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0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做音乐已经是非常需要投入精力时间的艺术创作了。
    荆小强还花费这么多来搞科研,做商业。
    加上楼下看见那一排顶着衬衫、化妆品的专卖店门头。
    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呢?
    三楼前台背后,就是“荆棘丛中笑”的品牌字样了。
    走进来看见,几乎整个楼层都是或坐或站基本保持静态的年轻人。
    无论是在翻看那些陈丹尼从hk搬运来的音乐书籍,还是坐在沙发跟地板上聆听音乐,基本都很安静。
    办公区说点什么都是轻言细语的低声,不破坏整个氛围。
    也能让每天都有新来的音乐青年,迅速感受融入。
    既然是个公共空间,首先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如果光是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就要周围人忍受不太理解的声响折磨。
    那叫自私。
    想闹腾,就到排练厅里去。
    只要拉开那厚厚的排练厅大门,扑面而来的“噪音”,就看围观的摇滚青年们受不受得了。
    周晴云肯定受不了,差点被声波撞倒了。
    荆小强赶紧扶着去办公区那边坐。
    沿途有不少音乐学院的学子,恭恭敬敬给教授敬礼。
    很多音乐学院的教授老师很反感学生沾染这些乱七八糟的社会杂音。
    周晴云却频频点头,倾听荆小强的态度:“什么时候,建筑工人、贩夫走卒,都可以吹拉弹唱自得其乐,能自己画几笔开开心心,大家也不会投以诧异的眼光,那才是相对正常的生活方式,我更向往的社会模样。”
    老教授肯定满意极了。
    荆小强这是比做音乐更高的层次。
    多少年轻人都会出自他的门下了……
    第319章、是做个盗火者还是做个弼马温
    但这一切,都跟王峰无关。
    从一开始的由东向西高校巡演,荆小强就没带上他。
    实在是对于王峰来说,现在的他太尴尬了。
    因为和荆小强同年的他,再怎么天赋爆棚,也没法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比荆小强更耀眼的光芒。
    连并肩都做不到。
    黑仔二十八九岁,正是他最高产最高光的年份。
    陈丹尼年过三十了,则属于高亮之后,终于找到新方向,新价值观的爆发期。
    王峰比他们还差得很远。
    带着一起去走高校巡演跟省城演唱会,只会让王峰的心态更加崩盘。
    可他又不是音乐唱片公司这边这些玩音乐,体验音乐的初级玩家。
    应该就是处在破茧而出之前的修炼阶段,稍不注意就会走火入魔的关键时期。
    荆小强是建议他继续去读音乐学院,校园也是最适合孵化的环境。
    可王峰摇头不去,蹲了十几年苦窑重获自由的那种绝不回去。
    这个春节他爹妈都没联系过他,估计是彻底失望了。
    所以王峰也是憋着一股劲,天天吃睡在酒吧,不停的写歌练弹唱,有空还去厨房洗碗。
    成叔他们几个大叔马上拉住他,你这弹小提琴的手,洗什么碗啊,不就是多双筷子,荆小强带回来的人肯定都是有大作为的。
    所以荆小强他们走了快俩月,王峰写了一大堆歌。
    回来拿给荆小强看的时候,他自己已经筛选过都还是有几十上百首!
    荆小强哼了哼,他也不知道上辈子王峰写过些什么歌。
    只觉得要说不好呢,唱起来还算朗朗上口,但论经典呢,跟他能认可的档次又差那么一段。
    主要还是阅历,十八九岁的大男生,哪怕已经超越同龄人,技巧上没得说,但歌词意境啥的还是带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矫情。
    还不许黑仔、陈丹尼他们改动,当然,如果荆小强想改,他勉为其难的可以同意。
    偏偏荆小强会改个屁。
    这仨,堪称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零零年代创作型歌手的顶尖高手。
    荆小强个文抄公,连粤语改国语都搞不定,只会背答案。
    更不想自己影响了王峰的成长。
    黑仔和陈丹尼其实都经历过这个阶段,给出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多出去走走啦,就像罗伯特这样,他这么成熟也是经历,只有阅历足够,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打动人,而不是自己凭空想象的情绪。”
    王峰是不听这俩说的。
    或者说在他眼里,你们这种野路子算什么呀,也就荆小强算是科班出身,他才有点认同感。
    荆小强很熟悉:“从心理学上讲,你属于不会享受生活的心理类型。”
    王峰吃惊。
    荆小强解释:“这享受不是吃喝玩乐,而是看待世界的经纬度,每当现实出现跟你想法不一样的状况,都会触发抗争的敏感,即使这种抗争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也就是不问对错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王峰的目光就软化了,露出只有小强懂我的感动。
    荆小强苦口婆心:“但我们的歌是唱给所有人听的,我建议你可以读一读《尼布尔的祈祷文》,其中有这样一句‘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这话已经很含蓄了,不要头铁,不要非跟整个社会拧着干。
    适当的顺应社会潮流不叫屈服、随大流,而是智慧。
    王峰就听了荆小强建议他出去游历下。
    大江南北,甚至国外到处走走,都能支持他。
    当然肯定是穷游那种。
    王峰还是怂,那就国内吧,只要了两千块带在身上,就推着荆小强最早的那辆自行车出门去。
    荆小强还要提醒他怎么注意安全,自己上次差点被人劫了道。
    王峰差点推着自行车又回来了!
    那就先在沪海市区转转,旁边浙杭西湖游历下,别搞户外骑行那套,不是谁都有荆小强这种战斗力。
    周晴云在办公区这边认真的倾听了荆小强对这三位台柱子的说法,几乎就是现成的陈丹尼,接下来的beyond,未来的王峰,都能跟荆小强一起携手打开局面。
    再辅以巨大覆盖面的摇滚乐队后续跟上。
    荆小强这个几乎是赶鸭子上架的大场面居然很有可能经济社会两开花啊。
    要知道陈丹尼也是玩吉他、钢琴出身,beyond是标准的摇滚乐队,王峰一直都被认为是伪摇滚的领军人物。
    实际上荆小强已经从目前的高校摇滚乐队里面发现了不少人。
    本来三五年后会跟随摇滚巅峰、校园民谣鹊起的一部分人。
    现在他不过是无为而治的,想让这些人慢慢把自己的经典歌曲创作出来,免得被自己打断。
    看看黑仔和王峰多纠结。
    所以这些日子他们商议、探讨、交流也卓有成效。
    周晴云慈爱又满意的点头,最后才问:“那……美声唱法呢,现在平京音乐学院和国内好几家音乐学院已经在考虑要设立通俗歌唱专业,可争论很激烈,认为这就是流于庸俗,太下里巴人,这种态度在我们沪音可能更严重,音乐学院是艺术圣殿,容不得这些玷污,可我在你这里看到的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啊,怎么办呢?”
    对的,连通俗唱法这个词儿,都是青歌会在八几年时候创造出来的。
    也就是说所有人熟悉的港台歌曲,日常的唱歌方式,根本就不是音乐学院的范畴,人家看都不看,根本没这个门类。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没了。
    可以说荆小强的确提前带动了通俗唱法往专业高校渗透的步伐,这本来应该到九十年代后期,甚至翻过世纪末,才开始逐渐有音乐学院增加通俗唱法专业,招收这方面的学生。
    但也仅限于音乐学院中最末流的那部分。
    顶尖的依旧标榜正统,瞧不上。
    这也是王峰这样的音二代,父母瞧不上唱歌的原因。
    简直就是少林武当的名门正派弟子,跑去五毒教、合欢派自甘堕落。
    荆小强呵呵:“能怎么办,我可不想和名门正派打架,老顽固们一拥而上,能把咬得骨头渣子都不剩,对吗?”
    老教授默默点头,苦笑。
    五十多岁的她跟五十岁的荆小强谈话,就太好交流了。
    好比文工团系统支持荆小强的摇滚音乐社,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找个发声点,找到一块阵地证明自己的价值。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是不是老百姓最认可的长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老师教授整个教学体系,都在围绕至高无上的地位揾饭。
    谁要是想颠覆这种局面,那就是跟所有人过不去,是在砸所有人的饭碗。
    会被整个行业群起而攻之的。
    至于歌唱事业最后能不能在人民群众当中生根发芽,那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
    趋利避害本来就是人之常情。
    但周晴云不是,原本就是她支撑起了沪海的美声唱法,现在却想的是怎么改革能让美声未来更好,自己得到什么都不重要:“我知道,我知道,你不用趟这个混水,但舒凡也给我说了,这里充满了音乐激情,在音乐学院里面不到的激情,这么多孩子……我就想美声要怎么才能不掉队,你也不想你的歌喉只有极少数人能欣赏,对吗?”
    荆小强轻轻点头:“对,美声唱法是人类歌唱的极限,最专业最科学最精妙的唱法,可就是太专业也导致了曲高和寡,结果有些人还非要割据谋利,时代抛弃这种人的时候,一声招呼都不会打,那时候他们才开始哭喊制度不好,时代不公正。”
    周晴云却摇头:“他们只是狭隘,不坏,时代往往需要有人来拨向正确的方向,小强,你要拉着美声一起走,就像你拉着歌舞剧一样,我相信你能做到,你是个聪明又沉着的孩子,你一定能找一条中间路线,让美声走向应该走的天地。”
    也许她一直爱护教导荆小强,就是因为深爱着自己的专业,不为名利只为艺术追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