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2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燕三郎按了按他的脉搏:“心脉已断,撑不到二十息了。”
    这人大概回光返照,居然慢慢睁开眼。
    燕三郎问他:“你是韩昭手下?”
    他点头,然后又摇头。
    “何意?”燕三郎见他吐气吃力,一手虚按在他后心位置,真力渡去,暂时撑住他的心脉。
    这人脸上微现晕红:“我叫孙平!我军驻在孙家庄,我们奉命支援青苓城,中途遇、遇……”
    一个“袭”字含在嘴里,却没机会说出来了。
    燕三郎缓缓将他放回地面,才看清血污覆盖的面庞很年轻,最多就是十七、八岁。
    他默了默,才返身去将原先那具尸首上的衣甲剥了下来,收进储物戒里。此人瘦小,体型与他相当,这副兵甲他大概也能穿得上。
    千岁的目测能力还是很强的。“走吧。”她催促燕三郎,“前边儿就是真正的战场了,打起精神来。”
    燕三郎却没有马上动身,而是在死人堆里翻翻拣拣,又去剥了一套军装。
    这回,他选的是褐军的。
    “要这个干嘛?”千岁不解。
    “以防万一。”
    她翻了个白眼:“真不愧是从前拣破烂的。”
    这话伤人,但燕三郎听若未闻。
    ……
    千岁说得没错,战场就在前方。
    日上中天时,燕三郎终于撞见了褐军与廷军交手的主战场——青苓城。
    与眼前的景象相比,燕三郎早间看见的游击战根本不值一提。
    至少有一点,铺子里的闲客没说错:
    青苓城大门紧闭,避战不出。
    城池被褐军包围,正大门前空地无论原本有树抑或有建筑,现在全被夷平,只剩下光秃秃一片。
    燕三郎大概来得巧,正好赶上褐军的攻城间歇期,双方都已经偃旗息鼓,但城门前不太平——褐军派出几十人在空地上流连,对着青苓城高声辱骂,从主帅骂到卫王,从主帅十八代骂到卫王十八代,言语极尽暴戾恶毒之能事。
    这些骂战的,大多原本就是乡野俚夫,一出口就是粗野不堪,后方褐军跟着一片哄笑。
    待这几十位骂到口干舌燥了,就有人上场替换他们接着骂。
    由于施用了扩音神通,这些污言秽语响彻山谷,连站在十里外的矮山上眺望青苓城的燕三郎,都听得一清二楚。
    所以他也听出来了,韩昭的确就在城里。
    因为褐军点名道姓痛骂的主帅,就是韩昭!
    燕三郎微感惊讶:“镇北侯既已赶到中部前线,居然也缩在青苓城内不敢应战?”他见过的韩昭,是个胸中有丘壑的大将。并且燕三郎直觉此人性格刚强,用兵也该如其人才是,怎么会这样龟缩?
    白猫朝着西边挥了挥爪子:“你也不看看褐军有多少人攻城。”
    青苓城座落在大平原上,也就偶尔有两个山包起伏。在这样平坦的地势上,褐军的大营一眼就可以望见。
    那可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帐篷。
    燕三郎稍微估算:“怕不得有七万之众?”
    “何止?”千岁的行军经验比他要丰富得多,“至少有十万人!”
    “你再看看青苓城有多少人。”
    青苓城的规模中等,再说原本就有居民。这样,能塞进去的军队只有——“廷军三万?”
    “三万都是往多了说,青苓城根本放不下再多军队。”千岁嘿嘿一声,“你也知道,这两国打仗一般不把前线设在城池。”
    燕三郎点头。
    他亲历过的战争有限,就发生在卫、攸两国之间。的确,韩昭和他的对手,都把大营设在前线,而非后面的城池。这样保证前线与后城之间可以首尾呼应,提供战略缓冲。
    并且还有很重要一点。在进攻期,城市的道路、运输设施可能反过来阻碍大军前进,影响了“兵贵神速”的前提。
    可那是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就像韩昭在娑罗城外与攸人一战。
    现在镇北侯却主动把兵力缩回青苓城,做出了防御姿态。可见,“他改换了战略,要以最微小的代价来换取坚守的时间。”
    “他要等着援军到来……他要等镇北军的主力到来!”燕三郎一下子明白过来,“我们原先的推测无误,他比镇北军提前抵达中南战线,现在就要等自己部下赶到,才好大开杀戒!”
    至少,他们来得不晚。
    “镇北军赶到之前,就是青苓城和廷军生死攸关的时刻。”燕三郎沉吟,“倒过来说,茅定胜肯定也明白,褐军必须赶在镇北军抵达中部战场之前拿下青苓城、拿下韩昭,否则后面局势很可能逆转。”
    对双方而言,这段时间都格外宝贵。
    韩昭想撑过去,茅定胜想攻下来。
    所以褐军才调集了十万军马,拼命猛攻青苓城;所以韩昭才缩回青苓城,行坚壁清野之策,要靠着青苓城宽厚的城墙和远比其他城市更完备的防御工事来拖延时间。
    双方谋求的,都是战机。
    青苓城外的谩骂声依旧不绝于耳,大有甚嚣尘上之意。
    第445章 没忍住
    那几个兵丁变着花样骂到兴起,后头的褐军大部队轰笑不绝,有时还一应一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骂场面。
    平原空旷,这成千上万人整齐划一的骂声,就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出去,余音不绝。
    相比之下,青苓城大门紧闭,里头静悄悄地,没人来回骂,也没人来理会。
    廷军拒不理会的心思,表现得很明显了。
    褐军却不会善罢甘休,跟着骂到声震九霄。
    骂到兴起,站在城门下的褐兵解开裤子,一边吹口哨一边谩骂,再一边对着青苓城撒尿。
    城门上终于传来回骂,足见上头的官兵也忍不住了。可惜,稀稀落落,与底下的声震平野不能相提并论。
    对方既然接茬,城门下的几个褐兵当然兴头更起,打了鸡血一般。
    这唱戏最怕唱独角戏,唱着唱着就没劲儿。这时候上边儿有人接腔,那演起了对台戏才精彩呢。
    可就在这时,突闻噌噌两声,城门上射下两支羽箭。
    它们间隔极短但准头惊人,一眨眼功夫就将骂得最凶、嗓门最大的两个褐兵给钉死在地面上!
    其他兵丁都嚇了一跳,想也不想,飞快往后撤逃。有人腰带都未来得及绑好,提着裤子就跑。
    褐军的笑声一顿,城门上的卫人守军却欢呼出声。
    这几个骂人的,已经站在一般弓箭的射程之外了,却没料到自己还逃不过杀身之祸。
    两个倒霉蛋当场气绝身亡,余下的赶紧又撤出二十丈才站定,在长官的示意下继续破口大骂。
    ……
    两箭射出,石从翼才放下强弓,骂了一声:“要不是侯爷有令不许应战,看石爷爷怎么教训你们这帮孙子!”
    边上的士兵一阵欢呼加鼓掌,格外热烈。
    谩骂已经持续了几个时辰。
    其实昨天清晨他们打退一波褐军的进攻,过程不必赘述,反正惨烈惊心,各有伤亡。
    褐军最后虽然退兵了,但接着就使出轮流谩辱的阴招儿,专拣难听下作的骂。卫人被骂得气血浮动、眼冒火星,却又不能出兵,好生郁闷。
    石从翼听从韩昭命令,压着性子待在城里,这会儿实在憋不住了,才拿弓射死两个。
    虽然他知道,这于事无益。
    会骂人的,对面要多少就有多少。射死俩,立刻就会有人上来补位。
    可是动手杀人,至少他出了一口鸟气,心里舒坦不是?
    “都守好了,一个苍蝇也不能溜进来。”他吩咐完就扔下强弓,往中军去了。
    马勒个……算了,侯爷说不理会,那他就眼不见为净得了!
    由于位置合适,青苓署衙临时被征用为军议厅,供廷军首领开会决策之用。
    石从翼走进去时,正好外头有人来禀:“报!孙家庄方面前往涂镇支援,半路上遭遇褐军,不、不敌!”
    石从翼不由得捏紧了拳头,指关节发出咯咯两声脆响。
    韩昭正在研读军情。天热,他在帐里打着赤膊,闻言手上一顿,才比个挥退的手势:“知道了,下去吧。”
    他面上的神情,几乎没什么变化。
    石从翼大步上前,洪声道:“侯爷,我们真地什么都不管了?”
    “在你之前,已经有七八个来请命出战了。”韩昭抬头看他,眼神黑沉沉地,“是我下达的命令不够明确?一个个都蹦哒得这么欢实?”
    石从翼一窒,但紧接着近乎咆哮:“那就眼睁睁看着褐军嚣张吗,一边到城前辱骂,一边去外头绞杀我们的援军,我们的兄弟!”
    “敌我力量悬殊,褐军就等着我们熬不住、忍不下冲出城去。”韩昭凝视着他,语气转作严厉,就有无尽威势,“知不知道什么叫‘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现在逞一时之意气,青苓城若是没守住呢,中部要是没守住呢?后面叛军剑指盛邑,你我都是罪人!”
    石从翼缩了缩脖子,声音放软下来:“侯爷,总有我们能做的吧?其他队伍的兄弟在为我们流血送命呢!”
    廷军主力被困于此,其他军队就得前来应援。褐军干脆以青苓城为饵,借机围点打援,来一组廷军,就消灭一组。
    “忍!”韩昭冷硬道,“忍到镇北军到来,你就可以放手大干。”
    “咱的军队早该到了,两天前就该到了!”石从翼按了按指关节,发出喀喇脆响,“会不会路上出了事?”他们被围在城中,消息进出都很困难。
    “褐军也不傻,知道我们忍辱负重为了什么。”双方都在博弈,这一点韩昭心里有数儿,“茅定胜必定派人半路拦截,阻止镇北军与我们会师。”
    石从翼咬牙道:“可要我去迎他们?”
    “你现在出去,也只是送菜。”韩昭眼中寒光闪动,“褐军正要使尽一切手段,激我们出去应战。当下此局,就看谁更能沉得下心。你我须笃信镇北军一定可以赶到,这些账到时再与褐军一并清算!”
    这些话,石从翼其实已经在心中默念无数遍,可是从韩昭口里说出,才有令他信服的力量,才能令他一腔暴怒都慢慢压下。
    可就在这时,外头有传令兵飞奔来报,神色仓惶:“侯爷,左路杨翎杨副将带八百人,违令杀出城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