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414章 负荆请罪,万人请愿退西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临行前,江玉喜并没有下令要攻打南城。
    马尚风与南城特使谈判,如能不战而降,当然是大功一件,但竹云天并没有把马尚风放在眼里,认为手中有十万余众,以十敌一,自然能打退西军,一战胜利,就有了士气,到时候东城援军一来,拿下梅剑山庄,就收了联军,也就有了护城的资本。
    对于政事,或许竹云天有一套,但对于军事,竹云天一窍不通。
    南城面前一马平川,渔民们也就是挖了壕沟设了障碍,根本无法阻挡铁骑大军,而梅玉楼据兵北面,如与马尚风同时攻打,一南一北,南城根本无法反抗。
    “什么——”
    显然,东人不支援,让竹云天很失望。
    南王派到梅剑山庄的人回来,梅玉楼提了一个要求,杀了竹云天并将人头悬挂在城门上,西军就会退。
    “太过分了。”
    五两先生很得意,他的计谋正在发酵,消息很快就会传到竹云天的耳朵里,他肯定会大兴兵事,于是火上浇油道:“王上,这梅玉楼如此目中无人,早该收拾了,只是他拥兵自重,咱们也拿他没办法。”
    南王气愤道:“区区一个梅玉楼,就想联合西军一万人马,拿下南城,简直是痴人说梦,不给他点教训,他还真把自己当成是联军的统帅了。”
    这个时候,要是有信歌在,或许会正直无二的告诉华雄,激怒梅玉楼没有好处,不如杀了竹云天议和,以一人换一城,从任何角度都值得。但华雄是个刚强之人,何况渔族人马可以筹集十万,先灭梅玉楼再打西军,出口恶气。
    南王发了脾气,内务府的人自然是小心冀冀,主事王贵急忙向大执事李博渊请教。
    “李大人,梅玉楼想要相国的人头,激怒了王上,这会大发雷霆,要举兵出战,形势危急,你怎么也不劝劝?”
    “劝,我们当臣子的,只有做事的命,没有说话的份,王大人,你乃内务府主事,是王上身边的人,难道也说不上话吗?”
    “不敢说,瞧今儿的势头,那是真要动武了,外面情况怎么样,要是打的话,咱们有胜算吗?”
    “要是没有胜算,王上也不可能打啊,这冲锋献阵也用不着内务府的人,王大人就放心吧。”
    “唉,真要打,这老百姓可就遭殃了,我可听说,城外有五万之众在那与西军对抗。”
    “各地还在募兵,想必这几日定能有十万之众,到时候就能打得西军丢盔弃甲。”
    李博渊比谁都清楚,南城不堪一击,他只不过是安慰自己罢了,回到家里,父母堪是担忧,妻儿也都惧怕,家族里的尊长也都前来。
    一个太爷辈的人道:“把孩子们都叫去当兵,所为何是,不就是替竹云天出口气吗,他父亲在王上手下做事受了委屈,难道要世人来偿还,梅玉楼有何过错,他还使毒计害死龙王,这王上是怎么了,难道不识这般道理,还要叫百姓以死相拼,人命都没了,保住这南城能做什么,博渊啊,除了竹云天,在朝中就数你官最大,你好好劝劝王上,别动不动就打仗,打不起啊,这一打,日子就没法过了。”
    李博渊道:“太爷,你就放心吧,明儿我就去劝王上。”
    轮不到李博渊进言,城外驻守的百姓杂牌军,已有万人退却,还回了南城,到宫前请愿,不想打仗,要回家与家人团聚,要吃顿饱饭。
    还没打就投降了,士气大跌,这让华雄很生气,就要抓主事的人来杀头,被李博渊阻止。
    “王上,万万使不得啊,如此士气低落,要是对百姓下手,就是官逼民反,赵天生前车之鉴,那就是自食其果。”
    听了这话,南王虽不舒服,但也明白大道理,真要杀了老百姓,那城外还有四万人呢,要是反了怎么办,于是让李博渊去平息宫外的乱事,又召见竹云天。
    “相国,已经拖欠军饷三个月,如今又招募这么多人来打仗,坐吃山空,城外的军队已经无法供给,每日只有二两米,老百姓都不愿意,想要和谈,你看怎么办?”
    “听说这梅玉楼想要我的人头,王上割了便是。”
    “俗话说得好,好汉不吃眼前亏,如今敌人士气高涨,军备充足,我们国库空虚,士气低落,还没打就降了,真不利于打仗,要不,咱们就与他谈和吧。”
    “谈和,谁去谈,我吗?”
    “当然不是,能不能请二公子走一趟?”
    “啊——”
    计是五两先生出的,竹云天与梅玉楼结了仇,南王想要谈和,得竹云地云,一来之前竹云地替兄出山,挽救南城有功,二来是个残疾,或许会博得梅玉楼的同情。
    许多百姓也跪在圣竹山庄前请愿,不想打仗。
    兄弟二人有些难堪。
    “梅玉楼想要我的人头,王上却要派你去送死,是何居心。”
    “大哥放心,我定会安然而归。”
    “咱们现在和梅玉楼结了仇,他能放过你?”
    “我一废物,死有何惧,梅玉楼不会傻到杀我而臭名天下。”
    “你真要去啊?”
    “去探一探,也不是一件坏事。”
    竹云地负荆请罪。
    当他来到梅剑山庄,看到一切哪旧时,不由得有些懊悔,与梅玉楼相比,他才是真正的英雄,为南城做了这么多事,为竹家做了这么多,到头还恩将仇报。
    梅玉楼闻讯到了庄口,扶起竹云地,命人抬着滑竿进庄,到了庄上,泡上好茶,差走下人。
    “二公子,这秋天来了,也变得有些发凉,你这身体得注意些,黄大仙走时,留了些药,你要不弃,送你一些,虽不是大补,却也能御寒。”
    “有劳梅庄主挂念,这破败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对了,今年庄上的收成好吗?”
    “好,比任何时候都好,等秋收过后,庄里就要举行庆典,到时候请二公子也来参加。”
    “大小姐在西城可好,听闻宫中小王子病危,驸马爷千里寻药,治好了小王子的病,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这独孤玉蝶心术不正,有意为难玉喜,还好老天睁眼,灵泉山不死,又从海岛归来,如今也顺利地坐上王位,这一路走来,多么的不易,咱们都老了,就让年轻人折腾去吧,来,喝茶。”
    “庄上的茶,我可是喝了快一年了,想当初我们一同抗敌,在这厅堂上熬了不少日夜,天下群雄齐聚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
    二人不谈战事,聊起了家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