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25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是当然。好不容易遇上敌国内乱,攸人应该会推波助澜。”还有贺小鸢这样胆大包天的,一上来就想取卫王的项上人头,“有攸人相助,卫国身体当中这颗瘤子才会越长越大、越发恶性嘛。”
    燕三郎站起来,开始收拾行囊。
    他们要南下了。
    不过他才走到檐下收起晒好的腊肠,白猫再度召唤他:“快来,听听这个!”
    “嗯?”今天人品爆发了吗,还有什么瓜可吃?燕三郎走回去,发现果然是个大瓜,至少对他来说是。
    就眼下的卫国而言,也许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的事不关己的传言:
    据诡面巢蛛转述,有人从西北而来,谈起了千里之外的梁国。
    梁国的内乱已经结束,战时各项条例废止,开始休养生息、恢复民力。最直接的措施,就是修订律法,轻徭薄赋。
    这也是正在说话的卫人最羡慕的一点。梁国已经止战养民了,而卫国还沉陷在战争泥淖里,不知猴年马月能把自己拔出来。
    “梁国的国舅沈钦文真了不起,手下人才如云,扶着梁天子把得胜王都打败了!”这人的声音压低下来,转成了八卦的味道,“听说他举荐的左将军,居然是个女人!”
    燕三郎听到这里,眉头一动。
    左将军不就是风立晚?她携夫君赵丰回到梁国以后,公开真实身份了啊?
    听众也吃了一惊:“女将军,这倒真是少见。”
    “怎不是呢?”卫人开始卖弄自己的见识,“听说这位左将军有法度、讲军纪,作战勇猛,还在围剿得胜王时立了大功,结果得胜回朝以后居然就变成了女人,满朝文武眼珠子都吓掉了!”
    后面絮絮叨叨,都是众人的揣度之言。毕竟梁国出了位女将军,好事者免不了要嚼舌根。
    燕三郎听到这里拍了拍诡面巢蛛:“行了,收摊吧。”接着忙活去了。
    白猫也站起来,把晒在阳光底下的软褥叼进书箱,自行铺好。这是燕三郎找人特制的羊绒褥,冬春季铺在书箱底部,又软又暖,深得猫心。
    “芊芊真懂事。”燕三郎把小手炉装好炭放进来,一边拍着猫后背,砰砰有声。
    白猫反嘴就来咬他,冲着他手指就是一顿啃,微麻微疼,但最后也没破皮。
    燕三郎一脸无辜:“干嘛,我表扬的是芊芊。”又不是你。
    掰扯不清。猫儿松开牙,给了他一个可视化的大白眼:“看来,风立晚可以继续当他的将军了。”
    剿灭得胜王,这么大的功劳足可免掉欺君之罪。风立晚选择在天下人面前公开自己的女子身份,梁王就没有纳她入宫的机会了。
    “这跟木铃铛的任务,到底有什么关系?”燕三郎掐指算了算,“看来她回国不久,木铃铛的任务就完成了。”正好是那个时候拿到了奖励的报酬呢。
    现在他们已经知道,触发木铃铛的任务的,其实并非是鸳鸯谱的错漏。那么它的触发和结束原因,就更扑朔了。
    “管它的,能完成任务就得了,一切功劳归结于我们运气好。经我们插手,原本的因果早就面目全非,未必能再回溯。”尤其他们距离梁国太远,连这一点情报都是从路人嘴里听来,于细节全不了解。白猫打了个呵欠,“看天色这么好,你是不是该启程赶路了?我先睡一觉哈。”
    (《化局(中卷)》至此结束,从下一章起进入新卷《化局(下卷)》,也是这个大卷的最后篇章。目前这是本书最长的一个大卷。我是风行水云间,感谢您的正版订阅支持。)
    第443章 做成了肉条?
    卫国大军和起义军的主战场,在临羡平原。
    双方经过了初期的试探之后,很快进入了真刀真枪的拼杀阶段,打得半斤八两、各有胜负。
    几轮拉锯下来,临羡平原的中南部被战争的巨轮反复推犁了好几遍,土地都要烂了。
    但是明眼人都清楚,这局面只是暂时。
    燕三郎从歌舞升平的盛邑赶到战火纷飞的前线,恍如隔世。
    此时已到夏季,中南部本来就比北方更热一点,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少年的胃口。
    他坐在一个小吃摊上,吃下第三大碗浆子,顺便抹一抹额头上的汗。
    两个糖三角儿、两个芝麻烧饼已经下肚,他正在对付第三个饼。
    少年的食量惊人,但周围人并不惊讶。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十四五岁的年纪,谁能比他们更能吃?
    周围的食客不羡慕他的饭量,但羡慕他的宽绰。本地物价飞涨,一大碗浆子从前只要两个铜板,现在要十二铜板了。燕三郎这一顿,就把别家两顿饭的饭钱都吃掉了。
    其实他远还未吃饱,只是不太想引人注目。
    “喂,你的饭量是不是又见长了?”白猫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这小子越来越能吃了,给他一头牛,他是不是也不在话下啊?
    “嗯。”他最近时常都有饥肠辘辘的感觉,“第九条经脉已经打通了。”这是他在南下过程中完成的一大修为进展,突破得自然而然、毫无滞阻,从此周身气血蓬勃,进入了全新境界。
    新陈代谢太快,消耗的自然也就多。
    “吃了也是白吃。”千岁切他一声,“块头也不见长,不知道饭都吃哪去了。”
    燕三郎抿唇。
    这是他心底的隐忧。十二岁的日子已经过完了一半,时人成婚都早,女子十四五岁、男子十六七岁就能娶妻。
    他的个头却迟迟不长,真是奇哉怪也。
    要知道他的气血运行远超常人,运动量更不在话下,按理说这会儿早该有长大的迹象了。
    燕三郎抓药时,也偷偷给自己多配了仙茅、知母等草药,以求温促。但到目前为止,好像都没有生效呢。
    铺子里过早的客人很多,看起来人人忙碌,氛围却不好。
    这里最靠近中南前线,饭余最主要的议题当然就是前线战事。燕三郎不动声色旁听,听到的多半都是客人们的忧心忡忡。
    “最近都没有好消息吗?”
    “没有。褐军也太厉害了,听说把廷军围得出不了城!”
    听到他们议论,燕三郎就放慢了进食的速度。他初来乍到,哪怕听些捕风捉影的消息也好。
    本地人最害怕的一点:褐军会不会打过来?
    “廷军光顾着闭城不出,哪里还护得到周边?”有人啧啧道,“我看哪,打过来也就是这半个月的事!”
    这话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有反对者道:“也怪不得廷军缩头不出,听说叛军有几十万,廷军才小几万人,兵力悬殊,不好打呀。”
    前头那人不耐烦道:“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廷军萎了打不过,大家准备逃难吧。”
    燕三郎慢慢咬着糖三角,心里却在盘算。
    廷军被对手打得节节败退,现在几乎没有自保之力,还要借着守城来被动防御。难道他在盛邑接到的消息有误,韩昭还没赶到中南战场吗?
    这就不应该了。
    这么长的时间,镇北侯除非遇上大事,否则决不会延误战机。
    众人议论了一会儿,心头越发沉重,都是长唏短叹,很快失去了说话的兴致。燕三郎这才问那个振振有辞的人:“这里离战场有多远?”
    “多远?近得很哩!”这人一瞪眼,“廷军守在青苓城,从这里往南走四十里就到了。别觉得没所谓,褐军想杀过来也就是一天半天的功夫。”
    他的妻女坐在同桌,两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呐呐道:“褐军来了,真地会杀人抢钱吗?”
    “会,怎么不会?”边上有食客接口,“我亲戚住在塔埔乡,褐军把那里攻下来了,钱被抢了不说,人还被活杀了腌成肉条子充当行军粮!反贼一把火将房子全烧了,就借着那火来烤人肉吃!”
    小姑娘吓得脸色一白,但很快就有了疑问:“你亲戚被做成了肉条?”
    “对啊。”
    “他都成肉条了,你怎么知道的?”
    这人一下卡壳,面露不悦:“其他人带话给我的呗,你们要是疑心,以为褐军不杀人,大可以留在这里!”
    听到这里,燕三郎就知道接下去的议论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了。他利索喝掉最后一口浆子,撂下碗,买了一大堆面点当干粮,转身走人。
    没走出多远,他就听见那两个小姑娘私下里嘀咕:“小哥儿长得真俊呢。”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还没有亲历战祸,不能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恐怖,人间的悲惨也离她们太远。但她们依旧本能地喜欢美好的事物。
    “是呢,你喜欢?你要是喜欢,他管阿爹问话时,你怎么不搭讪一句?”
    “我、我不敢。”她支支吾吾,“他正眼看我一下都没有哩。”
    十二岁的燕三郎,眼形不如幼时杏圆,已开始变作了狭长,但唇红齿白、俊秀依旧。因为常年晒在阳光下,肌肤不似贵家子弟那么苍白,反呈健康的微麦色,望之有蓬勃之气。
    燕三郎微不可见地皱眉。
    那两个小姑娘又道:“猫儿也好漂亮呀。”
    白猫懒洋洋瞥去一眼,算她们有点儿眼力,但为什么先夸小三啊?
    女人,呵呵。
    猫儿舒舒服服躺在书箱里任他背着走:“有人夸你,你还不乐意?”
    燕三郎不答。又不去唱戏,也不靠脸皮吃饭,男人怎会以俊为荣?
    这是最靠近前线的小镇,再往南走就是战火纷飞,燕三郎准备先做一番侦察。
    这时的官道,也是越走越荒凉。目标是迳向南,所以燕三郎行出七里就离开官道,进入了旷野。
    走在这里,基本就进入了无人区。
    不过,他很快就听见喧哗声自前方传来。
    第444章 骂一城
    不是说,还要再走三十多里才到前线么?燕三郎悄无声息遁过去,发现两方人马正在厮杀,人数不多,都只有二百余人。
    这里面有一队是褐军的服制,他认得;另一队应该是正规的廷军,因为装备更加整齐统一,但肩上系着红革,这与他见过的镇北军又有不同。
    燕三郎没有贸然上前,安静旁观了一个多时辰,这场战斗才以褐军取胜告终。
    廷军败北,但褐军也没有追击,打扫战场后扬长而去。
    燕三郎这才走了出来。
    战场上血流满地,一片横七竖八。
    此时已经见惯人间血火的燕三郎眉毛都不掀一下,在死人堆里翻找起来。
    白猫也从书箱里跳出,帮着他一起找:“这里,这个刚好!”
    她停在一具尸首旁边,冲着他喵喵叫。
    燕三郎走过去,刚碰着死者衣服,却听边上传出微弱的呼吸声。
    “这人还有气儿。”白猫踩着一人肩膀,此人心口中了一箭,显见得是不活了,只是箭未取出,他就暂时还没断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