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7章 好官难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由于时间紧迫,徐铮和张礼真没有回金坛,而是直接赶往江阴。
    几月来在徐光启的耳提面命之下,徐铮四书五经的造诣有所长进,考试的时候再也不用依靠生搬硬套后世文章过关。
    两场考试下来,分数还算过得去,总算捞了个秀才头衔。
    拜谢了学政之后,徐铮也没进学,而是直接返回黄金山。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了顿团圆饭。
    徐铮特地抽了时间,去看望玛丽。
    “公子,弹药的改进几乎没有任何进展。”玛丽见到徐铮,噘着嘴说道。
    “呵呵,别着急,任何改进工作都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要慢慢来!”徐铮安慰玛丽道。
    “不管,我要跟你去京师!”玛丽越来越不像外国人了。
    “咳咳咳,真去不成了,又有新的任务要交给你了。”
    “又有什么任务?”
    “第一,黄金山一式火铳,最起码要生产五千支左右的库存;第二,佛郎机炮的各式型号也要按照标配生产;第三,最迟明年八月份之前,全部完工。怎么样,可有问题?”
    “这么多!问题当然有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矿石,硫磺、工人,还有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玛丽张牙舞爪,恨不得抓徐铮两把。
    徐铮琢磨了下,“这样,改进工作可以先停一停!我把上次派往苏州的孙化成师傅给你叫回来,由他专门负责黄金山一式火铳生产线,你只需要负责监督就行;其他的例如炼铁、制炮、火药制作和提纯,全部交给你,由你带着黄金山剩余学员进行制作!玛丽,现在黄金山我可是全部交给你了,这儿可我的大本营,帮我把家看好了,等回来我一定会送一件你梦寐以求的大礼物!”
    “不许骗人?”
    “保证!”
    宁远城,八月初八。
    宁远中左所。
    “臣有负圣恩,未能及时制止祸乱,累及朝廷边防大事······臣请罪,但请圣上责罚,千错万错皆由臣一人承担!”毕自肃的脸消肿了很多,但仍难掩满面悲愤,手中笔走龙蛇,一篇请罪疏顷刻而成,愤怒郁结之情跃然纸上。
    写完后,毕自肃继续写了一封家书,
    “兄长在上,愚弟自幼承兄长照顾有加,不胜感激。······,然宁远兵变,士卒闹饷,罪不在兵,而在于朝廷也!弟自幼固执、倘若能听他人言,早日拆解垫付,也不至于有昨日之祸!然而悔之晚矣,既累及无辜,又损及斯文,实无颜面苟活于世!······,当今之官道,惟有能灵活变通,机智善变者方能游刃有余,难怪人常言:好官难做,好人难当!弟资质平庸,迂腐且守旧,实不该误入官途,以致闯下弥天大祸,只恐累及家人,望兄长替我多多美言,照顾家小,待子孙长成,可读书开智,可为商贾,但勿为官!弟于九泉之下当瞑目!范九绝笔。”(毕自肃,子范九)
    宁远城。
    “开门,我是袁崇焕!”
    “真的是袁大人?”
    “竟然真是袁大人!”
    “袁大人,你终于回来了?”
    守城的士卒中依然有人记得袁崇焕。
    当天晚上,袁崇焕找到了副使郭广。
    袁崇焕的性格是一但决定了一件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袁督师,此次闹饷的确是事出有因,也不能全怪士卒。依我看,还是只惩首恶,不宜牵连过多!”郭广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
    “郭兄,治军必严!更何况士卒串联军营,这是大忌!必须严处,否则兵就不好带了!这件事你听我的,绝对没错。”
    “那么士卒们要是抱团反抗呢?督师还能见一个砍一个?”郭广的语气略带讥讽。
    袁崇焕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果真是这样,就休怪本督师无情了!”
    “督师!”
    “妇人之仁!”袁崇焕一甩袖子,转身离开。
    八月十八日。
    在袁崇焕的主持下,宁远兵变后第一次军事会议召开。
    大堂之下跪满了黑压压一大片人头。
    “军营重地,尔等肆意妄为,不仅殴打上官,还纵火冲衙,罪在不赦!今念及尔等为国效力,辛苦当差,因此只诛首恶,其余人等,俱宥其罪!另外何可纲部、祖大寿部能独善其身,紧守营盘,此为大功!两部饷银全发,并额外奖励白银万两!”
    袁崇焕的黑脸几乎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眼神如刀。
    “来人!”
    “在!”
    “把首恶田汝栋、舒朝兰、徐子明、罗胜、贾朝吹、刘朝、奇大邹、腾朝化、王显用、彭世隆、宋守志、王明、宋仲义、李友仁、张文远十五人推出去,枭首示众!敢有再犯者,杀无赦!”袁崇焕的声音不停的在大堂里回荡。
    “中军吴国琦,知情不报,纵兵乱城,延误军机,斩!”
    “参将彭簪古未能及时制止,属失职,笞一百,以观后效。”
    “车左营都司王家楫、车右营都司左良玉(没错,就是那个左跑跑!)、管局游击杨朝文、总镇标营都司佥书李国辅渎职,笞五十!以观后效。”
    “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未能协助总督,酿此大祸,夺职!”
    “杨正朝、张思顺检举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前锋营效力!”
    “朱梅,你身为总兵官,却犯下如此大错,你,等着听参吧!”
    京师乾清宫。
    朱由检手里正拿着徐铮炮制的预决算计划书。
    一边看,一边不停的点头,“果然是条理清晰,丝丝入扣!”
    徐光启也站在旁边。
    “徐卿,这份计划书你也看了过了吧?”
    “回皇上,微臣也仔细研读过。”
    “真打算以此实行,卿觉得如何?”
    “回皇上,微臣认为实行‘预决算制度’,可以先在朝廷六部率先试行,如果确有实效,再步步推及地方,免得因为冒进而导致难以弥补的错误!”徐光启显得很慎重。
    “果然是老成谋国!还是徐卿想的更周到,朕同意!可以以此计划为模板,下发六部,照搬实行,徐卿,如何?”
    “陛下明智!”
    兜了一大圈的徐铮,再次回到了京城。
    徐光启听说徐铮顺利通过了考试,非常高兴,顺便把朱由检要实行“预决算制度”的事情告诉了徐铮。
    徐铮笑了笑,没表达什么看法,因为徐铮心里明白,“预决算制度”顶多有助于朱由检能够加强对朝廷开支的管控,但却不能增加朝廷的收入。也就是说朱由检缺钱的现状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有所改变的。
    可怜的朱哥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