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感受着肩上传来的重量,黎宇青身子一颤,看着面前的镜子。
    他的目光和镜子里宋书文的视线交错。
    哎我说,你这有多余的梳子吗?
    这时门外忽然闯进来一人,乍着双手,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推门闯了进来。
    宋书文回过神,赶紧招呼道:百百里华老师。
    嗯,借个梳子。我这趟出门装诗人没带助理,给楼下客服打了半天电话也没人送上来。看你们这门没关,就过来借一个用用。百里华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黎宇青还盯着镜子,却发现宋书文正盯着他,像是在说:你进来时没关门?
    他回忆了一下,发现自己好像还真没关严。
    谢谢啊!
    百里华拿了木梳却没着急走,而是上下打量了两人一番,忽然问道:看你俩形象挺好的,是跟着过来拍戏的?
    对。
    还真拍啊,我一直以为白锦辉写的那个剧本《诗意不死》就是开玩笑呢。这都啥年代了,还诗意。像我这样的人花俩钱就能出本诗集,找几个水军瞎吹就能被硬捧成诗人,那诗意早死球了。
    百里华笑得很豪迈,似乎压根儿不介意揭自己老底。
    临出门前他却顿了下,冲着宋书文和黎宇青笑道:
    你俩继续,刚才你俩那样挺好,挺挺怎么着来着?
    对,挺诗意!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所有诗人名字都是我瞎编的,请勿对号入座。
    注2:引用自梨花派诗人的现代诗《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第14章 诗意不死(2)
    不管百里华怎么吐槽,《诗意不死》确实是一部和诗意有关的电影。
    白锦辉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文艺片导演,早就已经到了名利双收的境地。他想拍一部电影,要资金有资金,要人脉有人脉,所以他比其他商业片导演更自由,甚至可以半公开地去玩票。
    《诗意不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他的一部小成本的玩票电影,他请了一群现代诗人过来聊天讨论,又请了两个年轻演员,将电影的其他内容补全,就是想做一个纪录片混杂故事片的实验性电影。
    在电影里,宋书文和黎宇青的身份是从某大学毕业的同窗,若干年后一个在负责会议接待,另一个则是某位诗人带的学生。然后他们就见面了,但身份,工作,以及在社会上的经历,却让他们有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这种多年不见后再度重逢,感慨物是人非的故事其实很俗气,但白锦辉把这段故事放在一群诗人的讨论会之后,就是想在这段很俗的故事中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
    周源山在拍《江城码头》的时候,反复强调让他们去寻找一种感觉。
    而白锦辉在拍《诗意不死》的时候,则试图让他们去寻找一种诗意。
    在这部戏里,宋书文演的是那个有些落魄的会议接待员,而黎宇青则换上了衬衫和银框眼镜,演那个学生。似乎只要是他们两个人在一起搭戏,宋书文就是相对而言黯淡无光的那个。
    当然,要想让宋书文变得符合局中人的形象,还需要化妆师的帮助。他也不知道化妆师在自己的脸上擦了什么东西,让自己的脸显得黑了一个色号,整个人看着就有一种没精打采的意味。
    而且这东西上脸之后就开始发痒,让宋书文有点不舒服,他本来想让化妆师帮忙重新弄一下,但导演这边已经宣布要开拍了。
    他们的第一场对手戏非常简单,就是宋书文扮演的接待一个个上门去叫这些诗人们出去参加活动。在这里,宋书文灵活运用了自己的肢体语言,腰微微弓着,两肩向内扣去,看上去就像是个还没步入中年危机就已经被生活压垮的倒霉蛋。
    而另一边的黎宇青正在汇报最近读的书目,听到挨个敲门叫人的声音便过去开门,结果在开门的一瞬间,刚好见到了手半举在空中的宋书文。
    宋书文在见到黎宇青的那一刻眼神闪动,微不可察地一低头,像是要躲避对方的视线,但面上还保持着那种低声下气的卑微笑容:呀,是你啊。我过来通知你们要去参加活动了。
    第一场对手戏到这里就告一段落,宋书文习惯性地停下来等导演喊停。
    但他停在原地等了一会儿,白锦辉却压根儿没有喊停的意思。又过了半天,白锦辉那边还是没动静。
    宋书文僵住了,心说这场戏到底过没过倒是给个消息啊。
    可是僵持了半天,白锦辉还是老神在在地坐在监视器后面,时不时在导演手账上记着什么,压根儿没有抬头看一眼的意思。
    最后还是宋书文撑不住问了一句:导演,那个,要再来一遍么?
    啊,过了。下一场准备。
    白锦辉抽空回了宋书文一句,接着低头又在本子上面写写画画。
    黎宇青收了动作,颠颠地走到宋书文身前,低声道:咱们真就这么一场过了?我怎么觉得这么没底呢。
    宋书文也觉得心里没底,但在黎宇青面前他还是得拿出当哥哥的样子。于是同样压低了嗓音说道:这有什么可没底的,白导是国内最早一批文艺片导演,他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而且一场过不是很正常?咱们拍《江城码头》的时候不也差不多这样。毕竟咱这么默契。
    黎宇青闻言嘿然一笑,不知道是因为一场过了还是因为宋书文说他们很默契而觉得开心。
    宋书文和黎宇青的心里没底,但白锦辉的心里其实一直很有底。
    早在《江城码头》于里蒙特尔参展的时候,白锦辉就很喜欢这两人的表演。而当筹备这部片子的时候,周源山向他推荐了黎宇青,他接着想到的人就是宋书文。只是没想到自己这边还没跟宋书文联系,他就已经被介绍过来了。
    刚才的那一场对手戏让白锦辉非常满意,甚至生出了更多的灵感。
    他们两个就像是电影中的人物直接走进了现实一样,每一次见面,说话,肢体动作,都像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一样。而他唯一的工作,就是准备好场地,然后让摄影师对准他们,将一切记录下来。
    宋书文本来想趁这会儿找化妆师的,但两场戏的间隔很短,几乎就是喝口水的工夫,下一场戏也要开拍了。
    而这次吴晓东这个选角导演也来到了拍摄现场凑热闹,跟白锦辉俩人一左一右,老神在在地坐在监视器后面。
    这要是没什么经验的小演员,光是看到这样的场面就已经慌了,但宋书文和黎宇青都淡定的很,直接示意导演和摄影师,表示随时可以开拍。
    好,开拍!
    镜头先给到黎宇青,后者的一只手始终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但不时又长按一下,似乎是在将刚才写下的东西悉数删除。
    而就在这时,他的房门忽然被敲响了,而当黎宇青打开门时发现,站在门外的人是宋书文。
    这一段戏在剧本上没有具体的解释,只是做了一番描写。
    但黎宇青却毫不犹豫地代入成自己在给宋书文发消息,删删改改半天却没有发出去,,像是对这种事有着丰富的经验一样。而那种一打开门却发现宋书文就站在门外的惊喜感,被他演绎得像是一推开房门,便看见满园花开正浓一般。
    接着黎宇青笑了。
    他的嘴角上扬,神情惊喜而雀跃。
    但他的嘴角却又慢慢垂了下来,在这个时间过来敲门,肯定是为了告别。
    活动都结束了,过来跟你打个招呼。宋书文压着嗓子,貌似不经意地问道:你们什么时候离开?
    黎宇青眼眸低垂:明天晚上吧,我导师在这边还有点事。
    哦。
    其实他们两个是很害怕话题说完的。
    这种情况不仅是戏中的两个人会遇见,戏外的宋书文和黎宇青也曾经面对过。
    在他们因为这部戏再一次碰面时,两人就是这样生疏而尴尬地客套着。他们都想跟对方多说几句话,但偏偏能用来寒暄的话题就那么几个。所以在话题说完之后,他们也只能先这样离开。
    而放在戏里,两人的话题说完了,就证明这次不期而遇也该结束了。
    黎宇青的眼神游离不定,但宋书文却没有像之前那样躲闪,而是直直的盯着他,忽然又笑了笑,故作自然地笑道:要不,出去逛逛?
    好。
    这场戏一演完,俩人同时往白锦辉那边看过去。
    停!好,过!
    白锦辉如梦初醒一样回过神来,像是才想起自己不是来看戏的,而是要负责片场的导演。他嘱咐道:大家可以先去休息,养好精神,晚上还有一场夜戏。
    众人应了一声,各自收拾着器材。
    宋书文也赶紧来到化妆师这边,拍了两场戏之后,他的脸越来越痒,已经到了忍不住的地步。而化妆师也连忙把他按在椅子上,开始帮他卸妆。
    卸完妆之后,宋书文的脸好了很多,但化妆师还是建议他再去用温水洗把脸。而黎宇青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准备好了温水和毛巾,直接把他拉去了洗手间里。
    吴晓东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眨了眨眼睛,跟上了要回房间的白锦辉,压低了声音:我总觉得这俩人好像有点事儿,但我偏偏又觉得他们不是在谈恋爱。
    他们都是在圈里混了许久的老油条,各种各样的关系根本瞒不过他们的眼睛,而两个男孩子凑一起谈恋爱的事儿对于他们来说压根儿不值得大惊小怪。
    我知道。
    白锦辉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道:他们当然不是真的在恋爱,而我想拍的,就是他们还没谈成的这会儿,拍出来肯定特诗意。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是想求评论的一天
    第15章 诗意不死(3)
    白锦辉当然知道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如果拍一个带着明显同志感情的片子绝对无法上映,哪怕他拍的是一部玩票性质的电影,也没有放飞自我到如此地步。
    但是他也很清楚在大环境中默许的是什么,所以白锦辉很聪明地打了一个擦边球,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暧.昧。
    反正在白锦辉看来,诗意和暧.昧其实都是一种特别宽泛的概念,这两样东西既看不见又摸不到,但偏偏能够撩拨得人心里像是被鸽子的尾羽扫过一样发痒。虽然诗意不能简单地表达为暧.昧,但白锦辉可以换个方式,那就是用暧.昧去表现一种诗意。
    他在很早以前就写了这个剧本,作为一个文艺片导演兼编剧,他最擅长的就是抓住一种人性或者一种感情,用情节去放大,用演技去剖析。但他在联系了很多演员之后,都没有找到他想要的那种诗意。
    直到在里蒙特尔的电影节上见到黎宇青,又在推荐下见到了宋书文,他忽然就觉得自己的这个剧本就是给两人定制的。
    他们的关系比朋友更亲密一些,比恋人更疏远一点,总是带着一种微妙的不确定感。
    这种若即若离又丝丝牵扯的感觉刚刚好。
    夜戏要开拍了。
    白锦辉选中的拍摄景点就是一家很小的酒吧,吧台外面仅能放下几个卡座,大部分的剧组拍摄人员只能将机器架在酒吧外面拍摄。
    而宋书文和黎宇青偏偏又是两个一米八几的男人,坐在狭窄的卡座上,桌子下面就是两双无处安放的大长腿,难免有碰撞到的时候,也让他们迅速入戏,很好地营造出了一种局促的感觉。
    宋书文很明显是收拾了一下自己,下巴上的淡青胡茬不见了,也没穿那件上班用的西装,似乎是为了和还在象牙塔中求学的黎宇青配套,特意换上了一件有点潮流感的夹克,看上去确实比平时年轻了一些,也更有精神。
    他对面的黎宇青拿着酒杯轻轻呷了一口,杯里是柔和的起泡酒,配上身上那套颇具学院风的服装,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细腻而温柔的感觉,恍如月洒平湖。
    你能喝酒吗?宋书文看得发怔,急忙收敛心神说完台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