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3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抱着侥幸心理,终日生活在惶惶中,还是干脆自己把一切摊开,兴许还能得个追击外族的名声?
    再有, 少将军还说了。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刺杀晋王的,拢共也就那六家。其他五个还在路上的王子,以及长安城里的安王。无论哪边是幕后黑手, 他把事情查清,都是大大的功劳。
    这似乎完全不用选择。
    魏海在晋王世子面前现身了。他与对方实话实说,讲自己是察觉塞外仍有异动,于是入关追查。
    除此之外, 他还拿出自己手上的兵符。
    晋王世子愣住,完全没料到事情会这样发展。但紧接着,他意识到严重性, 问:莫非突厥死灰复燃了?
    魏海无法回答, 只能含混道:当下还不知道呢。突厥毕竟已经被赶远了, 他们的可汗也被我们将军斩杀。如今兴许有余部流窜回来,但也可能是其他部落。
    晋王世子听着, 倒是很认同,冷静道:还是得将那些刺客捉住。
    魏海说:正是!一顿,只是倘若这样,还要劳烦世子
    他压低嗓音,把方才一并想出来的计划说出口。
    刺客是追着晋王子来的, 那他就是再好不过的诱饵。如今刺客不动,是因为他们这边儿的一群镖师人多势众,刺客见了,也得再估量一番。而魏海的提议,就是他们演一场戏,让晋王世子再回到孤立无援的状态。
    听着他的话,晋王世子表情微微变换。倒是他的侍卫坐不住了,道:这不是让我们世子以身犯险吗!
    魏海一顿,幽幽地看过去。
    侍卫毫不退却的与他对视:谁不知道?只要好好把世子送到长安,就有泼天富贵在等着他们!如今派人刺杀世子的幕后黑手,也只能满怀不甘地朝世子跪拜。怎么做才对己方更有利,他能算得出来!
    魏海见侍卫是这样态度,倒是不怒,而是微微笑一下,重新转向晋王世子,问:世子觉如何想?
    晋王世子眼皮颤了一下,说:将军的考量并无不妥。此地距长安尚有些路程,倘若我们直接开始赶路,难免要出岔子。还是将此刻捉住,才好安心。
    魏海满意地笑了。倒是那侍卫,急切地唤了一声世子。晋王世子瞥过一眼,未有多言。
    侍卫不说话了,魏海则去准备。
    只是心情也不太妙。
    在侍卫开口之后,他忽而意识到另一件事:倘若龙椅上那位天子能长久活着,自己今日所作所为,自是功劳。可如果皇帝没了,上位的真是晋王,自己方才的言行,恐怕已经将人得罪 。
    可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来不及了。他微微叹一声,到底依照原本的计划行事。
    不多时,林中传来争吵响动。晋王世子、侍卫被一群镖师赶走,为首的那个镖师还粗声粗气说:如今这世道,什么人都能冒充王子了!快走快走,爷爷我今日好心,不去报官!
    远远山中,有人听着这些,寂静不动。
    晋王世子和侍卫们一身狼狈,骂了几句,忽而听到不远处另一片林子里传出来的声响。他们宛若惊弓之鸟,立刻闭了嘴,匆匆离去。
    有人跟上。
    正是晌午时候,日头烈烈。
    事情自有魏海带人去做。燕云戈此刻不便露面,只留在后方。
    他方才谋划时还能忍耐,到此刻,随着时间推移,头脑愈发晕沉,连眼前事物都要看不清楚。
    他知道自己情况很糟,背上的伤口长久得不到妥善治疗,一次次崩裂。在外时又多尘土,谁也不知道有多少污物已经沾到伤口上。方才不小心碰到一根树枝,紧随而来的就是一阵钻心疼痛。
    可是他还不能倒下。
    处理完魏海这边的事后,必须速速回长安。他莫名生病这么久,兴许已经有人察觉异状。
    燕云戈默默想着这些,又过了不知多久,魏海身边的亲兵回来了,告诉他,他们已经顺利将人捉住。
    燕云戈问出一个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是突厥人吗?
    亲兵回答:将军还在审呢。不过,我听他们讲话,仿佛与突厥不同。
    在边城待久了,上到将军,下到士兵,多少都能听懂几句外族语言。亲兵这么回答,燕云戈知晓来者十有八九真的不是突厥遗部。他略松一口气,起身道:我去看看。
    犯过一回险的晋王世子被请去其他地方休息,林中这一小片空地上唯有魏海挑选出的可信之人。再有,就是一队伤的伤、残得残的外族。
    温度仿佛更高了,燕云戈听人讲话都觉得模糊。他默默听了一会儿魏海的问话,混着外族刺客们的惨叫声,分辨出,他们果真是被人雇来。
    燕云戈瞥一眼魏海,魏海会意,问:雇你们的人是谁?说!
    刺客们只说不知。
    魏海看起来没有郭牧父子那样粗野,却到底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他当即朝着说不知的此刻斩下一刀,几根指头滚落在草丛中,刺客们仍说不知晓。
    燕云戈在旁边端详片刻,目光转向其中一人。
    在魏海没说话的空当,他冷不丁问:你想说什么?
    那人瑟缩一下,恐惧地往周边看了一眼。其他人怒视他,他却又把目光落在同伴们落下的手指上。
    此人面颊抽动一下,快速叽里咕噜了一串儿。燕云戈和魏海都能听懂,这是一个过去被突厥奴役的部落的语言。过往,他们甚至曾经和他们合作,共同对抗突厥人。到如今,双方再次会面,却是在这种场合。
    他说:我真的不知道那个人是谁,只知道是中原的贵人!但是,他送了我们很多
    燕云戈问:什么?
    盐,刺客回答,上好的盐!雪白的、珍贵的盐。
    魏海听着这话,当即皱起眉头。至于燕云戈,他脑海中更是瞬时划过一道电光,想:对了,正是这个!
    这几个月,闹得沸沸扬扬、始终未有结果的私盐案!
    对于边关来说,盐是个了不得的东西。
    从前大周兵微将寡,不敢与突厥正面冲突,便是靠逢年过节送上金银粮食来换取喘息。可就连这种时候,皇帝都会下令,坚决不能让突厥人从大周拿到盐铁。遑论往后,经历了一朝又一朝的休养生息,终于在上上一任皇帝、陆明煜的爷爷在位时,两边开战。那之后,边城一旦发现有人悄悄往草原运东西,往往直接以死罪论处。
    到现在,突厥已无。可草原不是就此空当,仍有其他过去被突厥欺压、曾与大周联手出兵的部落在其中。对于他们,大周采取的是稍微松些的制度。不禁两边商人往来,对外族们用牛羊换取粮食、茶叶、丝绸的做法大加鼓励。但盐铁禁令仍在,故而私盐案一出,震惊朝野。
    对了,陈修是怎么说的来着?运盐的人交代,下货的人要求他们将盐运往赭城。郑恭却说,这一定是皇帝和文官们装模作样,要为难武将
    电光石火的工夫,燕云戈想到许多。
    可再往下的一切,仍像迷雾,难以捉摸。
    在燕云戈思索的时候,那唯一开口的刺客往周围看了一眼,身体朝着魏海的方向挪了挪,又要讲话,说:大人!还有一事。我们虽然不知道那个人身份,但这次出来啊!!
    他话说到一半,原先因伤不动的几个刺客倏忽扑了上来。
    他们的手脚已经被束缚,这会儿竟是生生用牙咬在叛徒脸上、身上。
    等到魏海的亲兵将他们拨开,开口刺客脸上一片鲜血淋漓,身体不断抽搐,喉咙发出嗬嗬声响,俨然再也无法开口。
    魏海又惊又怒,劈头又斩了一个刺客。余下的人正要咬舌,又被亲兵们按住、卸去下巴。
    情况一片混乱,魏海脑子里满是:他刚刚究竟要说什么?少将军,您看
    他是真不知道那个人是谁,燕云戈说,所以他们能放任他开口,说起盐的事。
    魏海闭嘴了。
    燕云戈说:但他有知道那个人身份的办法,停一停,阴冷的目光落在余下几个被卸掉下巴、这会儿像是蠕虫一样在地上颤抖的此刻身上,他们也知道。所以,他们要灭口。
    魏海听到这里,瞳仁微微缩小,那我们
    有什么办法?燕云戈自言自语,信物?接头人?暗号?魏海,搜他们身。
    魏海领命去了。不多时,倒真的找出一些可以当信物的东西。铁牌、银刀燕云戈蹲下身,手指一一从上面掠过,偶尔拿起一样。他的余光一直留意着那些刺客的神色,心想:不,不是这些。
    那还会是什么?
    他想了半晌。脑子像是成了豆腐,每一点转动都无比艰涩。他干脆说出口,自言自语:要拿到信物还不够,多半得要去特定的地方,可他们又如何识得长安城
    一顿。
    他们不认识长安城的路,可有人认得。
    一切倏忽变得清晰。
    他们进关日久,哪怕日日宿在野外,吃喝仍是问题。得有一个知晓关内状况,有汉人面孔的人,给他们引路。
    魏海听到这里,脱口而出:可我们刚才看了,没有这样的人啊!
    话音落下,燕云戈侧头看他,目光沉沉:人已经跑了,去向他的主子报信了方才去捉这些人,你已经露了脸。一旦被陛下知晓你在此处备马,快!我要比那人更早回长安!
    第47章 污蔑 陛下若不信,大可向燕府传召少
    燕云戈不得不考虑最坏的情况。
    那个人有见到自己吗?若是没见到, 那还好说。可倘若见到了,魏海和晋王世子出现,勉强还能解释。落在自己身上, 就真的是燕家谋反的铁证!
    怎会如此!怎能如此!事情怎么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他出长安,就是为了挽回一切。可如今看,一切远比他所想要艰难。
    回去!以最快的速度回去!决不能赌!
    谁都知道他伤重,但时间紧迫,不能耽搁。
    燕云戈与来时一样策马而行。魏海能做的, 只是派几个小兵跟着燕云戈,防止他支撑不住、跌落马下。
    眼看燕云戈远去,魏海深吸一口气, 回头看着身后山林。
    他忧心忡忡,吩咐:分出二百人,与我一同护送世子进长安,向陛下报予就外族刺客之事。其他人速速分散, 各自北去。
    说到这里,他停一停,才又开口。
    话音咬牙切齿, 说:剩下那几个刺客, 一定不能让他们死了!
    否则的话, 一旦这件事先被旁人捅出去,无论是他, 还是燕党其他人,甚至晋王世子,都再也说不清了。
    燕云戈早已习惯了马背上的颠簸。
    他在边城出生,说来长安于他反而陌生。都说草原上的孩童不会走路时就会骑马,他们这些在边关长大、出生于武将世家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虽然在年幼时, 他就说过无数遍要把可恶的突厥人赶走,可燕云戈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想过,战争真正结束以后,生活会变得如何。
    等到他真正面对这个问题,已经是加冠往后,父亲与诸位叔伯商议,说眼看突厥军队节节败退,两边兴许只剩下一场大战了。到往后,不知道燕家会如何。
    父亲的态度还算乐观,说:三殿下不会亏待我们。
    都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都知道不会有皇帝能容忍边关将领拥兵自重。但三皇子是燕贵妃的儿子,除去君臣之外,另有一重舅甥关系在。虽然未来的事情很难预料,但让三皇子登基,是对燕家最有利的选择。
    可三皇子死了,后面的一切都失控。
    日头逐渐西落,黄昏点缀在几人身后。
    燕云戈的头脑愈发昏昏。他的注意力无限分散,只凭借本能去驾马往前。小兵们跟着他,因在后方,倒是没有察觉燕云戈的状况不对。
    不得不说,魏海的担心实在很有道理。有很多次,燕云戈一个激灵,意识到:不,这样不行。
    可紧接着,他的思绪又沉了下去。
    他好像回到了草原。那里的冬日远远冷过长安,夏日则有酷暑暴晒。他与同伴们一起行在原上,听到远方传来的狼嚎,听到苍鹰长戾,听到
    咻的箭声。
    燕云戈身后,一个小兵的马被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箭射中,发出长长痛鸣。
    场面瞬间乱套,紧接着又飞来数箭,余下几个小兵也先后跌落马下。未有燕云戈,仍在马背上坐着。
    他的马也有些受惊,这会儿不安地在地上踩来踩去。远方林中,一人挽弓,箭尖对准燕云戈的马肚。
    正是郑易。
    他与郭信追着燕云戈一路来到这里,此前饶了错路,这会儿好不容易要追上,却见燕云戈迎面而来。
    郑易瞬间明白,燕云戈已经见到魏海、将人劝走。
    这样不行。
    他立刻有了决断:先解决了云戈,再去找魏海。不知道云戈对魏海说了什么,但料想里面没有多少实话。既然如此,到时候,自己大可以见招拆招。
    他欲松手放箭。就在这个时候,远方,燕云戈身体倏忽从马背上滑落。
    郑易一愣,旁边郭信也愣了。
    过了会儿,郭信才说:怎么回事儿?
    郑易咽了口唾沫,记起来:云戈的伤!
    两人从林中走出,带着手下人赶到燕云戈身前。
    魏海派来的小兵原先正在燕云戈身侧防备。见了郑易、郭信,其中一个级别高些的,认出两人身份,当即放松,道:郑少将军、郭少将军!有刺客!
    他们还不知道方才放箭的就是郑易。
    郑易不动声色,和他们确认:我记得你,你姓赵,在魏将军身边做事,对否?
    小兵一愣,惊喜:正是!
    郑易又问:魏将军派你们跟着云戈,是为了
    小兵果断道:护送燕少将军回长安!将军吩咐了,越快越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