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1章 二杨相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号,布谷鸟有情报来!”老道士把布条在徐峥面前摊铺开来。
    受战争片的影响,徐铮特地为此次行动,起了个代号:布谷鸟行动。自己亲任“一号”角色,把自己的房间起名为“布谷鸟行动指挥中心”。
    老道士被徐铮的所为弄得云里雾里,最后勉强接受了“二号”的角色任命。
    “按照计划,展开下一步行动,注意保护自己!”徐铮像模像样的过了一把“一号”的官瘾。
    “是,一号!”老道士的应景很及时,徐铮乐的笑了起来,只可惜少了签字笔和玉米烟斗!
    爱情到底是什么?估计很难回答。如果没了爱,我们的世界将是怎样,更难回答。
    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我不能再想,我不能再想,我不能我不能???(瑄才女写的真好)。这绝对是李寡妇应莲此刻的心情。
    很奇妙的事情发生了,自从李寡妇看到杨易和杨志的第一眼,整个灵魂沉沦了。也许李寡妇并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心儿已经被这两个年轻的身影牢牢拴住。
    手抚着砰砰乱跳的胸口,脸庞尽是滚烫。天爷,放过我吧,我竟然同时喜欢上了两个男人,最可怕的是对两个人的喜欢没有丝毫偏差,文的倜傥不羁,武的英俊潇洒,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人儿!
    该怎么办,李寡妇无数次思考:难道真要把自己劈成两半,冤家!
    心如鹿撞,坐卧不安。
    今夜又是无眠,尽是奇怪陆离的梦,梦中人的脸一会杨易,一会杨志,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几天杨志和杨易很忙,双方想通过协商解决水和土地归属的事宜。大家把村的里长和老人都请了过来,条桌上摆满了茶盏,屋子里旱烟浓的睁不开眼睛。
    杨易讨厌烟味,手里的扇子在鼻子前面扇了扇,清了下嗓子,说道:
    “众位乡邻,今个把大伙请来,就是为了商量下村南耕田和渠水的事。大家都知道:为了这事儿,我们闹了无数次,甚至还出了人命,官府也是无动于衷,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今天就仰仗各位,商量出个子丑寅卯,免得日后纠纷!”
    说完,杨易对着众人,施了一圈礼,坐下,身后围着一群年轻人。
    “杨家大郎,你们西村究竟是个什么章程,说出来我们听听!”(杨易排行老大,人称大郎)东村的杨里长,磕了下茶盏,说道。
    西村的里长也姓杨,咳嗽了一声,说道:“我们西村不欺负人也不喜欢占人家便宜,就按照早些年开垦的地界为限;至于渠水的使用,我们提议抓阄,各安天命!”
    东村的一个老人敲了敲烟袋锅子,说道:“依早些年开垦的地界肯定不行,你们西村开垦的早,好的地方全让你们占了,这不是摆明欺负我们东村吗!”
    “那能怪得了谁,得亏我们西村人勤快!”西村的人不服气。
    “就你们西村人勤快?我呸!”
    “怎么着?”
    “你想怎么着!”
    别看屋里老人数量多,但是声音绝对不小,外加气急咳嗽的,乱成一团。
    “杨易,我们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老话说得好:胜者为王败者寇,输了的就滚出杨庄的地界!你敢不敢!”杨志指着杨易的鼻子,恶狠狠的说。
    “杨志,不要放肆,我们杨家大郎可是秀才!”
    “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是个厮杀汉!再说,你们东村的什么时候赢过我们西村的!”
    杨易摇了摇手中的折扇,颇有孔明风范。
    “你??????!”
    “不如我们两村合伙出钱,招工开渠吧!”
    “哈,说得轻巧,三四里地的渠,你出多少钱?”
    “不是说好的均输吗!”
    反反复复中争吵了三天,没有丝毫结果。
    其实开渠不失为一种最优办法,但是古代封建社会,农村基层的组织力量是异常薄弱的,如果没有官府出面号召,像这种大中型的水利工程,绝对是天方夜谭,就如同愚公移山,虽然精神可嘉,但是实际并不可取。更加何况这个时代缺乏机械化施工,若是在后世,大型施工机械上场,莫说是三五里的,就是几十公里的,也不在话下,三峡工程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当然万里长城、金字塔都是在极其落后的时代中建成的,这个不能一一而论。
    时代局限性限制了人的思维能力,也莫怪众人想不出妥善的办法。但是水和耕地,又是人的生存之本,必争之物,因此只能因此了。
    这里还得补充下杨庄的地理情况,东西大部分都是山地,不宜耕种,北面是长荡湖的外围,尽管容易发生水灾,但是勤劳的杨村人代代圩田退水,因此抢下了不少的田地,但是毕竟有限,你总不能到湖里耕种;村南有不少的良田,但是夹杂着许多半风化的山地,如果水肥充足,也能有所产出,但由于南边地势普遍偏高,以至于西北无水可来,丰年还可以,若是遇到干旱,基本是颗粒无收。
    两村人马商量数日,最终无果而散。毕竟是面临生存问题,哪个也不肯相让,也许武力才是解决的唯一办法。
    过了几日,杨易收到一封战书,看了下,是杨志写来的,约定双方最终一战,定胜负。
    杨易和村里人商量过后,决定应战。
    双方约定:腊月初十,村南荒地决战,胜者拥有决定权。
    龙虎山师兄弟接到徐铮的情报通报之后,受命到杨庄潜伏,获取情报。比起流风,二人采取的方式简单直接:收买线人。
    通过萝卜章造假,冒充金坛县的捕快,连哄带骗,发展了几个对象。得到了会议内容和决斗地点后,二人及时把情报反馈回来,同时也发现了王武烈的人已经混了进来。
    徐铮和老道士看过情报后,简单商议了下,决定把内容告诉杨知县。
    根据徐铮推测,杨知县很有可能对此次决斗事件置之不理,因为这个时代讲究的民不告官不究,更何况此地不属于金坛县的管辖范围。
    对于徐铮来说,除掉王武烈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杨村的缺水问题倒是很棘手。根据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报,完全可以推测出王武烈的想法:利用双方决斗,制造事端,引起官府注意,然后趁机拉拢护庄队伍入伙。这个王小毛还真是一肚子坏水,想火中取栗。
    徐铮的思维慢慢深入,想要彻底解决黄金山的匪情,莫过于从根本上解决当地人民的生存问题,而目前生存的关键基础是水和耕地,杨庄问题的核心就是水。无论是当地百姓还是自己准备中黄金山农庄,都离不开水资源。看来这次杨庄的开渠必须利用起来,但是这个工程需要官府出面,至于开挖方式,应该不难。困难时有的,比如说现在是严冬,冻土难以开挖;这个时代缺乏大型机械,但这并不是不能克服的。
    想到这里,徐铮心里有了计较:利用此次匪乱,引出官府,最终由官府组织人力物力,自己提供办法,彻底解决杨庄水的问题。这样的好处是官府既可以平息匪患,又有修缮水利的功绩,便于升官发财;杨庄从此不再受水的困扰,还能够得到大片耕地;自己通过此次运作,既锻炼了队伍,又可以获得部分免费劳动力,同时博得了名声。
    但这其中,一个关键点:如何控制杨庄争水事件的破坏力和恶劣影响力的范围,至关重要,不能一发不可收拾,彻底失控,否则必然难以收场。
    最后徐铮给龙虎山师兄弟写下了命令:静观其变,把事件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同时联系‘布谷鸟’,协同行动。
    黄金山破庙。
    “头,人手已经安排下去了,特地选了几个杨村出身的,带了几个人以助拳的名义回村了。”王小毛的安排很到位。
    王武烈觉得这个手下越来约会办事了,还真抵得上半个吴用咧,笑着说道:“嗯,去吧,下手的时候一定要黑、狠,尽量多弄出几条人命,然后撺掇他们家人出告,这样才能把官府拉下水!”
    “王哥威武英明!”王小毛的马屁功夫不错。
    果然没出徐铮的意料:杨知县收到情报后,回了一封书信,信里对徐铮大加赞赏一番,然后提到械斗之事,言已经把信儿用快马传给溧阳县,就没了下文。
    徐铮看完,无奈的摇了摇头。
    杨义和杨志为首的护庄队,为了能在决斗中胜出,各自拉拢人手助拳,流风、龙虎山师兄弟、全真三子趁机混了进去,一时间鱼龙混杂,大有风雨欲来山满楼之势。
    两个小人儿会伤到吗?李寡妇听到决斗消息的一刹那,就乱了分寸,但偏生自己是女儿家,更何况自己又不是杨庄人,真是心乱如麻!咦,有了,自己娘家不是有个表妹嫁到杨庄了吗,还是自己的手帕交呢!就用串亲亲这个名头,也算是有了借口,就这么定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