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0章 集中特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天以后,老道士风尘仆仆,进了县城。
    听完了徐铮的构想,并观看了小道士张礼真的科目训练,老道士陶真沉吟许久,开口说道:“这训练的法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过据老道猜测,应该是以刺杀擒拿首要、潜伏探听消息为主。如果有武功根基,再加上此法训练,恐怕更容易些。”
    “对付大刀会,最妥当的办法还是用帮会,昔年民间帮会很多,有什么白莲教、悬鼓教、黄天教、八卦教等等,只要我们不摆香堂,不行妖法,官府就不会注意我们,这样我们黑吃黑,灭掉大刀会,才会引起各方瞩目,同样也可以为公子你暗中积累人力物力。”
    “茅山上有不少会拳脚的道士,如果你能出重赏,我可以给你引荐。”
    徐铮听完,摇了摇头,道:“我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
    老道士再次考虑半天,说道:“罢了,咱们一言为定,我把上清的基业全部叫到你手上,日后你若负我??????”
    徐铮接着说下去:“君子一诺,驷马难追!他日我若负你,定遭天打雷劈,万劫不复!”
    只见老道士变戏法般捣弄了下手上的指环,竟然从其中抽出一副帛巾。
    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副微缩版地图,上面的地形看着有些眼熟,于是疑惑的望着老道士。
    老道士叹了口气,道:“这是我茅山上清历代祖师遗留下来的宝藏埋藏图。你没看错,就在茅山。这是先祖们为了上清道教的延续而留下的积蓄。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其中金银之类你可任取,其它的不可乱动。以待日后时机成熟,也可为本教中兴提供些许助力。”
    徐铮点头答应,同时邀请老道士陶真坐镇把关,老道士点头同意,并且再次回转茅山,招募人手。
    徐铮和小道士张礼真也回了趟茅山,在老道士陶真的帮助下,起出了少部分金银财物,作为基金储备。然后徐铮回到县城,在城外觅了处宽大宅院,然后召集人手,破土动工,扩建锻炼需要的各式器材工具以及场地措施。
    待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已是仲秋。
    老道士带着六个高矮胖瘦不一的道士,来了。
    “老陶,这就是你说的东主?”一个精干黑瘦的道士问。
    老道士陶真点了点头,说道:“各位,莫要小看,更何况有我老道士做担保,肯定是万无一失,只要大家能倾力助徐公子,好处绝对少不了!”
    “我什么都不管,只要有银子,咱们可是说好的,五十两一个人头,少一分我可不答应。”精干黑瘦的道士说。
    徐铮点了点头,说道:“放心,老道士说的就是我说的,没有问题!”
    老道士陶真给徐铮引荐:精干黑瘦的道士竟然是个江湖杀手,绰号流风,因被官府通缉,无奈出家做了正一道教的道士;余者龙虎山二人、全真三人。
    听完了老道士的介绍,徐铮有点头大,心里腹诽老道士,找了一帮什么人,基本都是道上待过的,看那样子,手头肯定沾过血。这种人有唯一的好处就是见钱眼开,但这也是最大的缺点,基本没有可靠性而言。
    好在徐铮对以后的班底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大明朝在未来的几年天灾人祸不断,社会上必然有大量遗弃的孤儿,这将是自己最可靠的力量,但是前提是需要大量的投入。
    还好现在只是杀几个强盗头子,眼前的这帮人也基本够用了,所欠缺的只是先进的后世训练方法,这就交给小道士和他师父忙活去吧,自己得忙活农场的规划以及育种等事宜。
    跟众人见过面之后,徐铮交代了老道士训练要达到的标准,以及行动计划,然后撇下一群人,自顾自忙活去了。
    在小道士张礼真的带领下,众人安排好食宿,领取了训练装备,正式着装之后,小道士带着大家伙,熟悉训练场地和工具。
    “这是什么玩意?”杀手流风疑惑的指着眼前的单双杠,小道士张礼真镇定的走向前,熟练的在单双杠上作出各种高难度示范动作,最后一个漂亮的腾空单手侧翻,利索落地。
    “这杂耍真不赖!”杀手流风肯定的说。
    小道士张礼真不满的嗤了一声,流风立马竖起了眼睛,冷笑着说道:“小子,不是看你师傅的面子,现在老子就让你见红!”
    老道士打了个哈哈,圆了个场,众人接着往下看。
    日常科目:八百米障碍跑、十五公斤负重五公里、单双杠,俯卧撑三个两百;参训科目潜伏窃听、格斗捕俘、化妆刺杀、攀岩泅渡、密码联络和熟练掌握各种武器。众人被小道士说的晕头转向,就连老道士也有些不知所措。杀手流风愣愣的看着小道士,晕乎乎地说道:“这些你都通过了?”
    小道士肯定的点了点头,只不过下巴抬的有点高。
    老道士点了点头,心想:虽然不知道这些训练能有什么效果,但是必然是徐铮的主意,难怪小道士看上去,气息绵延,目光敏锐,甚至走路时下盘扎实,落脚生风,难道这法子竟然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第二天凌晨,东方天际刚发白的时刻。
    小道士在院中扎着马步,面朝东方,双手握拳,沉肘腰畔,随着朝阳初升,吐气,左冲拳;吐气,右冲拳,众人好奇的围着小道士,看热闹。
    小道士张礼真浑然不觉,双目微阖,犹自配合着呼吸,不断的出拳,收拳,口鼻间喷出的热息,犹如两条怒龙般,伸缩不定。
    来自全真的三人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围观,彼此不时的对视一眼,一脸的慎重。
    老道士乐呵呵的看着徒弟,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好小子,这很明显是引气入体,强壮內腑的秘法,徐公子连这种不传之秘都交给了自己徒弟,看来这步棋是真的走对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最初几个人还有有力气发发牢骚,说说怪话之类的,到最后被每天的日常训练折磨的筋疲力尽、奄奄一息,剩下的只有服从、服从还是服从,当然也离开银子的巨大助力。
    徐铮看得清楚,心里明白:这些人无论怎么练,最终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因为他们缺少最灵魂、核心的东西—就是思想。说到底,就算训到极致,最多也就是杀人机器。为此,徐铮不打算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徒儿,明天是不是你说的那个礼拜天啊?”老道士抓住吃饭的空隙,问道。
    “嗯唔唔!”小道士张礼真满嘴的牛肉。小道士太喜欢目前的日子了,每天的运动量在小道士飞速发育的身体面前,并不显得过于繁重,除了叠被子太过于无聊,其他的一切都满意,练武,吃肉,睡觉,就算是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老道士尽管苦修了多年内功,但是身体却有些扛不住这么大的运动量,于是早晚盼着所谓的“礼拜天”,也就是休息日。
    老道士通过观察,隐隐约约觉察到,这种训练方法最适合的对象应该是年轻人,十七八岁最佳,通过训练,不仅能快速提高身体的抗击打能力,还有灵敏度和耐力,难怪人家常说:拳怕少壮!
    自己主修的是内息和剑法,和训练方式多少有些抵触。但是不管怎么说,为了让徒弟,必须坚持;当然,能休息,更好!
    其余几个道士听完都舒了一口气,这种训练方式真是要人命,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身体如同被掏空一样,,软绵绵的;但偏偏第二天早上起来,又觉得身体里面充满了力量,要爆炸一般。
    每个人都能就查到自己的明显进步,特别是杀手流风,长剑被徐铮改造成窄短剑,猛看上去,如同蛇信。平日藏在腕间,只有在挥刺的动作中才能隐约看到一抹而过的毒辣剑光。
    全真三子最拿手的也是剑术,而且是配合的最好的三才剑法。徐铮看过之后,强迫三人改成擒拿外加拳掌。三人本来不服气,经过徐铮的洗脑之后,一致同意,徐铮还给他们的掌法提供了22字真诀:内蓄积刚劲,外如同绵柔,动作连环不断,掌法运行成环。三人如醉如痴,这绝对是武学的新境界!一个字,练!
    老道士看了直摇头,心说徐公子怎么想得出这么阴毒的招数!还有那个反关节擒拿,出招不死既残,天呐!读书人的心怎么这么黑。
    如果不是不想尽全力,徐铮差点把太极都说出了出来,想想太极绵掌,还是不要了吧!
    龙虎山的师兄弟二人走的是刚猛路线,早年因为机遇学过少林拳术和腿功,对于他们,徐铮没有过多的干预,而是传授了不少摔跤秘术和军队里一击必杀招数,二人如获至宝,苦练不辍。
    徐铮觉得自己如同“王语嫣”一般,如同一部移动武学活字典,只不过“王语嫣”是为了心爱的人而苦读武学秘诀,自己呢,这般辛苦又为哪般?为大明朝?为天下人?这个话题扯得似乎有点远,徐铮强迫自己收回思绪,看着手头上这段时间利用实地调研整理出来的黄金山地形地况资料,突然间,怀念起微缩沙盘,额,又走神了??????。
    三个月的特训已经结束,队员们除了老道士之外,其余的都被打发出去,收集上元(今上阮)、许庄和西杨庄的土匪情报去了。
    和老道士陶真详细商量过后,徐铮决定成立一个杀手组织:燕子堂。堂内共设金银铜铁木五个等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品,共计十五品,徐铮自认堂主,老道士是三管事之一,其余二位目前空缺,众学员目前等级均属木级下品,连续完成三次任务奖升一品,失手则自动降级,收入和等级挂钩,总堂在每次刺杀任务中提取手续费。
    徐铮并不想依靠特务组织打天下,明朝的特务统治一直被后世诟病,作为穿越者,这点清醒认识还是具备的。徐铮只是期望通过杀手组织,为自己未来的特战精英提供一个锻炼平台而已。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窗外寒风凛冽,阴霾的空中飘洒着点点雪花,徐铮的心思如同雪花,弥漫四散,马上就是来到大明朝的第一个年头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