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红楼]权臣之妻 第5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嗯。林家姑娘点了头, 自是一切都好说。”
    乾隆顿了下, 又问他:“你当真想好了?今日从我这儿求了赐婚,你来日便没有反悔的时候了。”
    “再无更改。”和珅拜道。
    乾隆笑道:“罢, 便如了你的意。”
    乾隆提起笔,叫人去做了准备,道:“你取了生辰八字来, 朕亲自为你们写婚书, 如何?”
    “那自是最好的。”和珅不客气地道。
    “如此一来,那派给她的嬷嬷, 倒更要好好挑选了。”乾隆顿了下:“林如海也且让他在京中多留几日吧,总该等你们合了生辰八字,提礼上了门, 又换了婚书……”
    “多谢皇上。”
    “行了, 你只管回去等。明日还要上朝。”
    和珅应声退下。
    林如海现下配合了, 便令人将黛玉的生辰八字送了去,和珅拿到手,便送到了宫中。
    乾隆对心爱的臣子也着实上心,他召来钦天监去合了二人的八字, 之后便将结果分别送往了两府,同时还用雁为贽礼。
    这一下,便瞒不住了。
    钦天监的人亲送往荣国府,还是贾赦、贾政同林如海三人去接的。
    乾隆对此事上了心,那钦天监自然也不该怠慢。
    于是钦天监那边便给了“天作之合”的结果。
    林如海摊开掌心看上一眼,便心中大定。
    只是此事他没有同黛玉说。
    但这晚却瞒不过贾母了。贾母听过,心中难免气闷。连媒人都还不曾上门,她好歹也是黛玉的外祖母,却对此事半点不闻,那头林如海都已经应下来了。
    贾母将林如海叫到了跟前。
    “侍郎府始终不见媒人来,终归是让鱼儿没了脸面。这样怠慢,着实不该。”
    林如海心中对贾母也存了两分怨怼,她若真疼玉儿,便不该蓄意想着将玉儿配给宝玉。如今倒是有了祖母的架势,但恐怕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心里头不快罢了。
    林如海淡淡道:“我本也不大满意此事,但和珅也同我说,此事只管交给他,必定会让我满意,我便也就撒手不管了。”
    贾母以为林如海当真不满,便道:“此事本也不大合适,往日玉儿都是唤他一声‘世叔’,终归他是个长辈,传出去怕是不好听。”
    当然,谁都知晓,这点微末细节,若真存了心要娶,存了心要嫁,那便不算得什么了。
    林如海瞧出了贾母的心思,原本想说此事有皇上赐婚,又有钦天监合出来的“天作之合”,又哪里会有旁人敢说闲话?
    但话到了嘴边,他突然不想说了。
    待赐婚那日,贾母自然会晓得,自然也就会死了心。
    而此时,有丫鬟进门来,道:“林姑爷,二老爷请您过去呢。”
    贾母不好拂了儿子的脸面,便将话都咽了回去,道:“去吧。”
    林如海自是欢喜地去了。
    他与贾母多坐上一会儿,都觉得心里疼惜女儿。
    待回了贾政院儿里,林如海才一跨进门,便见王夫人也在,除她外,还有个打扮华贵的妇人在。
    与上次临安伯府前来说亲不同。上次临安伯府请的是缮国公诰命,虽说已是了不得了,但终究是汉臣家里的诰命。
    而今日来的,却是钮钴禄氏的妇人。
    钮钴禄氏乃是满族八大姓之一。孝圣宪皇后便是出自钮钴禄氏。
    在京中,自然还是满臣比汉臣地位高出许多。
    这前来说亲的媒人出自钮钴禄氏,自然也会叫旁人高看许多。
    林如海心中更觉和珅安排周到。
    早先两边都已经通过气了,如今媒人自然只是走个过场。
    妇人取了个匣子出来,在林如海跟前打开,笑道:“这便是和侍郎备下的礼了。”
    只见那匣子里头,放着一只梳子,纯金铸就,模样精巧,放于烛火下,还可见熠熠生辉。
    梳子寓意“白头偕老”。
    而女方多会回以帕子、香囊等物。
    林如海叹了口气,叫来身边长随去传话:“去问姑娘拿香囊来。”
    长随忙去了。
    昨日黛玉便缝了个香囊出来。
    她并不十分善女红,不过倒也看得过眼。
    黛玉不知父亲叫她准备此物是为何,便随意绣了个些花纹在上头。
    待长随来取,黛玉便不由多问了一句:“这是要作什么?”
    长随笑道:“姑娘还不知道吗?今日媒人上门了。”
    黛玉骤然反应过来。
    三书六礼。
    这该是纳彩了。
    黛玉哭笑不得,这才惊觉自己绣的香囊有些过于敷衍了。
    早知如此,她便该上心一些。
    那长随并不知晓她想的什么,忙将那香囊收好,还冲黛玉笑道:“今日钦天监来了,说是和侍郎同姑娘乃是天作之合。那作贽礼的大雁,说是前些年,皇上亲猎了养在御花园里的呢。”
    紫鹃、雪雁,连同其余一干丫鬟婆子也都已经呆住了。
    前者是为和珅出手之贵重而惊叹欢喜。
    后者此时才知晓林姑娘要说亲了,而且还是钦天监来合的八字,当即惊叹连连,看着黛玉的目光,都变得又敬畏了几分。
    黛玉自然也感受到了这份看重,她压着脸上的热度,打发那长随走了。
    待长随一走,她才忍不住同紫鹃道:“早知晓,我便用心些了。”
    雪雁笑道:“这有什么妨碍?只要是姑娘送去的。和侍郎都喜欢得很呢。”
    黛玉横了她一眼,随后打开了桌上的匣子。
    匣子里的金梳子漂亮得很,叫丫鬟看得呆住了。
    雪雁道:“和侍郎待姑娘,果然是一直都好的。”
    黛玉将那梳子拿了起来,微微感慨。
    白头偕老吗?
    交换信物,那妇人便告辞了。
    这一夜,也不知晓有多少人会难以安眠。
    只不过,有些是欢喜而难以入眠,有些却是愁得睡不着觉。
    第二日,林如海便接了消息,让他在京中再多等两日。
    林如海知晓,这定是和珅的功劳。皇上的面子不是给他的,而是给和珅的。
    林如海面上不显,嘴上不说,但心底却是分外受用的。
    和珅将事事都考量周到了,倒也显得看重黛玉,日后不会叫黛玉吃了苦。
    再在荣国府多留几日,林如海便也不觉烦恼,反而轻松许多了。
    只这日贾母起不来床,便养着了。
    林如海去探望了一眼,却也装作什么都不知晓一般,半句多的话也没说。
    他也没心思去操心别的了。
    他只求玉儿好好的,他才可放心回去,就这样过完余生了。
    第四十二章
    纳彩, 问名, 纳吉。
    不过一转眼便了结的事。
    黛玉原以为自己会睡不着,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她从未有过这样安眠的时候,头沾了枕头便很快入睡了,连半个梦都不曾做。
    晨间醒来, 紫鹃、雪雁服侍着她起身。丫鬟春纤捧了套衣裳进来, 放在黛玉的跟前。
    黛玉扫了一眼。
    见是浅黄褙子配了条白色长裙, 款式并不是从前她常穿的。
    春纤道:“这是二太太前些日子吩咐下去,说给姑娘新做的衣裳, 前几日取回来了,正巧能穿了。”
    黛玉点点头,将那新衣裳穿上了身。
    “姑娘真美。”春纤由衷地称赞道。
    别的丫鬟婆子也跟着夸了起来, 生怕落后了半句。
    黛玉将他们的盛赞声听在耳中, 心中也隐约明白,他们之所以这样的态度, 更多的原因是被昨日那一出惊到了。
    黛玉只是淡淡一笑,也不与他们计较此事。
    这院儿里头,也有她从姑苏带来的, 总有几个是真心的, 她又何必为了那么几个不真心的而气着自己呢?
    不过他们倒也没说错。
    这身衣裳穿上身的确格外好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