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小二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一厂的建设还在筹备中,要想建成还是需要时间的,毕竟罗马非一日建成。
    哪怕这次红旗大队还是来了不少人帮忙,最少也需要三个月,
    但是要招工,普通的工人也需要,是一个用工缺口,好在卫东还是一路对林夕这边大开绿灯,要人给人,要手续给办手续。
    林夕想想,这算是第二次享受一把特殊待遇?
    之前在平安镇办理药厂的时候,还没有允许个人办厂,很多手续,都是挂靠兵团的资源和人脉,才办起来的,那是她享受的第一次特殊待遇。
    好在两位连长、团长都不是贪心的小人,要不然药厂也不会落在林夕的身上,如今药厂的受益逐步稳定,在北省,甚至在沪市和闽市,都小有名气,自然赚钱也容易得多。
    夕阳红的包装上科普的一些药膳和补气养生的方子,也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青睐,属于买药之前会问问有没有夕阳红制药的这种情况。
    总之在药厂稳定下来后,医研所的名气也在春城打响,等到医疗器械厂建起来,将医研所这边相关的一些人员分离出医研所调动到器械厂之后,三方互相相辅相成,会在北省形成一个夕阳红的三角稳固圈。
    药厂资金帮助医研所出新器械,器械供给给厂子生产,器械厂要是发展起来,还可以反哺药厂,而跟几个省市通了关系和交好之路,也给林夕这边药厂的原材料问题带来了极大的选择权,不会受掣肘,这样欣欣向荣的姿态,是林夕所追求的。
    总之,夕阳红算得上是诸事顺利,一派祥和。
    这日林夕亲自去接了两个小孩,带回家兴致颇高的做了鸡米花和炸薯条这东西。
    如今是没有番茄酱的,她只能自己熬,加点糖,在稀碎的西红柿酱里搅合,放凉之后勉强作为番茄酱使用。
    不过炸的东西到底是容易上火,她没给两个孩子吃多,每人就尝尝味道,有多的,走了几家门口,给别的孩子也都尝尝。
    做完这些,夕阳都出现了,林夕路上听到几个孩子在唱歌,林夕分辨了一下,知道是那首歌后颇为惊讶。
    因为孩子们唱的是读书郎,也就是林夕前世也唱过的儿歌。
    她都不知道这首歌竟然这么早就出现了。
    按照新歌(除了红歌)在这时候的传唱都要一年半载的现状,这首歌能几个老师都会唱,估计是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歌曲。
    林夕会心一笑,拉着小团子进了屋。
    晚间沈廷余回来,就见着林夕抱着小团子在那里学老师教的儿歌呢。“小呀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那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哦无颜见爹娘,没有学问哦,无颜见爹娘。”
    小团子是跟着唱了复习了,但是问题也很多。
    妈妈,为啥先生要骂人家懒?
    爹娘是说的谁的爹娘。
    小二郎是不是不乖,林林乖,不要骂。
    林夕哈哈一笑,抱着沈遇林好好解说了一下爹娘就是爸妈的意思,也说了读书郎的意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