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11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一度让金桢京有些难受,按照他的想法,破解当前局面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起舆论的力量,把S.M RE所遭受到的刻意刁难发散出去,引发大范围议论,从而给城建与银行方面施压,迫使他们退缩。
    而且从以往的事例来看,他们家社长在这方面绝对是个高手,郑义宣不一定能玩得过他。
    可社长在此次事件中所做出的应对之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且也与往常的行事风格有较大差异,就这样,在停工后,他缩在公司里安静了整整五天,都快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除了在建筑与房地产领域有不错的天赋与经验之外,金桢京在事情的处理方面甚至还不如吴智彬,至少吴智彬不会在李贤因放话说会处理之后还表现得如此焦虑,这兴许也和他把公司看得太重有关。
    作为一个曾经被扫地出门的弃子,S.M RE是金桢京翻盘报仇的唯一希望,由不得他不看重,何况这份工作让他有了个神奇的老板。
    李贤因并不清楚金桢京的心情,他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周末,而崔仁根小朋友也雷打不动地来到了他身边。
    从小朋友脸上的表情来看,上周回去之后,他应该和卢女士说过了演唱会上发生的奇怪事件,再加上之后的网络舆论,像卢女士那样聪明的女士,应该能在第一时间猜出事情的大概脉络,但或许是李贤因的劝告起了作用,这位女士没有再像上次那样看似热情地帮他做了决定,这不得不说是个进步。
    虽然对于卢女士这种极有人脉的贵妇人来说,度假酒店停工的事儿绝对瞒不过她的眼,但至少在网络上、在无数不知内情的普通人那里,还根本没听说过这档子事儿,李贤因也确实不想把这件事宣扬出去。
    其实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这次的事儿和以往那些可以靠舆论解决的情况不太一样,以前他要么是利用舆论狙击别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要么就是在网上打嘴仗,赢了输了都无所谓,事后会越闹越大无法收场的概率非常低。
    而他和郑义宣本来就是有仇的,哪怕真的按照金桢京的设想,把城建与银行的刻意刁难发到网上博取到了同情,最后也确实依靠舆论的力量逼退了对方,但那又怎样呢?
    这次的围堵一旦不成功,郑义宣就会在暗中继续找机会下手,不让李贤因亏个几百亿,他是绝对不可能就这么放手的。
    如此一来,就等于多了一个时刻在暗地里盯着他的猎手,李贤因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再次行动,也不知道他下次还会再弄出些什么麻烦来膈应自己,这种未知的不安感是最让人烦躁的。
    为了不让郑义宣再继续盯着自己不放,李贤因所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解决此次停工问题,而是要利用这次机会,彻底打服对方,让郑义宣不敢再轻易过来挑衅,不然成天还要提防这位的偷袭,想想都觉得累。
    自然地,这种能够震慑住郑义宣的手段肯定不会是区区舆论引导能做到的,相反,他还应该尽量避免事情被更多人知道,毕竟他这次的手法和上次威胁总.统很像,总之不怎么光彩就对了,还是低调点的好。
    所以,先生你会继续往S.M RE投钱吗?我听说地产公司的主要项目长时间停工的话,资金链都会比较紧张。
    忍了一个上午,崔仁根最终还是没熬过自己的好奇心,问出了与S.M RE有关的事。
    李贤因却是一笑,哟,看不出来啊,你倒是对我公司的事儿很熟悉嘛。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质问,但他完全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的,因为早就猜到了卢女士会顺藤摸瓜地查到个大概,而且这位女士好像从不担心他知道这些探查动作,所以他这会儿也没什么生气的情绪,只是处于逗小孩儿外加岔开话题的心理才会这么说。
    我就算想继续投钱也做不到啊,我可穷了,真拿不出这么多钱注资
    李贤因哭穷哭得不亦乐乎,却没成想,崔仁根冷不丁回了一句:可我妈说先生你在美国有一大笔钱呢。
    第166章
    李贤因非常明显地愣了一下,但凡有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他的意外情绪。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这个小朋友身上感到惊讶了,而上一次还得追溯到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
    那时的崔仁根像是在谈论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八卦一般,随口诉说着自家父亲的不负责任,让身为外人的李贤因由衷地感到了不自在。
    这次的崔仁根倒是没再揪着自家的家务事不放了,可战火却陡然烧到了李贤因身上,这看似随意的回应中所包含的隐藏信息,足以让人提起警惕之心。
    我在美国有一大笔钱?哈,那卢女士肯定搞错了,我只是一个在韩国境内有点小资产的年轻商人,可不曾在美国做过生意,又怎么会在那里留着一大笔钱呢?
    李贤因矢口否认,边说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的男孩儿,想看看对方在他的否认中会有什么反应,如果我真有这么一笔钱,也应该把它拿回国内,以便支持我的其他事业,而不是把它放在美国的银行里吃灰。
    崔仁根明显没预料到李贤因会这样回应,而且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这位不冠名的老师似乎在转瞬间就丢弃了一贯以来的温和形象,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刺得他心里发慌,让人说不出假话。
    因为气氛的微妙变化,他觉得有些委屈,自己这也没说错什么啊
    有关于这位老师的信息,崔仁根都是从自己的母亲那儿得知的。
    一开始,母亲只说他是个实业天才,如今的韩国,老老实实白手起家做实业的可不多了,许多好高骛远的年轻人都想着冲击半导体市场,殊不知在这方面,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战胜早已遥遥领先的三星和SK。
    再后来,母亲又说李贤因在某些原则问题上的处理也很值得他学习当然,只是学习处理方法而已,可不准把李贤因的暴脾气也一起学去了!
    就在前几天,母亲感叹似的对他说:李贤因很快又要大赚一笔了,他在美国的投资相当巧妙,眼光确实不错。
    虽然在这句夸赞之后,卢女士也说李贤因的投资风险与他可能获得的收益是成正比的,像这种玩火式投资,哪怕其中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条断裂,从而落到血本无归的田地。
    但在崔仁根看来,自家老妈夸赞李贤因的次数实在太多了,而那次又比以往的夸赞力度都大,再加上才是不久前刚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他能很清晰地记起母亲当时说了什么,对李贤因在美国有一笔巨款的事儿印象深刻。
    比起所谓的老师,他当然更相信母亲,也不认为母亲手上的信息会出错,但说到底他也只是听母亲提了一嘴,并不了解背后的详情,此时面对李贤因的否认,莫名就有些心虚,只是精神上觉得自己没错,嘴上不愿意认输。
    我妈有一个朋友就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工作,我认为她出错的概率很低
    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以及一直以来的好印象,崔仁根说话的方式及语气都很委婉,尽量不让李贤因觉得自己是在拆他的台。
    李贤因也确实没觉得自己有被冒犯到,相反,他看起来心情还不错的样子,似乎对崔仁根的回应很满意,这一度让崔小朋友怀疑老师是否在培养自己不惧权威与长辈的勇气。
    当然,这纯粹是崔仁根自作多情的想多了,李贤因才没那个闲心培养他的勇气,事实上,他刚才只是在套话而已。
    而崔仁根也正如他设想的那般跳入陷阱,说出了他想知道的信息卢女士有一个在纳斯达克工作的朋友。
    这就不难解释她为什么会知道李贤因正在美国捯饬黄金期货,尽管这些金融操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需要通过纳斯达克来交易,但只要他的名字被有心人注意到了,就很快能通过这部分线索搜寻到他近期的其他交易记录。
    在交易所的大部分金融交易都是公开的,李贤因也没有要刻意隐藏的意思,所以各项手续上所填写的名字都是他自己,只是因为那些财阀们懒得搭理他这个小喽啰,没有特别的契机不会特别深入地调查他,也确实想不到他在美国也能发挥搞风搞雨的特性,这导致他在美国的投资行径不为人知,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关注。
    就目前来说,他在美国的搅局计划还是个秘密,结果今天突然听到崔仁根提起他在美国有一笔钱的事儿,猝不及防下确实是吓了一跳。
    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明白卢女士对他的关注似乎远比他认为的更深入,再加上此前已经产生过的些许猜测,他几乎已经接近真相卢女士究竟为什么会特意接近他、甚至还把儿子送到他身边的真相!
    以常理来论,卢女士一直以来的行为其实都相当反常,毫无逻辑可言,特别是帮他解决LG地产那一段,简直热情到不正常。
    如果不是概率实在太低,他都要怀疑卢女士看上自己了。
    但假设一种可能性,假设卢女士早在与他相遇之前就已经从朋友那里知道了他在千驿股票中获取巨额收益的事儿,那么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卢女士真正的目的也就不难猜了。
    李贤因越想越觉得这个假设兴许就是事实,那些财阀的主人们确实不会无缘无故地调查他,可以他的造作劲儿,这些人怎么也该听过他的名字,而在本就对他有印象的情况下,再听朋友说他靠着千驿的股票大赚了一笔,卢女士就此留了心也很正常。
    特别她如今的处境并不美妙,是很需要像李贤因这样的人帮助的,如果一切正如他猜测的那样,恐怕就算没有那次在医院的偶遇,卢女士也会找其他机会与他碰面,只是大概不会有直接送儿子这么夸张了。
    简单说来,就是卢女士其实有事想找他帮忙,但这个忙恐怕并不好帮,直接提出来的话,李贤因很大概率会直接拒绝,只好先拖着,一边想着更好的说辞,一边弄出各种奇怪行径,企图与李贤因建立起更好的私交,这样在最后开口的时候,让人同意帮忙的概率总归要更大一些。
    李贤因不知道卢女士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开口求他办事,但哪怕对方不说,他其实也能猜的到。
    无非就是关于崔泰源出轨小三,外加争夺公司股份和家产的那档子事儿罢了,李贤因这个小年轻要是贸然参和进去,确实是比较危险的。
    可话又说回来,卢女士虽然是前总统的女儿,但她嫁人之后做了很多年的全职太太,父亲给她留的人脉与情面掉了大半,再加上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参与过集团管理,对外基本没有话语权,如今的光彩还大多靠着SK的会长夫人这个头衔。
    而且她手上可用的钱财是很有限的,动钱就基本绕不开自己的丈夫,所以想花钱搞事情的难度非常之高,也正因为此,在不把丈夫出轨的事儿曝光出去的情况下,她拿那位小三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毕竟像她这样传统且端庄的女人,一贯不喜欢家丑外扬,也做不出上门打小三的行为,甚至心底里还想着丈夫能够回心转意。
    种种限制如此之多,她想谋夺丈夫手中的公司股份,没人帮忙就真的只能等到离婚的时候打官司了,而法官的判决,可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
    第167章
    社长,这是霜花店剧组返给我们的最终版合同,如果没有问题,今天下午我们会派人过去正式签约。
    李贤因正和崔仁根打着哑迷的时候,康郑渊走了进来,适时地汇报了有关《霜花店》的投资事宜。
    尽管在会议上对此事表现得很感兴趣,李贤因也有想过借机让S.M CC发展一些影视圈的投资渠道,但投资《霜花店》这件事儿在李贤因这到底也算不上太重要,特别是如今麻烦事儿一大堆,他着实没什么闲心步步跟进,干脆直接丢给康郑渊练手了。
    他这个新助理此前一直是个小喽啰,尽管毕业院校还不错,却也没对他的工作带来多少帮助,短暂的工作生涯都在各种打杂中度过,自然也就没见过多少大市面,对某些商业流程空有理论却无实践,拿《霜花店》的投资让他练练手、开阔一下实践经验也是不错的主意。
    反正这个投资失败的概率着实不高,只要不在签合同的时候被对方设置的隐藏条款坑到,基本没可能出意外。
    当然,就算真出了意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法务部会去收拾烂摊子的。
    再说了,培养新人嘛,总是会在培养途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损失,像吴智彬那样刚成年就出来工作,又有些少年老成、脑子转得飞快的年轻人总是少数。
    李贤因粗略地扫了几眼预版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当然不会找出什么明显的问题,这毕竟是双方谈了快一周的时间、妥协与修改了很多次才最终确定的合同版本,真要有什么明显问题,早就被律师看出来了,哪里还会打印出来送到李贤因面前,那不是找骂呢嘛
    可以,下午签约的时候你也一起去吧,多和对方社长沟通几句。
    康郑渊知道社长的意思,这是想让他和人家拉拉关系,如果这次处得不错,那下次再合作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如果能把OPUS发展成他们在电影圈的固定投资渠道,怎么说都是件好事。
    不管韩国、华夏、欧美,还是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电影圈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排外,一些大型财团挥舞着支票想获得电影圈的入场券,可最后的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难免有些事倍功半,韩国一些专门运营爱豆团体的公司在做大做强之后却依旧难以培育出电影演员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虽说发展影圈渠道属于S.M CC的工作范畴,康郑渊忙前忙后地也捞不着什么实际上的好处,此时却是半点怨言都没有,笑着应下后,很快拿回合同离开了别墅。
    阳光明媚的后院里又只剩下李贤因与崔仁根两个人,经过这一打岔,彼此都沉默下来。
    在大致猜到了卢女士的目的后,李贤因暂时没有了与崔仁根继续深聊下去的想法,干脆在茶桌上摆开电脑,处理起有关于郑义宣的公事。
    郑义宣这会儿估计已经察觉到他的异常,知道他接下来一定会反击,毕竟S.M RE被如此刁难,却连正常的对外声明与强烈质疑都未曾有过,安静地有些不正常,就是再迟钝与自负的人,这时候恐怕都能猜到李贤因怕是在憋大招。
    这就代表着,郑义宣最近肯定会在商业方面多加防范,以免让李贤因打了伏击,从而造成商业损失。
    但他注定要失望了,李贤因根本就没有要和他在商场上一较高下的意思。
    对面那位虽然做事马脚露得多了些,可再怎么样都是财阀继承人,其本身所掌握的商业人脉不是如今的李贤因能比的,要真是划定了区域在商业圈内对决,李贤因肯定是要吃亏的,他又不傻,怎么可能就这样直愣愣地随了人家的愿。
    所以他应该做的,就是一脚把郑义宣踢出自己的优势圈,紧接着找对手铐给人栓起来,让他有力没地儿使,有资源和人脉也不敢用,最后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冲上去就是一顿输出,轮番操作下来,他就不信郑义宣短时间内还敢继续蹦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