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49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琴瑟送了信之后便回转,前脚踏进寝室,后脚盛鸿等人便进了寒香宫。
    梅太妃挣扎着要起身下榻,琴瑟忙安抚住梅太妃:“娘娘切勿激动,安心躺着,奴婢前去相迎。”
    琴瑟只以为蜀王妃会前来,万万没料到连萧皇后都来了,顿时被吓了一跳,忙躬身行礼。
    盛鸿无心多言多问,迈步进了寝室:“母妃!”
    神色恹恹的梅太妃,在听到盛鸿声音的刹那,顿时红了眼圈,口中却道:“我不过是身子偶有不适,喝些药养上几日便可,怎么连你也惊动了。你现在正忙,就别顾着我了。”
    一派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盛鸿鼻间满是酸涩,声音有些低沉:“对儿子来说,母妃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母妃早些养好身体,儿子才好奉请母妃出宫离京,一起去藩地。”
    梅太妃哽咽着嗯了一声,泪水不争气地滑落下来。
    身在宫中,梅太妃也算历经沧桑,看遍冷暖炎凉。这场病来得颇为蹊跷,她自己心中有数。
    这是有人不愿见她出宫。
    她一个太妃无足轻重,却牵连着蜀王夫妇。如果她离宫,蜀王夫妇再无顾忌。她被留在宫中一日,蜀王夫妇行事便得有所忌惮……
    她不能出宫离京了。
    眼下,她还得好好活着。否则,一旦有个好歹,便会绊住蜀王的手脚。
    蜀王花了这么多心力,才有了就藩之日。
    她绝不能成为连累儿子的棋子。
    梅太妃打定主意后,将心中的悲恸哀伤难过愤怒不甘都按捺下去,轻声道:“殿下不必为我忧心。我这身子一直孱弱,不时病上一场。我也早习惯了,不会有什么大碍。”
    当然了,她要是执意想出宫,有没有“大碍”就不好说了。
    就在此时,谢明曦等人也进了寝室。
    梅太妃未料到皇后会亲自前来,要下榻行礼,萧语晗立刻上前,柔声安抚道:“太妃娘娘身子不适,不可枉动。”
    谢明曦身为嫡亲的儿媳,自要上前,柔声宽慰:“是啊!太妃娘娘好生歇着便是。”目光一扫,迅疾打量梅太妃。
    梅太妃本就身体纤弱,如今又守孝茹素。想令这样一个孱弱女子“生病”,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一刻,谢明曦和梅太妃心有灵犀,想到了一处。
    看来,有人不肯放梅太妃出宫啊!
    ……
    赵院使亲自来为梅太妃开病开方。
    谢明曦故作不经意地拿药方看了一回。
    无人知晓谢明曦精通医理擅长配药,也无人起疑。盛鸿心知肚明,待谢明曦看过后,张口问道:“药方如何?”
    谢明曦微微一笑:“赵院使开的药方,自是极好的。”
    盛鸿心中了然。
    看来,药方没什么大问题。
    所有太医开出的药方,都有存档。一旦出了差错,看诊开方的太医第一个就要倒霉。也因此,太医们给宫中嫔妃看诊开方,都是慎之又慎。药方大多平和,以温补为主。
    赵院使开的这张药方,也是此类。说效用吧,当然是有的,却是喝上两三个月才能奏效的那种太平药方。若喝这等药方,梅太妃是别想出宫了。
    谢明曦冲盛鸿使了个眼色。
    盛鸿略一点头。
    待萧语晗等人走了之后,盛鸿到了床榻边,低声说道:“母妃,明曦亦会开方治病。”
    梅太妃一怔,看向谢明曦。
    谢明曦还是那副微笑从容的模样,看不清喜怒,窥不出深浅:“母妃若是信得过儿媳,就让儿媳替母妃诊脉开方如何?”
    梅太妃:“……”
    梅太妃一时反应不及,愣愣地点了点头。直至谢明曦在床榻边坐下,握住她的手腕,她还是晕晕乎乎的。
    传闻谢明曦是罕见的读书天才,君子六艺,无一不精。怎么连看病开方也会?
    娶了这等精明能干的媳妇,儿子还有一振夫纲的日子吗?
    第694章 不测(三)
    梅太妃复杂又矛盾的心思,没有尽数流露出来。
    谢明曦先仔细看了赵院使之前的医案诊断,再调整一下药方。将其中两味温补的药材,换做见效更快的。
    “寒香宫里,我只信得过琴瑟一人。”梅太妃有些为难地低语:“想更换药方,可不是易事,只怕瞒不过人。”
    谢明曦瞥了羞愧的梅太妃一眼,淡淡道:“不是只怕,是肯定瞒不住人。去太医院领药材,都是要根据药方领的。我开的药方,有几味药材和赵院使开的药方不同。”
    梅太妃一脸发愁:“那该怎么办?”
    谢明曦随口道:“母妃不必为难。赵院使开的药方,你让人照着方子拿药回来,熬好了之后偷偷倒掉便是。”
    “我回府之后,将药材配齐,为母妃配一瓶药丸。明日便打发湘蕙进宫,送些补品,掩人耳目。母妃每日三顿,暗中服下便可。”
    “为了稳妥起见,此事除了琴瑟之外,绝不能令别人知晓。”
    儿媳这般细心周全,梅太妃除了心服口服,也没什么可说的,默默点头。
    盛鸿见梅太妃一脸忧色,低声安抚道:“母妃放心,明曦配的药定然有效。不出几日,母妃的病症便能好了。到时候,我再请母妃出宫。”
    梅太妃挤出一丝笑容。
    男子总是粗心一些,不及女子细心敏锐。
    便如此时,盛鸿只以为梅太妃在忧心病症不能及时好转。却不知,梅太妃真正担心的,是自己会拖累儿子,成为儿子的七寸命门。
    谢明曦隐约察觉到了梅太妃的心思,却什么也没说。
    婆媳隔着一层肚皮,大多亲近不到哪儿去。更何况,她这个儿媳和婆婆几乎没有相处过。说什么情意深厚,就太过虚假勉强了。
    ……
    因梅太妃骤然生病,盛鸿雀跃欣喜的心情顿时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日晚上,谢明曦熬夜开炉配药。
    盛鸿坚持要在一旁打下手,陪着熬了一夜。
    将近天明时,药丸炼制好了。药丸是白色的,花生米粒般大小,散发着幽幽香气,共有三十粒,正好是十天的分量。
    熬了一夜,谢明曦还能撑得住,除了眼中有些血丝外,并无什么异样。
    “明曦,辛苦你了。”盛鸿心疼又歉疚地低语:“为了母妃,让你这般辛苦。”
    谢明曦不以为意地笑了一笑:“这算不得什么。往日为了配药,我也常熬夜。再者,我既和你做了夫妻,你的母亲便是我的母亲。为母妃做些小事,也是应该的。”
    盛鸿紧紧地拥着谢明曦,声音有些沙哑:“明曦,你对我真好。”
    谢明曦性情何等凉薄,亲爹亲娘惹了她,她也丝毫不会客气手软。如今肯对梅太妃这般好,都是因为他。
    正因为清楚谢明曦的脾气,才会知道这样的举动是何等难得。
    谢明曦抿唇轻笑,依偎进盛鸿的怀中:“我只你一个夫婿,不对你好对谁好去?”
    盛鸿先还美滋滋的,仔细一品味,立刻觉得不对劲了,醋意大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想再改嫁不成?”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慢悠悠地说道:“你不希望我改嫁,就安生地长命百岁。若是你先我而去,可就怪不得我不为夫守节了。”
    盛鸿:“……”
    这一定是世间最令人揪心的情话了。
    盛鸿恶狠狠地说道:“我当然要活得比谁都久。缠也要缠着你一辈子。什么改嫁的心思,你就别想了。乖乖做我的蜀王妃吧!”
    说完,恶狠狠地吻住谢明曦的唇。
    ……
    湘蕙奉蜀王之命,送了一堆补品进寒香宫。燕窝人参之类,都用锦盒装好。在送进寒香宫之后,少不得会被人查验一番。
    那瓶药,被湘蕙塞在袖中的暗袋里。
    直至寝室里只剩梅太妃和琴瑟两人了,湘蕙才将瓷瓶拿了出来。
    湘蕙将瓷瓶塞入琴瑟手中,轻声叮嘱道:“一日三次,饭后服一粒便可。你一定要将这瓶药收好,绝不可让人窥见。”
    琴瑟点点头应了。
    湘蕙又轻声对梅太妃说道:“太妃娘娘,蜀王殿下和蜀王妃不便时时进宫探望。不过,殿下心里时时惦记娘娘,蜀王妃也十分关切娘娘的身体。”
    “娘娘一定要谨记蜀王妃的叮嘱,每日按时服药。不出十日,便能痊愈。”
    “十日后,殿下便去椒房殿求太后娘娘,然后将太妃娘娘接进蜀王府小住几日。再一起离京。”
    梅太妃目中闪过复杂之极的水光,轻轻点了点头。
    寒香宫沉寂多年,梅太妃在宫中也不是什么要紧人物。按理来说,她病了,也该无人问津才是。
    事实正好相反。
    俞太后每日打发芷兰来看上一回。
    萧皇后也每日打发人来探望。
    鲁王妃宁王妃闽王妃蜀王妃,也轮番来探望。还有宫中的静太妃贤太妃丽太妃,皆来探望。
    一时间,寒香宫倒变得热闹起来。
    只是,前来探望的人里,多是试探梅太妃的病情虚实。众人最关心的,是梅太妃能否安然出宫,随蜀王前去藩地。
    至于梅太妃的身体到底如何,怕是没几个人真的放在心上。
    ……
    时间一晃,十日便过。
    谁也没料到,梅太妃的病症非但没见好转,反而因受寒更重了几分。
    此时已进了六月,蜀王就藩之期近在眼前。梅太妃病得这么重,眼看着是绝无可能随蜀王就藩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