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49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蜀王殿下心急如焚,亲自进寒香宫探病。
    蜀王妃也一起进了寒香宫。
    面色枯黄的梅太妃,病恹恹地躺在床榻上,见了儿子媳妇前来,目中露出些许慰色。低声说道:“鸿儿,母妃这身子委实不中用,是没法子离宫了,也不能随你去藩地了。”
    盛鸿心痛得几欲滴血,紧紧握着梅太妃的手,落了两滴泪。
    谢明曦目光掠过梅太妃瘦弱的病容,淡淡道:“琴瑟留下伺候,其余人都退出去。”
    待所有人都退下,谢明曦才淡淡道:“母妃可曾听我的话,按时服药?”
    第695章 母子
    梅太妃似早料到会有此一问,并未露出半丝心虚:“我每日都服药了。”
    “一开始确实颇有起色,我心中颇为欢喜,便让人扶着我下榻,在寝宫里转了一回。没料到吹了些风,这病症竟又反复起来。”
    “看来,这就是我的命了。你们不必顾虑我,六月初八启程离京便是……”
    谢明曦什么也没说,就这么定定地看着梅太妃。
    那目光,明亮而锐利。
    仿佛已窥清她心底所有的惶恐挣扎矛盾,令她心弦颤栗不已。
    梅太妃在宫中活了几十年,也算是颇有阅历见识了。厉害刻薄如李太后太后,城府深沉如俞太后,善隐忍伪装如已死的淑太妃,还有精明厉害的丽太妃等等。
    十七岁的谢明曦,正值韶华妙龄,为何竟拥有这等令人心悸又胆寒的精明锐利?
    梅太妃下意识地移开目光,正好和痛心又难过的盛鸿四目相对。
    盛鸿落了两滴眼泪,此时双目依旧泛红,声音有些沙哑:“母妃,你根本没服明曦给你配的药。”
    梅太妃:“……”
    “母妃为何不相信我?”盛鸿心痛难当,声音中满是晦涩:“你为何不相信儿子有保护你的能耐和本事?哪怕宫中有人故意要留下你,我也能带你离开。为何你要顺着幕后之人的心意,留在宫中?”
    盛鸿同样是敏锐犀利之人,之前是因忧急梅太妃的病症,一时未曾察觉出其中的不对劲。这些时日,早已察觉出了不对劲。
    盛鸿红着眼睛继续说道:“母妃担心自己成了我的七寸命门,怕拖累了儿子。宁肯继续留在寒香宫里苦熬。母妃有没有想过,我心中会是何等痛心难过?”
    短短几句话,令梅太妃所有的伪装奔溃瓦解。
    两行热泪涌出眼眶。
    梅太妃失声痛哭,枯瘦如柴的手紧紧攥着盛鸿的手:“鸿儿,都是母妃没用。母妃护不住你,还要令你忧虑操心。”
    “你别管母妃了,快些离开京城,离开这一潭泥沼。到了蜀地,你和谢氏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别再惦记我了。”
    ……
    男儿轻易不落泪,只因未到伤心时。
    盛鸿心痛如绞,搂着瘦得不成人形的梅太妃哭了一场。
    谢明曦看在眼中,亦觉心酸。只是,她生性冷情,做不出陪着一起哭之事。只默默地陪在一旁。
    梅太妃身子虚弱,哭了一场后,很快闭目昏睡。
    盛鸿红着眼坐在床榻边,迟迟未曾离开。
    谢明曦安静又沉默地陪着盛鸿。
    良久,盛鸿才低声道:“明曦,我是不是很没用?”
    也唯有这一刻,盛鸿才会如此痛恨后悔自责。如果不是他急着就藩,碍了别人的眼刺了别人的心,便不会有人算计梅太妃了。
    谢明曦伸出手,轻轻握住盛鸿的手,在盛鸿耳边响起的声音依然冷静锐利:“淑太妃被赐死在新帝眼前。照你这样说来,新帝岂不是一无是处?”
    盛鸿哑然,转头看向谢明曦。
    熟悉的秀美脸庞,冷静而镇定。那双深幽的眼眸,泛着令人心惊的寒光:“为了就藩,你我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现在,就藩之事已势在必行,绝不可能更改。六月初八,我们便得启程离京。”
    “想留下母妃之人,要么是母后,要么是皇上。”
    “若是前者,你我不必忧心。母后最多是以母妃牵制你我而已。如果是后者,你便得愈发谨慎,免得他对母妃下毒手。”
    强大冷静的自制力,很快感染了盛鸿。
    盛鸿闭上眼睛片刻,再次睁开,已恢复清明冷静:“你说的是。母妃还在病中,不能随你我离开,让她好生在宫中养病。日后我再另图他法,将母妃接到藩地去。”
    就是这个道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梅太妃好赖还活着……总比已经赐死的淑太妃强多了。
    谢明曦没有说这等刺耳刺心的话,轻声道:“我们在寒香宫逗留颇久,现在也该回府了。”
    盛鸿点点头,为梅太妃掖好被褥,然后才起身和谢明曦离开。
    当盛鸿和谢明曦离去后,躺在床榻上的梅太妃慢慢睁开眼。
    泪水悄然滑落眼角。这一回,却是释然又喜悦的泪水。
    她这个亲娘懦弱无用,令儿子受了诸多委屈。好在,儿子娶了一个聪慧能干又冷静自制的妻子。
    谢明曦和她亲不亲近贴不贴心都无妨。只要谢明曦待盛鸿一心一意,她便心满意足了。
    琴瑟不知何时进了屋子,用帕子为梅太妃擦拭泪痕,一边哽咽道:“太妃娘娘别伤心,奴婢会一直陪着娘娘。”
    梅太妃忍着伤感难过,挤出一丝笑容:“好。”
    ……
    半个时辰后,盛鸿和谢明曦回了蜀王府。
    阿萝已有七个月大,生得唇红齿白漂亮之极。穿着红色的肚兜,露出两条白白胖胖的胳膊和腿,在凉席上爬来爬去,不时翻个身,或发出咯咯的笑声。
    顾山长陪着阿萝戏耍半日,额上全是汗珠,却半点不嫌累,满脸都是笑容。
    听到脚步声,顾山长笑眯眯地点了点阿萝的额头:“小阿萝,你爹娘可算是回来了。”
    待顾山长抱起阿萝,盛鸿和谢明曦才迈步走了进来。
    阿萝伸出小手,咿咿呀呀地要抱。
    盛鸿爱女如命,见到机灵可爱的女儿,心中的沉重晦涩顿时消逝了大半。伸手将阿萝抱进怀中,姿势颇为熟稔。可见平日没少抱过孩子。
    “乖阿萝,半日没见爹了,是不是特别想爹?”盛鸿笑着哄道:“快叫一声爹来听听!”
    阿萝黑溜溜的眼睛定定地看着盛鸿,竟真得张口喊了一声。
    爹字发得不甚清晰,像是在喊大。
    盛鸿惊喜不已:“明曦,山长,你们快听,阿萝会喊爹了。”
    盛鸿终于有了笑容。
    谢明曦心情也释然轻快起来,笑着说道:“阿萝还小,喊得不清楚。待过几个月,便能喊得清晰了。”
    盛鸿立刻道:“现在就已经喊得很清楚了。”
    谢明曦:“……”
    算了,只要你高兴就好。
    第696章 告别(一)
    当着盛鸿的面,顾山长并未多问。
    待盛鸿抱着阿萝出去后,顾山长才低声问道:“梅太妃的情形到底如何?”
    谢明曦眸光一闪,低声道:“她的病来势汹汹,绝非寻常。定是有人暗中做了手脚。我为她配了药,她亦不肯服用。现在根本下不得床榻,少不得要养个一年半载。”
    顾山长目中闪过一丝愠怒,冷哼一声:“到底是谁暗中下的手?”
    谢明曦默默看了顾山长一眼。
    顾山长顿时明白过来,心中恼意更甚:“太后娘娘既肯容你们去就藩,还允我随你们同行,为何要留下梅太妃?”
    没错,动手之人必是俞太后无疑。
    若是建安帝出手,梅太妃已经没命了。
    之前谢明曦未曾明言是俞太后所为,是不愿盛鸿心存怨恨,在深沉精明的俞太后面前露了痕迹。
    “母后容师父随我们同行,才要留下母妃,牵制盛鸿。”谢明曦淡淡说道:“这等手段,说穿了半点都不稀奇。”
    “母后绝不容任何藩王有异心,必要留一个质子在手中。”
    “相比起鲁王他们,我们已算十分幸运了。至少,我们能离开京城。而他们,连自己都无法脱身。”
    人都是自私的。
    不讳言的说,谢明曦宁可被留下的质子是梅太妃,也绝不愿顾山长被留下。
    而顾山长,也是唯一能令俞太后退让之人。
    顾山长心情并未因此轻松多少,心里沉甸甸的,满口的苦涩难言。沉默良久,顾山长才道:“我明日进宫,向太后娘娘辞别。”
    谢明曦眸光一闪,低声道:“在母后面前,师父万万不可提起梅太妃三个字。”
    顾山长抿紧嘴角,没有吭声。
    谢明曦十分坚持:“师父,你答应我,不可在母后面前为梅太妃说情!”
    顾山长将头扭到了一旁。像个固执的孩童一般。
    谢明曦再睿智聪慧,再计谋百出,也拿顾山长没法子。苦笑着叹了口气:“这其中的道理,师父不会不明白。”
    “情谊再深厚,也禁不住一再的疏远淡漠和猜疑。”
    “母后如今是大齐太后,权柄滔天,帝后皆俯首听令。唯一能令母后心软的人,只有师父。此次盛鸿得以顺利就藩,有大半都是因为师父之故。”
    “正因如此,师父便不能再张口了。否则,引得母后心中恼怒不快,便是眼下不发作,日后也是一桩麻烦。”
    “倒不如徐徐图之,日后再寻机会接梅太妃出宫。”
    顾山长呼出胸口的浊气,闷闷地点了点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