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魔王娇养指南 第1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咣啷”一声脆响,盘子摔落在地,碎了。
    众人当即转头望来。
    “我要吃那个!”男孩鼓着腮帮子,一字一句、清晰无误地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
    “好,好。”伍夫人招来伙计往地上一指,让他收拾善后,自己往燕三郎这一桌走了过来,笑眯眯道,“小哥儿啊,我跟你买只烧鸡好不好?”
    燕三郎还未答话,身边的书箱盖自行打开,白猫跳了出来,在长椅上踱开两步,俯肩弓背伸了个懒腰,顺便收获众人奇异的目光。
    觉得惊讶的都是店里的散客,至于商队里的人,他们跟了一路,早就见怪不怪。
    有钱人,谁还没点怪癖?
    千岁原本在箱子里睡得正香,被摔盘子的刺耳声音吵醒,于是打算出来吃午饭。
    才刚露面,她就听见伍夫人的询问,当即拒绝道:“不好,跟她说不好!”千岁大人的烧鸡,也容别人染指?
    燕三郎摇了摇头:“那是芊芊的午饭。”
    他一手抚着白猫,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芊芊”是谁了。
    伍夫人脸上也有点挂不住,自己大孙子多娇气啊,怎么能跟一只猫抢东西吃?她下意识转头看向孙子,发现他眼神直勾勾盯着这里,但没有哭闹,当即松了一口气,讪笑道:“那真不好意思。”
    燕三郎摇头:“无妨。”
    她走回去时,他就要了个小碗放到桌上,注上热茶,又兑点凉水,上手试了试,直到茶水微暖,才摸了摸猫脑袋:“可以喝了。”
    白猫一下跳到桌面,一点一点喝茶。
    猫舌比人舌更灵敏,受不得烫。再说这些事儿燕三郎已经做得驾轻就熟,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猫儿当然更是旁若无人。那一身雪毛蓬盈,脸蛋丰逸干净,两只异色的鸳鸯眼儿又圆又大,就连伸出来喝水的猫舌也是粉粉的。
    第325章 你这孙子多少钱卖?
    应千岁大人要求,她的猫身果然也是美貌。
    这时热气散开,燕三郎才把烧鸡推到她面前。猫儿低头小口小口吃鸡,细致又优雅。
    伍夫人走回座位上哄孙子,可她嘴才刚张开,小男孩已经噔噔噔跑了过去,趴在燕三郎的桌边看猫。
    他个子矮,比桌面高不了多少。燕三郎皱了皱眉,但没吭声。
    猫儿背对着男孩,后者当即敲了敲桌子,笃笃笃,想吸引白猫的注意力:“喂,小猫看我!”
    白猫不理他,照旧吃东西。
    男孩火了,一伸手就去揪她毛茸茸的白尾巴。
    白猫没拿正眼瞧他,但尾巴一荡,避开了他的手。少年一把搂空,就近抓起杜领队的竹箸,冲着猫肚子直直捅去!
    他的速度居然很快。
    杜领队大惊,赶紧抓住这支竹箸。箸头很尖,男孩用的力气又大,真伤着猫怎么办?这可是小客人的心头好。他临出发前,刑家就千交代万叮嘱,眼前这十来岁的小少年是药行的大东家,这趟来去万不能得罪。
    与此同时,燕三郎抓着男孩的衣领,毫不客气把他从桌边扯了下来。“你做什么!”
    杜领队也对男孩道:“后面才是你的桌子,你姥姥来找你了。”
    燕三郎用出的力道不大,还是将这男孩推得一个踉跄,伍夫人走近,刚好接住孙子揽进怀里。
    男孩见她来了,伸手指向白猫:“我要猫!”
    燕三郎和白猫闻声抬头,一起看了过来。
    伍夫人的笑容僵住,赶紧道:“那是人家的猫。咱说说回家吃什么好不好?姥姥给你做最拿手的脆皮鸭子……”
    “我要猫!”男孩厉声打断她,“你是不是耳聋?我要那只猫,给我买!”
    这一下童音中气十足,边上正在聊天的客人顿时打住。
    伍夫人脸上发烫,紧声道:“猫是小哥儿的,人家不卖呢。”
    男孩很生气:“你怎么知道他不卖,你都没有问!”
    伍夫人更为难了。从燕三郎的做派看,这小少年不像个缺钱的,又很疼爱自己的猫,能愿意出让么?
    但她只得尝试询问:“小哥儿,我这孙儿特别喜欢你的猫。你肯割爱吗?我出钱买。”
    她若是跟这孩子一样跋扈,燕三郎有的是办法让她难堪。但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小心翼翼,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不打算恶言相对,抚着猫儿沉吟道:“这猫儿是北方异种,很贵。再说我养了多年,感情深厚。”
    白猫一脚踩在他手背上:“小魂淡,你敢给我定价?”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要买她了,她已经淡定许多。
    他肯说价,伍夫人喜出望外:“没事,你说个价。”
    “一万两银子。”燕三郎看她衣裳料子不错,想来家境至少在殷实以上。
    小小少年的干脆,让杜领队都是微微一呆,而后笑了。
    这哪里是诚心卖?伍夫人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你这孩子怎么讹人?一万两是多大的数儿,你知道么?”
    “物有所值,老太太没听过千金难买心头好?”燕三郎指了指男孩,对千岁道,“你想不想要这个?”
    千岁笑道:“想。你给我买回来,照着三顿胖揍还不给饭吃。”
    (旁人眼里:喵喵喵喵~)
    于是燕三郎抬头,正色道:“我家猫想要,你这孙子多少钱肯卖?我也出钱买。”
    这一人一猫的对答煞有介事,边上的客人忍不住都笑了。
    “猫怎么能跟人比?”伍夫人也沉下脸道:“不卖就算了,何必出口伤人?”这孩子说话伶牙利齿,看来也是个念过书的。
    她低头对上孙子,立刻换上了笑脸:“小毅啊,这猫儿不好,等回镇上,姥姥给你买一只更乖更漂亮的小猫好不好?”牵着孙子小手要往回走。
    “不。”男孩双脚像钉在原地,眼睛直勾勾盯着白猫,“我就要这只!我就要这只!你要是没钱,我让曾祖母给我买!”
    伍夫人眉头一跳,终于生气,抓着孙子往座位上走:“人家不肯卖,你曾祖母一样买不下!你这孩子,最近怎么老是闯祸?”
    “我不走,我就要这只!”男孩死命挣扎,又去掰她手指,见她不肯松手,一张嘴就咬了上去。
    伍夫人“啊”了一声,吃痛松手,男孩立刻朝着白猫冲了过来。
    他长得健壮,跑起来带风,像弹弓射出来的石子儿。不过燕三郎指尖一动,就有一粒花生米儿弹了出去,敲在他膝盖上。
    他动作太快,谁也没看清楚。
    男孩才迈开两步,脚下一软,顿时摔了个五体投地。
    猫儿竖起双耳。那响亮的“扑通”一声,听起来就很痛吖。
    旅栈里静悄悄地。
    而后,就是男孩震天价的哭喊声。
    伍夫人吓坏了,扶起孩子一看,额头红了也肿了,娇嫩的手掌擦破皮,渗出一点血丝。她连哄带劝,孩子哭声越发响亮,老太太又抱不动他,只得唤来站在后头的两个家丁:“把小少爷抱上车,小心一点。”说罢回望燕三郎一眼,嘴皮子动了动,想说什么,但最终化作长长叹息,然后转身走了。
    燕三郎无视她眼中无声的谴责,拾起竹箸:“吃饭,一会儿上路。”
    杜领队也开声了,对众手下道:“看什么哪,快点吃饭!别耽误时辰。”
    众人应了,又是一片碗箸轻碰的细密声音。
    燕三郎抬头,望见男孩趴在家丁肩膀,眼神乌沉沉地看向这里。他与燕三郎四目相对,就噗唇做了个鬼脸。
    店里上菜人手不足,掌柜亲手端来腊肉炒毛笋上桌。杜领队问:“这老太祖孙也是红磨谷的?”他听外头传来车马声响,方向也是往西北去的——阎祟关就一条道儿,不是往西北的红磨谷方向,就是往东南去大城。
    “可不是?”掌柜先朝外头看了一眼,“那是红磨村周大户家的,大名周弦毅。周大户家生了七个孩子,只有这么一个男丁,宝贝得跟眼珠子似地。伍夫人是周小子的外祖母,今年好像还不到五十岁吧。”
    第326章 得意的笑
    杜领队奇了:“不到五十?”伍老太脸上皱纹一条条,一道道,看起来至少六旬开外了。
    “伍夫人也是可怜,两年前女儿女婿路遇强盗被杀,她只有这小孙子可以疼了。”掌柜摇了摇头,再叹口气:“伍夫人也不容易,人善心软,天冷了总给穷人们送衣送粥,前些日子谷里发大水,她还出钱请人把桥栈修好,就是这孙子淘得厉害。在我这里打破碗碟都是小事,两个月前把门上的插梢弄坏了,让客人推门都进不来,又往食槽里偷放巴豆,马儿拉了一路的稀,有一匹走了十几里路就死了,苦主还回来找我们算账,差点儿把我家伙计的牙都打掉,唉!”
    “厉害。”杜领队挠着下巴啧啧两声,也不知是夸苦主还是夸孩子,“那此事最后怎么了结?”
    “还能怎么了结?”掌柜苦笑,“七匹马都吃了巴豆,周家只肯赔死马的钱,其他的损失还是伍夫人自己掏荷包垫上,否则我这店都开不下去。周娃子家在本地,又是大户,谁也不敢太为难他。”
    白猫的尾巴垂落,轻轻拍着桌脚。伍夫人的外孙把这小店整得好苦,掌柜却对伍夫人感恩,切!凡人真是愚蠢。
    这只是个小小插曲,众人吃过饭就驱马上路了。
    走到这里,燕三郎也基本看清了红磨谷的地形,用“群山环抱”来形容真是一点都不夸张。这就是四面都被大山包围的谷地,大山如俯卧的巨龙,将盆地切割得支离破碎。
    且不论土壤肥力如何,这种地形连田地都无法大量开垦,即便能种庄稼,产量必然有限。千岁偶然在山边见到梯田,也是零零星星。
    种不了粮食就养不了人,通常来说,这种大山沟里的小村子,能住上百来人就不错了。
    然而采办管事告诉燕三郎,连接官道与红磨村的乡道经过铺设,至少能容三车并驾。在这种穷乡僻壤开山修路是个大工程,耗费的人力财力难计,但红磨村很早就修好了沟通外界的道路,并且每过十来年都会重新整修。
    像这样的偏远山村,通常能走出一条土路就要谢天谢地了。针胎花带给这个村子的效益,由此可见一斑。
    队伍走在崇山峻岭之间,燕三郎常见路边塌方和泥石流留下的痕迹。尽管前段时间山洪,但清理后的路面还算平整,并不妨碍车马前进。
    想进红磨谷,有几段陡峭的盘山路是绕不过去的,马车必须贴紧山壁前行,毕竟几步开外就是万丈深壑,站在路沿俯瞰下方,壑底的水流闪闪发亮。
    很快,车队就走进一条“s”形的弯道。道路最外侧被砸出一个直径近两丈的大坑,无数碎石被堆在路边,来不及清理。
    显然这一路段在不久前遭遇过山体滑坡,倒下的巨石和大量砂土将路都砸坏。采买管事告诉燕三郎,最近阴雨连绵,这路暂时是没法修了。
    路变窄了,车队经过这里就要十二分小心,尤其上头还时常有落石掉下。
    走到这里,燕三郎也不敢呆在车里,直接与众人下马步行。众人正走得小心翼翼,忽听上面一阵“喀喇喇”响动,经验老到的杜领队当即低喝:“注意头顶,有落石!”
    他勒马抬头,顿时脸色大变。
    正上方,有几块石头沿山壁滚落,大的赛过脸盆,小的也有拳头大,正正儿朝着众人砸来!
    这种高处落石,只消有雀子儿大小就能在人脑门儿上打个洞。这几块要是真地砸中人了,开瓢不成问题。
    一时间,车队急着避让,人人手忙脚乱,还有几匹马儿受了惊,摇头摆尾蹶蹄子,直接将一名避无可避的队员踢了出去!
    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燕三郎就站在这人身边,不假思索抓住他胳膊,用力往回一拽!
    得益于日复一日的勤勉刻苦,他的下盘极稳,即便是个百来斤的大汉摔跌出去,也没能将他带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