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老爷子发动马达,撑起竹篙:“我查过很多资料,发现周武王之后,凤凰胆便没再现世,所以我猜测,周武王离世之后,很可能把凤凰胆一起带入了地下!”
    我听得暗暗心惊,问老爷子道:“爷,你的意思是,这颗凤凰胆……很可能在周武王的墓穴里面?”
    老爷子点点头:“对,所以要想取得凤凰胆,我们必须先找到周武王墓!”
    “爷,咱们……这是要去盗墓吗?”我一想到要进入未知的地下世界,心里既紧张又激动。
    老爷子正色道:“不是盗墓!我们只是寻找凤凰胆,又不是盗窃文物,跟盗墓有本质的区别!你小子不要乱说话!”
    我吐了吐舌头:“爷,咱们这是要去陕西吗?”
    虽然我没考上高中,但我初中也学过历史,还看过一些课外读物,书本上说,周武王死后,埋在陕西省咸阳市。
    谁知道老爷子的回答跟我猜想的大相径庭,老爷子说:“不是!咱们去洛阳!”
    “去洛阳?!”我怔了怔,咸阳和洛阳虽然是一字之差,但两个地方相去甚远,一个网上游走,一个往下游走,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啊。
    我很奇怪,周武王墓不是在咸阳吗?那咱们跑到洛阳去干啥?
    老爷子笑了笑:“课本上的历史,你只能信一半,全信你就输了!”
    我张了张嘴巴:“爷,你的意思是,书本上讲的是……错的?”
    老爷子一脸正色道:“也不能说是错的,周武王墓在咸阳是没错,不过,谁告诉你周武王只有一座陵墓?狡兔还有三窟呢,古代的帝王将相,为了防止后人盗墓,创造了不少疑冢,有些疑冢规模宏大,甚至比真正的陵墓还要修的好,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啊!”我眉头一挑:“我明白了,咸阳的周武王墓,也许只是周武王的一个疑冢,他真正的陵墓在——洛阳!”
    老爷子说:“西周时期,洛阳是西周的副中心,相当于第二首都,周武王把陵墓建造洛阳,也合情合理!”
    “原来如此!”我点点头,打从心里佩服老爷子的博学多识。
    “洛阳那么大,周武王墓会在哪里呢?”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老爷子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做过详细的分析,周武王墓很可能葬在洛阳邙山!”
    第59章 盗都(上)
    洛阳,河南省地级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
    洛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毫不夸张地说,洛阳和长安,是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座城市。
    我们石磨村,其实离洛阳并不算远,坐着乌篷小船顺流而下,半天多时间也就到了。
    但是我长这么大,很少离开石磨村,最远也就是去一去镇上的集市,去过几次县城,连三门峡市都没去过,更别说去洛阳了。
    在我心目中,一直觉得洛阳是个很神圣的地方,很早就想去拜访,但是都没机会,没有想到,第一次去洛阳,竟然是身背蛊毒而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我们抵达洛阳的时候已是傍晚,乌篷小船停靠在码头上,河风徐徐,带着春天特有的味道,让人有些沉醉。
    晚霞满天,将洛阳这座古老的城市,映照出一种庄严神圣的色彩。
    远远望去,但见数座佛塔,掩映在都市中,仿佛是远古的僧侣,念诵了千年的沧桑。
    华灯初上,灯火璀璨,现代化的霓虹,跟古老的城市交相辉映,有种不一样的迷人气息。
    老爷子问我饿不饿,我还没来得及点头,肚子就抢先回答,咕噜叫唤一声。
    老爷子笑了笑:“走,今儿个带你下馆子,我知道前面有家羊肉汤非常鲜美!”
    在我有限的认知中,以为“下馆子”就跟集市上的那种小饭馆差不多,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汤,配上一个馍,那滋味甭提有多美了。
    几分钟后,老爷子带着我站在一家高档酒楼门口。
    这是一家专门卖羊肉汤的酒楼,门口金碧辉煌,停了不少小车,里面传来喧哗之声,非常热闹,可见这里的人气相当火爆。
    我望着招牌上面挂着的羊头雕像,一时间不敢进门。
    老爷子见我没有跟进去,停下来回头叫我,我嗫嚅着说:“爷,这里挺贵吧?要不咱们……换个地方?”
    老爷子轻轻拍了拍背包,很有底气的说:“走吧,阿九,咱们不差钱!”
    不是我自卑,是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进过这么高档的酒楼,心里忐忑的很,感觉腿肚子都在钻筋。
    不过这里的服务员挺好,并没有嫌弃我们土里土气的样子,还热情的招呼我们。
    老爷子和我在靠窗的一张桌子前面落座,服务员把菜单递给我,我翻开菜单,看见上面的价格有点懵,在这里喝一碗羊肉汤,我在集市上能喝十碗了,而且这里的羊肉汤,还不见得有集市上正宗呢。
    看我犹犹豫豫不敢下手,老爷子便飞快用手指了几个菜,不仅点了羊肉汤,还点了红烧的羊蝎子,卤的羊蹄子等东西。
    等服务员离开以后,我咋舌道:“爷,这一顿要花不少钱吧?”
    “不贵!小两百!”老爷子轻描淡写地说。
    在那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块的年代,一顿饭吃两百,我听了都感觉肉疼。
    老爷子倒是很淡定,抽出一双筷子放在我面前,微微笑道:“这几十年,你爷爷我走南闯北,做了不少事情,也积攒了一些积蓄。不算特别多,以后留给你,在乡下盖幢房子还有剩余!”
    我张了张嘴巴,没想到老爷子这些年行走江湖,竟然攒下了不少钱。
    因为我们生活在农村,老爷子平日又比较节俭,所以我们平常时候也没什么开销。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端了上来。
    我看见墙上挂着“百年名店”的金字牌匾,吹了口热气,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羊肉汤,入口相当鲜美,羊肉特有的香味顺着喉头,一直抵达胃部,一口肉汤喝下去,整个人愉悦的都要飞起来,浑身的每个毛孔仿佛都在呼吸。
    老爷子夹起一根羊蹄子放在我面前:“这家酒楼我都好些年没来过了,尝尝这里的羊蹄子,肉不多,带劲!”
    我也不客气了,挽起袖子,甩开膀子,抓起羊蹄子狠狠咬了一口,连筋带肉,非常有嚼劲,满嘴留香。
    我终于明白这里的菜品为什么这么贵,贵的东西自然有他贵的理由,这一口绝美的肉汤,以及这卤香四溢的羊蹄子,就是普通馆子望尘莫及的。
    我稀里哗啦的吃着,老爷子坐在对面,眯眼抿着小酒。
    我抬起头的一瞬间,不经意间瞥见隔壁桌,一个男子的右手,不断变换着奇怪的手势,而坐他对面的两个男子,也在变换手势。
    我刚开始还以为他们在划拳,但是发现他们并没有说话,只是手上不停地交流着,像是某种神秘暗号。
    我好奇心大起,冲着隔壁桌努了努嘴巴,悄声问老爷子:“爷,他们这是在做什么?我看不像是划拳,也不像是哑语啊!”
    老爷子扭头看了一眼,微微笑了笑,压低声音道:“你知道洛阳还有个称呼叫什么吗?盗都!”
    盗都?!
    什么意思?
    我疑惑地望着老爷子,洛阳的小偷很多吗?
    老爷子说:“此盗非彼盗,我说的盗是盗墓的盗,不是盗窃的那种盗!”
    “盗墓?!”我微微一惊,忍不住又侧目看了一下隔壁桌的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盗墓贼?
    左边两个人穿着黑色外衣,戴着帽子,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一双眼睛,他们的眼睛很亮,感觉就跟耗子的眼睛似的,贼亮。
    这两人的面膛有些黑,但并不是受到日照那种晒黑,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就像是笼罩着一层黑气。
    右边单独坐着一个中年胖子,中年胖子的肤色又非常白皙,跟着两个黑衣人形成鲜明对比。
    中年胖子的扮相比较富贵,戴着小毡帽,手指上套着一个碧绿的翡翠扳指,看上去就像是哪里来的皇亲国戚。
    第60章 盗都(下)
    “爷,那两人的脸怎么黑得那么奇怪?”我好奇的问。
    老爷子说:“常年在阴暗的地底干活,跟死尸打交道,脸不黑才怪咧!”
    “这三人都是盗墓的?”我问。
    老爷子摇摇头,低声道:“江湖有三十六门,各门有各门的行当,各门也有各门的手艺,日后你行走江湖,时常都能碰见三十六门的人。现在跟你讲三十六门有些复杂,就拣隔壁桌这三人说一说吧。
    那两个黑脸汉子,是地门的人,地门是做什么的,顾名思义,地门就是做地下生意的,说的直白点,就是盗墓的。
    不过,盗墓贼不好听,所以他们自己改了个称谓叫‘土夫子’,就是在土里干活的文化人。
    实话讲,地门的人确实知识渊博,历史,风水,机关,墓穴构造,样样精通,他们称自己‘土夫子’也不是没有道理。
    洛阳这一带,便是地门的发源地,地门的门徒特别多。
    为什么呢?
    刚才我跟你说过,洛阳是盗都,盗墓之都。
    作为十三朝古都,而且又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中心,从古至今,无数的帝王将相埋葬在洛阳,除了帝王将相以外,还有达官贵族的墓穴,嫔妃将军的墓穴,更是不计其数。
    江湖有传,在洛阳,只要你往地下一铲,就有可能挖出一座古墓。
    当地非常流行一句话:要想富,扛起铲子去盗墓。
    这是洛阳最真实的写照,盗墓在洛阳几乎是个半公开的行当,就连盗墓所使用的‘洛阳铲’也是公开有售。
    从堪舆,掘墓,取宝,到最后的出货,都有完整的产业链。
    建国以前,盗墓之风更甚,挖掘出来的很多文物甚至公开兜售,建国以后虽然有所收敛,但盗墓之风依然盛行,只是大多转入了地下交易,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
    老爷子一口气讲了许多,端起羊肉汤喝了一口。
    我听得津津有味,老爷子给我讲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洛阳,没想到我心目中的王朝圣地,竟然也是盗墓贼的“圣地”。
    每天在我们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都在发生着很多刺激恐怖的事情,这就是江湖。
    “那个满脸富贵的胖子,又是哪一门的人呢?”我继续问老爷子。
    老爷子放下汤碗:“三十六门里面,有一门是专门做古董生意的,叫做‘册门’。册门中人,表面大多都是正经商人,以经营古玩店为主。所谓‘册’,代表的就是古董字画。当然,正正经经做生意,很难发大财。所以册门中的很多人,私底下都做着贩卖文物的勾当。
    你看他们用手势交流,并不是在打哑语,而是一种江湖特有的暗语,只有真正的老江湖才熟知这套暗语。除此之外,其他人根本看不懂他们在做什么!”
    “那他们在交流什么呢?”我问老爷子。
    老爷子眯起眼睛:“我只略懂一些,那两个土夫子挖出了一套青铜器皿,正在跟那个胖子谈价格,胖子说他们的这套青铜器皿少了几个配件,所以价格上不去,两个土夫子正在考虑要不要出手……”
    我一边啃着羊蹄子,一边瞟了隔壁桌一眼,就看见两个土夫子拿出一个包放在桌上,胖子笑了笑,也拿出一个包放在桌上。
    老爷子说:“看见了吗?他们已经谈妥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