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302 智珠在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认出来其实不难,当年神佑公主刚刚出生之时,曾经天降异象……”
    这当然是扯淡。
    但林安博说得煞有介事的,张南也不打断,只是静静听着。
    “神佑公主眉间有着红痣,幼年时就极为不凡,三岁之时,就能背四书五经,并且,还画得一手好画,这种皇家秩事,一时传为美谈……
    当然,最重要的,神佑公主样貌酷似传说中观音座下的龙女,时人称之为观音婢,连万岁也对她十分喜爱,早早的就封了郡主,并赏下了许多珍宝……”
    明白了。
    原来有神话传说的原因在里面。
    所以,一看到眉心长了红痣,而且还穿着皇家服饰的少女,林安博那是瞬息之间就认了出来。
    他话里的“万岁”当然指的不是宋高宗赵构,而是赵构的亲爹,宋徵宗赵佶。是那位治国一塌糊涂,书法却是一代宗师的“瘦金体”大家。
    金兵入城之前,这位艺术家被吓坏了,匆匆把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结果父子双双被抓到五原城,受尽屈辱而死。
    而他另一个儿子,偷跑出城,逃到南方,如今就是宋高宗。
    林安博也不顾张南的面色十分精彩。
    此时眉间眼角全是喜意,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美好前景,连日来的压抑一扫而空。
    之所以压抑,其实是因为宋营近些时日传来的消息有关。
    自从颖昌决战之后,岳家军取得大捷,收获许多,本来就应该乘胜进军,以当时宋营兵马旺盛士气,打起仗来自然是一个人当两三个人使。
    凭着这股锐气,一直打到开封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
    奇怪的是。
    接连七日过去了,岳家军不但没有出兵,反而各家将领各据地盘,安营扎寨,一副防御的模样。
    似乎之前打的并不是胜仗,而是一个大败仗似的。
    这就有些蹊跷了。
    人多了,消息就不能保密。
    这两天林安博也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
    根本原因,并不是岳飞不想进攻,不想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拉稀跑马,而是他被人拖住了。
    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
    朝堂飞马传信,连发十二道金牌,勒令岳元帅返朝述职。
    并且,把麾下兵马,交付给鄂州路安抚使李回统领,接下来,自然是撤兵回朝。
    这仗不打了。
    明明大好形势。
    后方却说是要议和,已经谈得妥当。
    这让岳飞怎么想?
    让他麾下兵马怎么想?
    所以,岳飞都为难得“生病”了。
    此时此刻,安抚使李回和宫中大太监王承宗,已经到了颖昌,正在找机会面见岳飞,想要当面宣旨。
    真要让他们见面,除非正面抗旨不遵,打起造反的旗号,否则,岳飞自然不可能违背旨意。
    只要想一想,他背后还刺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呢,如果扯旗造反,以前所经营的名声,全都崩毁一旦。
    这让他怎么做得出来?
    更何况,打心眼里,岳飞就不愿意违抗皇命,平日里他再怎么性格刚硬,对于这个朝廷,对于这个皇帝,他还是很认同的。
    所以,他虽然还在迟疑,还在为难。
    但所有人都知道,接旨是迟早的事情,也就在这两天。
    就算是民间,百姓和士绅,也大约知道了,这场仗可能很难再打下去了。
    跟个人的性格有关,与实力也有一些关系。
    岳飞麾下的正规军大多出自南方,包括张宪王贵等亲信将领,更别说朝廷委派的一些大将……
    他如果摆明立场,违旨进军,那不但手下这些人要被打成叛逆,他们的家小,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反贼,没人能够承受这等后果。
    皇帝不想打了,想要和谈,你这领兵在外的人还自作主张的打仗?
    张南甚至会觉得,背嵬军中有些人,很可能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扯岳飞的后腿。
    更别说后方粮草,还要以朝廷名义运送。
    他一旦造反,除非抢掠民间,否则,很难保证手下士卒不饿肚子。
    还有后方韩世宗等将领在虎视耽耽。
    左也难,右也难。
    这事明摆着,很难收场。
    一旦岳飞真的回转朝堂,不管他的际遇如何,北地这些士卒,除了朝廷撤回的正规军,所有的诸如背嵬军、忠义军,以及江湖好汉,全都要迎接金兀术十万大军的报复。
    到时候,后方无粮,前方有狼,群龙无首,兵无战心。
    想打也没有办法。
    只要是明眼人,就知道,如果岳飞回朝,这场仗就输了。
    数万军士豪杰,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如今宋军所占领的城池百姓,将重新迎来金兵的反扑,命运将会比之前惨上十倍。
    这让人如何承受。
    “主公,必须早些决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天赐良机,不可错失啊。”
    林安博想到这里,见张南神情讳莫如深,不由急了,赶紧劝道。
    这都开始叫主公了,态度如何可想而知。
    “看看再说,不能操之过急。”
    张南沉声道。
    他知道林安博的想法了,其实心里早就有了些盘算。
    但做事并不是这么做的,总要有个契机。
    鲁莽行事,不说成不成事,总会多伤元气。
    他还想着尽量多捞一点人心,少一点流血,最好,能保住如今岳家军的大半战力,到时候对付金兵的时候,才会轻松一些。
    若是一个操作不好,还没打金兵,先就内乱起来,杀得血流成河,金兀术肯定会笑掉大牙的。
    这其中有着一个难点。
    单凭杨再兴的勇名,或者说单凭他杨家将后人的忠烈之名,或许可以让人信任,让人服从,但若是当面锣对面鼓的对抗朝廷旨意,他的本钱,甚至连岳飞都不如。
    不管北地百姓怎么想,在南边那些人心里,他妥妥的是个反贼,是个山贼土匪,即算是打赢了仗,也是如此。
    更何况,如今的北地百姓,也不见得会信服他一个勇将,也不会有太多的人想着投靠于他,说来说去,他差的其实还是一个大义的名份。
    扯着微钦二帝的牌面,倒是可以,总的来说,其实也是自己骗自己,一块遮羞布而已。
    那是无可奈何之下的最后一步棋。
    毕竟,宋高宗登位已经十余年,无论南方北方,多数百姓,已经把这位当成正统了。
    天然就具备皇室威严。
    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真要是扯起后腿来,信不信张南在前方打仗,打下无数城池,后方赵构可以派出人手,不费一兵一卒的就全都接收。
    这样就有些坑了。
    所以,张南一直觉得时机不成熟。
    眼下,这不就是多了一个选择了吗?
    “主公,我看神佑公主态度极为不错,您看她会不会配合我们行事?”
    林安博眼里闪过一丝寒光。
    这家伙在想什么?
    张南摇了摇头,古代的文人啊,呵呵。
    “应该不成问题。”
    关键问题上,他倒是不去隐瞒林安博。
    如果是原来的赵神佑,他不敢保证,单凭救命之恩,就让对方火中取栗,担最大的风险,违背孝道的做一些事情。
    但现在的赵神佑只是方芸,是主世界的一个女警官,还是自己的朋友。
    当然,在某些事情上面,她还可以蹭到很大好处。
    只要知道计划,肯定是十成十答应,想让她不加入都不行那种。
    “那就好,那就好。”
    林安博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看着张南的眼神古古怪怪的,似乎有些想歪了。
    “能取得大义名份的,除了皇帝的旨意,当然还有一种人,天然就具备优势,那就是皇子公主……”
    “你是说……”
    “让她来安抚底层军将即可,至于钦差和高层将领,相信以主公的本事,这些人听不听从并不紧要。”
    林安博一扫狗腿的模样,摸着胡须,智珠在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