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0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冬氏是不相信的,她其实经常吃许记的东西,让家里的丫鬟去许记打包回来,身体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以前她身体不太好,有些瘦,自打经常吃许记的东西,她还长了几斤肉,面色红润,平日里不吃也没任何不适。
    岳为民皱眉道:“不然她一个才十七岁的小妇人,掌勺时间最多三四年时间,如何把味道做成这样?”
    “或许只是人家小姑娘有天赋。”
    冬氏不免为许记东家说话,她还是很喜欢许记的东家,十来岁就撑起一个家,她要是有许小娘子的厨艺,或许也能撑起东来居,而不是把东来居交给丈夫。
    其实这么些年,她跟丈夫的感情也淡了些。
    自打次子跟了丈夫姓,她还是能够察觉丈夫对次子的偏袒。
    等以后分家,她都不知会如何。
    岳为民道:“她不愿卖配方就是有问题,五六万两银子,谁能不心动?”
    冬氏急忙说,“老爷,不是这么回事,人家许小娘子说了,配方不卖,但可以去许记做帮厨,跟着她学个两三年厨艺,她就愿意让人离开,也能用从她那里学到的厨艺做营生。”
    岳为民皱了皱眉,还是不信。
    “哪个大厨或者能够掌勺的帮厨愿意去给一个十来岁的小娘子做徒弟打下手的?何况要是去了,谁知她是不是真的会教,万一只是想把你留在食肆干杂活,肯定是要签契书的,想走都走不了,这不明显坑人。”
    许沁玉要是在这里,大概也恍然大悟,为何她的告知贴了一年半,也没帮厨愿意来许记跟她学做菜了。
    冬氏心里头还是觉得许小娘子不是这样的人。
    能为了那些腹泻病的病人做吃食,许小娘子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心计。
    见丈夫还是觉得许小娘子在调料上用了什么上瘾的东西,冬氏也不再说话。
    过了会去找了长子冬骞。
    冬骞住的院子距离正院不远。
    冬骞已经取妻生子,妻子生了个小闺女,今年也快五岁,年初时候又怀上,现在肚子已经大了,再有两三个月就该生了。
    见到母亲,冬骞起身,“娘,这么晚了您怎么还不歇息?”
    冬氏心里有事,就跟冬骞说了说,今日她去找许小娘子,许小娘子跟她说的那些话,还把儿子父亲对许记那些猜疑,觉得是调料问题也说给了儿子听。
    冬骞听后,说道:“许记的这位小东家的确是个有情有义的,娘,其实我想去试试。”
    其实冬骞觉得,许记食府的吃食没有任何问题,他也常吃,父亲之所以如此坚信,不过是因为一个掌勺了三四年的小妇人厨艺比他了得,抢走了他在源宝镇这么多年来的稳定客源,所以父亲不服气罢了。
    “骞哥儿你说什么?”冬氏愣了愣,“你想去许记做帮厨吗?”
    长子冬骞跟次子岳席都在东来居做帮厨,从小就跟着老爷学厨艺,两人天赋倒也还成,现在都已经做帮厨掌勺,也有几道拿手菜。
    但是冬氏看得出,丈夫对次子还是偏爱些,就算教两个儿子厨艺,教次子的东西也更多些。
    长子不说,心里头还是能够感受到的。
    冬骞点点头,“对,娘,让我去许记做帮厨吧,我想跟着许小娘子学些东西。”
    他喜欢做厨子,不仅是因为想赚钱,是想做出更美味可口的食物,看着食客们夸赞他做的吃食,他心里也跟着开心。
    冬氏问道:“你可考虑清楚了?你若真去了许记,你爹他……”
    要是长子真去了许记,丈夫肯定会大发雷霆,以后说不定就不肯继续教长子。
    冬骞道:“娘,我想清楚了,其实早些时候我就想去,但我知道爹会生气。”
    他考虑了这么久,现在也想清楚,有得有失。
    而且他看得出来,爹对弟弟更上心,似乎还有些防着他,但这种话,他不好跟母亲直接说,怕母亲伤心,往后东来居会变成什么样子,他说不准,但此刻他只想去跟许小娘子学厨艺。
    冬氏道:“行,你想清楚就成了,那明日我同你一起去找许小娘子问问看,这事儿也得和你弟弟说声,看看他什么想法,愿不愿意去跟着许小娘子学几年厨艺。”
    冬氏待两个儿子是一视同仁。
    离开长子院子,冬氏去了次子岳席的院子,同他说了说今天的事情,又告诉岳席,“你哥哥打算过去许记做学徒帮厨,想跟着许记东家学点厨艺,席哥儿,你要不要一块去?”
    岳席一听,挑眉道:“我可不去,我是冬氏菜谱的传人,去跟着一个外人学着杂七杂八的菜式干什么,爹说得对,许记连配方都不敢卖,谁知道他那些吃食里头都加了些什么,娘,你劝劝大哥,让他也别去了。”
    冬氏在心底叹了口气,到底没说什么,只道:“你大哥心意已决,娘也劝不动,且在瞧瞧吧。”
    但次日,冬氏还是陪着长子冬骞去了许记食府一趟。
    她挑了个晌午时间过去。
    没想到跑堂的妇人告诉她,“夫人,咱们东家去了大谷村,还没回,要不您在这边坐着等等?”
    冬氏才想起,许记的东家好像还跟饶州城来的一位鲁夫人合伙开了酒坊,每日还得忙酒坊的活儿。
    她道:“好,那我先等等。”
    母子二人坐在窗牖边的位置上等着。
    母子虽然虽经常吃许记的吃食,但都没有来到堂厅吃,都是让仆人上门买好送回冬家。
    现在坐在这里,发现许记的洒扫做得很干净,桌面上一点油腻感都没有,这三位跑堂的妇人可见都很勤快。
    都愿意用这些过的并不好的妇人做跑堂,许小娘子心性如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偏生丈夫还觉得许小娘子肯定是想拖着帮厨有坏心眼。
    这就是跟她生活了二十来年的丈夫吗?
    冬氏胡思乱想了会儿,就见外面停了辆马车。
    车帘子掀开,许小娘子从马车上跳了下来。
    许沁玉一进食肆,就见昨儿那位冬氏和一个年约二十来岁的青年在窗牖边坐着。
    青年五官同冬氏有几分相似,应该是冬氏的亲人。
    冬氏起身,喊了声许小娘子,许沁玉过去坐下,冬氏也直接说明来意。
    许沁玉一听这青年是冬氏的儿子,是送来做帮厨跟着她学艺的,眼睛都亮了,她等了一年多,终于等来个帮厨,帮厨掌勺好几年,自己会几个招牌菜,学起来上手特别快,她教上几个月,帮厨就能掌勺做菜,平日里她也能清闲不少,可以忙别的事情,不用日日都盯着食肆这边。
    当然,她也不是什么人都教,还是看人品。
    她会的菜肴,说句实话,上万道都是有的,她要是想自己一道道全做出来,不知做到猴年马月去。
    哪怕是教帮厨教徒弟,她也会筛选适合他们的菜系,而不是胡乱教他们。
    她眼下也不知道青年的人品如何,所以还会签上一份契书,会写明尽她最大可能教他厨艺,但同样的,需得此人品行端正,若是品行不好,或在食肆使坏,从她这里学了配方,转手卖给其他人,都得送去官衙里头。
    第84章
    许沁玉愿意让冬骞来许记食府做帮厨, 顺便教他做菜,当天就直接把契书给签好了。
    因为冬骞不止是东来居的帮厨,他还是东来居东家的长子,身份不同, 契书上自然也会约束他不可私自把从许沁玉这里学来的菜式偷偷交给东来居, 但以后离开许记, 他所学的菜式自然随便他了。
    这点许沁玉倒无所谓,她的菜式那么多,而且她有信心, 哪怕是冬骞跟着她学几年,同样配菜调料火候, 做出来的菜也会比她逊色一丝,这也是她对自己厨艺最大的自信。
    别人都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在她这里便是不可能。
    冬骞看过契书后,很爽快的按下手印。
    他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不说跟着许沁玉学艺时, 就算以后离开许记,他也不会直接把配方给东来居用,即便是从许记这里学的菜式,他也会去创新的菜式, 甚至冬家菜谱上,还会加上许沁玉的名字, 所学所创菜式,都会一一记下, 以示后人。
    而且以后即便他做了东来居的东家, 也不会把东来居跟许记开在同一个地方。
    但冬骞心里清楚, 等以后父亲真的不管事了, 东来居到底会交给谁,还真不好说。但此之前,父亲要是想要他从许记学的菜肴配方,他是不会给的。
    签过契书后,冬骞直接就没回东来居,留在许记食府。
    他虽然是东来居的帮厨,但也是东来居的少爷,没跟东来居签契书,他在东来居做帮厨时掌勺时候也不算多,酒楼里还有其他的大厨,另外还有父亲的徒弟。
    冬骞留在许记后,冬氏打算离开。
    看着冬氏上了马车,冬骞敲了敲车门,冬氏掀开帘子,笑道:“骞哥儿,可还有事情?”
    冬骞笑道:“娘,你回去后别跟父亲说这些事情,晚上等我回去,我会亲自同父亲说。”
    他知道父亲的想法,父亲始终不肯承认师父小小年纪,厨艺比他好,所以知道他来许记学艺,会大发雷霆,他不想让娘面对父亲的怒火,会影响他们的感情。
    即留在许记,跟着许沁玉学艺,哪怕许小娘子没收他为徒,在他心里,那也是师父,就该得到一声尊称。
    冬氏犹豫了下,最后说,“好,那我回去不跟你父亲说。”
    冬氏离开后,冬骞过去后厨帮忙。
    他是许记这一年多来的第一个帮厨,但因为他的身份,大家不免对他有些提防。
    冬骞心里头也清楚,原本他还以为师父会让他先帮着配菜这些。
    没想到晚上做暮食时,师父就让他在旁边看着。
    入了夏,点捞汁大虾跟捞汁螺肉的客人比较多,许沁玉把两道凉菜的配方仔细说给冬骞听,还给他看了,“这是用几种菌菇烘干研磨成粉,可以调味使用。其实能够做调料的东西非常多,一些水果可以做调料,还有香料,包括这种菌菇粉,还有其他一些可以做增鲜调料的,香菇和虾米按照一定的比例烘干研磨成粉也可以增鲜,另外还有紫菜和干贝也能配出鲜美的调料等等。”
    实际这些都是可以增加鲜味的,可以替代味精的调味料。
    这种增鲜的调料,除了她说的这些,还有不少种配方,按照做菜的风味和口味,所使用的调味也不相同。
    她目前配置了大概五种增鲜的调味粉,有些是烘干碾成粉就成,还有些需要煮熟后在经过一些工序而制成的,但并不是所有菜都用到这些增鲜的调味品。
    冬骞忍不住想,难不成就是这些调味粉,所以许记的吃食才特别好吃的吗?
    直到看到许沁玉至少有一半菜肴,是没有放这些增鲜粉的,他才知自己猜测是错误的。
    许沁玉告诉他:“这些只是增鲜的,但并不是所有菜肴都需要增鲜,有些食材本身就很鲜美,突出的就是食材本身的鲜,甚至其他调味品都不用给,只给一些盐巴就足够的。”
    许沁玉又做了一道上汤豆苗。
    豆苗是她自己水培的,这个菜也是店里的招牌。
    上汤豆苗的做法多样,可以不给配菜,只用高汤,这个最考验吊汤的功底,汤一定要鲜,豆苗在高汤里煮的火候一定要控制好,这种上汤豆苗的做法就是汤底鲜美,豆苗脆,还嫩生生的,哪怕有高汤的鲜,也丝毫不会抢占豆苗的嫩爽。
    另外上汤豆苗还可以加松花蛋,也可以加火腿,做法不同。
    现在许记就有两种做法,一种就是用高汤煮出来,只加丁点盐巴。
    另外种则是加松花蛋,松花蛋上汤豆苗。
    火腿还没到吃的时候,就不能当做配菜。
    松花蛋是她自己腌制发酵的,也是这两个月刚出的新菜品。
    松花蛋有的人就特别喜欢,有的人则不喜欢。
    就跟螺蛳粉,榴莲,折耳根,香菜等等这种味道比较大比较浓郁的食材一样,就看食客们自己的喜好了。
    松花蛋也叫皮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