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马兰当然不会吃孩子大了零嘴,而是又提了一下高厂长的的想法。然后道,“不过高厂长也说了,你不乐意也没事儿。反正这也不是啥值钱东西。你给厂里做了那么多事儿,他们给点吃的,咱也不欠他们的。你不要有压力。”
    江博见宋楚吃的高兴,觉得首都那边的东西可能会好吃一些。就有了想结交的想法。让他们以后可以帮着买东西寄过来。
    于是点头,“我给他们半小时时间。”
    六串糖葫芦换了半个小时的见面时间。吴总工有些一言难尽。
    高厂长倒是乐了,“看来我们苏顾问虽然平时挺严肃,但是性子还是和孩子一样啊。”他突然知道该怎么和苏顾问打好关系了。
    两人坐着吉普车就到了江博家里。
    马兰也跟着一起回来招待他们。
    因为江博要待客,宋楚也不能写书了,所以也跟着一起来接待客人。
    等高厂长带着人进来的时候,吴总工就看到两个孩子站在火盆的边上。
    顿时整个人不知道怎么反应。
    该握手?还是该抱抱?或者摸摸脑袋表示亲近?
    好在宋楚给他解围了,“糖葫芦是这位爷爷送的吗?谢谢,很好吃!”
    吴总工笑了笑,“你们喜欢就好。”
    马兰就给这位介绍了自己的儿子闺女。
    看到那个小男孩果然是苏江博,吴总工一言难尽。心里又十分震惊。
    江博看了看妈妈手腕上的手表,“抱歉,现在两点半,三点之后我要开始工作。”
    高厂长道,“对对对,咱是来聊正事的。这位吴总工是想问问你那个炉子的事情。”
    吴总工道,“对,苏顾问,我想问问你,关于你那个炉子的设想。”
    材料虽然重要,但是毕竟只是一种材料,但是炉子是可以炼制更多的钢材的,他当然更想知道炉子的好处。他研究过,那炉子确实很有特点。
    谈到学术上的事儿,江博脸上就更严肃了,“我称呼它上下复吹炉,从炼钢熔池上部通过顶上吹氧枪供应炼钢主要用氧,同时从埋入炉底的喷嘴将氧或惰性气体,有时伴之必要的粉剂吹入熔池,以增强熔池的搅拌和相应的冶金反应。具体的设计原理,我都在资料中记载了,你们可自己查资料。”
    吴总工激动道,“所以这炉子,它确实可以加强熔池的搅拌。炼钢成功率更高。”
    江博点点头。“这样浪费比较少。”他当时就是担心浪费资源,所以才会这么设计的。
    吴总工激动的心跳加速。昨天看到炉子,他就感觉这炉子似乎是一种变革。
    他心里有一种猜测,也从平安钢厂提供的炼钢资料中得到一些结论,但是他还是想听着歌设计炉子的人亲口说说,才能够最终肯定。
    现在得到肯定了 ,吴总工心里自然是激动万分。他甚至能够想到,如果这炉子一段推广,对于国内的炼钢事业有多大的改进。
    高厂长见他这么激动,好奇道,“吴总工,您怎么了?”
    “高厂长,那炉子对炼钢的作用,你都没想到过?”吴总工惊讶的问道。
    高厂长一脸疑惑,想什么?炼钢炉?不是为了炼新型钢材才建立的吗?
    突然,他想到了一点,惊喜的问道,“您是说那炉子不止是炼制新钢材有好处?”
    他一拍巴掌,“哎呀,我忘了这一茬了!”
    之前炼钢的时候,他一心想搞出新型钢材,眼睛都放在钢材上面去了,总担心炼不成。之前炼制失败的时候,他还觉得是自己炉子没建好呢。哪里会注意炉子的好处。
    吴总工都要鄙视他了,“这绝对是我们炼钢事业的大进步。”
    这两人激动来激动去的。马兰他们都插不上话。只能愣愣的看着。
    马兰觉得是好事,但是不知道这炉子到底具体哪里好。
    宋楚迷茫了,不是说钢材吗,咋又是炉子?
    江博觉得特别浪费时间。
    “同志,你,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吴总工终于想起他了,想起这个炉子的创始人。
    江博道,“因为那种钢材,需要这种炉子。”
    吴总工:“……”
    江博看了看时间,“抱歉,我得工作了。”
    宋楚想说没关系,她不着急。但是她发现小博哥好像不想和人家聊天了。所以就没吭声。
    吴总工这会儿激动的不想走,想和江博聊聊。但是江博很坚定的进屋里了。
    马兰咳了咳,“孩子还要写作业,初中生,学业挺重的。”
    吴总工:“……”
    这话听的怪怪的?
    还是高厂长等不及了,拉着吴总工往外走,“咱下次再来,先回去看看那炉子,我现在才注意到啊。这要是真的,那,那咱们这次可真是……”
    高厂长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这惊喜简直一个接一个,他最初只想改善一下厂里的钢材质量,结果苏顾问给他弄一新钢材。现在新钢材弄出来了,还给他附送一种新型的炼钢炉。
    苏顾问人太好了!
    为了研究炉子,吴总工也不走了。就准备留在平安县过年了。他要再仔细研究这炉子的好处。
    因为炼钢炉的事儿,炼钢厂里又炼了一次钢。这次吴总工带着技术员们时刻的记录数据。
    等最后记录完了之后,最终确认,这新炉子的价值可能比新钢材更大。
    这事儿得汇报了。这如果能够成功了,全国的炼钢炉都要做改变了。
    钢厂这边忙忙碌碌的时候,马兰他们也迎来了新的一年春节。
    今年的气氛比往年还要更好。
    家家户户拎着东西来了。妯娌之间和和气气的准备年饭。
    苏老太在一边看着,喜欢惹事的大儿媳妇如今也不惹事了,时不时的反而逗趣一下。二儿媳妇也给人笑脸了,不再总是一副瞧不上人的样子。
    三儿媳妇不演了,看着实诚多了。
    老太太欣慰。
    至于孩子们就玩的更高兴了。
    宋楚将苏小花也带过来吃年饭了。孩子们看到他们家养了猫,羡慕坏了。
    知道苏小花的经历之后,苏宝刚气的不得了,“以后要是被我发现谁干这种坏事,我就揍人了!”
    宋楚道,“我已经在写书了,希望能够有些作用。”
    孩子们都惦记着写书呢,听到宋楚已经开始写了,又围着她打听写啥书。
    江博看着被人包围的宋楚,撅了噘嘴,想着就这一天。等这几天楚楚写书忙完了,他再给他们继续总结资料!
    第47章
    年初二,马兰就带着自己丈夫闺女和儿子回娘家。这是这里的习俗,哪怕再穷再苦,这闺女都不能变。
    今年开春雪融化的早,所以可以自己骑车回去了,江博那车底盘低,不适合开回农村,还是得和爹妈挤一个车。
    就是两人个头都长了一些,所以有些挤着了。这次马兰坐在前面,江博和宋楚坐在后面,担心两孩子掉下去,还用绳子给绑了一圈。
    最舒服的反而是苏小花,用篮子装着挂在车头上。
    江博抱紧了宋楚,叹气,“回头我弄一张票,咱们再买一辆自行车。”
    苏志峰就道,“也没这必要,一年也就这一两次。”
    江博道,“免得平时爸爸妈妈挤着一辆自行车。”
    苏志峰觉得自己被鄙视了。什么叫做挤着一辆车。这叫难得亲近的机会。
    宋楚也高兴道,“那样爸爸也不用每天送妈妈上班了。”
    马兰:“……”算了,孩子一片好心,总不能说这叫情趣吧。
    苏志峰踩着车子,“车子带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你平时和楚楚不是也挤着一辆车吗?”
    江博道,“我那是小车。”
    苏志峰觉得儿子这么不客气,他也不必要给儿子留面子了,“就是个儿童车。”
    江博:“……”
    马兰笑嘻嘻的掐了一下苏志峰,“和儿子计较啥啊,他那脑袋瓜子哪里想到那么多。”就是小书呆子。
    宋楚帮着江博说道,“爸爸,小博哥以后会有本事换大车的。他现在还小,没驾照,只能开这种儿童车!”
    江博这才微微笑了。眼里有些得意。
    苏志峰:“……”闺女和媳妇都帮着儿子,他这家庭地位已经只能排第四了。
    再看看蹲在篮子里睡觉的苏小花,苏志峰觉得也有可能是第五。
    一家人笑着闹着,终于到了马家大队。结果刚进队里呢,就听到炮竹的声音了。
    当然不是鞭炮,队里买不起这玩意。他们是真的砍了竹子过来烧的。
    烧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当做是放鞭炮了。
    队里还拉起了横幅,“热烈欢迎苏江博同志一家回到马家生产大队。”
    然后队里社员们一个个的站成一团欢迎他们。
    苏家一家四口:“……”
    至于苏小花,要不是被宋楚抱在怀里,早就在炮竹起来的那一刻就要吓跑了。
    马家大队的社员们太热情了。
    马大队长和马三根、李四喜一起过来。李四喜笑着道,“闺女啊,这都是队里迎接你们的。咋样,开心不?”
    马兰:“……”实在开心不起来,挺尴尬的。
    宋楚高兴道,“开心。大家好热情啊。”
    马三根对着外孙女道,“那可不,大家知道你们要回来,早就组织起来了呢,说今年一定要迎接一下。”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