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哪?”
    “祠堂,姜波是大学生肯定是村里的骄傲,祠堂里肯定会写上他的家庭情况,以表光耀门楣!”说着,朱大娘拉起刘香玉就往祠堂去。
    第255章姜家村祠堂
    民居的门不好找,但是祠堂只往村中心去就成了。
    果不其然,在村庄的中轴线上,二人找到了一栋刷的雪白的两进院落,门头上挂着描金大字,“姜氏宗祠”。
    推门走进祠堂,看到内里的阵设都很新。
    早几年破四旧,像祠堂这种地方是首要破除的地方,所以一般宗祠都破破烂烂,姜家村却这样新,可见是某个出息的子弟回馈乡里出资重修的。
    “没听说姜家村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啊,把祠堂建这么好?”朱大娘打量四下疑惑的说道。
    “都出了大学生了,可不出息了嘛。”
    “大学生虽然稀罕,可是一个家里供出个大学生得把家底掏空,哪来的钱修祠堂。并且,你看这白墙,还没有干透,估摸就是这几天刷的。”
    “就这几天,那这可费不少工夫。”刘香玉也四处看了看,这才发现不光是墙面,就连牌位上的漆也是新刷的,梁上的祖先像也都从新上了色。
    “不对啊,就算要重修,也不可能一下子做这么许工夫,这个祠堂怎么看起来像是一下子搞起来的。”
    农村人建房子,因为人力财力有限,都是做完一道再做一道,所以不可能出现所有都是刚刚做好的样子。
    “姜卫东!”朱大娘突地看着影壁后的青石板浮雕喊了起来。
    刘香玉急忙走过去,“看到什么了?”
    朱大娘指着青石板说:“这个青石板上刻着,姜卫东捐资五万翻修祠堂。”
    “五万?那都够重盖一座祠堂了,难怪可以这么短功夫弄好。花了大价钱啊!”
    “这样大手笔,可是没听说‘姜卫东’这号人啊。”朱大娘还是觉得有问题。
    “你们哪来的,在这做什么?”两人正疑惑,突地一个男人跑了过来,面带敬戒的厉声说道。
    “我们是来……”刘香玉正想委婉的提一提姜波的事。
    朱大娘突地扯了她一下,对那男人露出一脸羡慕的笑说:“我们是朱家村的,听说你们村盖了座老气派的祠堂所以过来看看,你知道,早些年祠堂都被打砸了,这逢年过节找个祭祖的地方都没有。真是羡慕你们啊,老祖宗泉下有知也要褒奖你们呢。”
    朱大娘的奉承话成功让男人脸色柔和下来。
    他打量一眼四周,发现没什么地方遭到破坏,这才语气和缓的说:“你们朱家村的人消息还挺灵通的啊,这才刷上不到两天呢,你们就知道了。”
    “那是,这么大好的事肯定都羡慕的不得了,想来看看沾沾光呢。还是你们姜家有人脉,出了姜卫东这样长劲的人儿。”
    “姜卫东,嗬,他算什么东西!”男人竟十分不屑的说道。
    刘香玉已经明白朱大娘的用意,她这是采用迂回战术,故而跟着惊讶的睁大眼睛,说:“这可是捐了五万块钱呢,等于把祠堂整个重盖了,还不出息啊!”
    “那是他命好,生了个好儿子。”那男人忿忿的说道,“要不然就他那烂泥扶不上墙的德性,怎么可能出得了这么多钱。”
    “他儿子?年纪也不大啊……”刘香玉试探性的说道。
    那男人很是认可的点了点头,“所以说命好呗!这姜卫东是个混球,打牌喝酒打老婆孩子,把老婆都给打跑了,家里好好的地也不种,穷的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姜潮那孩子没办法就去参了军,这孩子就是命好,竟然遇到京中的贵人,呶,不光给钱修了祠堂,还把他弟弟送进银行端上铁饭碗了。这叫什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说啊,这人哪,不能随便瞧不起人啊,谁知道哪天就走了狗屎运发达了呢!”
    男人说着又是摇头叹息,又是点头赞叹。
    “那姜卫东确实是命好。两儿子都这么有出息。”朱大娘由衷的赞道。
    “是啊,姜潮确实是出息。姜波就算了吧,他那点水平,我还不知道。”男人说到这里又是一副不屑的表情。
    刘香玉:“姜波不是大学生嘛,水平肯定不差啊。”
    男人鄙夷的笑了下,“大学,那是什么大学,你以为是正二八经考的呀。都是姜潮托人找关系进的,要不然就姜波那小浑蛋怎么可能进得了大学。”
    刘香玉与朱大娘交换个眼神,“领导都说了,黑猫白猫都是好猫,总归是给村里办了桩大事。还是得好好感谢人家的。”
    男人笑了笑:“那是,这不把名字给刻在这了吗?流芳百世呢!”
    朱大娘又与那男人敷衍恭维几句,便拉着刘香玉离开了姜家村。
    路上,刘香玉边走边想,“这样看来这个姜波人品不咋地,全靠了兄弟的关系,才有了现在的好光景。这样的人人品肯定不咋地,昨天才答应好好的事,今天就变卦,看来他的目的并不是真的变卦而是另有图谋。”
    “那图的是什么?”朱大娘也觉得有道理。
    刘香玉想了想,肯定的说:“无非是财权,这个姜波掌管着贷款的事,来往的也都是有生意场上的事,而生意场上的人能走到贷款这一步的,都是真的有困难。姜波这一卡,显而意见是落井下石,求的是财!”
    “财?”朱大娘眉头一竖,“那就给他点好处呗。”
    刘香玉做生意这么久,不是没有遇到过索要回扣的人,所以也不算奇怪。略作思忖,“大娘,我们还是想办法把这个姜波约出来谈谈再说。先摸摸他到底想要多少,要是不出格的话,就给了他。”
    “好!”
    既然已经知道姜波是姜家村人,所以两人便买了礼物在村口等着。
    一直等到夜里六点多钟,终于看到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青年,骑着二八自行车摇摇晃晃的往村里骑来。
    “姜科长,您回来了!”朱大娘抢先一步,迎上去扶住自行车车头。
    姜波一脚落地撑住自行车,奇怪的看了看眼前的女人,“你们是……”
    “姜科长,你好,我们是永安乡羽绒服厂的,我是刘香玉,昨天和您联系过。”
    “不是已经回复你们,不能放款嘛,怎么还找到我家里来了。”姜波一听二人的来意,当即沉下脸,骑了车就要走人。
    第256章苗字军旗
    朱大娘死死的按住车头.
    香玉急切的说:“姜科长,你听我们说,我们羽绒服厂绝对是可以赚钱的。只是一时有困难,再者说了,就算我们不赚钱,还有厂子在呢,银行总是不会亏的。你先别急着拒绝,听听我们的接下来的赚钱计划好吗?”
    姜波却是眉头一蹙,沉着脸说:“我不管你有什么计划,总之,这个贷款是不会批的。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姜科长,求求你,听听我们的计划,我们真的能赚钱,姜科长……”
    刘香玉哀声求着,姜波用力的将她推打,趁着朱大娘去扶她空档,骑着自行车跑了。
    “姜科长,姜科长……”
    刘香玉还想爬起来追,朱大娘却抱住了她的腰,“别喊了,这个姜波不分青红皂白就拒绝我们,肯定是受了人指使。”
    “受人指使?”刘香玉疑惑的说道。
    朱大娘肯定的点头,“你们羽绒服厂生意红火,不知道多少人眼红,肯定听说你要贷款救厂,他们就提早与姜波打好关系。”
    “那怎么办?”刘香玉苦起脸,这要是有人再背后搞鬼,可就麻烦了。
    “今天天也不早了,先回我家住下再说。”
    朱大娘带着刘香玉回到朱家村。
    而另一边蓝玉烟与田兰办事则顺利多了,当天就在供销社的同一条街上看到间不错的房子。一幢三层的小楼,一楼可以打通了做店面,二三楼则可以做成办公室和和宿舍。
    且价格合理,田兰当场便交了定金,约定买房的时间。
    办妥了一件大事,蓝玉烟和田兰都有些兴奋,但是更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刘香玉。
    两人便连夜开车从市区赶到朱大娘家,却没有想到,一进门迎接他们的是愁云惨雾。
    刘香玉连饭都没有吃几口,就撑着脑袋坐在灯下拿个纸笔不停的涂涂画画。这是她习惯读书学习之后养成的习惯,一遇到难题就情不自禁的拿笔乱涂。
    蓝玉烟进门一看到这状况就知道事情肯定有些难办。
    “外婆,妈,你们饿了没,我和田兰姨带了些粽子,热了当夜宵吧。可好吃了。”
    蓝玉烟故作轻松的笑笑,将粽子交到朱大娘的手中。
    朱大娘拍拍刘香玉的肩膀,提了粽子让大儿媳妇去热,自己又转回到房间。
    刘香玉这会已经放下笔,眸光沉静,“我想好了,只有把那个唆使姜波的人找出来,让那个人知道厉害,姜波才会按正常流程帮我们办贷款。”
    “你这话说的轻巧,可是那么多眼红我们羽绒服厂,怎么确定是谁干的呢。”田兰已经听刘香玉说过了事情经过,皱着眉头苦恼的说道。
    刘香玉恨恨的将拳头击在另一掌上,“能攀上姜波这层关系,又财大气粗的,左右不过那几个人。”
    这年头个体户才刚刚兴起,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闹,就算羽绒服厂重新开起来,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唯有隔壁县的厂子,才有能耐和他们抢生意,几人稍作分析便锁定了目标。
    “不对,不对……”蓝玉烟听了几人的分析却是摇头。
    “怎么了?”刘香玉疑惑的看向她。
    她知道这个女儿向来有主意,有时候比几个大人还要聪明。
    蓝玉烟转眸,严肃的说:“我们昨天晚上才说要办贷款,然后一个晚上不到姜波就拒绝了,并且周乡长是直接打电话给姜波的,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并买通姜波。事实只能一个,那就是姜波主动放出消息,然后给我们设障。可是这年头没几个厂子办贷款,他要完成工作目标理论上该接受我们才是。他却拒绝了,这说明拒绝的理由比完成工作任务更有诱惑力。”
    “别人给他好处了呀。”朱大娘皱起眉头说。
    蓝玉烟摇头,“可是好处这东西别人可以给,我们也可以给,但是他却完全不给我们说话的机会,这说明不仅仅是好处这么简单。”
    “那你的意思是他就是不肯给我们?”田兰忧心忡忡的说道。
    “对了,你们今天说姜波有个很有出息的哥哥,然后老爹却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会不会是因为他们两个,姜波才为难我们呢?”蓝玉烟沉吟半晌冷静的说道。
    刘香玉想了想说:“姜波和姜卫东我们认都不认识,怎么可能因为他们。”
    “这不一定,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不代表不会发生。”蓝玉烟想了想说:“明天我们再去姜家村一趟,把他的家庭情况再了解清楚些。”
    第二天一见姜波骑着自行车离开了姜家村,几人便进了村。
    快过年了,姜家村里不时有来卖年货的货郎,故而几人进村也没有引起来多人的讶异。
    蓝玉烟听说姜家祠堂的事,径自先来了这里,却不想今天大门上了锁只能从门缝看到一点里面的光景。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不一会蓝玉烟就放弃了。
    正要离开祠堂,突地看到祠堂大门口的石狮底座上刻着军旗,上面还有一个苗字。
    苗字军旗,这不是白青凤带领的那只军队的幡号吗?怎么会刻在姜家祠堂门口的石狮上,还有这大冬天为什么要将祠堂粉刷一新。
    真像村民们说的那样,赶着过年祭祀,还是另有隐情。
    蓝玉烟觉得眼前的疑问越来越多,但是真相却又好像隔了一层纱,呼之欲出。
    “怎么了?”田兰见她一次对着石狮底座看,奇怪的问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