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御街行终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今夜月色明亮微冷,投在太液池上的粼粼光影亦是凉凉地流动聚散,悄然无声。
    “太子死了?”
    女人雍容而淡漠的声音骤然响起。
    “我今日见到尸体了。”
    太液池畔的枫林之中,玉衡闻声一翻身,掸了掸衣袖懒懒地跳下了光秃秃的枝丫,恰恰落在了明仪太妃的身前。
    干枯的枝桠猛地一颤,随即便又在夜色之中逐渐凝住了枝干,遒劲而又曲折地直指天空,将那洒下的月光也分做了数道。
    “阿衡,如今可不是夏天,你这般躺着也不怕感了风寒。”明仪太妃借着月光,见玉衡穿得也并不算厚实,不由得轻叹着责备了一句,听得她很有些理亏地应下,这才直入主题道,“她竟也不防备着……如何?那尸体可有异状?”
    “确实蹊跷。”玉衡轻轻颔首,低声道,“我于医术验尸一道虽然不甚了了,却也看得出来,废太子的十指指甲上有不同程度的开裂脱落。”
    “含章殿告于天下的祭文中说,太子因金墉城的别宫消息闭塞,突发痢疾不及诊治而暴死。”明仪太妃回忆了一番废太子公之于众的死因,不由得微微蹙眉,“听闻他是死在便所之中,如此看来,倒更像是有人将他关在那里直至腹泻而死。”
    “正有此意。”玉衡自是赞同了这样的猜测,“只是以我之能,却看不出这毒药究竟是如何调制的了。”
    “消息刚传过来时暮桑便有所猜测。”明仪太妃思索了片刻,道,“她曾在尚食局做过一段时日的司药,依她所见,多半是太医署调用了些巴豆与杏仁,这两种药物都不算是罕见。”
    “巴豆杏仁……此次她下手还真是厉害。”玉衡轻轻地哼了一声,“不过是些怀念废太子的谣言,竟让长秋宫如此沉不住气。”
    明仪太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或许是担心太子脱离控制,谁知道呢?”
    “真是自大。她或许是掌权太久了……如今可是虎狼环饲之境。”玉衡微微蹙眉,“只怕近日的洛都之中会横生变故。姨母,昭阳宫近来还需多加小心。”
    明仪太妃沉声问道:“你觉得会是何人?”
    “赵王,或许还有其他人意欲分一杯羹。”不知何处而来的孤鸟在湖面的弦月碎影之上一掠而过,玉衡不着痕迹地循声瞥过一眼,复又移回了目光,“譬如秦家,还有河间王。他们安静得太久了,几乎便要让人忘却了存在。”
    “你且顾好自己吧,无论是谁,终归不会吃力不讨好地来动先帝的妃子。”明仪太妃沉默了半晌,又是叹道,“我还听闻长秋宫私下里突然翻出了西羌使团的旧案,也不知是吉是凶。”
    “一言难尽,与那洛河浮尸有关。”玉衡也不及细说,将此事一带而过,“即便要彻查,也得是过了这危险的时日。如今绣衣使上下因裴统领离去,倒是被长秋宫重组了不少心腹来,她也不是必需让我离京调查。”
    “即便如此,洛都之中也绝不会安逸多少。”
    “如此一来,岂非恰巧可以借机行事?”玉衡倒似并无担忧,“这也正是您所希望见到的。”
    “阿衡……我总觉得不安。”明仪太妃的眉头仍未舒展。因玉衡的身形高挑得近于男子,明仪太妃不得不踮起了脚才得以微微抬手抚上她的脸颊:“谢徵他们也被借着新岁将近的名义留在了洛都。新一年,只怕不会太平吧?”
    “姨母放心吧,我哪有那么不惜命?”玉衡笑了起来,轻轻回握住明仪太妃的手腕,“我也不会允许您这里出什么意外的。”
    说罢,她又微微向前探了探身,仍旧是漫不经心地笑着,凑在明仪太妃的耳畔低声道;“我还等着您来日将那白虎符奉上呢——开个玩笑。”
    ……
    月色清透,下临楼台。
    “手肘向上抬一些,力道还是不够。”沈砚卿负手看着风茗依照演示刺出的又一剑,轻轻地摇了摇头,“于你而言这确实太过困难了些,何必强求呢?”
    “我……只是害怕。”风茗犹疑了片刻,握剑的手不觉向下垂了垂,“害怕下一次自己还是会拖累局面,只能等待别人的援手。”
    “依你所言,这天下十之六七的人岂非都是‘拖累’?”沈砚卿却是淡淡地笑了起来,向着风茗的身侧走了几步,“何况那晚若非你应对得当及时调了枕山楼的人手,事情未必会解决得如此顺利。”
    一如许多人对她最初的印象,少女的手也是纤细而娇小,单手微微一握便能覆住大半。沈砚卿在风茗的身侧微微俯下身来,轻握着她执剑的右手向上略微抬了几寸,又纠正了一番她手中的着力。
    沈砚卿俯身之间一缕乌发飘然地垂在了风茗的肩头,有衣袂间淡淡的草木清香萦绕在她的鼻尖。风茗只是微微偏过头抬眼,便恰可看见沈砚卿流畅如玉的下颌,而他那琉璃般清透的眸光则是轻飘飘地落在剑尖之上,似是对自己一瞬的失神了无察觉,仍旧在低缓从容地解释着这一剑应有的力道与走势。
    沈砚卿一一地说罢,末了目光略微一侧看向了风茗,轻扬起唇角又问道:“……这次可明白了些么?”
    “大致……”风茗不觉抿了抿唇,低声答道。
    “这可是我先前便教过的一式。”沈砚卿听得此言轻笑了一声,松开手略退了一步,又道,“若是得空,不妨选上最为熟悉的一式多练几次,如此一来,倒也不会是全然的手无缚鸡之力。”
    “但愿能够如此。”风茗执剑的手悄然垂下,默然片刻后叹道,“其实那晚与其谢我,倒不如去谢过玉衡,我实在……没有做到什么。”
    “妄自菲薄。”沈砚卿似是有些忍俊不禁,语气之中却颇有几分认真之意,“你既然擅长于医药之术,何不设法借此代替拳脚身法之上的不足?”
    风茗咬了咬下唇,而后应道:“我会尽力尝试。只是……我怕南城那边,不会给我这样喘息的时间。”
    “此事你大可放心,风城无论如何都居于暗处,若想动手唯有借赵王起事之时顺势而为。”沈砚卿安慰似的笑了笑,“而赵王所要等待的,是长秋宫分出人手调查西羌使团旧事的那一天——不会很快的。”
    风茗再一次测过脸来端详着沈砚卿的神色,见得他似是眉头轻锁,良久才轻声一叹:“先生……你还是在担心。”
    “大敌当前,岂有当真能从容处之的人?更何况其中变数繁多,枕山楼若想全身而退,总该早作更多准备的。”
    沈砚卿说罢,这一次却是展眉一笑,而后抬起手来将风茗发髻之上因练剑时的一番动作而摇摇欲坠的发簪轻轻一扶,重又小心地簪好:
    “总会有办法的。至少……一月后的岁正与上元,尚可安然度过。”
    风茗不觉耳根略微红了红,抬眼正见得月色皎然,薄纱轻雾一般地洒落在沈砚卿的发上与肩头。
    ——御街行·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