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75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二次仿写,已经有九分了。
    “再来。”
    王珺正要开始第三次仿写,燕三郎忽然指着原信中的“十五日”道:“把这段时间改成‘九日’,‘白塘关’改为‘红童子岭’。”
    那么信中内容就变作“九日后取道红童子岭可渡蜈河”。
    千岁笑骂一声:“坏人!”
    这家伙心思可毒辣了,要拼命挑起青云宗与西铎之间的矛盾。
    铎人若是信了假文书上的字句,在颜庆还未准备好时就派军压境,那就有好玩儿的了。
    话说回来,铎人现在恐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能今天发兵就不会推迟到明天去。
    铁太傅也笑了。
    王珺不管旁人表情,下笔一气呵成。
    众人围看,都竖起了拇指。千岁最后拍板:“成了。”
    真假两封密信放在一起,再盖上攒金印,莫说燕三郎等人,恐怕颜庆本人来了都未必能分得出哪一封才是自己手迹。
    当下燕三郎收好真信,将假信与左茂的亲笔书信按原样叠好,塞进小竹筒,重新绑到蓝尾山莺的脚爪上。
    此时的蓝尾山莺已经被安抚好了,还吃了点小米和清水当点心。燕三郎开窗放鸟,它就扑腾着翅膀,心满意足地飞走了。
    “小鸟儿呀,希望你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飞到铎人那里。”千岁诚心诚意给它祈祷,“路上别被其他游隼逮住吃了,别让人烤着吃了。”
    ¥¥¥¥¥
    两天后。
    钟声长鸣,众长老齐聚天柱峰。
    文庚走入彤华楼。
    彤华楼正对东方,与其他建筑不同,它的瓦片镀以纯金,第一缕晨曦可以通过山隙,毫无阻碍地照在楼顶,映出一片金红,此谓彤华。
    这座楼的年头很长,早在青云宗建立之前就有了。颜屹也是在其他宗派的旧址上建起青云宗,彤华楼获宣国大官捐资重建,才塑起了金瓦。
    他走入正殿之前,姚晋从侧边出来,悄声道:“方才颜城主找徐峰长,私下聊了好一会儿。”
    徐峰长即是知行峰的峰长徐陵光。
    文庚点头,姚晋就退下了。
    文庚快步两步,跨进大门。楼里面已有六人等着他了。
    “杜长老、谢长老、颜城主、刘峰长、徐峰长、孙峰长……”他挨个儿点头见礼,请大家落座才道,“今日议程,各位已经知道了。不过在此之前,还有几件要紧大事提请各位长老定夺。”
    众人聚精凝神要听下文,文庚却对千渡城城主颜庆道:“颜城主,铎人偷渡之事,可查出眉目了?”
    “查到了。”颜庆也不含糊,叹了口气,“何家渡舶司干事钱文令,私下发放火印、伪造路引,以中饱私囊。铎人伪装商队抵达何家渡,在他那里获得了加盖火印的路引,从而登船潜入宣国境内。”
    文庚动容:“他明知这支队伍有七、八百人,查都未曾查实身份,就给对方开具路引?”
    “是。”颜庆低声道,“铎人军队分三批上船,没有引起怀疑。”
    他见文庚和众长老面上怒色,微一垂首:“是我驭下不严、管教无方,副山长请责罚!颜某决无二话!”
    众人虽然气愤,然面面相觑,都觉棘手。铎军居然真地取道蜈河,青云宗与宣国向为睦邻,这时等若放虎咬人,宣国知晓真相后,会善罢甘休么?
    只有言律堂的执鞭长老谢冶光沉沉道:“肇事者不能轻饶,这姓钱的何在?”
    他个头很高,法令纹很深,这让他的脸色始终显得很阴沉。
    事实上,青云宗的门徒对他的畏惧还远远超过了老好人文副山长,只因这位谢长老主管戒律,眼里又揉不得半点沙子,极其严厉。
    第1261章 两边来信帮哪边?
    既然叫作执鞭长老,那么手里肯定有鞭子。虽然普通弟子没资格让他挥鞭,但这不妨碍别人惧怕于他。
    “他……”颜庆面现尴尬,“潜逃多日了。”
    文庚忍不住皱眉:“怎么回事,你堂堂城主,还能让一个手下悄无声息逃走?”
    “数日前,有人在账簿里查出问题,报到我这里来。钱老二、唔,就是钱文令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被查了,早晚都会败露,因此提前逃走。”千渡城出了这种内贼,颜庆也觉得难为情,“我这里有目击者,他在两天前登上何家渡的船,据说去下游的刘埕头取些东西回来,但从那以后没人见过他再现身。”
    谢冶光沉声道:“你派人去追了?”
    “派了。”颜庆涩声道,“至今没有消息。”
    蜈河可是好长一条大河,分支不少。钱老二既然成功上船,想再逮着他可就不容易了。
    白鹿峰的峰长刘怜玉恨恨道:“这内贼,陷我们于不义!”
    谢冶光却眼露疑色:“这么巧么,你刚要抓捕钱老二,他就逃走了?”
    颜庆怫然不悦:“谢长老,你这是什么意思!出了钱老二这等败类,是我失职,我认!但你若想在我身上安插其他罪名,还得白纸黑字有证据,否则……”
    “行了。”文庚从中调停,“别吵。此事稍后再议,我们现在还有更大麻烦。”
    还有?众人想起他先前所说的“要事”。
    文庚一字一句:“昨日,西铎使节抵达上书,想与青云宗结盟。”
    这话才叫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长老都是一呆,先是面面相觑,而后一个劲儿摇头,直道“不行”。
    刘怜玉气得笑了:“铎人吃错药了,不知道我们山长是摄政王?”童渊族和西铎现在是死敌,青云宗奉颜烈为山长,又怎么会倒向铎人?
    文庚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置于桌上:“信中说,颜山长已然去世,青云宗与童渊人也再无瓜葛——”
    他还是美化了一下,其实铎人的原话更扎心:“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青云宗再不必仰童渊人鼻息,可自立于天地之间。”
    “如果我宗与之结盟,西铎愿封新山长为国师、青云宗为国宗,从此同气连枝。”
    众人不笑了。
    西铎愿意引入青云宗?这可是好大一块肥肉。
    众所周知,玄门与国家的关系通常都很微妙。国家需要玄门的人才,又不愿被玄门在廷中结党或者独大,从而架空王权。
    因此,任何国君在引入玄门时都要慎之又慎。而天底下玄门那么多,其中只有极少数获得国家青睐,得到“入廷”资格,将自己门下的人才分批定向输送过去。
    玄门佼佼者如拢沙宗,就是占据了宣国王廷的半璧江山。也深远地影响了整个国家,今日宣国动荡若此,也有拢沙宗一份功劳。
    这算是玄门介入国家事务太深的反面教材了。而青云宗虽为颜氏所立,宗内也有众多童渊人和颜屹的老部下,但有识之士都明白,有拢沙宗教训在前,宣国不可能再给其他玄门超然地位。
    即便先前有颜烈引荐,但青云宗用功多年,也没能在宣国王廷与拢沙宗分庭抗礼。
    眼下西铎却说,愿意将青云宗引为国宗,这就与拢沙宗在宣国的地位相同。在座的过半都是青云宗元老,建宗之初的雄心未泯,这时都陷入沉默。
    这个条件太诱人,几乎没有玄门可以拒绝。
    颜庆目光闪烁。铎人勾搭他不够,还要直接给青云宗发加盟书,算是再加上一重保险吗?
    一片安静中,文庚又道:“当然,我们若与西铎结盟,今后就要与童渊族为敌。”
    谢冶光开声了:“若与我们结盟,铎人就有援兵、有据点、有补给也有矿产了。”
    青云宗地界内矿产丰富,光是探明的富铁矿、富铜矿都有好几座,甚至还有一处精金矿脉已经勘察出来,还未发掘。过去这些年,青云宗一直是宣国南方最重要的矿物进口地。西铎若能争取到这个盟友,宣国南境的童渊人可就要断供了。
    战争时期,兵器、铠武、战车,都是紧要战略物资,有时直接决定了战场上的胜负。铎人想行釜底抽薪之计。
    而青云宗从位置、物产、兵力人员这几方面,都是值得拉拢的对象。
    颜庆拿起桌上的书信翻看,然后道:“这上面还提到,他们与宣国南方的叛党已经互通有无,决定共同抵御童渊人。”
    谢冶光哼了一声:“这是威胁!”
    如果这回能够拿下落日平原,西铎和南叛就占了地利优势。他们携起手来,很可能切断青云宗和童渊族之间的联络通道,令青云宗陷入孤立。
    青云宗要是不识抬举,这两家会怎么做?
    利诱威胁,双管齐下。
    “说完了西铎,现在来谈谈童渊。”文庚叹了口气,“安涞城派来的使节如今已在青云山上。”
    大家都觉不妙。禄事堂长老杜时素皱眉:“前几天那姓哈的大将不是已经来过信了么,措辞极不客气。”
    “那信是哈虎所写,武将毕竟鲁莽些。”文庚向众人道,“安涞城派出的使节就很客气,不过来意有二,首先,让我们运粮四千石,支援宣国南境的童渊军作战,粮钱后给。”
    宣国南境平泽关的粮仓被烧,童渊军一下子面临口粮不足问题。打仗没吃的哪行?
    而青云宗与宣国共享蜈河,的确是运粮最便捷的通道,远比童渊人从北部调粮运往南部更快,损耗也更小——陆地运输动用骡马,一路上骡马和后勤队伍吃掉的粮食,比正经儿运到前线部队手里的还多。
    走水路就没有这种烦恼,因此从千渡城运粮前往宣国南境,的确是解决童渊人粮草问题的一大妙法。
    当然,前提是青云宗同意才行。
    殿内众人面面相觑。
    青云宗连年丰收,去年光是千渡城清点粮仓,就发现里头有几千斤粮食霉烂,因此宗内不缺那点儿粮食,问题在于——
    帮不帮?
    配音活动:是你的千岁呀~
    第1262章 票选
    青云宗向来独立于国家之外,中立不偏帮。就算颜烈担任山长那段时日,也没要求青云宗为宣国而战,只让它守住门户,不得与铎人私通。
    现在,青云宗一旦为童渊人运粮,只怕立场就变了。
    安享十几年太平的青云地界,会不会因此被卷入战争的漩涡呢?
    是以这问题没人想要接腔。
    好一会儿,谢冶光才慢吞吞道:“宣国平泽关粮仓被烧,也是铎人借行蜈河才能出其不意。”
    说到底是千渡城的河舶司监管不力,否则哪有这桩风波?
    从这点来说,青云宗有责任。何况童渊人这次是打算出钱买的,没要青云宗白送。
    由此可见宣国战事吃紧,连跟青云宗讨价还价的功夫都没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