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6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这新食肆的生意怎么这般好?都有人排队?里面不是有位置吗?怎么不进去吃。”
    “就是,该不会是东家弄的噱头吧?难不成雇人来的?倒是第一次瞧见。”
    排队的街坊们听见立刻回头说,“你们可别胡说,人家食肆的东家可没请我们来糊弄你们,是人家东家心善,几个月前就开始卖鱼丸,红烧鱼跟鱼头这些吃食给我们,又便宜又美味,现在人家东家开了食肆,依旧还是这个价格卖给我们,小的红烧鱼五文钱一条,大的八文钱一条,鱼丸五文钱一份,鱼头豆腐煲也是看份量,有五文钱一份的,有十文钱还有十五文钱的,都是便宜量大还美味。”
    “鱼能有多好吃?”
    街坊们道:“这香味你们自个闻不见?香味还能作假不成?要是不好吃,咱们这些人还天天去买?”
    “那你们怎么不进去吃?”
    “这么便宜的吃食,人家东家说只能买回家,不能留在食肆,要是留在食肆里吃,东家还怎么接待别的暮食客人?不得亏死,东家心善,咱们也不能伤了东家的心。”
    很快,鱼头,鱼丸,红烧鱼这些都被抬了出来,成哥儿和功哥儿在门口买鱼。
    许沁玉在后面准备暮食。
    她暮食大概有三十种菜色。
    招牌菜就是肥肠鱼,炭烤手抓羊排,响油鳝丝,清炒虾仁,秃黄油面和饭,秃黄油用的是河蟹,里面的蟹肉蟹黄也是成哥儿他们帮着弄,许沁玉熬成的秃黄油。
    还有上汤豌豆苗,这里已经有豌豆,豌豆苗也是许沁玉提前用豌豆种在干净无油的木盆里种出来的,份量比较少,价格不用说,一份上汤豆苗的价格就要八十八文钱。
    招牌菜还有道捞汁田螺。
    田螺特意选用的那种最大颗的螺蛳,这里螺蛳没人吃,所以有些田螺就特别大颗,跟花螺的个头差不多,用来做捞汁也很有滋味。
    这些招牌菜里,炭烤手抓羊排最贵,一份三斤的炭烤手抓羊排要半钱银子,也就是五百文钱。
    另外就是秃黄油面,一碗秃黄油伴的面或者饭就要二百文钱。
    胭脂水粉铺的范掌柜吃过朝食后就对许记食府的暮食期待着。
    等到暮食时,她立刻过来了,“掌柜好,我来点两道暮食,跟朝食一样,还是帮我送到隔壁的胭脂水粉铺子里。”
    暮食菜品多,范掌柜看的眼花缭乱,这些菜肴的食材她都认得,可吃法基本都没听说过。
    最后犹豫半晌,范掌柜点了道招牌的油爆鳝丝和清炒笋丝。
    青菜她本来想点上汤豆苗,毕竟没听说豆苗是什么,这是她唯一不认识的食材,结果竟然要八十八文钱,一道青菜都这么贵,她有点舍不得,就点了清炒春笋丝。
    响油鳝丝的价格是一百二十文钱。
    肥肠鱼也是这个价格。
    清炒笋丝十五文钱。
    除了招牌菜贵一些,其他素菜的价格多在十来文钱左右,其他荤菜的价格也都是几十文钱。
    许沁玉正在后厨做捞汁田螺,这会儿已经快五月份,虽天气还没热起来,但都已经换上薄薄的衣裙,可以吃些爽口的菜肴了。
    田螺都已经吐了两天沙,外壳也刷得干干净净,尾巴尖也都敲掉了。
    捞汁田螺做法不难,大颗田螺在加了姜片花雕酒葱段的开水中煮一刻钟。
    煮田螺时,她开始调捞汁儿,酱醋糖,再加入姜汁,少许蒜末,五香粉,和她烘干的菌菇粉。
    这个菌菇粉是她上山特意找的几样野生菌菇配出来的‘味精’,增鲜提味的。
    她并没有打算在食肆里做野生菌的菜肴,就是怕有人效仿,去山上挖野生菌回家煮着吃。
    因为野生菌只有她自己可以分辨有毒无毒,哪怕有时候同一样野生菌,生长环境和地方不同,都可能造成有毒无毒,还有不少有毒无毒的野生菌长的都差不多,普通的百姓更加无法分辨,真要冒冒失失去挖了回来吃,中了毒很容易死人的。
    这里不像现代社会,医术发达,即便吃野生菌中毒,大部分都能抢救回来。
    就算是现代,吃野生菌中毒,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抢救回来。
    所以这些野生菌,她有空就去采回来自家人吃。
    后来要开食肆,就特意把野生菌烘干研磨成粉,做调味料使用。
    调好的捞汁加入凉白开,最后把煮好的田螺倒进去,撒上一把切碎的芫荽和葱段加进去,芫荽也就是香菜,放在旁边腌两刻钟就能吃了。
    腌好的田螺放入口中,吸去田螺上的汁儿,最后舌头一卷一吸,螺肉落入口中,吐出田螺壳,螺肉吃起来爽口咸鲜,回口甘甜。
    要是有其他的海鲜,用来做捞汁小海鲜,味道更棒。
    可惜这里不是海边,自然吃不到新鲜海鲜。
    范掌柜点完菜又要了一碗粳米饭。
    粳米饭两文钱一碗。
    连一刻钟不到,两个菜和一碗饭就送到胭脂水粉铺里。
    范掌柜先夹了一筷子响油鳝丝,鳝丝入口,嫩滑鲜美,吃完后唇齿留香,让她又忍不住再夹了一筷子,连着好几口,范掌柜才停下,口中那种香味还没散开,她喃喃道:“怎会如此美味。”
    她又尝了口清炒春笋。
    就连一道普普通通的清炒春笋都满是鲜味,还有春笋那种清甜脆口。
    可以吃出春笋最原滋原味,盐给的也不多,味道清淡,却同样让人吃得停不下口。
    一点涩味都没有。
    就连许记食府的粳米饭都特别香,粒粒分明饱满,米香浓郁有嚼劲,嚼在口中米香迸发出来。
    “怎么会连一碗粳米饭都如此好吃。”
    范掌柜吃得有点想哭,这样的美味,她只怕日日都想待在许记食府吃朝食暮色了。
    朝食还好,最多二三十文钱就能吃饱,可是暮食差不多需要二百文钱。
    她还没点那个炭烤手抓羊排,听掌柜说,炭烤手抓羊排才三份,卖完就没了。
    但一份要五百文钱,她就没舍得吃。
    每日在许记食府用饭食都需二百多文钱,就算以后暮食点便宜的,那也得个大几十文钱,一个月其随随便便也需要三两银子朝上,这还是不吃招牌菜,想要吃招牌菜,一个月得六两银子。
    范掌柜都不由得有点心疼。
    最后想了想,打算就第一个月在许记食府敞开了吃,以后偶尔去解解馋便是。
    而许记食府里面,暮食时间刚到,就有陆陆续续不少客人来了。
    不用说,都是早上过来吃过朝食的,既朝食都吃过,还非常满意,暮食肯定也得来尝尝。
    等他们来的时候,食肆里已经有客人。
    自是夏家,杨家跟徐家。
    食肆仅有的三份炭烤手抓羊排也被他们点了去。
    为何只有三份炭烤羊排,那是因为这三份还是开业前,夏家杨家徐家就定下的。
    虽然有几个灶可以同时做几道菜,但许沁玉没法分心再去烤羊排。
    所以是提前先把羊排烤好。
    她烤羊排时,也教成哥儿要怎么烤。
    夏家连夏元志瞧见铺子没什么生意,早早的关门过来吃暮食了。
    杨家和徐家,因为徐孔目跟杨县令没下衙,没过来,所以羊排就给他们留了小半份,其他的羊排自家人就先吃了。
    杨枝枝的羊排是许沁玉单独挑选腌制的。
    挑选的是最瘦的羊排,腌制时给的调料也不同,口味主要是清淡些,但也不能多吃,就给准备了两根。
    因为杨枝枝对早上的杂粮面虾饺念念不忘,问过许沁玉晚上还能不能吃,许沁玉笑道:“自然能吃的。”所以晚上还单独给杨枝枝单独两笼虾饺,加上一碗上汤豆苗。
    杨枝枝吃的上汤豆苗的做法都跟其他人不同。
    其他人吃的上汤豆苗的汤底是用筒骨熬出来的,杨枝枝用的鱼骨。
    用筒骨熬的汤底煮的上汤豆苗是香,鱼骨熬出来的则是鲜。
    等其他食客上门,闻见奇异香味,还忍不住问,“掌柜,这是什么吃食的香味,也太霸道了些。”
    闻氏笑道:“这是炭烤手抓羊排,就三份,是开业前客人就订好的,所以今天已经没这个菜了,客人若想吃,就得明天提前定下来,这一份炭烤手抓羊排是三斤的量,半钱银子。”
    半钱银子还算有些贵的。
    这些食客犹犹豫豫,而一些有钱的食客,瞧见正在吃的那三桌上的羊排,看着外焦里嫩,实在很有食欲又很勾人,就预定了明日的手抓羊排。
    哪怕只是预定,都得先给上二百文钱,就是以防有其他人捣乱,胡乱定了羊排最后不要。
    其他食客嫌贵,没要。
    这些食客,暮食时倒是安安静静的点菜,也不嫌东嫌西,也不嫌价格贵,更加没有嫌弃鱼跟肥肠这种食材贱了。
    晚上来吃暮食的,基本都是吃过朝食的客人。
    朝食时也只是觉得味道很好,但暮食这些菜肴同样都是没吃过的新鲜做法。
    整个食肆里都是高谈论阔声,夸赞菜肴好吃,粳米饭很香,还有说早上太莽撞的。
    “这也太香了,到底是怎么做的哦。”
    “厨子应该是哪里的名厨吧,这手艺真是价格翻倍都值!”
    “朝食还只是觉得比其他酒楼食肆味道好上不少,但这暮食,当真是绝无仅有的味道。”
    总之,到了酉时末,准备的食材也都所剩无几。
    好在酉时也没什么食客了。
    成哥儿晚上掌勺做的员工餐。
    吃惯了许沁玉做的吃食的闻氏和宁姐儿,其实吃不惯成哥儿做的吃食,但两人都没说什么,也舍不得让许沁玉在掌勺给她们做暮食,看着许沁玉刚出厨房,解开包在脑袋上的布巾,额前的发丝都汗津津的贴在额角脸颊,脸蛋也红扑扑的,闻氏心疼得心都跟缩了下。
    在闻氏眼中,说把玉娘当做儿媳,倒不如说她把玉娘当成女儿,她知玉娘跟儿子之间没有夫妻感情,都不住一个屋,她也不强求什么。
    也只是单纯把玉娘当做女儿来疼爱。
    宁姐儿也跟着不好受起来。
    两人让许沁玉赶紧回桂花巷去洗漱歇息,其他的事儿都不用她管了。
    许沁玉跟裴家人相处这么久,当然知道闻氏跟宁姐儿什么性子,有她们守着她也放心。
    加上食肆大门也关了,等大家吃完暮食,把东西都收拾干净就能回家了。
    许沁玉点点头,就先回了。
    家里的桂氏领着两个孩子已经吃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