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04章 不服气是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个塘子是黄金山山脚下最大的一个塘子,徐铮曾经测过深度,平均下来差不多三米,本来徐铮一度想把这里作为水禽养殖基地的,后来觉得太深,所以就弃用了。
    塘子应该是天然形成的,石壁石底。水极其清澈,晴天的时候太阳一照,碧油油的。
    徐铮和徐光启隔着远处就看见塘子水面上停着一艘怪莫怪样的船。尖底尖头,无桨无帆,船身修长,水面以上的船身除了一个尖头外,剩下的部分几乎都作为船舱,顶着一根长长的冒白气的粗管子,一阵阵很响的响声,从船舱里不时的传出来。
    徐光启惊讶的问道:“这是什么船,既没有船桨也看不见船帆,这也能跑?真是怪事!”
    徐铮看见了以后,简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一刻的心情!
    她真的成功了?!
    船只的形状很明显是徐铮曾经告诉过玛丽的,蒸汽轮机上船一直是玛丽的最高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玛丽一直在不断的改进蒸汽轮机,尤其是增大功率方面。
    上次玛丽主动要求从苏州搬回黄金山,这才短短几天,竟然都开始水面试验了,这效率!
    船儿在水面不断的前进,转向。徐光启紧皱眉头,看了半天,奈何什么也没看出来,最后只好向徐铮求助。
    徐铮微笑着,说道:“这和以往的船不同,它的前进完全靠机械带动螺旋桨,而不是靠人力或是风力!”
    “莫非是木牛流马之类的消息机关?”徐光启疑惑的问。
    “说是机关,其实差不多,先生稍等,一会我们上船一看,就知道个中奥秘了!”徐铮不急不忙说道。
    两人驱着骡子,来到岸边,在岸边做帮手的学员们见是校长亲自来了,立刻在岸边摇动旗子,给船上的人发信号,没多大功夫,船靠到岸边。
    徐铮扶着徐光启从跳板上船,然后迫不及待的钻进船舱。
    “咦!这是个什么东西?”徐光启在徐铮耳边大声问道。
    “蒸汽轮机,这就是蒸汽轮机!”徐铮也同样大声回答,
    没办法,实在是蒸汽轮机的噪音太大了。
    玛丽的工作服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油污,见徐铮带着客人过来,赶忙扔下手中的工具,过来打招呼,“师傅,您来啦!这位客人好!”
    徐铮笑着摆手,示意不用拘礼。
    徐光启端详了半天,才分辨出眼前这个身材高大的竟然是个女子,而且是外国女人,而且还有点眼熟!
    尽管有些惊讶,但是徐光启仍是按照西方礼仪,一只手放在背后,很绅士的弯了下腰。
    徐铮这才想起来,徐光启还是教徒呢,老外可是经常接触。
    徐光启的举止让玛丽差点出了丑,人家是彬彬有礼,自己却一身油污,想来个西方淑女礼节吧,身上的衣服又实在不对景,一时间愣在那里,还是徐铮反应快,介绍道:“先生,这是我的学生,玛丽小姐!”
    “唔,马丽小姐好!”徐光启礼貌了问好。
    “徐大人好!”玛丽也反应了过来。
    见玛丽没有解释当初男扮女装的事情,徐铮也就没多嘴。
    蒸汽轮机很快把徐光启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这个大家伙就是蒸汽轮机?”虽然船舱不是很宽阔,饶有兴趣的徐光启仍是绕着一人多高的机器转悠了一圈。
    徐铮点点头,示意玛丽解释。
    “是啊,大人!其实工作原理没那么复杂,说到底就是把水加热,然后利用水蒸气吹动齿轮,再带动螺旋桨转动,进而推动船只。”玛丽的中文相当不错。
    徐光启听着玛丽流利的中文,再次诧异的看了她一眼。
    “这你说的螺旋桨又是怎么一回事?”徐光启再次发问。
    玛丽见徐光启问到这个问题,眼珠子一转,然后转过身,从船舱里拿出一个木头模型,递给徐光启,道:“徐大人请看,这就是螺旋桨的模型!”
    “真是不可思议!如此简单的东西,竟然可以代替船桨?”徐光启很好奇。
    玛丽见徐光启还是有些不明白,于是再次解释道:“其实徐大人可以把螺旋桨的每一篇桨叶看成是一支船桨,就可以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哈,果然有几分道理!那么要想船儿倒着走该如何?”徐光启想难为下玛丽。
    玛丽看了眼徐铮,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自己当初也是这么问徐铮的,看来不止是自己一个人想不明白。
    玛丽解释道:“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徐大人你看,正转动可以推船儿行走,那么反着转肯定就是拉着船儿后退。”
    “哈哈,竟然如此简单!那么转向呢?”徐光启再次抛出一个问题。
    玛丽并没有着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拉着徐光启走到船尾,扳动一个把手,从水里抬起一个大铁片,解释道:“这个叫船舵,通过齿轮组转动方向,船只就可以在水中转向了。”
    “哦,很有点意思哦!”徐光启赞叹了一声。
    “这船不仅是推动和其他不同,而且形状也风格迥异,也是出自你的手笔吗?”听得出来,徐光启对玛丽的重视。
    玛丽连忙摇头,道:“这是我师父的设计,我只是照抄而已!”
    徐光启看了眼徐铮,徐铮苦笑了下,自己画的草图大多数是参考后世的军舰形状,以海洋远航和战斗功能为主,而现在的大明朝不论是福船还是其它的,绝大多数在内河和沿海地区航行,对穿浪性能不似很注重,因此两者风格差距甚大。
    徐铮正在琢磨该如何解释,徐光启却笑着说道:“嗯,这个船型到让我想起水军中有种快船的,和这个到也差不多,只不过比不上这个大!”
    徐铮忙说道:“先生有所不知,小子我也是参考那个,那个快船才画出这种模样的,但愿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
    “哈哈,别过分谦虚了!你这个设计只能说有快船的几分影子在里面,更何况你有这个—增汽轮机!不论民用或者军用,这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你小子,真是天才啊!”
    徐铮尴尬的摸着鼻子,心道,我哪里是天才,只不过是最大的山寨商人和盗版商人罢了!
    玛丽插了句嘴:“要是有一天能够造出师傅所说的钢铁大船,就算死也无憾了!”
    “什么?钢条大船!”徐光启瞪大眼睛,看着徐铮。
    徐铮心说玛丽,你这不是揭我的老底么!但是没办法,还是得解释一番。
    “先生,你看,咱们现在的船大多数是在内河航运,而且都是用木头制作的。木头材料确实有很多优点,但是却有个致命的缺点,容易腐烂而且不够结实。”
    “停!”徐光启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徐铮的话,道:“这个话不对!你是读过书的,应该知道三宝太监下南洋的故事,他乘坐的‘宝船’不也是木头的吗!”
    “额,也是!好吧,我收回刚才的话!”徐铮换了个说法:“先生你看,木头容易着火,一旦被敌人火炮攻击,轻则易燃,重则破损,且载货有限,如果我们用铁作为材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您说是吧!”
    “想法不错,就是太天马行空了!年轻人,我很佩服你如此超前的想法!姑且不论铁船能否漂浮在水上或是海上,就一条,咱们大明所有的铁加起来,够你造几艘大船?你先回答我这个问题!更何况现在生铁价值几何,你可知道?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有一日你用铁造出了大船,那么这艘船只怕得跟白银等量,这样的船又有谁能够用得起?”徐光启很有点不高兴徐铮不切实际的想法。
    听了徐光启这番话,徐铮只得站在旁边苦笑不已。
    是的,徐光启是大明朝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但却被大的时代背景所限制。不错,现在的大明朝铁产量是不多,更不要说合格的钢产品,但是现在不行,并不代表以后不行。就目前而言徐铮甚至有信心:假如自己有充足的财力和物力,让大明朝的铁产量在短短几年内翻上几番,这点自信徐铮还是有的。
    “看你那样子,就知道并不服气,是吧?”徐光启打心底很欣赏眼前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