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8章 北门救主,王妃命断三尺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紫衣门幕后操纵,让东城陷入一片混乱。
    原本,西城赏花大会,紫衣门想一举拿下英雄榜上的十二人,梁正自当其中,未想四城高手如此厉害,西城又如此坚固,百姓团结,也只掀起小波澜。东城就不一样了,宫中党派林立,宫外更是大小财主无数,各自控制着金矿,就连王家的金矿也都没有多少兵力守护,这就给紫衣门不少机会。
    攻心,才是最大的伤害。
    梁正自以为商业繁荣,便可组建军团,进一步统一四城,建立王国,他忽略了东城内部的矛盾,延迟了军队的组建,导致无人可用,天下兵马掌握在两位国舅手里,就连宫中的侍卫与丫环,也都分了门派,在这个时候,一但内部矛盾加剧,东城就像一座断了柱子的房屋,随时会崩塌。
    秦太师是这次变节的关键人物。
    当秦东升发现游执事调集人手控制了矿乱,又更换了城外守军,舒天水又对王城进行了部属后,不由得怀疑紫衣门起来,一直以来,秦太师都掌握着东城的权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家族中亦是如此,虽然秦东升是左将军,但事事都要向父亲禀报,这一次政变,却是外人主使,秦东升在西城失误后,时常被父亲教训,心中有恨,前程不如意,也就有了怨言。
    骑马来到军营,秦东升召集众将领,正义凛然道:“诸位将军,今日朝中发生变故,恐有人生事,为保万全,我等奉命前往北门,诸位速去调遣,不得有误,违令者斩。”
    众将领令,回到各部调集人马前往北门。
    先锋营却迟迟不动,主事的将军姓关,名唤孝天,是名虎将,六十用余,膝下有七子,子子皆为将士,称作是东城七虎,个个身手了得,是关家军的主力。关孝天部是东城军主力,征战无数,是独立的军队,可由兵事和执事调动,但主要听从君王之力,此次是调防城外,没有梁正的亲谕,关孝天自然是不敢乱动关家军。
    左将军的调令,让关孝天生疑,急忙召来七子议事。
    “父亲,宫中传闻,城防军被左将军调换,文武百官都进不了宫,今日左将军又令我等去北城,此乃何意,难道有人意图不轨?”
    “没有王上的调令,我等是不能随意布防的,左将军难道不知道犯了大忌吗?”
    “秦家势大,说不定是在试探咱们,要是不从,肯定说咱们违反军令。”
    “论职务,父亲与左将军不差半步,自调防后,他对父亲指手划脚,今日又令全军开赴北门,当中之意甚为明朗,王上没让咱们进城,咱们进了城,就成了反贼,秦家好一手毒计。”
    “倘若不去,左将军的人马比咱们的多,肯定会围了咱们,不如这样,先让几百人佯装前行,以军需为由延迟行程,父亲可自行前往宫中,如我王被困,应出兵相救,可不能着了姓秦的道。”
    “探子来报,左将军昨夜撤走了矿上的官兵进宫,导致金矿大乱,王城是右将军的防务,左将军怎么会调人进城?”
    “难道秦家要造反?”
    关孝天挥手制止道:“不用再说了,军令如山,我虽与左将军身份相同,但目前在他的防区内,有令就得行令,不过,宫中之事尚不能决断,右将军也没有明令,咱们要静观其变,不得造次,关大,你带两百人先到北门,与右将军的城防打探清楚,万不可起争执,最好混进城防军里,无论秦舒谁闹事,我们都能里应外合,关二带两百人到北门外待命,寻有利位置,我们是先锋营,自然要以我们为主,关三带两百人混入其它军队当中,如遇反事,立即拿下率军将领,关四关五随我,带六百人在北城外十里接应,一里一哨,烽烟为号,关六关七作后援,管理好军需,万不可让人偷袭。”
    关家军部属完毕,七虎将行动了起来,秦东升的探子得知,急忙向秦东升禀报,原担忧关家军会忤逆,现在倒安下了心来。
    城内,秦太师带了一干心腹进了宫。
    梁正被禁在大殿之上,也不焦急,见秦太师等人前来,便知是要立太子之事。
    一大臣道:“王上,太子出走多日,国不能一日没有太子,望早立太子。”
    梁正笑道:“太师,你意下如何,可有太子之选?”
    秦太师一怔道:“回王上,老臣壮胆,举荐立梁未为太子。”
    梁正道:“嗯,那好,你们都退下吧,立太子得让博学殿择日,既然诸位都拥立梁末,那就立他吧,但立太子之事是大事,还是明儿朝中再立诏为好,今日如宣诏,有逼宫之嫌。”
    秦太师道:“老臣遵命。”
    梁正妥协了,他不得不妥协,这场军变,主使就是秦氏,如此时不顺着秦太师的意,秦氏很可能就会血洗王宫,拖一日,舒氏和其他大臣,定然会有所行动。
    下了朝,秦太师差人到北门,命秦东升驻守一日。
    城防本就属于舒天水,见秦东升又违背王命调集人手到北门,加之关家军前来打探,立即调集人手,又请执事府把内卫及相关人等聚集,凑了三千们人,在北城设下埋伏,又差军士化妆成百姓在秦府周围埋伏,这才带着人马到北城。
    “秦将军,城防乃本人之差,你部驻守城外,怎全到了北门,有王上的旨意吗?”
    “旨意,听闻宫中有人谋反,我特带人前来救驾,舒天水,还不让开,难道你就是谋反之人。”
    “要进来也可以,你得拿出王上的手谕才行。”
    “舒天水,我上万人马,要入城轻而易举,你若再阻挡,别怪我无情。”
    “你没有手谕,私自调兵到宫中软禁王上,如今又带兵进城,意图何为,秦东升,还不下马受降,随我进宫认罪。”
    见被识破,秦东升怒火中烧,手一挥,命令军队攻城。
    先锋营突然掉转方向,截断了秦家兵马,把秦东升及几位将领隔在了中间。
    秦东升疑惑道:“关将军,你这是为何?”
    关孝天道:“左将军,右将军说得有理,军队调防,应有王上的手谕,或兵事执事的文书,你我还是进宫,面见王上,说清楚为好。”
    秦东升拔出配剑,自义字刀被拍后,就另行配了剑,剑指关孝天道:“你敢违抗军令,来人,给我拿下。”
    关家军一涌上前,不由秦东升反抗,捆绑了起来,随行的将领见状,也不敢反抗,就随关孝天和舒天水等人进宫面见君王。
    秦太师不知儿子被抓,率卫队正要进宫,刚出门没多久,就被围困在街道上,寡不敌众被活捉。
    听闻父亲和兄长起事失败,秦玉环把丫环叫出门,用三尺凌布上吊自尽,结束了后宫的权斗。
    只道是:
    半生烽火半生宁,入朝拜相万人敬;
    乌云怎奈乾坤日,雨过天晴跃龙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