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锁东宫(双重生) 第3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谁都不会往男女之情上想,‘戚铃兰’也只是有些受宠若惊。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才子,竟然为她的琴音所打动。
    戚铃兰沉浸在这一幕幕场景中,十分艰难地回忆着十几年前的事情。似乎是有这么一回事。
    她今日才知,那自称云公子的人竟是陆之珩。
    眼前景象一转,陆之珩站在德政殿外。
    尚宝愁着脸色出来劝了几回,陆之珩丝毫不为所动。他的脸色分明不大好,看来是身子吃不消了仍在强撑。
    这又是在做什么?
    “太子殿下您这又是何苦呢……陛下正在气头上,您不妨先回宫去,待晚些时候陛下消了气您在好言劝进,您这样站在这儿,是自个儿不好受,叫陛下也难做啊。”尚宝苦苦劝着。
    陆之珩仍是不动,对着大殿内朗声道:“儿臣请父皇收回成命!”
    尚宝慌忙摆手暗示他不可火上浇油。
    只听殿内皇帝怒喝回应:“给朕一个理由!”
    陆之珩大声喊道:“理由是儿臣爱慕戚姑娘!父皇若是硬要她远嫁和亲,就别怪儿臣劫道抢亲,误了两国邦交!”
    “你敢!”随着皇帝的一声呵斥,一方砚台溅着墨汁砸到了门槛前。“你敢去,朕就废了你!”
    陆之珩当真硬气,留下一句“儿臣恭候。”转身便回东宫去了。
    尚宝欲哭无泪,硬着头皮回殿内去安抚盛怒之中的皇帝。
    戚铃兰目睹这一切,一时难以回神。她从未见过陆之珩如此年少气盛的模样。
    说他年少气盛,倒不如说是冲动愚蠢。他就不怕皇帝一怒之下当真废黜他的太子之位吗?
    或许年少的陆之珩还不明白被废的太子将面临怎样的绝境。
    他是嫡出,任何一位皇子继位都不会放过他。先皇后虽仙逝多年,云家的势力却依然存在,其他皇子断然不会容许祸根留存世间,如果太子被废,云氏祸及满门的命运可想而知。
    他如此冒险顶撞皇帝……
    仅仅是因为年少初尝情滋味。
    但他赌赢了。
    皇帝烧毁了圣旨,不再提起让戚氏女代公主和亲一事。
    五月末月,京城盛传戚氏女命格贵重,宫中亦有所耳闻。林贵妃请求为五皇子与戚氏女定亲,皇帝不准。
    六月,圣旨下达端信伯府,册立戚氏嫡长女为太子妃,于太子加冠之日完婚。
    梦境在圣旨宣读完毕、伯府众人接旨谢恩的那一刹那戛然而止。
    婚房中床榻两侧的龙凤花烛已经燃尽,清晨熹微阳光透光窗纱照进房中,两人同时睁开眼睛。
    戚铃兰深吸一口气,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不明白,陆之珩早大婚之前就对她心生爱慕,为何从来没向她提起此事?甚至于成婚后对她那么冷淡?
    又或者梦境终归只是梦,梦中种种皆是她的幻象。
    戚铃兰想至此处翻了下身,动作非常轻,生怕惊醒枕边的男子。就在她侧身的同时,陆之珩也默契地坐了起来。
    两人目光相接,一时无话。
    陆之珩逃避似的移开了目光。
    他做了一整夜的梦,梦中恍惚是临康二年春夏交际之时,戚明松的死讯传回京城,他知道事有蹊跷,便命云翊暗中彻查。
    他知道戚铃兰加恨于他,却选择了沉默。
    当年不曾看见她悲痛欲绝的眼泪,昨夜却是看了一整晚。长达四个时辰的梦境,全是戚铃兰肝肠寸断的哭声。
    此刻看着她平静的面容,陆之珩脑海中浮现的还是梦中她悲痛的神情,还有那绕梁三日磨人心肠的哭声。
    “我叫人进来服侍洗漱。”陆之珩说着起身下床,留给她一个背影。
    作者有话说:
    第三更在码了,零点前一定
    ◎最新评论:
    【大大,爱你爱你,等更等更,不更也爱】
    【本来就是彼此相爱的,上一世误会了】
    【哎,都是误会】
    -完-
    第38章
    ◎三更◎
    太子和太子妃醒了,下人立即端来清水侍奉二人洗漱。
    今日是两人婚后第二天,按理是要向公婆敬茶,再拜见新郎的长辈亲戚。
    先皇后已故,所以一会就是去德政殿给皇帝请安。至于其他长辈,先帝诸子皆在戾王宫变中丧命,陆之珩并无叔伯。
    再论母族的舅父,也就是敬文侯云淮,敬文侯府就在端信伯府后面,想着明日还要去伯府行回门礼,大可不必今日多跑一趟,陆之珩便将两个行程都安排到了明天。
    两人洗漱更衣完毕,早膳进了一碗粥,随后便动身前往德政殿。
    皇帝刚刚下朝,身上还穿着沉重的朝服,看着新婚燕尔的小两口走进殿内,两个人都是面无表情,不见欢喜之色。
    “儿臣恭请父皇圣安。”两人在阶下三步以外跪拜行礼。
    “起来吧。”皇帝挑眉问道:“太子脸色这么差,昨晚没睡好?”
    要说没睡好,陆之珩确确实实闭上眼睛睡足了四个时辰。要说睡得好,他被摁在梦境里听了一夜哭声。
    换做是谁,脸色都不会太好。
    “或许是因为昨夜睡得晚。”
    皇帝听了他的答复却是一笑,“倒是朕的不是,借着这些繁文缛节逼迫你早起。”
    戚铃兰不是第一次见这对父子诡异的相处方式,即便如此,她还是大为震撼。也不知道皇帝这样阴阳怪气为难太子究竟有什么好处,看太子敢怒不敢言的样子会让他感到畅快吗?
    陆之珩习以为常地低下了头,道:“儿臣并无此意。”
    就在气氛即将跌入冰点时,尚宝适时地端着热茶闯入殿中,堆着满脸笑容向皇帝进言:“陛下,今日太子妃是来向您敬茶的,您可别只顾着关切太子殿下,辜负了太子妃一片孝心啊。”
    这宫里大抵只有尚宝敢在皇帝与太子父子僵持的时候出来说和了。
    皇帝听得他的话,才将目光转向戚铃兰。她倒是谨守礼数,不曾掺和他和太子的事,只低着头作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
    “也罢,太子妃孝顺贤惠,朕心甚慰。”
    这话的意思便是要受太子妃敬茶了。尚宝忙将已经好的茶递给戚铃兰,见她面带浅笑端起茶碗,步子沉稳端庄向台阶上走去,心中稍稍松一口气。
    他记得凡是去端信伯府传过话送过赏赐的太监,回来后无一不称赞这位嫡出的大姑娘,都说她为人和善、待人有礼。
    只盼着往后东宫有这么一位贤良的女主子操持,能让陛下与太子殿下的关系更加亲厚,而非如今这般动辄针尖对麦芒。
    戚铃兰端着茶走到皇帝面前,盈盈一拜,将热茶敬上去:“请父皇用茶。”
    皇帝喜欢为难太子,对她这太子妃却是温和极了,不曾晾她也不给她冷脸,笑着接过茶喝了一口便放在手边。
    “朕还记得平昭未嫁时,有一回来德政殿请安,特意夸赞你行事稳重秉性贤淑,那时朕还未当回事。后来贵妃又屡屡同朕提起你来,也是赞不绝口、甚为喜爱,那时朕还是未当回事。”
    皇帝话音停顿了一下,目光从她身上移开,扫了一下远处的陆之珩,接着道:“直到有一日,朕拿了十几张女子的画像让太子挑选,他愣是一个都没看上,非你不娶。能让太子动心的女子必定不是凡俗之人,朕当时就让国师去为你看相。你猜,国师怎么说?”
    戚铃兰道:“儿臣愚钝,还请父皇明示。”
    皇帝朗声笑了起来,道:“她说你命格贵重,有母仪天下之相。”
    又是这句。
    戚铃兰顿觉掌心渗出一层薄汗,俯身跪在御前:“儿臣惶恐。”
    皇帝起身上前把她拉了起来,道:“你惶恐什么?你是太子妃,是储君明媒正娶的正妻,朕百年之后太子继位登极,你就是中宫皇后。国师的眼光何其毒辣?此言意指你二人是天作之合!”
    戚铃兰只能低着头道:“父皇乃是真龙天子,儿臣与太子皆盼望父皇千秋万岁,以圣明福泽庇佑天下万民。”
    皇帝沉默了片刻,忽然叹了口气。
    “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也罢,昨日你与太子都辛苦了,今日回去好好休息。朕还要与丞相议事,就不多留你二人了。”
    “是,儿臣告退。”
    直看着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大殿门前,皇帝才回到龙椅上坐下,端起剩余的茶水一饮而尽。
    尚宝估摸着皇帝并未生气,才笑着凑上前去,“奴才瞧着太子妃说起话来与太子殿下有八分像,竟像是得了太子殿下真传,殿下与太子妃当真是般配极了。”
    “太子说话要是有她一半动听,朕也不会成天被他气死了!”皇帝没好气道。
    他这回顺着太子的心愿,让他娶了心爱的女子,他是一句感谢的话都不知道说。换做陆伏生,赏个点心或小玩意儿他都知道来谢恩。
    真不能对比,一对比更来气。
    另一边陆之珩与戚铃兰离开了德政殿,穿过宽阔的宫道往回走。
    远远的能瞧见东宫屋脊上的脊兽,陆之珩才蓦地笑了一下。
    戚铃兰疑惑地看他一眼。
    便听他感慨道:“方才要是我说那番话,陛下肯定要刺我几句。什么学奸臣之道阿谀谄媚,心口不一好虚伪。”
    仔细想想,这还真像是皇帝会说的话。
    她道:“或许是你说这话时显得心不诚。”
    陆之珩问:“那你说,如何才显得心诚?”
    戚铃兰道:“你在陛下面前总板着张脸,分明是亲生的父子却像是有深仇大恨一般,但凡你稍稍笑一下,都不会叫人觉得这么假。”
    陆之珩果断道:“笑不出来。”
    那就没办法了,戚铃兰选择性沉默。
    …
    是夜,陆之珩没敢回房就寝。他怕了昨夜的梦境,就怕头一沾枕头,耳旁又响起戚铃兰的哭声。
    戚铃兰听乔茱说陆之珩今夜歇在书房,起身推门出去看了一眼。书房亮着灯,汪富海和南蕙分别守在门外两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