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7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接连斩杀了数个不听军令的兵将后,三万私兵总算消停安分了不少。只是,失了斗志,兵力远不如前。
    ……
    神卫军转败为胜,捷报频传至京城。
    天子舒展眉头,群臣也松了口气,在朝会上,对尹大将军极尽赞誉。
    “真不愧是军中第一武将!尹大将军一去,战事顿时扭转过来。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杀敌数千。照此下去,半年之内收复河靖城,绝不是虚言!”
    “正是!臣奏请皇上,重赏尹大将军!”
    一片赞誉声中,也有一些为周勇说话的:“周将军亲自领兵杀敌,方有了这几场连胜。周将军同样战功赫赫。”
    “周将军这也算将功折罪了。”
    战事一片大好,那些尖酸刻薄贬低周勇的声音也就小了许多。听闻此言,最多是撇撇嘴说上几句风凉话。总体而言,朝堂内还算和谐。
    战事顺遂,盛鸿心情大好。这一日早早便回了椒房殿,俊脸上也有了久违的轻松笑意。
    谢明曦一见,便猜到了几分,笑着问道:“神卫军又打胜仗了?”
    盛鸿点点头,挑眉笑道:“接连几场大胜仗,彻底扭转了战事。也总算堵住朝臣们的嘴了。”
    周勇是天子心腹。当日是盛鸿一力坚持,周勇才做了主将。神卫军打了大败仗,死伤惨重,周勇被骂得狗血淋头,连带着盛鸿这个天子也颜面大失,为人诟病。听了不少含沙射影的埋怨和指责。
    盛鸿心情郁闷,也因此而起。
    现在神卫军战事告捷,胜利在望。盛鸿的心情自是好得不能再好。
    谢明曦又笑着问道:“廉将军还未领兵归京吗?”
    彰德王幼子及家眷早就送到了京城,被斩首示众。廉将军却未领着蜀兵回京,依旧驻扎在彰德城内。
    盛鸿略一点头:“师父上了奏折,言明彰德城内的残兵余将尚未全部收编规整,还需要一段时日才能归京。”
    打了胜仗之后,安抚平定城内百姓,收编规整败军,亦是一桩耗时耗力之事。廉将军征战时足智多谋英勇不凡,战后的善后之事更是细致。
    谢明曦笑着赞道:“师父领军征战,委实是你做过的最英明的决定。”
    可不是么?
    三路平藩大军,两路还在苦战,唯有廉将军胜得最是干脆利落。耗时最短,死伤也是最小的。
    彰德王先入为主,对廉将军存着轻视小瞧之心,中了廉将军的计,在城外丧了命。致使彰德城溃败得飞快。
    女子为主将,既有劣势,亦有这一层微妙的优势。平心而论,并不是廉将军就胜过楚将军一大截。
    ……
    建业九年春日,楚将军领兵攻破颍川城。颍川王被活捉,送往京城。在途中,颍川王便生了一场重病,到京城时已一命呜呼,逃了凌迟之苦。
    三藩中,唯余河靖王苦苦支撑。
    不过,也没撑过尹大将军所言的半年之期。
    建业九年的五月,神卫军攻破河靖城。河靖王自杀身亡,河靖王府的儿孙及女眷,皆服毒自尽。
    六月,廉将军率先领兵归京。天子领着众臣亲迎至城外十里之处。
    数万蜀兵,骑着骏马而来。
    沉闷的马蹄声延绵数十里,大地为之颤抖。军旗猎猎,军容整齐,气势恢宏。
    廉将军身着战甲,腰跨长刀,骑着宝马。烈日炎炎,廉将军的额上也不免冒了汗珠。可她依然挺直背脊,毫无倦色。
    英姿飒爽,神采飞扬,令人折服。
    这一刻,所有人的眼里心里,都被烙上了廉将军的英勇风姿。
    之后数年,所有人提起廉将军三个字,皆满心钦佩语气郑重。没有人再提起廉将军身为女子不宜进军营更不应为将军之类的话。
    盛鸿激动不已,朗声道:“廉将军大胜而归,朕心甚慰。”
    群臣一起朗声附和:“恭迎廉将军凯旋而归!”
    这是获胜归来的将军才有的隆厚待遇。无需卸甲,无需解刀,亦无需下马。天子亲自出城相迎,群臣尽数而至。
    这是她年少时最深的美梦里,也不敢奢望的美景。
    这一刻,全部成真了。
    她虽是女子,也未负一身所学,成了军中主将,领兵征战,大获全胜。
    廉将军心潮澎湃,热血激荡,拱手朗声应道:“末将不负皇上所望,平定彰德城,获胜归来。”
    ……
    第1042章 归来
    椒房殿内,传出顾山长喜悦又焦急的声音:“明曦,姝媛今日领兵回京。我们何时才能见到她?”
    谢明曦哑然失笑,声音里也溢满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师父别心急。按着朝中惯例,今日皇上亲自出城相迎凯旋而归的廉将军,接下来还有庆贺的宫宴。想见廉将军,怎么也得到晚上了。”
    可不是么?
    廉将军是获胜归来的将军,应该有的待遇殊荣一样都不能少。
    顾山长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瞧瞧我,一高兴起来,连这等要紧事都忘了。不急不急,我们耐心等着便是。”
    谢明曦挑眉一笑:“皇上设宴,是为了庆贺大齐的将军获胜归来。我今日晚上也要设宴,庆贺我的夫子领兵打了胜仗。正好给夫子一个惊喜。”
    这可不是一时起意。
    早在数日前得知廉将军即将归京之时,谢明曦便有了这样的打算。这些时日,给一众同窗好友及莲池书院里的夫子们都送了请帖。
    顾山长是第一个接到请帖的,也是最重要的宾客。闻言笑道:“好,我们今晚就等着姝媛,来个不醉无归。”
    ……
    过了午时,同窗好友及夫子们一一进宫。
    和昔日在书院时一样,同窗们坐一席,夫子们另坐一席。
    已经做了莲池书院山长的季夫子,笑容奕奕,精神颇佳。苏夫子依旧如往日一般温柔婉约。遗憾的是,杨夫子身在蜀地,董夫子也一直在蜀地。同窗里,也有两个不在京城,未能进宫赴宴。
    今晚,还有一张久违的脸孔。
    这是一个年约三旬的妇人。眉眼依稀还有昔日的俏丽,额上眼角俱是皱纹,神情有些沉寂木然。犹如一潭死水。
    方若梦等人和她招呼说话,她半理不睬,或点头或摇头,几乎未曾张口说过话。
    唯有目光落在谢明曦的身上时,才会有些波澜。也有了身而为人的一丝鲜活气。
    这个妇人,正是楚家的四奶奶。
    楚将军打了大胜仗,于情于理,都该对楚家示以恩宠。再者,淮南王府和谢家的恩怨已经是数年前的事了,几乎已经没人记得这个从不在人前露面的楚四奶奶,便是当年那个骄纵跋扈的盛锦月。
    当年的一众同窗少女,如今际遇各自不同。
    譬如萧语晗和尹潇潇,死了丈夫,各自带着孩子住在宫中。
    守寡之人,自不会穿什么鲜亮的颜色,身上皆是素净的宫装罗裙。萧语晗略显清瘦,精神却是不错。尹潇潇亦是面色红润,目中含笑,显然都已熬过了最痛苦的时光。
    林微微颜蓁蓁秦思荨方若梦,和自己的夫婿都很恩爱,虽然年龄都不小了,却各自美丽从容。
    而谢明曦,更是风华万千,风姿无双,更胜年少之时。
    是啊!活在天子盛宠中的谢皇后,凡事顺心顺意,矜贵尊荣,如何能不美?
    盛锦月默默地注视着谢明曦,心里涌起久违的近乎陌生的酸涩和唏嘘。
    彼此已如云泥之别。
    当然,谢明曦才是天边的明月,而她则是苟且偷生卑微的尘泥。因嫁入楚家,才得以躲过灭门之劫。
    楚家上下都不待见她,楚四郎依旧贪花好色,美妾通房一个接着一个地纳进府。好在她生了两个嫡子,正室之位还算安稳。
    可惜的是,两个儿子资质平平,算不得聪慧。和陆天佑李钰李钦他们一比,顿时黯然失色。
    谢明曦也看了过来,目光平静,神色淡然。仿若她们之间从无恩怨纠葛:“盛锦月,你在楚家内宅待了十余年,心气也该平了。以后可愿出府走动?”
    盛锦月先是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沉寂如死水的眼睛闪过一丝亮光:“你……你真的允我在人前露面?”
    楚家一直不待见她,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因她的出身。淮南王府和谢家结下死仇,谢明曦做了皇后,淮南王府彻底覆灭。她这个淮南王府嫡女,不过是苟延残喘苟且偷生。
    如果谢明曦不再介怀昔日旧怨……她这个楚四奶奶,便能再见天日了!
    盛锦月因这个可能性激动颤抖不已,整个人微微前倾,露出渴望之态。
    谢明曦淡淡一笑:“我今日召你进了椒房殿,楚家人也该明白我的态度了。盛锦月,你我总有几年的同窗情分。你能看明白想清楚,我也不会再刁难你。”
    “我们两人的昔日恩怨,一笔勾销,永远不必再提。”
    盛锦月鼻间酸涩难当,目中水光浮动。过往种种,皆在此刻的对视间烟消云散。
    良久,盛锦月才将泪水咽下:“多谢皇后娘娘。”
    ……
    这一幕,落在众人眼底,各自唏嘘不已。
    想当年,盛锦月是何等的盛气凌人,在一众同窗里人缘最差,最不讨人喜欢。转眼十数年,除了自尽身亡的李湘如之外,盛锦月无疑是过得最凄惨的那一个。
    谢明曦愿将往日恩怨一笔勾销,对盛锦月而言,自是一桩好事。
    林微微笑着打破沉默:“我们一众同窗,为她们的冰释前嫌同饮一杯如何?”
    众女子笑着应和,各自举杯。气氛很快融洽热烈起来。
    顾山长看在眼里,嘴角微微扬起。
    谢明曦年少时聪慧多智,性子也不免偏激阴狠了些。这些年和盛鸿夫妻恩爱,爱女阿萝聪慧伶俐,生活幸福愉悦,谢明曦的性情脾气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换在以前,谢明曦绝不会和盛锦月“冰释前嫌”。
    现在的谢明曦,变得圆融宽厚许多。也有了中宫皇后的雍容气度。
    这样的改变,令顾山长心中喜悦之极。锱铢必较有仇必报,不是坏事。不过,她更喜欢这样的谢明曦。
    就在此时,门口响起了一阵轻快熟悉的脚步声。
    谢明曦耳力灵敏,第一个站起身来。林微微等人也一同起身。顾山长和几位夫子也都站了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