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锁东宫(双重生) 第3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主子,您和太子殿下新婚这才第二天,殿下便不回房休息,若是传出去……”
    恐怕会被旁人笑话。
    这后半句乔茱没敢说出口,戚铃兰也能猜到。
    “他是睡在书房,就不是睡在别的女人床上,有什么可笑话的。”戚铃兰说罢回了房内,熄灭外间的烛火,“不必管他,咱们歇咱们的。”
    眼看着三更将至,远处宫道上传来打更声。书房内依旧亮着灯,陆之珩还在书桌前翻看文书,门外南蕙忍不住向屋内探看。
    “汪公公,这都三更天了,殿下还不肯休息,这样下去殿下的身子如何吃得消啊?”
    汪富海无奈道:“我再进去劝劝,你去厨房将安神汤端来。”
    书房内,陆之珩听见推门声便将密信压到手边一落书籍下,抬头看去。
    “什么事?”
    汪富海低声道:“殿下,已是三更天了,您明日还要陪太子妃回门,该早些休息才是……”
    陆之珩默了片刻,才道:“知道了。”
    南蕙端着安神汤回来时,远远看见陆之珩打开书房的门,身上只穿了件单薄的衣袍就要往寝殿走。她匆忙走上前去,紧接着就听太子殿下问:
    “太子妃睡下了?”
    汪富海道:“是,半个时辰前便熄灯了。”
    陆之珩脚步停顿住了,似是犹豫了一番,才叹了口气道:“罢了,她别把她惊醒了,今夜歇在书房。”
    南蕙端着安神汤愣在原地,指尖不自觉的微微发力。太子殿下为了不惊扰太子妃清梦,甘愿委屈自己睡在书房。丈夫如此体贴入微,怕是多少女子都求不来的福分。
    她心头不知为何泛着酸意。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夫妻恩爱原是好事,即便有人看不过眼,这人也不该是她。
    “南蕙,愣着做什么,把安神汤端进去,再给殿下取一床被褥过来!”汪富海见南蕙端着碗半晌没动,冲她喊了一声。
    “诶!”南蕙回过神来,连忙借着夜色掩饰去眼底的情绪。
    她加快脚步跟在陆之珩身后进了书房,看着他接过安神汤往嘴边送,才转身去取被褥。
    陆之珩瞥了一眼南蕙的背影,不动声色将碗里的汤水全倒进了一旁的盆景绿植中。
    汪富海见状一愣,慌忙扭头看向门外,眼中满是不可思议,压低了声音问:“殿下,这安神汤……”
    陆之珩拿起手帕擦了擦指尖不小心沾到的水渍,语气淡淡地吩咐道:“你去弄点药渣来,别让南蕙发现了,明日一早给我。”
    汪富海隐约猜到了其中缘由,神情顿时严肃几分,应道:“是。”
    …
    次日清晨,戚铃兰一早便起身梳洗,乔茱替她画上端庄的妆容,再戴上义髻,将满头青丝高高束起。十七岁的花季女子愣是装扮成了三十岁的模样。
    但这就是宫中追求的威仪感。
    “主子先用早膳再穿那身冠服吧。”乔茱道。
    戚铃兰点点头,起身移步外间。桌上已经摆上了今日的早膳,她低头一看,桌上摆的是两套碗筷。她正要抬头,陆之珩的身影便从外边进来了。
    “不必多礼,用完膳我陪你回端信伯府。”陆之珩赶在她行礼之前说道,按着她的肩膀让她坐下。
    戚铃兰客气道:“谢太子殿下。”
    两人默默无话用完早膳,穿戴好沉重却华丽的冠服,马车已经在东宫门前候着,只等两人上了车便启程出宫。
    端信伯府。
    府里一早就得了消息,说太子殿下今日将携太子妃回门。除此之外,还传来了一些小道消息。
    例如太子殿下昨夜读书到深夜,到寝殿门口得知太子妃已经歇下,为恐惊扰太子妃清梦,孤身返回书房就寝。
    由此可见,太子殿下对太子妃是万分宠爱体贴入微。
    戚明松心中欣慰,怀揣着几分期盼,一早就守在前院。
    巳时,外边终于传来一声高呼——
    “太子殿下、太子妃到!”
    ◎最新评论:
    【不够看啊】
    【好棒。最喜欢】
    【三更好棒,啊,大大,请把我栓在裤腰带上】
    -完-
    第39章
    ◎回门◎
    随着高呼声落下,东宫的马车停在端信伯府正门前。
    戚明松和赵氏等人匆忙出门迎接,便看见随从太监从两侧拨开车帘,太子先行下车,他身上盛装衬得人气宇轩昂,眉眼之间流露着新婚的喜悦。
    陆之珩下车后立即转身望回车身,见戚铃兰探出身子从车上出来,他当即伸过手去扶她。
    “当心。”
    戚铃兰被不会在家人面前推拒他的好意,毕竟他这般作态、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戚明松安心。
    她顺势握住了陆之珩的手掌,另一只手提着裙摆下了车。
    天下的父母无一不希望儿女婚姻美满生活幸福,戚明松亦如是。眼下看见太子对铃兰视若瑰宝的态度,他心里着实欣慰。
    “臣恭迎太子殿下,恭迎太子妃回门。”
    陆之珩抢在戚铃兰之前亲自扶起戚明松,笑着说:“伯爷不必多礼,今日既然是我与铃兰婚后回门,咱们就只论岳父和女婿,不谈君臣之别。”
    贵婿待岳丈十分客气,但戚明松不可能真的托大以长辈自居。他笑叹两声:“礼不可废。”便在前引路请新婚燕尔的小两口进了门。
    堂上,府里下人看见大姑娘回来心中都是欢喜的,姑娘如今是太子妃了,伯府也跟着沾光,他们这些在伯府做事的出去见人也能多得几分脸面。
    待贵客落座左侧客席,赵氏在门口处招了下手,下人立即端着热茶和新鲜水果进门来。
    如今已是深秋与初冬交接之季,早就过了蔬果盛收的时节,伯府寻这些新鲜的果子恐怕花了不少银子。
    戚明松笑着说:“这葡萄是从西边运来的,我昨日就尝了一颗,不酸,甜的很。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可放心享用。”
    戚铃兰听得出父亲喊到太子妃时明显迟疑了一瞬,心底不免有些感慨。父亲虽然改了称呼,对她的爱护和宠溺却是不曾消减。
    她抬手便要掐一颗葡萄尝一尝,免得辜负父亲这番心意,指尖还未触碰到紫黑果皮,陆之珩已经递了一颗香甜果肉送到她嘴边。
    “吃这个,剥好的。”
    戚铃兰陡然一阵恶寒,还没吃下葡萄已经觉得甜腻了。
    被腻味到的不止她一个人,戚明松和赵氏同样目不忍视耳不忍闻,牙根微微泛酸,目光却舍不得挪开。
    戚铃兰盯着嘴边的果肉吞咽了一下唾沫,终是迫于众多热切的目光张口接下了。
    “多谢殿下。”
    旁观者心中啧啧感叹,还期待戚铃兰会不会也剥一颗给太子殿下做回礼。叫他们失望了,戚铃兰只递了张帕子让陆之珩擦手,毫无礼尚往来的意识。
    戚明松满面笑意却不说,赵氏见状主动挑了话题道:“将军这两日惦念太子妃念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今日见殿下与太子妃恩爱有加,总算能安下心了。”
    戚明松忙道:“没有的事,我那是惦记兵部的军机要务安睡,怎么让你说的跟离了大姑娘不成活似的!”
    此言一出,就连守在门外的下人都忍俊不禁。
    他既提到军务,陆之珩的目光稍稍一沉,端起茶碗抿了一小口就放下了。
    “岳父,借着今日陪铃兰回门的机会,我有些军务之事想向岳父请教,不知方不方便移步书房说话?”
    戚明松愣了一下,下意识看向戚铃兰。往后与太子议事的机会多了去,每□□堂上抬头不见低头也见,倒是铃兰嫁进东宫后难得回家来……
    太子有什么事情不能以后再说,非要挑今日?
    戚铃兰迎上父亲犹豫的目光,大抵能猜到他的顾虑,于是安抚道:“父亲就放心同太子殿下议事吧,今日不赶时间,待中午留在家用完午膳,女儿陪下两盘棋再回宫都不算迟。”
    戚明松还有些顾虑,“下午不是还要去敬文侯府吗?”
    陆之珩道:“去敬文侯府只是见一见舅父和几个堂兄,用不了太多时间。”
    戚明松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如此,那殿下随臣来吧。”
    …
    两个男人去了书房,留下戚铃兰和赵氏相顾无言。好在戚书兰听说父亲和太子不在前院便赶了过来,及时化解了一场尴尬。
    赵氏向来不爱看书兰追着戚铃兰跑,借着去厨房看情况的由头抽身离开了,眼不见心不烦。
    戚书兰等赵氏一走就拉着戚铃兰去后院,说要给她看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让你这么激动,挖着金豆子了不成?”戚铃兰笑道。
    戚书兰嗔道:“才不是,在姐姐眼里我就这般肤浅吗?”
    说话间两人便穿过回廊进得后院,书兰的院子在东边,院门敞开着,远远看去庭院中的石桌上摆了好几副团扇。
    戚书兰松开了戚铃兰的小臂,一路小跑进院里拿起团扇,将扇面对着戚铃兰,欣喜地问道:“姐姐快看这扇子,是不是很漂亮?”
    戚铃兰仔细看了一眼,扇上画的是杏花,一树杏花粉,确实画得精细唯美。
    “不错,挺漂亮的。这又是你在哪家店铺买来的?”
    戚书兰轻轻收起伞,“姐姐猜我是上哪买的?”
    戚铃兰点了下她的额头,说:“京城那么多铺子,我上哪猜去?再说在深秋时节本就凉爽,你好端端的买什么扇子?”
    “这是秦则昨日给我画的!”戚书兰道:“姐姐没看出这画的正是咱们家在云海的老宅中那一棵杏树吗?”
    戚铃兰一怔,她实际上离开云海已经十几年了,哪里还记得院里杏树长什么模样。听得书兰这样说,不由得重新欣赏这幅扇面。
    “其他几副画的是什么?”
    戚书兰这便将所有的扇子都捧了过来,颇有几分得意地说:“秦则画了咱们家的杏花、院里的小狸奴、伯府后院的清竹亭,还有这一幅是美人图。”
    如她所料,戚铃兰的目光最先被美人图吸引了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