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感慨完了,盛景意又想了不少加强国子监文会影响的主意,进一步完善前些天给徐昭明的草案,务必要衬得邱文敬那边的文会黯然无光!
    怀着这种想法盛景意干劲十足,想法不停地往外蹦,听得徐昭明和寇承平直点头,摩拳擦掌地期待起文会这种和他们压根不沾边的玩意来!
    畅清园首秀告捷,许多人都在观望畅清园还会不会有新动作,结果观望了几天,却发现那边没什么动静,只是一口气雇了两百多个小丫鬟,还全是刚被领进城的那种。
    畅清园把这些丫鬟全弄走了,是准备用这样的丫鬟糊弄她们吗?
    不得不说,很多人心里是失望的,毕竟她们钱花得那么爽快,就是冲着端午那天的良好体验去的,要是下回过去全换成毛毛躁躁的小丫头,想想就觉得不得劲!
    好在几天之后,消息灵通的人家都得了消息:畅清园临街的小院里时常传出小姑娘们的朗朗读书声,虽然读得不怎么顺畅,还得先生领着读,但听着也很新鲜。
    过去谁曾听过这么多女娃娃齐齐朗声读书。
    有人特意去打听了一番,得知畅清园那边统一给买去的丫鬟授课,都觉得畅清园的东家怕不是钱多得烧手,谁家买了丫鬟不是让她们干活而是让她们读书去的?
    人家书香门第的丫鬟会读书是雅事,你一个对外营业的园子,雇人时签的全是活契,费心教会丫鬟读书,回头她们干几年跑了,那不是白费劲吗?
    还有些丫鬟的家里人从别人口里得知了此事,腆着脸跑来问畅清园要不要男娃子,她们可以把男娃子也送来干活。小姑娘家家的,让她们读书太浪费了,那么好的纸笔,给她们家里的兄弟用多好?
    对于这些人,畅清园的管事一律不见,叫人直接打发了,还告诉他们要是再来的话就把他们女儿也撵了,到时可他们女儿没丰厚的月钱可拿了。
    一提到到钱,这些人总算消停了,人家不愿意让她们用男娃换女娃也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出钱的?他们再闹下去了,女儿被人退回牙行,怕是找不到这么好的下家了!
    畅清园总算清静下来。
    经此一事,唐氏等人对这批“女学生”都多了几分怜惜,教起她们来耐心更足了。
    小姑娘们也愿意学,个个都挺勤勉。
    她们出身不好,小小年纪就被送去牙行供人挑选,干个几年活、给家里攒几年钱,便要随便找个人家嫁了,再给家里换回点聘礼。
    她们都从家中姐姐以及其他长辈口里了解过这样的未来,所以面对砸到自己头上的馅饼,她们一开始都是不敢置信,现在被父母过来一闹,她们更是害怕失去这个机会,一刻都不敢放松,连上茅房都用竹篾片在地上写写画画,怕忘记刚学的生字。
    盛景意从唐氏口里得知这些事,免不了有些叹惋,重男轻女这种事从古到今都不少。
    唐氏最近精神倒是越发好了,她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她所学的东西从前都用来吟风弄月,现在却可以帮到这么多孩子,这是她以前从来没想过的!
    以前丈夫总劝她说,有没有孩子不要紧,他家中还有兄长,他自己也对养儿育女不甚感兴趣,实在想要的话从族中过继一个便是。
    丈夫要她别在意这个,只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她总想不开,不管是周围的人还是她的父母兄弟,都和她说嫁了人总要有个孩子才行,她嫁了人不生孩子,能做什么想做的事?直至看到这些孩子,她才明白丈夫劝说自己的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67章
    唐氏想开了,夫妻俩的日子也就变得更为和美。
    赵博士得知她现在和其他人一起管着两百来号女学生,还调侃道:“你的学生可比我还多,我只管着几十个,现在我们夫妇俩不能说是夫唱妇随了,得说妇唱夫随。”
    唐氏被他一句“妇唱夫随”逗笑了,心里忍不住想自己过去都在纠结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自找烦恼。
    在畅清园那边步入正轨的同时,徐昭明他们也积极地请赵博士促成国子监文会之事。
    赵博士去参加过《桃花扇》选角,在国子监之中引起了一阵热议,有的人认为他和几个学渣搅和在一起着实不像话;有的人暗中羡慕唐氏开明,肯放他天天往秦淮河畔跑,换了他们家的母老虎,他们耳朵怕是要被揪掉!
    不管其他人对这件事抱有什么样的想法,赵博士这个原本不太起眼的国子监博士现在也算是风云人物,走到哪都能被人认出来。
    毕竟,任何与众不同的行为都容易引人注目。
    赵博士对此不甚在意,听完徐昭明的策划颇感兴趣。
    由于徐昭明选的日期与湖山书院那边开文会的日期隔着两天,赵博士也没想到浮山书院那边去,只觉得这文会策划看着叫人耳目一新!
    赵博士一口答应去与国子监祭酒商量此事。
    国子监祭酒看完,也觉得新鲜。
    国子监收的学生大多是官宦子弟,只有少数是寒门子弟中的资优生。
    反正国子监里全是年轻人,那种老气横秋的文会和他们其实不太相衬,他们哪怕有机会去参加,也不过是作陪的,参与度很低,达不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良好效果。
    徐昭明递上来的这个策划既有竞技性又有娱乐性,可以让足够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很难让国子监祭酒不心动。
    更重要的是徐昭明几人还表示掏腰包奖励最后的“擂主”,钱这东西虽然是“阿堵物”,可是国子监里头还有一小撮需要这些阿堵物的寒门子弟,以他们的才学,争个擂主应该不难。
    徐昭明这撮学渣整天不务正业,要是他们能把心思用到这样的正事上,也是一件大好事,回头他碰上定国公等人时也能挺直腰杆夸他们有长进,而不是干巴巴地说一句“他们这个月表现不错”。
    好处这么多的事,怎么可以不搞?
    国子监祭酒心里其实还有点小意见,这日期怎么就提早了两天?要是撞上湖山书院那边的日期,他可以趁机拉一批人过来国子监,压压湖山书院的威风。
    国子监祭酒和开设湖山书院的名儒黄元微倒没什么私怨,只是他们是官学,湖山书院是私学;他们的省元主要是官宦子弟,湖山书院那边却来着不拒,只要资质不错的学生都愿意收。
    两相对比之下,湖山书院在士林之中的名气隐隐压了金陵国子监一头。
    作为金陵国子监祭酒,他能待见湖山书院吗?当然是不能的!
    可是身为读书人,哪怕不喜欢,他也得笑呵呵地与对方往来,谁叫人家黄元微名气大、号召力强?
    像这湖山书院开的文会,即便他心里再不喜欢,收到邀请也得去露个脸捧个场,要不然人家会说你傲慢、说你没风度。
    别问他感觉如何,问就是憋屈!
    国子监祭酒正要遗憾地把策划书合上,却注意到最末一段解释了一下赛制,说这个文会为期三天,第一天选出第一位擂主,第二天擂主守擂,众人挑战,挑战赢了,挑战者成为新擂主;挑战输了,擂主守擂成功!
    第三天的赛制也以此类推!
    每天的擂主都有一份奖金,要是有人蝉联三擂主,三份奖金都归他。
    这场为期三天的文会结束后,所有表现优异的参与者可以在点评老师的带领下参与《唐诗三百首》的编纂。
    《唐诗三百首》这书名听来朗朗上口,立意是给学诗的孩子启蒙用的,编纂出来意义重大,要是编得足够好,一定能挤进畅销启蒙书之列。
    谁在他们这个年纪能有机会参与这种著作的编选工作?
    别说学生听了会心动,连国子监祭酒自己听了都心动,准备捞个点评老师的位置坐坐。他虽然转行政岗位这么多年了,却还有一颗搞文学的心,他读的书多,知道的诗也不少,还是国子监祭酒,他凭什么不能当这个点评老师?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为期三天啊!
    第三天,正是赛况最激烈的决战阶段,到那时不仅学生们参与度高,应邀而来的人也不会少吧?
    到那时他们国子监岂不是可是把湖山书院的风头压下去?!
    想到这里,国子监祭酒忍不住开怀地大笑出声。
    他笑到一半,才发现赵博士还在旁边等他答复。
    都笑出声来了,国子监祭酒也不好让自己的畅快笑声戛然而止,只好继续把它笑完,才拍着赵博士的肩膀正色说道:“俗话说得好,‘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长处,只是我们见他们整日胡闹,便觉得他们无可救药。幸好还有你这伯乐在,要不然我哪里知道这几个孩子还有这样的能耐?”
    赵博士听了十分感动。
    不愧是他们的国子监祭酒,看到学生有长进居然高兴得在他面前失了态!
    赵博士问道:“那您的意思是这文会可以着手准备了?”
    国子监祭酒恢复了一贯的从容淡定,捋着长须说道:“既然是你的学生想出来的,此时就交给你去筹备,我会让其他人全力配合。”
    赵博士说道:“这点评老师的人选,不知您有什么想法?”
    小事他可以拿主意,但五个点评老师后续还得负责主持《唐诗三百首》的编纂工作,这书是以金陵国子监名义出的,人选还是得国子监祭酒来敲定才行。
    国子监祭酒说道:“这个容我想想,你先着手筹备,人选的事你不用担心。”
    赵博士点头,实诚地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您若是能当点评老师,学生们肯定更积极参与,不过您事务繁忙——”
    “最近也不是很忙碌,”国子监祭酒捻着须,慢悠悠地道,“何况这文会倘若办成了,实乃国子监的一大盛事,我这个国子监祭酒即便再忙,也能挤出时间来当这个点评老师。”
    赵博士更为感动了,别过国子监祭酒就去与徐昭明他们说起这个好消息:国子监祭酒不仅答应让他们开文会,还愿意在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当这次文会的点评老师!
    徐昭明一行人欢喜不已,又浩浩荡荡地跑去找盛景意分享这个好消息。
    真没想到他们几个学渣还有推动组织一场盛大文会的一天,说出去不知得惊掉多少人的下巴!
    盛景意见他们兴奋到连说带比划,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
    平时徐昭明是对文会什么的没兴趣,这次是由他们亲自搞的,他们左思右想,决定聚集到盛景意这边临时抱佛脚。
    都说临阵磨枪不亮也光,他们多背几句诗,到时哪怕不上场参与,好歹也能看得懂别人的高来高去!
    至于为什么选在盛景意这边,原因也很简单,他们一群学渣可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读书,光是想想就头皮发麻。
    别说别人了,就算他们亲娘看见了,怕是不会觉得他们想上进了,而是被什么妖魔鬼怪附了体!
    所以说,还是盛景意这边最安全。
    他们什么德性盛景意清楚得很,他们为什么突发性发愤图强盛景意也知道原因,不用费心去解释,省心得很!
    一群人围坐到一起,寇承平与其他人对视一眼,作为代表开始发言:“我们有个想法!”
    盛景意看向寇承平,很捧场地问道:“什么想法?”
    寇承平说道:“主意是我们出的,文会是我们策划的,我们不能只当默默无闻的观众!所以,我们决定选一个人去参赛!”
    徐昭明应和道:“说得有理!”说完他又拧起眉头,问出自己的疑问,“可我们选谁去?”
    狐朋狗友齐齐看向他。
    徐昭明:“…………”
    有种不好的预感。
    寇承平推推他,说道:“你觉得我们之中除了你,还有谁可以上?”
    狐朋狗友们七嘴八舌地符合——
    “对啊对啊!”
    “就是你了!”
    “舍你其谁!”
    盛景意也含笑看向徐昭明。
    这群小纨绔,徐昭明严格来说不算真学渣,他只是偏科而已。论起诗词来他比一般人要强得多,看看他搜罗了多少曲谱、多少唱词就知道了,写诗他不一定行,背诗他可以!
    众人讨论过后,一致决定推徐昭明上去给他们学渣小团队长长脸,要是能拿个擂主就更好了,以后他们到哪都能把腰杆挺得笔直!
    从明天开始,他们就从家中带出自己的唐诗相关典籍,轮流给徐昭明出题,培养徐昭明以一当十的勇气!
    当学生他们不行,当考官还不容易,他们保证能把徐昭明考得痛不欲生!
    就这样,小纨绔们敲定了新一轮的聚众读书计划,目标很明确:一起给徐昭明搞特训!
    徐昭明见所有人两眼放光地看着自己,心里那点小抗拒全没了,只剩下浓浓的责任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