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林渊坐在马车上——他的大腿至今没有磨出茧子, 骑马只会让他的大腿变得血肉模糊, 林渊在“男子汉的脸面”和“不要变成鸭子”之间选择了后者,
    好在按照他今时今日的地位, 也没人会笑他。
    三个大将军都要在前头带兵, 必须得骑马, 林渊的马车上坐着宋石昭和罗本。
    土路并不平整,虽然林渊治下的几地都在做道路建设, 不过他们现在经过的路显然还没能进入规划, 人手还是太有限了。
    林渊还记得很久以前的宣语“人多力量大”,于是人们就拼命生孩子, 加上一直有多子多福的说法, 于是人口开始爆炸,因为那时候缺少劳动力,缺少许多技术人才,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就是这些在同一时代出生的人,一旦进入老年,社会也会被动进入老龄化社会。
    年轻人的就业出路会减少,老年人的生活压力也会变大。
    所以鼓励人口增加是一把双刃剑。
    林渊叹了口气。
    他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不知道如今的汉阳的局势如何了。”宋石昭看着探子穿回的消息, 上面写着倪文俊已反,但现在徐寿辉和倪文俊之间的局势如何,他们了解的并不清楚。
    宋石昭说道:“倪文俊应当能得偿所愿,徐寿辉能用的人并不多,也不是一个出色的皇帝。”
    罗本此时却说:“徐寿辉虽不行,他手里还有四大天王,太师邹普胜,将军除了倪文俊以外还有赵普胜和傅友德,这三人也不是草包,倪文俊公然造反,这三人自然要拼命相抗,到时候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林渊笑道:“贯中说的有道理。”
    林渊发话了,宋石昭也就老老实实地说:“是我孤陋寡闻。”
    林渊安慰他:“不怪先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若能知天下事,便不是凡人,而是神了。”
    宋石昭低下头,一副很是羞愧的模样。
    离开林渊的领地以后,路边的风景很快就变了。
    荒凉的土地,了无人烟,人们在放弃了自己的家园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路边还有被野狗拖拽出来的尸体,有些甚至已经只剩下骨架。
    如今天下就是如此,大城还要好些,至少城内还有武装力量,大户们也不会让匪徒进城,无论如何,他们在当时都是团结一致的,百姓们也能受惠。
    但乡下农户可没有这样的条件,没人会保护他们,而匪徒们攻击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最小,所以他们受害的几率更大。
    林渊想起蒋光给自己送来的密信,知道此时的蒋光还没有在粮食上做手脚,那么倪文俊现在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精神也是最好的,现在去打他们,林渊很有可能面对腹背受敌的情况。
    最好的情况,就是当他们到达汉阳时,徐寿辉和倪文俊双方的兵马都处于最疲惫的状态。
    那时候他们再打,己方的消耗会下降到最小。
    他们已经在路上走了接近两个月了。
    在没有汽车和高速路的古代,骑兵有马匹代步,但更多的士兵是步兵,他们只能靠自己的两条腿前进,除了步兵以外,还有后勤兵要运送粮草,更后头还有随军的大夫和护士。
    护士是个新的行业,但愿意成为护士,接受培训女人并不多。
    因为护士意味着有战事的时候她们也要被征召,也要上战场,虽然是在后方,但如果输了,她们也逃不掉,可如果能活着回去,她们就能升职,月薪也会变多。
    所以一般选择成为护士的女性,大部分都是独自一人,或是家庭极度贫穷。
    而后勤兵则更多的是身体强壮的男人,如果缺少兵力,他们也会成为上战场的兵。
    士兵们都很疲惫,每天都要赶路,还要戴着范阳帽,范阳帽是铁质的,很重,虽然能保护他们的要害,但是也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负担,九月,秋老虎正盛,阳光强烈,尤其是正午,所以正午这段时间是不赶路的,林渊担心士兵们脱水,所以每次停下来扎营,都要先派人去寻找水源。
    马车一停,林渊就跳下车,一旦不再行军,马车里的温度比外头的更高,毕竟外面还能有风。
    但宋石昭死活不愿意下来,他说他年纪大了,不怎么怕热。
    林渊也没有强求,他有时候都不知道宋石昭在想什么。
    还是罗本告诉他:“他刚刚流了不少汗,不愿意下来的原因估计是风一吹,我们就能闻到味了。”
    林渊:“……难道不是在马车里味道更大吗?”
    罗本:“人年纪大了,有时候会有些……”
    林渊沉思片刻,他怀疑宋石昭年纪再大一些,说不定会得老年痴呆。
    看来以后还是多给宋石昭找点活干吧,维持频繁的脑力活动,说不定会对老年痴呆的预防有点成效?
    小兵给林渊和罗本搬来了两个马扎,放在空地上就能做人,跟钓鱼时候携带的便携小凳子的原理差不多,小兵用一脸崇敬和有些狂热的眼神看着林渊,但现在的林渊已经能完全视为无物了。
    罗本出去转了一圈,捧回来了两杯茶,林渊也环视过一圈,士兵们都纷纷取下范阳帽,找树荫处休息,也有精神比较好的围坐在一起聊天,喝点水,吃点东西,出发时他们都分到了不少肉铺,耐嚼,越嚼越香,虽然没用什么香料,但肉本身的味道已经足够征服他们的胃了。
    至于陈柏松他们,则是在更前方的位子休息,他们带领着的士兵是骑兵,和一小错身体素质更好的步兵,他们沿途还要辨别方向,寻找适合扎营的空地,以及巡视扎营处附近是否有百姓或是盗匪。
    这本来应该是斥候要去做的活,不过这次因为林渊亲自出征,所以他们的反应都有些大。
    林渊也劝过,但他们都坚持,所以林渊也不在这上面浪费口舌了。
    罗本和林渊都坐在马扎上,因为地面不平整,坐在马扎上有些摇摇晃晃。
    林渊有种自己在坐摇摇椅的感觉,他对罗本说:“你觉得徐寿辉和倪文俊,谁会赢?”
    罗本认真地说:“徐寿辉。”
    林渊笑道:“为何?”
    罗本:“倪文俊名不正言不顺,便是起兵,手底下的兵也难以真心服从,相比之下,徐寿辉是皇帝,他占着大义,登基以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劣迹,手底下的将军也不止倪文俊一个,倪文俊没了,其他几个正好能出头,更何况,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看上去徐寿辉正处于劣势,倪文俊兵强马壮,并且了解徐寿辉手里的兵力分布,看上去比徐寿辉更有胜算。
    林渊目光看向汉阳所在的方向,似乎已经穿过重重阻碍看到了汉阳。
    他已经在想自己打进汉阳后该怎么做了。
    就像他在高邮和泰州做的一样,先把原有的政治班底打散,打乱,安插自己的人。
    接下去要做的就更简单。
    林渊笑着摇头,他也感觉自己有点自负了。
    罗本也看到了林渊的笑,奇怪道:“大人这是……”
    林渊:“我只是在想,或许有一天,我会变成一个你们无法理解的人。”
    罗本:“大人何来此言?”
    林渊自嘲的笑了笑:“没什么。”
    他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了,想的少一点,反而会更加轻松。
    士兵们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手里都握着武器,这是无数战役给他们带来的习惯,他们的睡眠也不会很深,如果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他们连眼睛都不一定会睁,而是直接把长枪或刀刺出去。
    “梦中杀人”在战场上是非常有可能的,人们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尤其是在意识不够清醒的时候,本能就会接手神经反应,求生的本能左右着他们的行为。
    “前方有马!”
    “有旗!是咱们自己的兵!”
    一匹黑色骏马驮着一个矮小的男人,男人还举着一面小旗,以免被误伤。
    他跳下马背,大步跑到林渊面前:“禀告南菩萨!我们遇到了一支大军,也在前往汉阳!还请南菩萨定夺!”
    林渊抿着唇:“谁的兵马?”
    男人:“旗上写着孙字,应当是孙德崖的兵。”
    林渊:“多少人?”
    男人:“粗略看来,应有十万。”
    如今孙德崖已经取代了郭子兴,接手了郭子兴的势力,他的性格也跟郭子兴完全不同,所以他会盯着汉阳,其实也不算出奇,他本身就是一个贪婪的人,贪婪之徒从不会嫌弃自己手里的土地和势力变多。
    林渊:“告诉他们,便拿他孙德崖的兵练练手,后援马上就到,给我把他们留下。”
    第114章 114
    倪文俊正在帐内, 前方是冲锋陷阵的将领和士兵,他坐在后方的战车上, 伸着脖子看前面的战况, 他是打仗出身, 实打实靠军功成为了元帅, 但是如今, 他却不愿意上战场了——那是将军的活, 不是皇帝的。
    自古以来御驾亲征,也没见几个皇帝真的上过战场, 他们只需要在安全的地方喝喝茶, 然后等着胜利的消息传来。
    如今倪文俊觉得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自然也不能再像以前一样。
    但出乎他想象的是——他原以为不堪一击的敌人,此时却展现出了无比强韧的一面, 赵普胜亲自带兵冲在最前方, 浴血奋战,将原本劣势的局面扭转成了势均力敌。
    倪文俊气得几乎要咬碎自己的牙。
    难道他不比徐寿辉更值得追随?不比徐寿辉更聪明更伟大吗?
    这些人难道瞎了眼不成?
    等他取胜, 必然要砍下赵普胜的头!让所有人看到这就是反抗他的下场!
    和他相比, 林渊这边的局势就好多了。
    孙德崖手下的将领显然没想到会遇到拦路虎,孙德崖派出来的将军是赵均用,原先是徐州的守帅, 后来和彭大一起率领余部投奔郭子兴,孙德崖能取郭子兴而代之,跟着两人有脱不开的关系。
    这两人各有各的优点,也各自有各自的缺点。
    但有一点两人是相同的——充满野心, 并且心比天高。
    彭大更冷静,而赵均用更意气用事,换句话说,就是他非常容易被人激怒,狂妄自大,经受不了任何一点质疑。
    在没有林渊的历史记载中,赵均用被孙德崖一撺掇就抓了郭子兴。
    然后他和彭大在郭子兴和孙德崖都还是元帅的时候就自立为王。
    只是这次他们俩不知道怎么就被孙德崖笼络了,还成了他手里的大将军。
    但按照林渊的经验看来,他们虽然没有自立为王,但性格应该是没变的。
    林渊对罗本说:“还要请军师到前方去。”
    罗本起身行礼:“必不辱使命。”
    林渊提醒道:“赵均用此人狂妄自大,若诱敌深入,兴许更为妥善。”
    罗本一愣,他看着林渊,忽然觉得这世上就没有林渊不知道的事,也没有林渊不了解的人,他看向林渊的目光中增加了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崇敬。
    或许……民间称呼林渊为南菩萨,是有原因的。
    至少罗本没见过林渊这样的人。
    林渊目送着罗本骑马离开,对罗本这种读书人而言,骑马也算是一种折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