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3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倪文俊点头:“也有道理,子豪,如今地里产出可不怎么样……”
    周子豪对倪文俊说:“大将军,我知他必然奸猾狡辩,便带了他放在粮仓的粮食过来,您看。”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布袋一打开,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充斥着室内。
    就连倪文俊都不由得屏息,这样的陈粮……该是陈了多少年啊?
    倪文俊也过过苦日子,但日子再苦,也没吃过一撮就成灰的糠啊。
    周子豪握紧拳头,微微用力,糠就成为灰,他一放手,灰就撒了。
    缓缓的漂浮在空中,然后落到地上。
    倪文俊的脸也黑了,他转头问谋士:“这就是你给本将军的将士们吃的东西?你家的马都不吃这个吧?将士们是去给本将军拼命的,你这是要害他们的命!”
    谋士这下也不敢狡辩了,他连忙跪伏下去,瑟瑟发抖地说:“大将军,银子不够啊!兵器用的是精铁,若无兵器,上阵如何杀敌?大将军!属下也是为您啊!”
    倪文俊也知道银子不够,他虽然能用的不少,但是如今兵器是什么价?
    兵器太贵,粮食自然要往后排。
    周子豪冷笑道:“我就知你有这一说,吴兄,大将军天降英才,天下有识之士皆愿依附大将军,前些日子有一商人求上我门前,愿送粮于将军,怎么?吴兄竟从未想到这个?还是想要功劳,所以毫不在意?”
    倪文俊:“等等,你说有商人要送粮给本将军?”
    周子豪这才跪下:“大将军天命所归!即便是商人,自然也会臣服于大将军。”
    虽然他给蒋光承诺的是收他的粮食,但他可没承诺要给蒋光多少钱。
    他一个商人,难道还能跟强权拗着?
    作者有话要说:  蒋光:卧槽!他竟然想坑我!
    还好我肯定比他坑的大。
    第112章 112
    这天晚上没有星光, 天刚暗下来,皇后便请来了韩林儿, 她毕竟是皇后, 父兄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刘福通愿意重用他们, 否则皇后也不可能突破重围, 成为“一国之母”, 所以韩林儿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这个妻子一点面子。
    韩林儿刚从书房出来, 他脸上带着笑, 心情似乎不错, 近来刘福通对他“宽容”了一些,他偶尔的想法也能得到刘福通的支持。
    就连韩林儿自己都觉得, 他既恨刘福通, 又离不开他。
    他还需要积蓄力量,在那之前, 他不能对刘福通露出自己的爪牙。
    所以他即便不想看到皇后, 在内侍通报以后还是来了。
    皇后大约也没想到韩林儿真的会来,往日派人去请,那边总是说皇上忙于政务, 让皇后娘娘早些歇息,这话听得多了,皇后自己都没报什么希望了,若是皇帝真的忙于政务, 还有时间去宠爱李氏?
    当韩林儿迈进门槛,皇后就行了半礼,宫女们则是全部跪下,等着韩林儿让他们起来。
    韩林儿扶起皇后,他与皇后年纪相当,若是不看脸只看身形和背影,宛如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然而若是看脸,两人则十分的不匹配。
    韩林儿面白如玉,身材挺拔,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也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气质,甚至称得上是龙章凤姿,他五官俊秀,虽然不算英俊咄人,可也胜于常人。
    相比之下,皇后就逊色太多了。
    “皇后不必多礼。”韩林儿一脸笑意的扶起皇后。
    他的动作从未如此轻柔,他的表情从未如此温和,皇后有瞬间的失神,她是个把丈夫视作生命的女人,她面对着这样的韩林儿,几乎快要丧失理智,但是她很快回过神来。
    他的爱不属于她,并且永远不会属于她,即便他会偶尔的表露出温柔,但她只是被他的温柔波及了而已,他的温柔也从来不是因她而起。
    皇后站直了身体,她身后的宫女们都在谢恩。
    韩林儿并不爱自己的皇后,他在娶了她以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屈辱,这样一个无颜的皇后,还不如一个平庸的皇后,更何况这个无颜的皇后是刘福通选给他的,但他连拒绝的权力也没有。
    他也不爱李氏,可当他发现自己越宠爱李氏,朝堂李氏一族的人就会越听他差遣的时候,他就找到了后宫的用处。
    他宠爱李氏好歹还能收获李氏一族的忠心,宠爱皇后呢?那只会让皇后母族的人更忠心追随刘福通罢了。
    前朝一直在给他施压,劝诫他要尽快生出孩子,没有太子就会国祚不稳,他们的意思太明显了,就是想让他跟皇后生下一个嫡长子,嫡与长,这两个字加在一起的分量可不轻。
    韩林儿几乎是报复性地想“你们想要一个孩子,那我就让李氏生一个,庶长子”。
    现在李氏有孕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前朝和后宫,只要李氏诞下麟儿,这个孩子就有极大的可能被封为太子,而李氏也会被封为贵妃,到时候这个孩子也会被养在李氏的宫中。
    “皇上日理万机,要多多保重身体才是,臣妾愚笨,不能为皇上分忧。”皇后低着头,尽力不让韩林儿看到她的脸,她一低头,就露出如玉般的脖颈。
    韩林儿的喉结动了动,他轻笑道:“摆膳吧。”
    大宫女连忙行礼退下,叫后头的人上菜。
    皇后的饭桌上什么口味的菜都有,唯恐不合韩林儿的口味。
    韩林儿吃了没几口,便问道:“皇后这里有酒没有?”
    皇后温声:“臣妾前些日子得了一瓶上好的桑落。”
    韩林儿:“上来。”
    酒被宫女放在木盘上,韩林儿馋酒,与其说是馋酒,不如说是因为今夜要与皇后同房,所以多喝几杯,也好醉醺醺的办事,免得一看皇后的脸就萎了,这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法子,并且还有几分得意。
    韩林儿的目光看过去,他没注意到酒,却注意到了托酒的宫女。
    这宫女穿着宫中女子的衣裳,她低着头,叫人看不清她的脸,但女人除了脸的美以外,还有姿态和身材的美,她朝着这边走来,每一步都走的极其婀娜轻巧,好像走在云端上,她的腰肢柔软,行走时梳的发髻似乎都在微微颤动。
    韩林儿没有见过这样的女人。
    宫中的女人大多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刘福通给他选的也都是些名门贵女,她们接受的是相同的教育,她们说话做事也几乎没有不同的地方,进了宫,她们似乎都变成了慈眉善目的菩萨娘娘,手里握着的是佛珠,写着的是经文,无论她们是丑是美,都不能再带给韩林儿任何新奇的感觉。
    红袖走到桌边,她安静的把酒瓶和酒杯放到桌上,她看起来像是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因为韩林儿坐着,所以她的目光便移到了韩林儿的脸上,韩林儿正巧也在看她,两人的目光在这一瞬间相触。
    但两人又很快移开了视线,好像刚刚什么也没有发生。
    韩林儿因为那一眼口干舌燥起来。
    他对面坐的是他的皇后,他的妻子,而他就在她的面前与她的宫女眉来眼去,这种刺激的感觉甚至大于他对这个宫女的垂涎。
    “臣妾敬皇上。”皇后端起酒杯,韩林儿也很爽快的一饮而尽。
    韩林儿这顿晚膳到底没能吃到什么东西,只喝了一肚子酒。
    酒过三巡,韩林儿醺醺然的想要上床。
    皇后叫宫女伺候他洗漱脱衣,又问他:“皇上可要出恭?”
    韩林儿已经有些迷糊了,他点头道:“朕……先去出恭。”
    皇后给自己的大宫女使了个眼色,大宫女了然的垂下眼眸,跟内侍一起扶着韩林儿出去,就在路过一个拐角的时候,屋内传来了哭泣声。
    那哭声并不凄厉,也不尖锐,相反,只听声音就能想象到一个惹人怜爱的美人正在床边独自垂泪的深情,韩林儿停下脚步,打着酒嗝问:“是谁人……嗝……在此处哭泣?”
    内侍正想开口叱责,大宫女却抢先说:“回禀陛下,此处是宫女们平日休憩的地方,想来应该是哪位宫女因思念家人落泪。”
    韩林儿也不生气,只眯着眼睛说:“人情如此。”
    内侍闭上了嘴,这里没他说话的份了。
    就在韩林儿正准备继续走的时候,身旁的门却突然开了,门内的女子低着头没有看前方,撞在了他的肩膀处,内侍又想开口叱责,又张开嘴,却发现皇帝陛下正一眼不错的低头看着那女子。
    红袖眼眶通红,眼角带泪,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貌。
    韩林儿忽然说:“你是奉酒的宫女?”
    红袖似乎这才发现自己撞上了皇帝,她连忙跪下,看起来慌乱极了,她的头发凌乱,没有晚膳时一丝不苟的模样,她的声音哽咽:“回禀陛下,是奴婢。”
    韩林儿又问她:“你哭什么?”
    红袖:“奴想起了奴父。”
    韩林儿似乎忽然来了兴趣:“你爹?”
    红袖点头:“奴婢是爹爹的幼女,自幼受爹爹宠爱,三年前,爹爹死于一场械斗,奴婢日夜思念,离家以后想起爹爹,时常难过于这世上再没有如爹爹一般疼爱奴婢的人了。”
    韩林儿没有说话,他想起了自己的爹,或许应该叫先皇——可韩山童并没有登基,他死的时候只是刚刚举起反旗而已。
    他一直都不知道父亲是怎么看他的,他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起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一切交到这个儿子手里并不安心?
    在韩林儿有记忆起,家里总是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这些人既不是家里的仆人,也不是父亲的朋友,他们有些人常来,有些不常来,经常会有新人。
    等韩林儿明白事了,才知道他以为只是普通人的父亲其实是白莲教的教主。
    他活在许多人的期许中。
    无论是在他小的时候,还是在现在,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像他的父亲,引导带领所有人。
    或许刘福通也曾有过这样的期许,只是他放弃了,他发现韩林儿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他的父亲,所以与其把权力交付到韩林儿手中,还不如自己紧紧握住。
    韩林儿也是当了皇帝以后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的区别。
    父亲在世时,刘福通从不敢对父亲冷面相对,他总是谦虚又温和的,不会反对父亲的任何决策。
    可他自己当了皇帝,刘福通就变了一个人,他的眼神中都透露着对他的失望和鄙夷。
    父亲是怎么看他的呢?如果他正在天上看着自己,是会为这个儿子骄傲,还是觉得这个儿子是个废物?
    韩林儿一时间出了神。
    “你跟朕来。”韩林儿没了尿意,他冲红袖说了这么一句以后,脚步就换了方向。
    红袖擦干眼泪,安静的跟在内侍的身后。
    几次三番想说话都说不出来的内侍转头看了她一眼。
    或许宫中,终于要出现一个能和李妃势均力敌的人物了。
    第113章 113
    至正十七年九月。
    林渊随军出征, 这是他第一次攻打朝廷以外的武装力量,这对林渊来说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战争, 包括陈柏松在内, 一共有三名大将出战。
    陈柏松, 朱元璋以及李从戎。
    他们一人率领十万军队, 这次一共有三十万士兵出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