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第30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荆小强拿了那瓶酒示意:“那要不要在外面一起吃饭,庆祝我们的研发中心基本完工。”
    成玉玲摇头:“不用了,你不是说介绍人给我看么?”
    荆小强赶紧回头:“我撒谎,我撒谎的,你不要介意。”
    成玉玲肯定对他这种张口就来还要适应,快速的看了眼,也说:“你黑了好多,还瘦了些……辛苦了,我看了报道的,你做得真好。”
    荆小强本能的就是一声长叹,艰苦有谁知啊。
    成玉玲就再认真的看下侧脸:“你……就把我放在研发中心吧,我跟他们再探讨下招聘条件的事情,陆小姐肯定等着你的。”
    不提这个还好,荆小强连连摆手,腰子疼。
    距离确实近,几分钟就从医科大学门口滑过,转进僻静的街道再滑到崭新停车场上,之前生锈的铁皮门已经换成了漂亮的黑黄门杆,新到位的保安还敬礼。
    成玉玲都有点诧异荆小强停稳车,跟她一起上楼:“你去研发中心,我去唱片公司,这时候我也很想把所有精力都投放到工作上……”
    就像下班的中年男人喜欢在车库坐一会儿,听听音乐那样。
    荆小强也觉得,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简直舒畅……
    只是成玉玲进了研发中心,还是没忍住探头看了好几眼楼上。
    第318章、我没想做音乐教父的
    进入到这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模式。
    怎么可能没有交集。
    余舒凡很快就把自己的唱片公司办公室挪过来了。
    毕竟,这边宽大许多许多,还有个小型录音室,成本跟楼下无菌实验室差不多。
    贴满了各种吸音材料的十几平米小空间里,无论乐器排练,练歌练唱,录点小样做点试验品,效果都很棒。
    最主要是整个三四百平米的三楼,全都打通做成艺术家最喜欢的那种开敞式loft风格。
    蜿蜒靠墙的大沙发,十几米长大工作台,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咖啡桌小椅子,都充满了芝加哥工业风的简约时尚。
    除了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办公区,其他就是巨大的排练厅和听音室。
    荆小强的审美还是专业的,在百老汇这样艺术荟萃的地方浸淫二十年。
    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故意留下的工业墙面、水泥地板,管道通风顶棚,再加上精美的玻璃、木制隔断,还找成叔要了不少他的黄花梨、紫檀木门扇、桌椅、案几过来摆放点缀。
    通透又有范儿。
    学艺术的都喜欢这种感觉,晚上住徐园,白天这边上班,余舒凡觉得这辈子的人生舒畅不过如此了。
    beyond四子和陈丹尼也喜欢,毕竟他们还是习惯了hk的环境,这里更符合他们创作习惯。
    荆棘吧那边毕竟是个对外开放的商业环境,总不能天天坐在大堂或者雪茄吧写歌吧。
    迅速转移到这边来,没事儿就聚在这边。
    陈丹尼还听了听荆小强买的那套音响,托朋友从hk给他搬了两套高级音响器材过来,其中一台单声道后级就价值四十万港币!
    余舒凡这音乐学院研究生,都是第一次听见课本上无数次提到的这些世界名曲最经典的版本。
    cd金碟,发烧线材,从胆机到碟机,真正诠释玩音乐就是烧钱的真理。
    余舒凡连忙又去找了套隔离红绳,把半开敞的听音室给拉起来,因为整个荆棘丛中笑音乐唱片公司,迅速在沪海产生巨大吸引力。
    好多人都在朝着这里聚集。
    音乐学院的学生之前还只是探头探脑的到荆棘吧,去感受科班之外的音乐声音。
    一定要记住,这个年代的资讯极其不发达,大家对音乐的感知还很狭窄,再有天赋的好苗子,看不到广博的音乐世界,注定都是井底之蛙。
    不过酒吧消费不便宜,学生们除了极少数跟着乐队蹭台边,大多只能站在酒吧后台边欣赏不同音乐展现。
    看着那些外国人潇洒写意的喝酒聊天,时不时还有妖娆的国产细眼睛腆着脸去迎合洋鬼子。
    感受还是蛮复杂的。
    音乐公司这边就纯粹了。
    自从余舒凡带了学生来这边感受,大家都一股脑把重心移过来。
    哪怕坐在听音室外面的地板上,聆听几个小时的交响乐、钢琴曲、摇滚,都是莫大享受。
    但他们还不是主力,主力是沪海各大高校,甚至中学还有社会上的摇滚青年。
    阿拉沪海的小强都成了全国摇滚音乐总舵主了,沪海宁肯定要给他捧场。
    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过来聚集,到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封闭排练厅里轮番展现自己的音乐。
    也有人挤在办公区那边,看荆小强、陈丹尼、黑仔他们经常瘫坐沙发上聊音乐,谈创作构思。
    只要不打扰到他们就行。
    屋顶不是给木板围栏起来了么,余舒凡到郊区农场去找人来种了满满的花卉瓜果,搭上棚也能喝茶聊天弹奏唱歌,同样对所有年轻人开放。
    没有限制,没有区别,只要在楼梯口身份登记以后,都能把这里当成音乐体验中心。
    有些摇滚青年说,有点像少年宫的感觉。
    排练厅关起门来不打扰外面,听音室的名曲回荡在整个大厅。
    门口黑板上还会列出未来一周的音乐播放清单,并接受大家的推荐投票,在喜欢的音乐后面画正字就行。
    这就是荆小强的态度。
    对包括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在内,那种一贯高高在上态度的否定。
    可以说整个文艺战线,从音乐、美术、文学等等一系列官方门槛,都在树立阶层限定,非富贵者不配谈文艺。
    民间艺术?
    那不算艺术。
    以此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
    哪怕历史上绝大多数文艺创作者本身并不大富大贵,明明绝大多数艺术成果是不太富贵的文艺工作者创造。
    就是要拉出个门槛,普通人不得入内的圈层。
    自己就有逼格了。
    很多人信了,觉得艺术好高端,我们搞不了,那个太烧钱。
    那些人的目的就达到了,艺术特别奢侈,凡人免进,要进也可以,烧钱来学,这玩意儿特别高雅,风雅贵人才配玩,你烧了钱就能跨进这个阶层。
    是不是有内味儿了?
    奢侈品、文玩、艺术品、各种文艺门类,都有这个套路。
    可去特么的蛋。
    好在九十年代初,还属于被打垮的这些套路重建中。
    除了艺术院校根深蒂固,社会上还没那么严重,大家都还在琢磨赚钱嘛。
    所以这还真是个有可能扭转的节骨眼。
    荆小强不说,但默默的做。
    老子要让音乐成为所有人的精神慰藉。
    其实这一点,从他当初结识成叔他们这帮老克勒的时候就显现出来。
    对美好、体面生活的向往,和财富无关,哪怕财富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体面,但精神上的体面可以贯穿一生,和贫穷富贵无关。
    艺术就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精神上的富翁。
    艺术本来就不属于某个特定职业或者阶层,而是属于投入了爱跟兴趣的每个个体。
    所以这里还只是个相对于未来“音乐歌舞中心”的缩小版试验平台,未来要争取在那六十公顷的音乐歌舞中心延伸,继而推广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
    这就是荆小强和陈丹尼、黑仔经常谈天说地的内容。
    两位hk明星,震撼于大陆仔的开阔视野。
    可这不过是荆小强糅合了欧美的文化自由氛围跟国内的共同平等精髓,自己向往的样子。
    陈丹尼的心胸就更进一步打开了。
    其实抑郁、内向的人,一旦跨过这一步,会迸发出很大的能量。
    接连十来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凯蒂满意得不得了,带队回hk去张罗曹晴雯。
    留下陈丹尼这段时间算是休假,跟荆小强商量年底再从东北三省一路向南到hk这么搞演唱会。
    同时荆小强的歌舞剧高校巡演依旧并行。
    现在就看beyond的演唱会什么时候开。
    黑仔创作欲满满,从高原雪域就拿出一系列的歌曲,在小录音室里跟队友排练准备。
    由东向西的巡演之前,他们推出那张历年精选集+《海阔天空》的专辑,卖了二十万张,小收八十多万分成!
    这还是在荆小强之前出过beyond精选集,卖了一百万张的前提下。
    粤语版本还是能产生不少拥趸。
    所以加上翻唱专辑的尾款,beyond来到内地小半年,也拿到一百多万。
    别以为hk艺人能赚多少钱,赚大钱的只有极少极少的金字塔尖那几个人,大多数也就是比hk的中产稍好,甚至还不一定。
    所以现在他们愈发坚定要出新专辑,上演唱会。
    扎根内地耕耘。
    敲定这些事务之后,陈丹尼又背起背包带了司机兼保镖还有助理去周围游山玩水,主要是去看看当初住过的山里废弃农舍,他还是想买下来改建下以后去度假。
    而周晴云过来看到的音乐唱片公司,就是这样一种动静皆宜,生机勃勃的模样。
    走过二楼的时候,老教授也好奇的在玻璃门外看了看里面白大褂、化验室高科技的样子。
    更对楼道上前台背后墙面“荆棘之花”巨大商标,旁边品牌科研中心的字样感到有些吃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