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8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哎,这对母子啊,这思想境界就是高。这样的同志,以后必须多提拔。
    吕县长和高厂长说了一会儿话就走了,现在新钢材出来了,他们得赶紧安排后面的工作。
    马兰关上院门,看着家里送来的这些吃的,顿时一脸感叹。
    “我咋觉得,咱家吃的也太多了。”
    之前老家给送粮食送人,现在这边又给送来这么多。
    感觉靠儿子这些礼物,都能过个好年了。
    苏志峰道,“咱家吃的多,要不把欠隔壁的债多还点。”
    马兰觉得也挺应该。
    他们这房子是分期付款,每个月还人家一点粮食。如今也算还了不少了。
    能够早点还,当然是早点还比较好。欠人家的总是不好。
    “我再给他们弄点肉。”马兰道。当初这房子买的便宜,现在住的也舒坦,她心里还有些感激的。
    只不过她也有些顾虑,所以没和那边接触。
    中午吃完饭,马兰趁着隔壁林大爷还没出门,就给他们送了粮食和肉过去了。她拎着大米,宋楚拎着一小块肉。
    林大爷过了称,二十斤大米,算是细粮了。
    “这肉,我算你们两斤细粮吧。”林大爷道。
    马兰道,“不用了,咱当初买房子也算是占了你们一点便宜,这肉当做我们给你的谢礼。毕竟都要过年了。”
    宋楚道,“林爷爷,这是礼物,你不要客气。”
    林大爷笑着看了看她,每天虽然见面少,但是总能听到这孩子在院子里的声音。他家老婆子也喜欢坐在院子里听对面的声音。每次心情都会好一些。
    “谢谢你们,那我就不客气了。”林大爷也不辜负孩子的一片心意。
    宋楚眯着眼睛笑。
    她其实很喜欢和邻居打好关系的。不是说邻里情吗?可爸爸妈妈不让她和小博哥来隔壁玩,说影响不好。她就只能听爸爸妈妈的了。有时候她还会听听隔壁的动静。要是隔壁奶奶不舒服了,她还会偷偷爬上梯子看一眼。
    和马兰从林家这边出来之后,宋楚回头看了眼,又问马兰,“妈妈,真的不能和他们做朋友吗?”
    马兰道,“就这样挺好的,要真有事儿,我和你爸爸会搭把手的,但是平时就这样吧。我看你林爷爷也不是喜欢和人交往的样子。”
    宋楚乖巧的点头。
    林家这边,林大爷收拾好了那一块肉,和林老太商量着晚上做瘦肉粥吃。
    林老太笑道,“好久没吃了,就做那个。那个特香。”
    这是自从他们家出事之后,感受到的第一次友好。两人心情都有些不错。
    家里还有一些吃的,马兰收拾了一下,准备留着过年吃。等年底单位发了福利了,还要给娘家和婆家送。
    马兰和苏志峰忙着即将到来的春节。宋楚和江博则每天窝在书房里写书。
    有了打字机确实方便多了,宋楚只需要念,江博基本上能够同步打出来。而且字迹整齐。
    唯一让宋楚觉得不好的就是,自己记不住那些编号,所以只能让小博哥给她打字。这样就比较耽误小博哥了,“小博哥,等我这书写完了,我就抽时间学打字机,我不能耽误你干大事!”
    宋楚坚定道。
    江博:“……”他觉得这就是大事……
    ……
    平安县钢厂这边很快就将他们的这一成果汇报上去了。
    吕县长也给上级部门汇报这个消息。顺便也给高所长打了个电话说了。
    高所长一听江博又搞材料了,顿时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叹气
    这孩子,真是离他们动力越来越远了。但是他也发现了,江博甭管是搞什么,好像都成功了。
    这会儿高所长都不得不承认,这孩子比他想的要更聪明。他不止具备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对各个领域都很有天分。属于全方位的人才。
    高所长觉得自己要更重视江博了。目前为止,他是知道江博所有成果最多的人。最清楚这样一个人才的重要性了。
    他想了想,决定去找省长,给江博多安排安保人员,光靠县里可不行。
    首都钢厂这边也接到了平安县钢厂的汇报。如今炼钢是国内首要任务。所以出现了这种钢材,自然引起了领导 们的重视了。
    为了炼出好钢材,他们要找老大哥那边引进设备,欠了不少债务。为了还债又要勒紧裤腰带。可想而知,一种好的钢材对国家的重要性了。
    如今平安钢厂能够在自身已经拥有的设备的前提下,做出更好的钢材来,简直是国内炼钢事业的一个重大家进步。
    首都钢厂这边的领导听到消息之后,都不大敢相信。
    因为平安钢厂炼出的这种新钢材,他们首都钢厂也有。而且还是从老大哥那边引进的一套生产设备才炼制出来的。如今国内已经在开会复制这些设备了,只不过工程量大,困难多,还没推广。
    但是现在平安钢厂不用借助那些设备,就炼出来了,这让首都钢厂这边的领导们怎么相信?
    而且平安钢厂给的这份数据显示,他们炼出来的镀锌薄钢耐腐蚀性比他们如今炼出来的还要好。
    这要不是平安钢厂那边搞得挺严肃,给的数据也很完善,大伙儿都要以为是吹牛了。
    首都钢厂这边立马安排了总工程师和技术员往平安钢厂这边赶。冰天雪地的,快过年了,大伙儿也不觉得奔波,反而觉得浑身是劲儿。
    紧赶慢赶了不好几天,终于赶到了平安县这边。
    首钢的人就看到了平安钢厂的新炉子了。一眼就看出,这炉子和平时的不一样。
    高厂长笑着道,“这也是我们苏顾问指导的。配合他给的炼钢方式炼,才能炼出好钢。”
    “你们苏顾问在哪里,我们能不能和他交流一下这新炉子?”首钢的吴总工道。
    高厂长闻言就为难了, “他不在厂里,要是想和他聊,得去他们家里。”
    吴总工疑惑道,“他不上班吗?”
    “……他在家里上班,搞技术嘛,就得有个安静的环境。”
    “……”简直是胡扯。搞钢材技术的,不在钢厂不断试验,怎么搞得出新钢材?
    高厂长见他脸色不大好,就实话实说了,“我们苏顾问情况比较特殊。”
    他就将江博的事儿给说了。
    听完江博的情况,这吴总工也惊呆了。
    原来那个被大领导表扬中华英才的苏江博同志……才十岁。
    而且不止做出了化肥,如今还搞出了新型材料。
    这可真是……
    吴总工都没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沉默了片刻,才道,“那我上门去?”
    高厂长道,“听说他最近在帮他妹妹写书,挺忙的。我还得问问他有没有时间。”没办法,他现在可不敢得罪那位小顾问了。谁知道他啥时候心情好了,就又给厂里弄点新型材料呢。
    高厂长现在对这位苏顾问很有信心。
    “……”
    “他母亲在我们厂里工作,我让他母亲回去问问,也挺方便的。”
    吴总工都没脾气了。
    高厂长心道您老也别不高兴,人家见不见还真不一定呢。
    果然,江博拒绝和他们交流。他很担心又和上次搞出发动机那次一样,被人给缠上了。他觉得很麻烦。
    “我很忙,非常忙。”江博觉得自己没骗人。最近楚楚灵感爆发,每天都有很多的情节要写。他得帮着打字。
    马兰道,“人家从首都来的。大老远的挺不容易的。”
    “我已经给了技术资料了。”江博严肃道。他是技术顾问,不是接待员,不负责陪聊天。
    马兰见他不乐意,也没多劝。上班之后就给高厂长汇报了这个消息。
    吴总工当时也在办公室,听到这消息,直接被一口茶给呛到了。
    这意思是连人都见不到了?
    这可不行啊,他不见到人,怎么能舍得走呢?
    但是高厂长也没办法,为难道,“他毕竟是个孩子,平时工作非常努力,您想想,这工作量放在一个成年人身上,那也不小吧,他这些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的。苏江博同志都这样付出了,咱总不能连一点自由都不给他,还要强迫他做这做那。咱又不是旧社会的资本家,剥削工人,是不是?”
    五十多岁的吴总工摸了一把头发,“高厂长,咱这大老远过来,不见到人不行啊。我这还想交流交流,这次过来,材料研究所那边的老同志也是拜托我的。他们也想过来看看,但是年纪大了不方便动身。我是带着他们的嘱托过来的。”
    听到这话,高厂长为难了。他觉得不让人见面,确实不大好。再说了,这次要是成功,首都那边还能给他们拨款,多建这种新型炼钢炉呢。毕竟这是新钢材,首都那边意思肯定是要先进行工业试验的。他们这边先建几座,等完善之后,才会全国推广。
    考虑这些,高厂长觉得自己应该搭把手,“要不这样,咱先让马兰同志带点礼物过去,孩子嘛,收到礼物肯定高兴。一高兴,没准就答应了。”
    吴总工:“……”
    还好,这次从首都过来他,他们也不是空着手来的。也带了一些东西过来备用了。
    但是好像不适合送给孩子的,都是一些香烟白酒之类的。
    倒是有年轻的技术助理举手道,“我带了点……糖葫芦。”
    吴总工在这些年轻助理里面一搜刮,就搞出了六根糖葫芦。然后找了牛皮纸包好。好在这大冬天,也没融化。
    还有点卖相。
    虽然不知道成不成,好歹也算是个意思了。
    高厂长帮着送到工会给马兰,让马兰带回去给孩子吃,顺便再帮着试探一下。
    马兰:“……这个不大好吧。”
    高厂长道,“没事儿,也不是啥值钱的东西,给孩子当零嘴吃的。苏顾问要是还那样,咱就算了。”
    马兰盛情难却,中午带着糖葫芦就回家了。
    宋楚看到妈妈带回来的糖葫芦,高兴坏了。“和咱们这里做的好像不一样。”
    马兰看到闺女高兴,心情也放松了,”那可不,这是首都带过来的。那边的老手艺。和咱们这边不一样。”
    宋楚砸吧一下嘴唇,眼巴巴的看着。
    江博拿起一串给她吃。宋楚咬了一口,酸酸甜甜的,里面还包了馅儿。可真好吃啊!
    “很好吃,大家都吃啊。”
    </div>
    </div>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