频道的记者那会儿,她也在看台本。
    听到这么多人的脚步声,她抬头,立马站起来放下台本,主动上前伸手,“李易铭,你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外访记者伍小冬。”
    李幼荣不敢怠慢,也放低了手跟她交握,“你好,我是李易铭。”
    “你太客气了。”注意到他刚才的动作,伍小冬还有些不好意思,她回身伸手指向说:“那个,我们坐下说吧。”
    不远处掌握着摄像机的摄像师问:“是不是能开始了?”
    刚才跟着一起进来的也就只有程潇潇,丁念还有跟拍的那个摄影师。伍小冬看她们站在画外,确认了现场的布置没有出错后,问李幼荣说:“易铭,对于我们要提出的问题,你要是有别的想法可以现在说。”
    “没有问题,都挺好的。”李幼荣看了看身侧超大幅的他的角色花时的海报,架起腿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
    伍小冬又跟李幼荣说了说机位,说完后等了会儿才朝摄像师打了个手势,“您开始吧。”
    说完她就深吸一口气,然后微笑着看着镜头。
    等开机后,她十分熟练地说出自己的开场白,“看电影,爱电影,谈话电影明星,感受电影故事。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电影频道外访主持人伍小冬,今天我们来到了国庆献礼电影《青花》的首映现场,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一起从演员李易铭口中得知他的电影故事。”
    机位一切,对准了李幼荣。李幼荣也是笑着重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李易铭,很高兴和电影频道的观众朋友们见面。”
    “首先先恭喜易铭凭借《青花》中的花时一角获得今年金鸡奖的最佳男配奖。”伍小冬说话也是很好听,她先捧过后,再问:“说起来,我记得易铭你还拿过的金鸡奖的最佳新人奖和最佳配乐奖。1”
    “对。”李幼荣眼睛朝上看回忆了一下说:“好像是在两年前吧。”
    “你进步真的挺快的,从新人到最佳男配。”伍小冬进入状态很快,她举手拄着下巴问:“我听说这一次,你的那场哭戏让评委一路开绿灯,直接把你送进了决赛。那场哭戏在预告片里也有,你可以跟我们说说大概是什么样的剧情吗?”
    “当时我没在,倒是不知道评委是怎么说的。”李幼荣笑了一下,组织好语言后说:“就是花时嘛,我演的那个角色,剧本里写的是看到同胞被杀,他因为怕被人发现,心里又实在痛恨难过,所以要哭得很不明显。”
    伍小冬被他这种说法逗乐了,“所以你就这样设计了吗?”
    “之前设计的不是这个样子,其实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演着演着成这样了,可能角色有自己的内容想要表达吧。”李幼荣说:“因为花时这个角色是个京剧表演家嘛,然后我也觉得当初导演找我演这个角色肯定是因为我是干这行的。我一开始接本子的时候,思想也没深度,就想本色出演,可后来一琢磨,完全就不是这样。”
    伍小冬点头说:“这个是真的,计划比不上变化。我听说过很多演员说过。”
    “我是觉得可能是角色活了吧。”李幼荣笑了笑,“可能这么说有些吓人,可是我们是尽量在把角色往更加立体的方面加成。”
    “态度很认真。”伍小冬又提出台本上的另外一个人问题:“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再拿个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
    李幼荣往后一仰,摸了摸额头说:“这话不好讲的吧?”
    伍小冬笑话他说:“对金鸡还有金马,你难道没有想法吗?”
    李幼荣说:“要是真的都拿了,就成【三金影帝】了吧。”
    “我问一个可能会有些冒犯的问题。”伍小冬说:“你一直在拍文艺片,是想刷奖,还是凭着喜欢?”
    李幼荣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当然是喜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