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315 军前论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相比岳飞还在军中之时,这一次的军前会议显得寒酸了许多。
    这时候,也没人在意就是了。
    大帐中稀稀拉拉几员大将,除了岳云、姚健、岳银瓶、梁兴赵荣等人,就是忠义军中提拔上来的一些偏将牙将在场。
    这批新进将领大都是野路子出身,家人也全都死在了金兵手中,别的方面没有太多出色之处,有些人甚至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
    但他们胜在一腔热血,并没有什么私心杂念。
    只要让他们继续打金兵,征伐北地,叫他们去死都愿意。
    所以,在张南拿下了原有的岳家军一大批高层将领之后,竟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情况就再次稳定了下来。
    比他先前对事态的估计要好上许多。
    张南坐在帅位之上,静静的看了看底下众将群情激昂情景,若有所思的目光扫过岳云。
    这位便宜大舅子此时面上神情淡淡,既看不出什么愤慨之情,也看不出什么悲哀之意。
    岳家军即将开始又立即平息下来的“内讧”风波,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他了。
    有岳云在,这支军队乱不了。
    当然,之所以担心各种不受控制的情况发生,也只是因为刚刚开始“夺权”,很多事情还没理顺,也没有带着大军狠狠的胜上一场。
    等着时日迁延,张南有信心把这支大军全部掌控在手中,其中包括岳云等反应不太激烈的原本将领在内,也同样如此。
    “也许,他心里其实也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张南收回目光,大略猜测着岳云这么干脆利落的俯首就拜的原因。
    岳飞接下圣旨,准备撤兵回朝,别的将领或许有些还在乐见其成,想早日回到南朝享受花花世界,打久了仗,总是不免厌倦,也总是会思念家乡。
    没有谁,会愿意拒绝高官厚禄,衣锦还乡。
    尤其是在朝廷已经下了圣旨的情况下,给了他们足够的放弃理由。
    但岳云心里,绝对是不甘不愿的。
    即使不谈多年期望,前功尽废的难过,只是心里隐隐约约的不安,就能让他升起十二分的警觉。
    跟他父亲不一样的是,岳云对南宋朝廷,对那位皇帝其实并不是那么死心塌地。
    岳飞幼小时候就得了忠君爱国教育,这些年来一直身体力行,渐渐的,就成为了天下忠义的象征。
    他成就了岳家军,岳家军也成就了忠义无双的岳大将军,被高高捧起之后,再也无法回头,就算是心里想一想大逆不道的念头都会觉得愧疚难受。
    以至于,就算是岳飞心里再有警觉,再怎么觉得不对,也会认为一切理所当然。
    君命大于天。
    他不敢违抗,也不想违抗,就算是身死族灭,也没有太多抵触心理,雷霆雨露都是天恩,没什么不可接受的。
    岳云则不会如此,平日里在军中,他基本上就是一员领军作战的大将,除了少将军这个身份能给他带来不少光环之外,对朝廷的忠心,看起来与岳飞同出一辙,别无二致,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他会担忧前程,也会失落这些年来的努力尽皆白费。
    当然,他其实更害怕的是,岳家军还有自己家人,都会被父亲这一次的决定带上不归路。
    他并不相信朝廷诸公,午夜梦回时,甚至会害怕得满身冷汗。
    所有的想法其实只是多想,没有什么用处。
    身为父亲做下了决定,当儿子的又能怎么办呢?
    当张南抗旨不尊,并且把父亲挤兑得下不来台,逼得他只能归隐的时候,岳云心里愤怒的同时,不知为何,竟然悄悄的长吁一口气,心思复杂得很。
    “毕竟也不算外人了,尤其是妹妹……”
    看着妹妹岳银瓶满脸兴奋,披甲备马,英武飒爽的身姿,岳云重重叹了口气,心里又软了几分。
    “就这么着吧,反正朝廷也不愿打仗了,就此回去做个富家翁,也决非我所愿,被打成了叛逆又如何?无非是声名有损,对百姓,对天下,总归是有好处的。”
    “这次进军,都有什么想法,大家畅所欲言,都说说吧,你们也知道我的性子,决不会因言罪人。”
    张南大马金刀坐在椅上,右手支着下巴,声音温和,略略有些放松的姿态,并没有让人小觑半分,反而,看到他的作派,众将心里都安定了一些。
    似乎眼前并不是事关事死的血腥大战,而是一场秋猎。
    开封城和朱仙镇,只是两个皮毛稍厚的猎物,不值一提。
    账下众将还没开口,岳银瓶抢先站了出来,银铃般的轻笑响起:“兵贵神速,此战宜急不宜缓。依末将之见,不能再耽搁了,当点齐兵马,立刻进军为上。”
    “哦,怎么说?”
    这其实是张南心里自己的想法,岳银瓶抢着说出来,也是表示全心支持的态度……
    她说了这句话之后,还不忘瞪了自家大哥一眼,微有些娇蛮。
    如果换做他人,这种做法,肯定会惹人反感,但这是岳银瓶,就没所谓了。
    众将憋着许多心事,这时候也全都微微勾着脑袋,好像并没有发现场中的古怪。
    张南手掌大权之后,不管是虚掌还是实握,第一场军议,很重要。
    能行之有效的商量出行军计划,并且取得胜利,就能坐实他的位子,从而上下一心,剑锋所指,莫不从命。
    但如果把这场军议闹成了笑话,让别人口服而心不服,打起仗来自然是处处挚肘,也会让天下人看了笑话。
    “夺了兵权,却打了败仗,果然是叛逆贼寇,真正上不得台面……”
    事后很可能就会传出这等流言来。
    因此,军前问策,重要的并不是计策本身,而是各将表态。
    最好的进军方略,其实都已经装在诸将的脑子里,毕竟都是征战多年,打老了仗的将领,谁也不比谁傻。
    “咳咳……”
    岳云被自家老妹瞪得下不来台,哀叹一声走出列来,轻咳两声道:“末将也认同舍妹所言,此时宜急攻,不宜延误时机。”
    既然决定认命,岳云终究是直接爽朗的性子,并不喜欢也不屑于去玩弄心计,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解释道:“朝廷议和,元帅必然会接旨,大军也会撤回朝中,或星散四镇……种种局势发展,自然不出朝堂诸公意料,金国也不会不知。
    尤其是完颜宗弼,此人文韬武略,才具不凡,又是一手经办和谈之事,他也肯定能够知道岳家军会变成什么模样。”
    话到这里,岳云顿了一顿,沉吟了小会儿,慎重又道:“所以,这时候的金兵应该是最没有防备的时候,就算是大多数金人将领都没有得到和谈的消息,但是,完颜宗弼的态度,也终将影响到他们的防御措施……”
    梁兴眼睛一亮,拊掌笑道:“少将军是说,这时候的朱仙镇并无防备,加急进军,能够出其不意?”
    满帐将领都是点头。
    细细想来,的确是如此。
    心想不愧是岳飞亲炙多年,手把手教出来的将军,岳云的军事素养的确是很不错。尤其是对战场局势变化的敏感,仿佛象是天生一般,对敌我态势看得清清楚楚,洞若观火。
    此时随意说上两句,令人不得不佩服。
    “以往他一直藏锋露拙,也许只是不想抢了张宪王贵等大将的风头,不愿意让人认为岳家军,只是岳家的私军,以后并不会父业子承……”
    “而岳银瓶早就知道自家兄长的本事,此时逼得他出谋献策,一方面是让他展露本事,另一方面其实是借此表明态度,让所有人都明白,岳家军从上至下,已经彻底臣服……”
    梁兴心里闪过这个念头,看了主座上的张南,再看了看岳银瓶,心想的确是大势已定。
    以往认为最大的隐患岳家子女,竟然这么轻易的就解决了,只能说天意如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