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68章 调查民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农母听了对方的要求后,虽然明知道对方是狮子开大口,可因为原先是她的失策,现在也只能这样补救,况且只是农小妹吃点亏。
    她只好满口答应:“可以可以!做新裤子不成问题!只要她家父母能同意这门婚事,我就去让我家小妹替他们做!”
    农母忙又跑去求农小妹,也是时间赶得巧,这个时候买布,已经不再需要布票了!
    原因是很多单位经过了改革,工资实行了计件法,工人们的效率提高了,布料堆积卖不出去,所以不需要限制了。
    但要替一家十口人,每人做一条新裤子,买布料也得花不少钱!
    农小妹虽然答应过要帮忙,可除了五十块聘礼钱之外,现在还得出十条裤子的钱,她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抱怨的。
    “阿妈,你也真是,替他们家每人做一条新裤子,这得要多少布料?虽说手工费可以不算,可也要花不少钱买布料!难道就没别家的姑娘,肯嫁给四明的么?非要答应对方这个无理的要求?”
    农母唯有低声下气的解释。
    “唉,是我一时没想周全,先让五明结了婚,所以四明是比较难结婚的。不管换哪家的姑娘,就算她本人肯不要新裤子,她家人也不肯的,也是要替他们家人做新裤子呀!”
    农小妹不明白这样的习俗,王春杏是明白的,所以她开口了。
    “还好你们是这个时候来,现在买布料可以不需要布票了。既然有姑娘愿意嫁给四明,就还是答应了吧,要不等小明也结了婚,那人家姑娘的家人,每人还得再多要一条裤子!”
    王春杏也是知道的,这个裤子,其实是农五明做给姑娘的家人的,如果农小明也结了婚,农小明也要替姑娘家的家人,每人做一条裤子。
    既然王春杏都开了口,农小妹就不好多说别的,只有按照姑娘家人的要求,买了几种颜色的布料回来。
    又让六姑帮忙跑腿,问了他们各人做裤子的尺寸,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快马加鞭的替他们赶了裤子出来。
    农四明终于也娶到了媳妇,过起了他有媳妇的好日子!
    这个事又在附近各村传开,别的姑娘也都知道,农家有个好大姑了。就在农小明刚刚满十八岁时,就有姑娘主动上门求亲了。
    这可把农母乐坏了,以为建了新房子后,别人便知道他们家的好了。最小的三个儿子,也一个个娶上了媳妇,农母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本来因为是农五明先结的婚,农母还没想过要分家的。可惜儿子们娶了媳妇忘了娘,一个个结婚才没多久,便都吵着要分家出去。
    农母也没办法,分就分吧,又把他们一个个分出去了,最后只剩下她和农父两个老人,苦巴巴的一起过日子。
    虽然也有田有地,可他们毕竟年纪一年年大了,还得自己去种田种地,才能混上一口饭吃,唯有天天骂儿子们没良心。
    倒是农小妹知道农母可怜,每次农母来找她,都会给她几块钱。
    现在农小妹他们家,也不缺这几块钱了。自从布料放开不需要布票购买后,如今他们家的缝纫店,做得更是风生水起!
    除了替村里人做衣服赚取手工费,还做了好些漂亮的裙子,直接挂起来标价卖。村里的妇女们也有爱美之人,有钱的就会买来穿。
    农小妹家真是财源滚滚来,最先成为村里第一个百元大户,很快又成了千元大户,别人眼红得不得了!
    可也没谁有本钱买缝纫机,而且他们也明白,就算买了缝纫机,他们也不可能会做新衣服,顶多就是缝缝补补,也没多大用处。
    农母现在才知道女儿的好处!她跟别人讲话,开口闭口就是,我家小妹怎样怎样的!别人也羡慕她有个好女儿!
    闲处光阴易过,转眼又是一年,秦媚静也已经死了有好几个年头了,但这件事萧振航是不知道的。
    他虽然回到城里过上了好生活,但曾经有一个漂亮的好姑娘,陪他度过了那个年代,他又怎么可能会忘记得了?
    即使他最终和别人结了婚,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可午夜梦回,总还会想起那个被他辜负的好姑娘。
    不知她过得怎么样?不知她是否恨他?不知她有否嫁到一个好夫婿?
    正好现在,到处都完成分田到户这件大事了,他便被委派下乡调查民意,领导想知道人民的生活有否改善,人们对这些政策是否满意。
    他便特意申请,要到曾下乡插过队的地方做调查,也就是秦媚静的高寨村一带地方,上级领导也同意了这个申请,
    萧振航来到了高寨村所属的村委,村委主任安排让他住进他家。
    这天正是周末,他写完一个报告后,趁着还有时间,便从村委主任家离开,说是出去调查一下民意。
    他不辞辛苦,走了三公里多的山路,翻过一个小山坡,独自一人悄悄的走进了高寨村。
    时间只过去了几年,人们也没多大变化,他跟村民生活工作过一年,有好几个村民便认出了他,赶紧走过来跟他打招呼。
    “哟,这位同志不就是,曾经到我们村插过队的知青吗?我记得你好像叫萧什么航?你现在怎么又来我们村了?”
    另一个人也问道:“你叫萧振航是吧?你不是已经回城,过好日子去了吗?怎么今天又来到我们村了呢?而且现在不是不需要插队了吗?我们所有的村都分田到户了,我们农民已经当家作主了!”
    萧振航连忙也笑着答道:“对对对,我就是萧振航,没想到你们还记得我。我现在不是来插队的,我是另有任务,特意下来调查民意,想问问你们,对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个政策,有些什么感想?”
    其中一人听后瞪了瞪眼,好像听不大明白,一脸的懵懂。
    另一个人便笑道:“你说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个词,太高深了点,一般人可听不大明白!你要说分田到户,他们才容易听得懂!”
    “对对对,就是分田到户,你们觉得这个政策好吗?”
    这几个村民,便叽叽喳喳的、乐呵呵的抢着回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