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那丫头怎么样了?”陈太太才想起来问那个丫头。
    青嫂未答先叹了口气,“身上全是伤,有针扎的,有掐的,有板子打的,淤青,血痕,新伤夹着旧伤。大夫说膝盖有寒,体内寒气重,身子弱,要好生调养,否则怕寿数有碍。”青嫂想着那浑身紫青血印,心里都打顫,这主家也太狠心了,怎么下得了手,幸好她遇到好主家。
    “这,这……”郭氏家是商户,下人犯了错不过打一顿发卖出去,再没有听过特意留着折磨人家这样的事。
    薛氏相对冷静多了,后院中阴私龌龊的事多了去,只是这样不顾脸面小姐当街欧打奴婢的倒是头次听说。
    沉吟片刻,薛氏道:“小姑娘怕是卢家的姑娘,新搬来的卢家,三天后办迁宅宴,也给了咱们家请贴。”
    “错不了。”陈太太笃定,胡同里住的人家大家都熟,从未听过谁家小姐小小年纪这样狠厉的,除了新来的这家还有谁。
    “青嫂子,卢家什么样的?”郭氏问。
    “卢家搬来才几天,什么样的人奴婢不清楚。”青嫂赔笑道。
    薛氏皱眉,陈家已是官宦人家,家里下人对邻里新搬来的人家竟是一问三不知,消息如此不灵通。
    薛氏道:“以后这样的事,要提早打听。”
    青嫂下意识看向陈太太,陈太太颔首,“明面的事要打听,暗地里的事不要刻意打听,有些事总要有备无妨。你去问一下灶下有人知道这家人?”厨房经常有人出去采买,可能遇到过卢家下人。
    一会,青嫂带着吴婆子进来,吴婆子是陈家搬到槐树胡同后新买的厨娘,甚少进正房,有些拘束。
    陈太太道:“把你知道的卢家事说说,就是新搬来的那家。”
    吴婆子扎扎手道:“回太太的话,前几日出门碰到卢家的灶上管事婆子,奴婢和她聊了好一会,得知她是我同乡,很是和我亲香,还说教我几样淮扬菜,我也说主家是蜀州人,爱吃辣,我会做几道蜀菜。”开头,吴婆子有些紧张,东拉西扯没入正题,说顺了方道:“她说卢家大奶奶是个历害的,菜价数量都一一核对,有时还要去厨房查看,她做着厨房的管事硬是捞不着什么油水。又说她巴结不上卢大奶奶身边的,卢大奶奶对身边人很大方。还说……”
    吴婆子顿了一下,抬眼打量了一下陈太太继续道:“她说卢大奶奶是后娘,府里没人敢说。之前的周大奶奶是个菩萨心肠,可惜命不好,早早去了,留下一个女儿被人糟践的不成人样,当丫头不说,非打即是骂,要不是不能卖,说不定卢大奶奶早把人给卖到见不得人的地方。好好的嫡长女被当成妹妹的丫头,连奴仆也能欺负,经常挨饿,她有时看不过也偷偷给过吃食。”
    大家惊呆了,陈太太连连追问:“你没听错?”
    “回太太,奴婢当时也不信,说官宦人家那有这样的事,她赌咒发誓说这是真的。”
    郭氏问:“卢家太太不管吗?”
    吴婆子摇头,“这不知道了。”
    “卢家其他人呢,提到过没?”陈太太问。
    吴婆子想了想,说:“她说卢家老爷的官是卢大奶奶花钱买来的。哦,她还说过卢家大奶奶的母亲来过卢家几次,去年还送来一个历害的嬷嬷。”
    见吴婆子实在说不出别的,让她下去了。
    “这丫头怕就是那嫡长女吧?”薛氏问
    “阿青,你去问问。”陈太太吩咐
    好一会,青嫂方回转,“可怜见的,打得怕了,直说自己是丫鬟。还是奴婢连哄带骗才说了出来,五岁上头丧了娘,不久后娘进门,开始待她不好不坏,后娘的亲姑娘生了下来,她就弄去给小姑娘洗尿布,大冷天的她不愿意,后娘身边的嬷嬷就打她,打了她不算,还把她关柴房,不给饭吃。从此后,她成了妹妹身边的丫鬟。”
    “毒妇!”郭氏简直不敢想想竟然有人这样对原配嫡女,谁敢这样对她家六六,她能把人给活剥了。
    薛氏愕然,这女人何其蠢,不过是一个姑娘,好生养着,长大了不过是一副嫁妆打发,还得了贤良名声,“这女人怕是商户……”薛氏咬舌,郭氏家就是商户。
    郭氏从不以自家是商户为耻,陈家也不是这样的人家,要不陈茂闵也不能娶她。薛氏未尽之意,她自然明白,其实在她来说,不管是天皇贵胄或是底下贱民,即有品性好的,也有品性差的,不可一概而论。她大大方方接了薛氏的话,“我估摸也是,商户家的小女儿。”
    薛氏赶紧描补,“看人,有些世家豪门也有烂心烂肺,有些商户也有菩萨心肠之人。”说完立马转到卢大奶奶身上,“现下还没见着卢大奶奶的面,我瞧着应是心狠手辣之人。”
    陈太太说辞不同,“还不是卢家纵的,再心狠手辣,卢家也管得了,实在不行,还可以休妻呢。要我说最大的错不在于卢大奶奶,而是卢家贪人家的钱财,无视骨肉亲情,嫡亲的祖父祖母父亲难道从没看见?不过是银子糊了心遮了眼,睁只眼闭只眼装没看见。”
    “像这样的人家,以后别打交道,没得带坏我们家的小子姑娘。”陈太太嘱咐道。
    郭氏,薛氏两人点头称是,稍后,薛氏道:“今儿这事也跟我们提了个醒,瀚哥儿眼见就五岁了,六六也快四周岁了,不能再整日贪玩淘气。太太看是不是把瀚哥儿和六姐儿送去学里?我想着我娘家薛氏族学,在京也算有名。”
    薛氏这种大家族族学,不是外面的私塾可比,薛氏也是好心,想着让俩人学学规矩。
    陈太太想了想:“等他们回来再说。”
    打发走郭氏和薛氏,陈太太方露出心疼的神色,自小养大的两个白白团团的孙子孙女,何曾受过这么大的罪。刘嫂经心,瀚哥儿学走路都不曾跌过,六六倒是从小淘气,性子又急,初学走路时就跌跌撞撞的,后在屋子里铺着厚厚的地衣,由着六六在屋子里甩手甩脚走,跌倒了也不怕。今儿,两人皆是鼻青脸肿地回来,让陈太太怎么受得了。其实小孩之间的打闹并不算什么,可恶的是卢家的丫鬟不阻拦不说,还帮着拉偏架很是让六六和瀚哥儿多挨了几下。
    第11章 赔礼
    午饭,陈太太没甚心思用,青嫂特意去厨下煮了碗酸辣面,陈太太不过挟了一筷子尝尝就搁了碗。
    青嫂想着找些事让太太转了心思,在肚子把事情理一遍,终于让青嫂想起一件事来,“太太,奴婢瞧着该在哥儿和姐儿身边添一二个人。像今儿……”青嫂霍然惊觉太太正为哥儿和姐儿挨了打伤心,偏她此刻提起此事不是惹太太难过,于是青嫂收了嘴。
    陈太太听着转着心思,等着她开口却住了声,催道:“像今儿怎么样?”
    青嫂瞧着陈太太并没伤心,方轻松道:“若姐儿身边有一二个丫鬟,今儿这事,姐儿只要吩咐一声,自有丫鬟出手。即便辱骂的话,也有人对应。”
    陈太太拍掌道:“很是,原该如此,六六身边添两个丫头,一个得力气大,一个得嘴巴利索。瀚哥儿添两个小厮,一个成人,一个比瀚哥儿大些,陪着哥儿玩。”
    未出阁时,陈太太身边也有两个丫鬟侍候,如今陈家好歹是官宦人家,日子越过越回去了,六六身边竟没有个丫头专门侍候,像今天这事,如果多一二个下人,那里会让人打起来。刘嫂为人太老实了,遇事不机灵,让她一个人看着两个孩子还真不放心。可宅子就这么大,买的下人没地安置,京中的宅子可不便宜,眼下住的这宅子当初可是花了差不多八百两银子,窄巴窄巴的,孙子孙女也长大了,怎么也得一人一个院子吧,还得给大儿一家留个院子,偶尔上京也有住的地方,这样估下来,起码得四进的院子,三千两少不了,还不一定找得着。这几年陈茂闵给家里挣了上万两,大头都花在置铺子和买田地上去了,总不至于为着买宅子卖铺子庄子吧。
    陈太太有些犹豫,要不等等,先一人添一个下人。
    陈太太也不自个儿琢磨,问青嫂可有好法子。
    青嫂笑道:“太太还真是问对了人,太太是担心买的下人没地安置,眼下换房子又怕一时不得。就让多出来的下人住外面好了。”
    陈太太吃惊,“还可以这样?”
    “太太不知道,京里有些世家给有脸面的下人在外面有另置房屋。我们这里离北门近,那边房子便宜,租或是买皆相宜。”青嫂脸上颇有些羡慕。
    陈太太也知晓前院也不甚宽敞,书房,会客室,马棚,停轿厅占据了不少地方,青嫂两口子住在前院的南房也是狭小,不如让他俩住外面。
    “嗯,就这样吧。让你当家的留意,就在离最近的北门买处大院子,买好了你们俩口子和几个小厮搬去住。明儿你去把牙婆叫来,小厮多买几个人,不能老让你家的当门房。”
    青嫂被说中心事,有些不安,但想到南屋的狭小,到底红着脸道了谢,出门跟方伯说宅子的事。
    须臾,青嫂回来禀:“太太,卢大奶奶来了。”
    “哼。”陈太太道,“怕是来要卢家大小姐回去的吧。卢大小姐怎么样了?”
    “早先吃了药睡着了。”
    “不要叫醒她。”陈太太摆手,“请卢大奶奶进来。”她倒想看卢家大奶奶来说些什么。
    青嫂领着两个人进来,打头的是位年轻妇人,长相艳丽,可惜一双吊梢眼坏了整个面容,后面跟着年约四十的嬷嬷,面容普通,可行动间自有一番大家风范。
    卢大奶奶抬头瞧了陈太太一眼,马上低下了头,
    卢大奶奶见陈太太稳稳地坐在榻上没有相迎,眼中闪过恼火,到底还记着魏嬷嬷的叮嘱,压下心中恼火,低眉深深福了一礼。
    陈太太忙吩咐青嫂:“快快扶起卢大奶奶,怎可行如此大礼,当不得,当不得。”言语急切,人却没有站起来。
    卢大奶奶顺势站了起来,满脸通红道:“应当的,今日,我家姑娘冲撞了贵府哥儿和姐儿,替我家姑娘来赔不是。即便不为这,您比我家婆婆还年长,受我晚辈一礼也应该的。”说着又是一礼。
    陈太太可没错过刚才卢大奶奶眼中的恼火,现下又能放下身段伏低。这样的人,十几年来,陈太太看得多了。心里想着,人却站起来忙让人扶卢大奶奶起来,又请入座,吩咐人上茶和点心。
    陈太太捶了捶腿,笑:“人老了,腿脚就不灵便了。”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老呀,后头有更大的福气呢。”卢大奶奶打叠起一串串的奉承话,“我也是才听说您家三郎当年进士可是传胪,是天上顶顶的文曲星。”
    陈太太失笑,饶有兴趣地看着卢大奶奶道:“文曲星还分个三六九等不?”
    卢大奶奶捏着帕子捂嘴笑,“哎哟喂,我的太太,进士一次几百人,可不人人当得了状元探花,名次越好的,文曲星自然越好呀。”
    这次陈太太是真的笑了,头次听人这样说文曲星。
    卢大奶奶心中暗自得意,三言二语就把老太婆哄乐了,“太太命好,才孕育了上上的文曲星呀。”卢大奶奶叹气道:“不像我摊上个不争气的,九死一生才生下这个祸根,家里老爷太太宠着,重不得轻不得,养成个无法无天的性子,整天闯祸,我是日夜担心受怕,就怕那天就她把自己给害死。”说着,卢大奶奶还有帕子拭了眼角。
    陈太太本没把小孩打架当会事,此刻也不虚与委蛇,“小孩子,那个没有打打闹闹的。我家六姐儿爱听个书,一肚皮的行侠仗义,常说路见不平,拨刀相助。”
    卢大奶奶咬牙,你家姑娘是行侠仗义,岂不是说我家姑娘是坏人,不甘心道:“原该带我家姑娘亲自来赔礼,只是她现下躺在床上动不得。”
    陈太太变了脸,不客气道:“我家一个不到五岁,一个不到四岁,敢问你家姑娘几岁?那四个丫头不小了吧。”
    “是呀,四个丫头平时没少挑唆我姑娘干坏事,我姑娘原来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如今竟干出这种事来,生生把我姑娘带坏了。”卢大奶奶顺杆了爬。
    陈太太烦了,说来说去,卢家姑娘是没错的,错的都是别人,这那是来赔礼。
    魏嬷嬷瞧着陈太太脸色不对,忙悄悄拉了拉卢大奶奶。卢大奶奶反应过,赔笑道:“让太太见笑了,太太大量,不似我,年轻不说,见识也少,说个话儿都不会说。”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奉承,把陈家每个人都奉承个遍。
    “……陈老爷,清清贵贵的翰林老爷,修撰史书,通晓古今,满腹经纶,简直是一代大儒哟。要说陈老爷有今天,我们陈太太当居首功,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相夫教子,女子四行,您好是样样兼备。说来也太太您呀,旺夫兴家之人,把陈家打理的兴兴旺旺的…从此让陈家发达咯…让我甚是高山仰止……”
    陈太太颇是得意,虽然平时她对陈翰林有些嫌弃,但陈翰林学问的确不差,为人不通变,但正直,幸好自己当年慧眼识珠。也不知道当年嫌她粗野的镇上那户公子哥儿怎么样了?肯定没她命好,她现在可是实实在在的敕命夫人孺人。正该回家好好瞧瞧,在那家人面前显摆显摆。说起来也是好久没老家了,大孙女生了重外孙女,大孙子和二孙子,好几年没见了,怪是想念的,陈太太琢磨着是不是要回老家一趟。
    陈太太想着心事,嘴上敷衍道:“你们卢家眼看着就要发达起来了,你以后有着好日子呢。”
    这话极得卢大奶奶的心,高兴,“谢谢您吉言。”
    卢大奶奶面前的茶很快见了底,青嫂又上了一盏新茶给卢大奶奶。
    卢大奶奶接过茶盏,呷了一口道:“好茶,可是我这辈子喝过最好的茶了,清香扑鼻,沁入心肺……”
    人皆爱受人奉承,可也有例外,有句话叫着过犹不及,陈太太扯了扯嘴角,普通的红茶而已,吹成一朵花了,要不是她确定是红茶,听她一说,还以为是仙露呢。看来卢大奶奶奉承上了瘾,没完没了。
    青嫂侍候陈太太多年,陈太太一个眼神,青嫂猜得七七八八,晓得陈太太想赶人了,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禀:“太太,那丫头还没醒。”
    “哎,伤得重了,可怜见的,让她多歇息。”陈太太眼睛有些泛红,朝卢大奶奶道:“人老了,见不得别人可怜,让大奶奶见笑了。”
    “大奶奶不要怪我们多事,瞧着那丫头晕在地上,我孙女又是热心肠,帮人帮到底,就把她弄回了家,回来,问清事情来龙去脉,才知道那是你家的丫鬟。刚好请大夫瞧瞧孩子们,顺便给你家丫头瞧过了,说要好好调养休息。”陈太太不动声色,装着不知道卢家丫头的身份。
    卢大奶奶僵着脸扯着嘴角笑,“是太太心善。”
    第12章 三丫
    卢大奶奶心知萱姐儿的事无论如何是躲不过,临到头,要她认了她大小姐的身份,让萱姐儿生生压女儿一头,自己也成了无人不晓的继室,剐心割肉似的痛。半晌,卢大奶奶红着眼道:“人都说我恶毒,虐待原配的女儿,可谁又知我的苦啊?不过一个丫头片子又碍不了我什么,大不了一副嫁妆打发了。说是她和卢家相克,对她越不好,卢家越兴旺,卢家是越来越好了,我倒是担了个狠毒的名。”
    听到这,陈太太有些踌躇,有可能像卢大奶奶说的那样,毕竟卢家对嫡长女视若无见,但更有可能是她为了掩盖虐待继女的借口,不管如何,都是在拿那可怜的姑娘作伐,一旦传出这样的名声,以后谁敢娶她。
    “若是有家人相克,通常是送给亲朋好友养育,留在家里岂不是克着家人了。看你们卢家是越来越好,我估摸着你们之前找得人不是正二八经的。你年轻,经的事少,不知道这世上有一等人,打着佛呀道的名义,行着龌蹉之事。举头三心有神明,菩萨都看着呢,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卢大奶奶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心里把陈太太给怨上了,给死丫头套上克家的名声,以后岂不是由着她作贱,别人还没的话说,这个老太婆多管闲事。卢大奶奶心里愤恨了一阵,到底忍了下来,忍气吞声道:“您老人家说的是,多谢您照拂我们大姑娘。今儿一来是为我那孽障来赔礼,二来也是想接我们大姑娘回去。”
    “你才听到了,卢家大姑娘睡着了,又伤得重。要不等她醒了,我们送她回去,反正大家住的近。”陈太太试探道。
    卢大奶奶摆出一副慈母模样道,:“怎好麻烦,等我回去,叫人准备轿子让我们姑娘回去。”
    陈太太送走卢大奶奶,又去看了瀚哥儿和六六,把卢大奶奶来意之事跟两个儿媳说了说,一句话,卢大奶奶这人不可交。
    不出陈太太所料,陈翰林到家不久,卢家老爷和太太上门。
    卢太太假模假样搂着卢家大姑娘一通痛哭,呼道:“我的儿,遭了多大的罪哟,大郎媳妇日常说我偏着小儿一房,她又管着家,我图个清闲,少管了事,她竟然把我大孙女苛待成这样。”
    听说卢姑娘的祖母来了,六六早跑来候在陈太太身边,听到卢太太的话,睁着黑白分明的圆眼睛,问:“几年不见孙女,您不想吗?我祖母要是一天不见,想我想得吃不下饭呢。”
    卢太太对卢家大姑娘也没甚情份,要不也不能由着卢大奶奶作贱她这么多年,现下不过是想在外人博一个慈祥模样,谁知竟让六六一语戳破那遮羞布。卢太太的脸上有些不自在,遮遮掩掩道:“你小人家不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