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且南菩萨为了表现自己爱顾旧臣,是绝不会越过他师父把他提起来的。
    不过称帝的事确实是要提上日程了。
    杨少伟笑了笑,他得赶在所有人之前提这事,到时候他的功绩就是最大的。
    日后哪怕不能越过他师父,也差不到哪里去。
    他要先把位子占了,否则后头的人都想爬上去,到时候就难说了。
    不说别人,就是他下头的那些人,不都削尖了脑袋想到南菩萨面前去露个脸吗?
    呸,只要他还在,下头的那些蚂蚱就跳不下去。
    想把他当跳板?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常熟府衙内。
    宋石昭接到信以后就连忙吩咐人整理了他的东西去汉阳。
    之前林渊去了汉阳,把他留在常熟,那时起他就开始担心受怕。
    因为他知道,林渊一定会从汉阳去大都。
    如果林渊去了大都他不在林渊身边,他的位子就不稳了。
    自从知道汉阳那边大胜了王保保,他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收到信后,他才松了口气。
    如今吴长青也能独当一面,留他在常熟,宋石昭也不担心。
    高邮有姜桂,林渊的这位义兄本事虽然不大,但幸而是个小心谨慎的性子,倒是一直没出过什么错,身边也有几个聪明人,虽说各有各的心思,但也干不了什么坏事。
    去岁姜桂还朝杨子安借了兵。
    因为这个,还真打退了来进犯的兵。
    进犯的滁州那边的人,如今孙德崖那边也坐不住了,他自己开了个坏头,自己爬了上去,下头的人也是内斗不断,被姜桂打回去以后元气大伤。
    宋石昭得知姜桂借兵只是因为做了个梦,都不由得叹他运气好。
    人啊,有时候不需要聪明,也不需要太能干,比如姜桂,他这辈子干得最聪明的事就是跟南菩萨结为异姓兄弟,又小心谨慎,没落下什么大把柄,在任上没干出多大的成绩,可也没干过什么坏事。
    又打退了敌军,身上也有了功劳。
    只要姜桂日后不犯傻,姜氏三代的富贵是跑不了的。
    有些人汲汲营营几辈人,都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怎么让人不羡慕呢?
    作者有话要说:  安丰和滁州基本就是秋后的蚂蚱了。
    等林渊登基就能开始基建,开始苏苏苏苏——虽然之前就挺苏的了2333
    第145章 145
    宋石昭骑着马, 手里握着马鞭,他这身子骨早不能骑马了, 可为了尽早赶到林渊身边, 简直是豁出了这条老命在赶路, 连仆从都劝他:“您要这样赶路, 赶过去就倒了, 那才得不偿失。”
    然而宋石昭听不进去, 他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必须在攻入大都时陪在林渊身边。
    若是那时他不在, 将来……
    于是宋石昭果不其然病倒了。
    林渊到马车上去看他, 就见宋石昭一脸病容, 双颊凹陷,原本就有了老态, 现在看上去更添憔悴, 唯有一双眼睛,亮得吓人。
    仆从正在劝宋石昭喝药, 一见林渊来了, 连忙跪倒在一边。
    林渊冲他说:“让宋先生把药喝了。”
    这下宋石昭不敢不喝药,闭着眼睛把药灌下去,仆从连忙给他塞了颗蜜饯。
    宋石昭嘴里包着蜜饯不敢说话, 怕行为不雅。
    倒是林渊坐在马车上,叹息道:“先生还是要顾及自己的身体,您可不是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了。”
    宋石昭连忙说:“只是赶得急了些,看着虚弱, 里子还在呢!我这叫老当益壮,您可别为我忧心!”
    林渊笑道:“你得保重身体,等进了大都,那才有得忙。”
    这话刚落音,宋石昭的眼睛就更亮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能亲眼看着林渊登基称帝,还有比这更让激动的吗?祖先没能做到的事,他宋石昭做到了!
    林渊也知道宋石昭为什么干得这么急,他白天骑马晚上做马车,自己累不说,仆从和护卫们也累得一到就倒地睡了。
    他既感叹于宋石昭的坚持,也惋惜宋石昭无法年轻几岁。
    哪怕只年轻十岁呢?
    宋石昭休息了半日,就忙不迭的跟林渊汇报常熟那边的事务。
    “百姓倒是听话,那些氏族就不怎么温驯了。”宋石昭靠在靠垫上,精神比半日前好了不少,他井井有条地说,“我便提起一个立靶子,让他们自己斗,他们斗的差不多了,便抄家拿钱,有些入了狱,有些放下去当平头百姓,虽还有心思多的,但大体不用操心,吴长青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有郑清风在一旁帮扶,他就是阿斗也能立起来。”
    林渊奇怪道:“真是奇了,我竟从先生口中听到了第四个人的名字。”
    宋石昭心高气傲,能被他挂在嘴边的,吴长青一个,罗本一个,宋濂一个,没想到现在还多了一个郑清风。
    宋石昭讨饶:“您可别打趣我了,那郑清风看着是个沽名钓誉之辈,人却有几分贤臣之风,我看啊,吴长青也不如他。”
    林渊记得郑清风,他去之前是个白吃饭不干活的,去之后倒是表现过一两回,但也没有给林渊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毕竟有才华的人不少,想依附于他,从他手里获得权力的更多。
    要是个个都记得,林渊必须要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天才脑子。
    “你徒弟来见过你了吗?”林渊问。
    宋石昭:“您在,他还敢来?”
    林渊看宋石昭那副得意的样子,忍不住笑:“你就不怕他跟你离心?”
    这把年纪只有一个弟子,又没有妻子儿女,宋石昭还真是把杨少伟当儿子看的,他以后养老送终可都指望着杨少伟。
    宋石昭低着头:“他熬过这一关,您才能用他。”
    林渊没说话。
    年轻人心浮气躁是常事,得磨一磨,林渊还没下手,宋石昭亲自来了。
    到时候就算杨少伟有怨气,冲着的也是宋石昭,而不是林渊。
    虽说林渊手里看似不缺人了,但干大事的,稳重的,能率领众人的人还是少数。
    宋石昭总有退下去的一天。
    他退了,杨少伟才有出路。
    否则林渊是不可能让师徒两人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子。
    以前打仗,林渊手里缺人,都是混着用的,但如今不同了,他要入主大都,文臣的问题就要开始重视。
    元朝大都就是北京,林渊也不准备再挪。
    毕竟北京的地理位子好,加上林渊穿越前的首都也是背景。
    林渊抬起头。
    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想过穿越之前的事了。
    偶尔想一想,想的也是租来的房子里养的那盆吊兰死了没。
    或是他一直没交房租,房东看到他的尸体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屋子里肯定都臭了。
    林渊他们在后头,朱元璋陈柏松和李从戎他们在前头。
    这次他们带了四十万大军,行军比以往还要慢一些,但也足够快了。
    毕竟骑兵开路,日夜兼程,遇见狂风骤雨或崎岖地形才停下来修整歇息。
    士兵们也不叫苦,有什么好叫苦的?
    他们如今每日都能分到些肉铺,哪怕只是尝尝肉味,就已经足够幸福了。
    将军还说了,等打了胜仗,拿下了大都,他们能吃肉吃到饱。
    凭着这个,他们都想早点到大都,拼杀一场,肯定能赢,赢了就吃肉。
    “大都什么样啊?”有士兵在歇息时和身边的人说话,他脱了鞋子抖抖里面的石子,味道大的把自己都熏得向后仰。
    身边的人也捏着鼻子,催促他:“快穿上。”
    重新穿好鞋,等味道散了,身边的人才说:“我怎么知道,我又来去过大都,听说大都遍地都是黄金!”
    “遍地黄金?”士兵嗤之以鼻,“那岂不是家家户户都是富户?真那么有钱,下头的官还盯着老百姓的那点家底?”
    旁人:“我也没去过,你跟我说有个甚用!”
    “等打了胜仗,咱们还是得听南菩萨的,也许留在大都,也许还要去打仗,大都如何,现下也不跟咱们相关。”士兵想着未来,“当十年兵就能退伍,朝廷还给安排事做,退了伍,我就去娶个媳妇,生几个娃娃,要是还能种地就好,有地就安稳!”
    旁人笑他:“没志气,我就不退伍,我以后要升排长营长,不离开军营也能娶妻生子。”
    各有各的想法,大战在即,他们谈谈天说说未来,心里也好过一些。
    谁也不会去谈输了怎么办。
    朱元璋他们如今在帐内,副将和罗本也在此处,他们要商量怎么攻打大都。
    “从此门攻入。”罗本的手指在沙盘的一处。
    所有人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都没有异议。
    进城不会太难,难的是打入皇宫。
    不过城都能进,拿下皇宫也只是时间问题,可没人想拖得久一些,拖得久了就有变数。
    陈柏松问罗本:“何处的百姓最少?”
    罗本摇头,他也不知道。
    但打起仗来,是不可能不误伤百姓的。
    只是多和少的区别而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