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幼托班二三事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因此没安排有灶间的,但是这个小两室住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和沈爸爸一个时间起到医研所的,还有王四月的朋友蔡辉煌。
    他一下车,就被王四月热情的迎接了,都顾不上感慨王四月变水灵了,就被人拉到一旁的货车上,直奔医研所。
    等到被梳洗一番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衣裳站在了林夕面前,已经是他下车后三个小时的事情了。
    蔡辉煌不自觉的摸摸肚子,半小时前他才刚吃了一顿饱饭,是王四月说的吃饱喝足好面对面试。
    林夕示意他坐下,来个自我介绍。
    “您好,林厂长,我叫蔡辉煌,今年二十五。”蔡辉煌老实的交底:“我是……”
    林夕目测了一下,这位蔡辉煌,身高应该能有个175左右,听起来不高,但是如今民众的营养就摆在这里,一米七五已经算挺高的了。
    所谓北省的一米八大汉遍地走,也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如今不少人还是处于温饱还成问题的状态。
    面容俊朗,长相中等,皮肤嘛,倒是因为晒过日头,呈现出一种小麦色。
    总是算是一个见了觉得还挺阳光的青年,林夕见没什么问题,确认蔡辉煌没什么毛病,林夕让他先带着小学的娃儿们的体育课,要是愿意,以后可以再安排别的课程。
    说到小学,林夕提到:“小学如今还在填充教具,你要是有时间多去那边帮忙。”
    “好!”蔡辉煌知道有活儿能立刻做起,心里更加的踏实。
    离开办公室之后,蔡辉煌一路回了宿舍,一进小单间,他就咧嘴无声的笑了,想着林夕之前的态度,他猜测自己十有八九是能留下的。
    好半晌,他才没继续傻站着,从自己的包裹里取出一个布包,拆了好几层,终于拆到了包着钱的帕子,从里面取出了全国粮票和好几块钱,要带着王四月吃一顿好吃的,感谢她对自己的帮助。
    把王四月给害羞得不行。“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我也没做啥大事,就是提起了你,主要还是你自己够优秀,能被留下来。”
    蔡辉煌记恩,不过见到王四月的样子,他也是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只将这份感谢留在心里面。
    接下来的日子里,蔡辉煌对小学的事情格外重视,跑进跑出的好不勤快。
    这些都是被大家看在眼里的,林夕本来是想从外面请一个校长来坐镇,不过见到蔡辉煌这个样子,心里有了别的想法。
    开始将小学的相关事宜,都交给了蔡辉煌去做,想看看他能做到哪一步。
    这其中的琐碎事是真的很多了,还包括了招募老师,以及去大队和周边几个大队做工作,调查入学情况,准备所需清单等细节上的工作。
    别的不说,就说调查入学情况,就是体力加脑力的活儿。
    不过蔡辉煌从来都不喊累,咬牙坚持了下来。
    “小学这边过几天就能开学了,这里是我调查的一些数据和保守估计数据。”蔡辉煌找了一个下午,将数据和情况都跟林夕仔细的报备过了。
    这次小学估计入学的人数在一百一十人左右,要不是有些大队舍不得女娃娃也一学期花个三块钱来上学,这个人数能翻倍。
    但是林夕也不是要靠着小学赚钱的,收三块还只是她不愿意给人一种她是圣母玛利亚就爱做白工的印象。
    要不然就林夕给食堂那边定的孩子的餐标,三块钱还不够一个孩子每天一顿中饭,连吃一学期的费用的。
    更别提她对小学的建筑投入等。
    至于餐标,倒是因为林夕自己前世在希望工程小学上学时,做梦都想午饭不是咸菜糙米饭的产物了,但这只是个小插曲,暂且不提。
    毕竟,就算生活对她不美好,她却希望自己有能力了能圆自己的遗憾。
    林夕看了,没说什么,只是将蔡辉煌送去了春城的几所学校,好好观摩学习,让他回头弄出课表来。
    幼托班这边,林夕抽空来看了几眼,基本上也确定了一些事情,回去之后,将茹茹这个名字,彻底从八位女老师的名单中拔除了。
    会跟孩子抢饭、仗着朋友在同事面前比较有存在感和威信,就各种作。
    林夕在找了那个叫春娟的人谈话后,没有连春娟一起开除,却也没有将幼托班全权交给春娟管理,而是她和一个叫玉梅的一起管理。
    而一个叫常玉的姑娘,在婶子们的心目中地位挺高的,林夕安排她做了三班的班主任。
    至于常娟和玉梅虽然都是副园长,却也一个担任一班班主任,一个担任二班班主任,常娟管一班,玉梅管二班。
    剩下的是个姑娘,林夕在经过谈话后,将三个其实不适应带那么小孩子的姑娘,调动到了小学那边,一下子给才蔡辉煌那边减轻了很大的人手上的压力。
    这三个姑娘,有会唱歌会乐器的,有声音好听政治觉悟高的,也有一个和春城教育部小干事有亲的,都被蔡辉煌给记录下了她们的特长和背后的优势。
    会唱歌会乐器的,能安排做音乐老师,政治觉悟高的声音好听的,可以在广播室兼职每天播报一小时的政治学习,也可以安排政治思想课,和教育局干事有关系的,以后也许是个便利。
    尽管蔡辉煌对物尽其用利用得有些彻底了,但是出发点和本意都是好的,林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至于政治学习,这东西她觉得可有可无,但有了更好,也就放手让蔡辉煌安排了。
    她之所以把蔡辉煌给扔到春城几所学校学习,这段时间又将小学的诸多事宜交给蔡辉煌,打的就是考验一下他是否有扛起一个学校管理的才能。
    没想到,算是物超所值。
    幼托班的成员定下之后,四个老师加两个婶子(生活老师),彻底将幼托班撑起来了。
    林夕经过斟酌,还从卫东那里,申请来一个退伍军人陈峰,作为幼托班的保安一样的存在。
    笔挺的制服,不一样的军人气质,往那幼托班门口一站,最先吸引的不是拥军的姑娘们,也不是那好奇的家长们,而是一群初生牛犊小屁孩们。
    这陈峰上工的第一天,就被一群团子围了。
    “解放军叔叔,你站那么久你的腿酸不酸啊。”
    “解放军叔叔你会打不听话的小孩么?”
    “解放军叔叔,我们班的老师很漂亮。”
    “对啊,你喜欢我们老师吗?”
    饶是陈峰这样一个铁血男儿,面对到他膝盖上面一点的小孩,那是一点招架之力都没有的,还是常玉等人出来将孩子们带进去做游戏,才解救了这个脑门上开始冒汗的退伍军人。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也正好是九月一号,夕阳红友好小学正式开课,这一天,沈廷余走关系并且改造维新过的一辆五十座左右的车,亲自出发几个大队将孩子们接过来,算是开学礼也算是惊喜,总之校车这个概念出来,不少人都惊了,也感慨小学的财大气粗。
    在得知下雪后,校车会开始接送孩子,自己付出的那三五块也就不怎么心疼了。
    甚至还有人动了咬咬牙把家里的闺女也送去念书的心思。
    这些个延伸影响,林夕是不知道的。
    大晚上的,沈廷余将小团子扔给张旭成带,自己跟林夕在家里难得胡闹了一把。
    “好你个沈廷余,我说做饭表示感谢你送的校车,你就这样来索取报酬?”
    “嘿嘿。”心满意足的男人轻轻抚触着林夕光裸的后背,表示这会林夕说啥他都不反对不辩驳。
    弄得林夕瞪了他好几眼。
    这男人,在机械厂的体力脑力二重奏的活儿,还没把他的精力压榨干,她林夕,一时间也不知道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了。
    不过她自己也有享受到就是了。
    九月份,医研所的第二批医疗器械出厂,收获了尾款后,厂子里一直流出去的资金,总算达到了一个收支平衡的程度,不需要药厂那边的资金调动过来扶持了,夏女士这里,得到了林夕的助学金和助中医资金后,也开始投桃报李,为林夕亲自大开绿灯。
    确认林夕的医疗器械靠谱后,夏女士用医协的关系,将林夕的产品推荐给与会的成员,九月十号,夏女士又亲自下来夕阳红医研所一趟,将一份虽然分散在整个北省,却价值数十万的订单交给了林夕。
    林夕瞪着眼:“又要扩招了。”
    和林夕相处过的夏女士,自然之道林夕这小模样小语气,不是真心埋怨订单多,而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便开口;“要是需要人,我这边能棒棒你。”
    这句话林夕听了觉得有点耳熟。
    当初的槐林市的张局长不也是这么对她大开绿灯的么,一时间林夕有点怀念那段岁月,也感谢自己再次碰上这样的好领导。
    只要她林夕做实事,就会庇护她。
    在确认自己确实需要人才,缺口上限能在三位数后,夏女士表示:“想得美,我最多帮你凑二十个左右,剩下的你自己加把劲想办法。”
    “好好。”林夕真的想办法了,找张局长。
    还是亲自上门探望的时候顺口提出来的。
    “我就说你这个林夕林厂长啊,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我这里,还是要人。”张局长手底下不少人知道他和药厂有关系,一直都嗷嗷叫着要去药厂做事,毕竟张局长有个远亲在药厂,两年左右就混成了一个中层管理,一个月拿几乎三位数的工资加福利,说出去,谁不羡慕一把?
    而且,夕阳红药厂是出了名的福利好,各种补贴和福利制度堪称北省私营第一。
    林夕笑笑,“这不是想来想去,还是咱们张局长最靠谱么,要不,我再满大街吆喝两声,看看有没有谁可怜可怜缺人才的我,给我几个人手帮我?”
    “贫嘴这功夫,你倒是学精了。”张局长哭笑不得,却也不拿乔了,他手底下确实有不少人想进药厂。
    尽管林夕需要的是医研所那边的缺口,但想来药厂的福利都这么好了,几毛钱几块钱的药都能撑起那么多人的优质福利,那几十上百的医疗器械,补得更赚钱啊。
    张局长痛快的答应了林夕的要求,还打包票,年前能给她送去十来个专业人才,得知林夕想扩建医研所,分出一个医疗器械厂之后,他更是打包票,要是需要靠谱青工,他能再给她搜罗几十个。
    “好,这就麻烦您了,我这边说一下待遇。”林夕想了想;“医药方面的人才或者潜力股,按照时下干事的标准发钱,工人按照分工,最低标准三十。”
    至于其他福利:“参照药厂的福利,我就不一一追叙了,您刚才不是说大家伙儿都眼馋我们夕阳红药厂的福利么。”
    这是个事实。
    张局长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如今改革开放了一切欣欣向荣,尽管这薪水的涨幅,其实不大的,但作为普通干事,薪资上还是破了四十大关的。
    林夕倒是财大气粗的样子,开口就干事标准。
    他说出去啊,心里也有底。
    相信没人拒绝得了。
    林夕回了药厂,结算了一下这三个月的盈利,给林华茹那边送去之后,又从林华茹这边收到了属于她的盈利。
    私房,她藏好了,药厂这边的钱,她和之前剩下的加在一起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几万。
    别的不说,找建筑队开始建设医疗器械厂,是足够的了。
    毕竟医研所一开始的初衷,她是希望作为研究所一样精致的存在的,没想到阴差阳错,成了大型生产基地?
    那医研所可不就挂羊头卖狗肉了么,还是早点弄个正儿八经的生产厂比较好。
    从平安镇回归,林夕先是找卫东批了一块地,两万块拿下了二十年的使用权,再联系了建筑队,在数千平的厂址上开始建设。
    照样是厂区、机密区、生活区!
    建筑队嗷嗷叫,自从开始和林夕合作,医研所建设、修路、幼托班和小学等工程,足以连续养活养肥他们建筑队了。
    如今还要接厂子的单,大家伙能不嗷嗷叫么?
    一个个充满热血,誓要将厂子建设成春城第一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