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47章 东城军乱,矿工出逃引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梁正从未如此烦恼。
    太子走了,后宫乱成一团,东城最大的矿主也走了,最头痛的是军心不定。
    东城以金矿为富,有数千人口在矿上劳作,朝廷控制的金矿大小有十,本是四城中最为富庶的城池,却疏于兵法,军力次于西城,加之财力分化,民间财富大于朝廷金库,官商勾结,重商之法经不起内患,当然也有外力所驱。
    英雄榜上的人都齐聚梅剑山庄,共商大事,连竹家也都派出了人手,独孤玉蝶也去了,北城要不去,自然是没了地位,梁正一世英雄,就要成为狗熊。
    不知何时,宫中的护卫多了起来,这些护卫都不是城防军,而是从外面抽调回来的军队。
    梁正知道,这又是秦太师的主意。
    宫门外,舒天水被挡。
    “将军,宫中禁令,无王上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我乃城防将军,主持城防之事,我手上的通行令,难道是废铁?”
    “请将军不要为难小的,如将军要硬闯,城门后有一百弓弩手,将军未必能闯得过。”
    “这是谁下的禁令?”
    “小的不知道,昨夜三更,小的才被诏唤至此。”
    “你不是城防军?”
    “不是,小的原是驻扎金矿的。”
    “真是笑话,城防一直是由我负责,我的人被调走了,来了外军,竟然没人告诉我。”
    “将军请回吧。”
    舒天水何等睿智,宫门都进不去,想必是秦家要军乱,宫中的城防军有一千人,一夜间被隔离,只好调集城防的人手围进来——走到城防军处,舒天水又停了下来,心道:“不行,倘若我率人去围了王宫,不就着了秦家人的道了吗,来一个谋反之罪,秦家人只是封了门,不见大军来犯,自是不怕,只要面见王上,有王命才能行事。”
    游府闭门谢客。
    和舒天水一样,游执事上朝,自是被阻挡门外。
    从后墙翻墙而入,几名家丁正要上前捉贼,见是将军,害怕中有人禀报执事。
    游执事急忙前来,见是舒天水,自是不敢怠慢,请到厅中,命人上茶。
    “冒犯游爷,还望恕罪,舒某今日事出无奈,又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故此讨挠。”
    “唉,我和将军一样,无计可施啊,将军来得正是时候,你可知道,那矿上的守卫被调回宫中了?”
    “方才进宫被挡,才知昨夜换了防,我身为城防主将,竟不知这事。”
    “是啊,换防之事,理应由将军来下令,知会执事府,你我二人都不知道,矿上的守卫军就被调回来了,想必,朝堂之上,能调守卫军的只有一人。”
    “他意欲为何?”
    “还不是太子之位。”
    “金矿守卫一调,金矿不乱么?”
    “这一点,游某甚是担忧啊,将军有何高见?”
    “我想把城外守军分割,但兵权在秦东升手里,我无法调动,故而来请游爷。”
    “由执事府下令调兵,他们会听吗?”
    “会,小调几百,他们不会发觉的,就说补给的军队误了事,要给城外送粮,他们总不能没了饭吃吧。”
    “这倒是好计,只要让粮官去办就行了,将军想要调多少人,调去哪儿?”
    “调两千人,调到军需,再把军需的调到矿上。”
    “好计,一箭双雕,这样一来,城外守卫少了两千,将军可以控制得住,而金矿也有人守护,军需也不会乱,实在是好计,只是今日执事府都无人,又如何下令?”
    “请游爷的令牌一用便可。”
    “好,我听将军的。”
    秦家兵变,这是意料中的事,但秦太师并不想这么干,毕竟兵变失败的结局,秦家会被诛灭九族,为此他想出一计,把城防换一换,先把宫中给禁了,以矿乱为由,保护王宫安全,逼迫梁正更换太子。秦太师自然知晓矿乱的后果,但秦家利益大过一切,更何况他听闻梁正有意去南城赴会,梁正一走,舒家必然先控制宫中,要是杀了秦妃和王子等,便是大祸。
    此时,秦东升正带着从金矿调来的五百守卫,在宫中设防,城防的五百军士,被困在宫中,另五百军士,则在内宫轮值。宫中防军,全凭调令,因此无人知晓兵变之事。
    金矿上,已开始哗变。
    官矿不同于私矿,工人都是囚徒,由守卫看管,每日劳作,供一日三餐,没有工钱,只有十余名守卫看管,囚徒们看出端倪,便聚集几十人不出工,守卫不敢过问,直到响午,囚徒得势,就闹起事来,守卫不敌,很快就被占领,短短几个时辰,官矿就被占领了数个。
    王城到官矿需四个时辰,加之城中调动,直到晚上才把两千人的军队调到金矿,好在囚徒并不兵器,很快就被镇压,但部分囚犯逃跑,损失不少。
    秦东升得知驻军被调后,急忙回到家。
    “父亲,大事不好。”
    “何事如此惊慌,王上发现了?”
    “不是,是城外的驻军被分调了两千人。”
    “分调两千人,没你的命令,怎么会调得了人?”
    “我也觉得奇怪,后来才查清楚,是军需处要人,分别从几个地方调了人手,军需的人又被调去了矿上。”
    “他们调了多少去金矿?”
    “两千人。”
    “这么说来,矿上稳住了?”
    “稳住了。”
    “不好,你快出城调人,咱们现在被里面夹击,得打通一条道来,万一不测,还能撤。”
    “行,我调集人手到西门。”
    “你傻啊,从西边走,西城防卫最强,能借道吗,走北门。”
    “好,我这就去安排。”
    秦东升前脚一走,内室便走出一位紫衣女来。
    “太师不是说,一切皆在你掌握之中吗?”
    “特使别慌,这也只是万全之策,如今王上还在我手里,他们自是不敢乱来。”
    “城外驻军的兵权在右将军手里,为何他人能调?”
    “都怪我大意,疏忽了一个人。”
    “谁?”
    “王上的老师。”
    “那个姓游的老家伙?”
    “正是。”
    “执事府难道可以调动兵马?”
    “当然不可以,但军需之事,一向由执事府来打理,军需处的将士,也都要听众号令。”
    “这么说来,是姓游的坏了太师的大事,要不要——”
    “万万不可,他要是出了事,梁正就会察觉,到时候,什么事都不好办了。”
    “那太师有何妙计?”
    “嫁祸舒天水,为我等洗清罪名,只要梁正不怀疑,我们便还有机会。”
    “嗯,那就看太师的了,亲王说了,只要太师拿下北城,将来还是北城的主人。”
    “特使放心,拿下北城是早晚的事。”
    只道是:
    王道中落群臣散,囚徒盗金无人管;
    恩师一道摧粮令,化解危机君王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