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6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大齐文风兴盛,因俞太后和顾山长二十余年的努力,女子读书同样蔚然成风。前来报考女官的女子多达上千人。最终只取了前一百名。
    这些都在中宫皇后的职权范围之内。
    偶尔有一两个不开眼的御史言官上奏折弹劾,无需天子张口,就被战斗力强大的林御史谢尚书顾大人等人喷了回去。
    ……
    没错!
    顾大人调转枪头后,很快就成了天子身边的利犬。无需天子暗示,就主动亮出獠牙咬人了。
    在朝堂里混迹几十年,脸皮这种东西,早就被顾大人弃之一旁。
    荣华富贵才是最要紧的,家族兴衰皆在天子一念之间。薄薄的一张脸皮,要来有什么用?
    现在想来,顾大人真为自己之前的不开眼后悔懊恼不已。好在谢皇后对顾山长仰慕亲近,更胜亲娘。天子对顾山长也十分敬重,连带着对顾家也宽容了几分。
    想到即将归京的顾山长,顾大人心中万分庆幸。
    幸好顾山长当年做了明智的决定,收了谢明曦为弟子。
    若非这样,现在的顾家,怕是已经步了俞家的后尘。
    俞光德这个家主,病了几个月,丝毫没有好转的迹象。族内大事小事,皆已是俞光正说了算。
    散朝后,顾大人没急着回顾府,而是去了公主府。
    顾舒瑾的亲事已定下,婚期定在了来年五月。昌平公主放下了最大的一桩心事,近来心情颇佳。
    只要不提起宫中的俞太后。
    顾大人也无提起俞太后的意思。叫来长孙顾清,仔细叮嘱了一番:“……再过些日子,你姑姑便要归京了。”
    “以她的性子,只怕不愿再回顾家。”
    “娴之素来最疼你这个侄儿。你亲自去见她,将她迎回公主府住下。”
    眼下,顾娴之是顾家最大的依仗。笼络得越紧越好。
    顾清也明白这一点,可听到祖父这番话,心中却莫名别扭起来。
    他对姑姑的敬爱发自肺腑,并无半分掺假。
    顾大人见顾清没吭声,便知顾清又犯了清高的犟脾气,用力瞪了过去:“当初我替你取名字,清是清明聪慧之意。没想到,你只会孤傲清高。”
    “你姑姑老有所依,我们顾家有了大靠山。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照我的话去做便是。”
    顾清不情不愿地应下了。
    顾大人在公主府里用完午膳后,才回了顾府。
    昌平公主问及顾大人来意,顾清犹豫了片刻,才低声说出实情。
    顾家倒戈一事,顾清从未明言。昌平公主也不是傻瓜,只看朝堂动向,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树倒猕猴散。
    昌平公主心里颇觉悲凉,也为躺在病榻上的俞太后唏嘘感怀。
    可人活在世,总有诸多不如意。俞太后风光数十载,独揽宫中大权,如今遇到了厉害的对手,也只有低头退让的份了。
    “待姑姑归京,我和你一起去见她。”昌平公主打起精神说道:“瑾儿明年就出嫁了。我们夫妻两个闲着无事,奉养姑姑也是应该的。”
    顾清感激又感动,握住昌平公主的手:“昌平,谢谢你。”
    看着熟悉的俊脸,昌平公主心里最后一丝黯然也被抚平。她顺势依偎进顾清的怀里,柔声低语:“夫妻本为一体。你待我一心一意,我又岂会令你为难?”
    那两个年轻鲜嫩的美人,被安置在内宅里,顾清从未多看过一眼。
    膝下只有一女,顾清从无怨怼不满,对女儿疼爱备至。也从无纳妾生子之意。
    他对她的好,她都清楚。
    顾清心中涌起暖意,搂住妻子,在她的耳边低语:“好,以后我们诸事不理,一心过我们的日子。”
    ……
    半个月后,顾山长阿萝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
    此时已进了深秋,天气颇有些凉意。高挑健朗的廉将军,穿着将服,背着长刀,骑着宝马。英姿飒爽,美丽动人。
    两千蜀兵前呼后拥,顾山长和阿萝所乘的马车,被团团簇拥。无人能靠近数百米之内。
    一只小小的头颅好奇地探出了车窗外。
    女童约有五岁,明眸皓齿,双目慧黠灵动。包包头也显得格外可爱。
    “师祖母,”女童兴致勃勃地回头:“快到城门了。”
    端坐在马车里的女子微微一笑,似轻叹似唏嘘:“是啊,就快到京城了。”
    这个女子,年龄显然已不小了。眼角眉梢有了些许皱纹,看着如四旬左右。挽起的长发乌黑如墨,并无银丝。目光清朗,气度高华。乍看有些严肃,令人不敢亲近。
    唯有亲近熟悉之人,才知道她是外冷内热,心肠最软。
    这一老一少,正是顾山长和阿萝。
    阿萝扁着小嘴道:“我已经好久好久没见爹娘了。我都看快忘记他们长什么模样了。”
    口是心非的小阿萝!
    她亲自画的帝后画像,阿萝每日总要看上几回。怎么可能记不清亲爹亲娘的模样?分明是心中存着怨气,故意这么说罢了。
    顾山长哑然失笑,伸手轻抚阿萝的小脸:“好,待会儿见了你爹你娘,师祖母好好训斥他们一顿。”
    ……
    第902章 归京(二)
    城门遥望在即。
    城门外已有众人在等候。
    廉姝媛一挥手,喝令众蜀兵停下。自己策马继续前行,一张张熟悉的脸孔争先恐后地映入眼帘。
    率先看到的,是一身常服的天子盛鸿和皇后谢明曦。
    半年多未见,盛鸿俊美一如往昔。挺拔的身姿透着上位者的贵气优雅。
    站在盛鸿身侧的谢明曦,秀美无双,风姿夺人。如同明珠被拂去所有的灰尘,散发出熠熠夺目的光芒。
    廉姝媛顺便瞥了盛鸿身后的周全一眼。周全早已望眼欲穿,一张黝黑俊朗的脸孔上满是喜悦。
    廉姝媛情难自禁地扬了扬嘴角,很快恢复了平日的威严肃穆,翻身下马,躬身抱拳:“末将廉姝媛,幸不辱命,将山长和端柔公主平安护送至京城。”
    “辛苦廉将军了。”盛鸿眼巴巴地等了半日,恨不得立刻见到阿萝,和廉姝媛略略寒暄两句,便迫不及待地向马车的方向走去。
    谢明曦也一样快步疾行。
    自昨日接到消息,知晓师父和阿萝今天上午便能抵达京城,谢明曦无心再做任何事。今日她放下宫中琐事,盛鸿也休朝一日。夫妻两个一同前来相迎。
    马车的车帘再次被撩起,阿萝小小的头颅又探出了车窗外。
    当看清两个快步而来的脸孔时,阿萝早已忘了满肚子的怨气和不高兴,激动又喜悦地喊了起来:“爹!娘!”
    顾山长按捺着激动的心情,低声道:“阿萝,应该叫父皇母后才是!”
    阿萝立刻改口:“父皇!母后!”
    娇嫩悦耳的童音,顺着秋日的凉风飘入耳中。
    盛鸿鼻子一酸,一边喊着“阿萝”,一边疾步上前。打开马车的门,阿萝小小的身子已扑了过来。
    盛鸿反应迅捷,一把将阿萝小小的身子揽入怀中,心里所有的空缺都被填满。盛鸿感动得几乎快哭出来了,将阿萝紧紧抱在怀里。
    谢明曦没有和盛鸿争抢抱女儿,迈步上了马车坐到了顾山长身侧。
    师徒两人四目相对,心中俱涌过浓烈的酸涩。
    “师父,”谢明曦忍着鼻间的酸楚,轻声道:“这一路奔波辛苦了。”
    顾山长凝望着谢明曦,低声道:“我没什么。你整日殚精竭虑,劳心劳力,才是真的辛苦。”
    纵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也得忍到回宫再说。
    谢明曦伸手握住顾山长微凉的手,展颜一笑:“师父和阿萝回来就好。以后,我们一家人便能朝夕相守,一起过日子了。”
    顾山长心里涌起暖意,点了点头:“好。”
    盛鸿此时抱着阿萝上了马车。阿萝扭动着小身子,看着谢明曦的目光里满是热切和孺慕:“娘!娘!阿萝已经很久很久没见娘了!阿萝真想你!”
    谢明曦伸手抱过阿萝,将女儿紧紧搂入怀中,眼眶泛红,水光闪动:“阿萝,娘也一直都想你。”
    “以后,娘再不会让你离开身边了。”
    ……
    久别重逢,大概是世上最幸福美妙的事了。
    阿萝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在亲娘的怀里,小嘴嘚吧个不停:“娘,我已经开蒙读书了。师祖母亲自教导我们读书呢!”
    “娘,佑哥哥卿卿妹妹小宝弟弟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想和他们一起读书。爹,你让他们的爹都回京城好不好?这样,他们也就能回来了……”
    盛鸿想也没想就应下了:“好,爹答应你,很快就让他们都回京城来。”
    谢明曦些许的唏嘘伤怀,在阿萝的童音童语中烟消云散。轻声笑了起来:“阿萝真是口齿伶俐。”
    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好。
    以一个五岁的孩童而言,阿萝确实称得上伶牙俐齿了。
    顾山长笑着接过话茬:“阿萝记性极佳,聪慧至极。在几个孩童里,阿萝的学业是最好的。启蒙才一年,已能将三百千熟背于心,能识数百余字。这几个月,我开始教导她提笔习字,进步也极快。日后必成大器!”
    顾山长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阿萝被赞得心花怒放,挺直小胸脯。
    盛鸿同样满面洋洋自得:“我的女儿,当然聪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