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67章 破解之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好吧,我尽量为他们每人出50块钱。另外要如何张罗相亲,那就是你们的事了,等他们一个个相亲成功了,你再来问我要钱吧!”
    最近龙真真的意识还挺强烈的,她总觉得这个农小妹太可怜了!她来到这个世上,好像就是要还农家的债的!
    所有六个弟弟结婚,都要让她帮忙出聘礼的钱!现在农小妹在家里开了个缝纫店,农母更是不会放过她!
    如今有了农小妹的保证,农母便喜滋滋地回去了。次日便找到六姑,追着让她给农四明介绍姑娘,还保证不会少了给对方聘礼。
    六姑收了红包好办事,到处去姑娘家问,好多姑娘都是只有十八岁,听说农四明已经22岁了,都有点不愿意,嫌他年龄大了点。
    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六姑也领悟到姑娘们的真心了,其实聘礼还是其次,姑娘们主要是嫌弃农家儿子多,担心房子不够住。
    六姑不得不把这个事实告诉农母。
    “晓英啊,你是不知道,很多姑娘一听到你们家儿子多,便打听你们家房子的事,听说没有建新的房子,便摇头说不想和四明相亲。”
    农母也想明白了,最后厚着脸皮,先去向农小妹要钱,又去向农三明要钱,然后又动员农大明和农二明,让他们一起帮忙建新房子!
    农三明家也能挣到一些钱,马夏萍又没跟农母一起过,她就没多说什么,便让农三明出了点钱,又很好说话的让他去帮忙。
    毕竟农母就是在他们刚刚结婚那时,农小妹家的任达兵还没上班,曾到他们家要过一段时间的钱,后来任达兵有班上了,再到最近农小妹开了缝纫店,农母都是找农小妹要钱比较多,找农三明比较少。
    农大明和农二明也愿意帮忙,就伍柔萍推说,他们家要养四个孩子,家里的活都忙不完,扯着不让农大明去帮忙,最后农母发火了。
    “我们建了新的房子,对你们也有好处吧?别推三阻四的没一点眼力!原先我和你们阿爸住的旧的房间,还有四明他们三兄弟住的两间房间,便会给你和二明家分了,这还有什么不乐意帮忙的?人家三明什么好处也没捞到,马夏萍都还没不乐意的!”
    如果真是这样就又不一样了,伍柔萍马上又问:“那我家孩子多,我想要两间房间,二叔只有一个孩子,他要一间房间,他会没意见?”
    农二明倒还念着,伍柔萍曾替他喂过农天佑吃奶这事。
    所以大大方方地说道:“我没什么意见,我要一间也足够了。大家都是兄弟,虽然现在分家了,还是要互相帮忙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伍柔萍最后也就笑眯眯的答应了。
    “行吧,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也就大方一点,二叔你家以后没山草烧了,我家要是有山草,你就随便拿去烧,没了我再到山上割就是!”
    “好说好说!那我的那份山上的山草,你也可以随便去割!”又看一眼农母,补充道:“嘿嘿,你和阿妈都可以随便去割。”
    大家终于商量妥当了,农家人便开始建新房子。他们在离原先房子不远的空地上,挖泥、平地、做泥头砖、砍木头、买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建起了一个有四间房间的新房子。
    这样农四明、农五明和农小明,每人都有了一间新房间,另外一间给农父农母住,从此他们五口人都在新家里面过了。
    而原先旧的房子,就属于农大明和农二明的。农大明多了两间房间,农二明只有一个孩子,就只多了一间房间。
    农二明一个大男人,虽然分了家,也从没去山上割过山草。
    以前都是农母帮忙割的,现在伍柔萍也答应给他割山草,作为对他只要一间房间的补偿,兄弟之间倒也能和平相处的。
    房子终于建好了,农母又马不停蹄的去找六姑,让她继续帮忙农四明物色姑娘。为免六姑不尽心,农母向六姑保证。
    “你放心,在这几个月中,我家小妹肯定又赚了好些钱了。她答应过会给每个弟弟出一些聘礼的钱,你让姑娘家不用担心聘礼的事!”
    六姑笑着点头,“呵呵!好说好说!你们家有了新的房子,这事肯定容易成,你们等着我的好消息吧!”内心很羡慕她有个好女儿!
    果然,六姑只在附近的村一问,那些姑娘听说农家建了新的房子,又听说安居村会做衣服的农小妹,便是他们的姐姐,立马便有好几个姑娘有意愿的。六姑也不笨,自是来者不拒。
    “那你们几个都去看看吧,呵呵,他们家还有个农五明,今年也满20岁了,看看你们各和谁看对眼呗!你们都是一个村的姐妹,要是都相成功了,日后妯娌之间,相处起来也没那么多口角!”
    他们互相了解后,姑娘们都嫌农四明老实不说话,农五明这人倒比较会说话,便有一个姑娘和她成了!
    农母一时也没考虑太多,想着能成一个算一个,就同意了让农五明先结婚,农五明高兴得不行,麻利的就和姑娘结婚了。
    没想到这样一来,就更把农四明耽误下来了。
    后来再介绍姑娘,也有姑娘和他见面了,觉得他人还不错,比较老实可靠的,但一听说他家有个弟弟先结婚了,姑娘家的父母就不同意了,觉得不吉利!这可把农四明急坏了,抱怨农母不知道这个顾忌。
    这个姑娘也聪明,知道农四明的姐姐,便是安居村会做衣服的农小妹,就向家里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阿妈,那就让他们家,给我们家每人做一条裤子吧。老人们都是这样说的,只要他们家肯替我们家,每人做一条新裤子,就没事了!”
    姑娘的父母向老人们一打听,老人们的确是有这样的破解之法。
    “好吧,如果他们家那么有诚意,肯替我们家每人做一条新裤子,我们就同意这门婚事,你让六姑去问问他家父母吧。”
    姑娘一家连同父母哥嫂等人,一共也有十口人之多,如果农家肯答应这个要求,那他们家就赚大了,哪还有不同意让六姑去问之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