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12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些功劳自然有专门的官员记录,就算李世民现在不说,到时论功行赏的时候,也有人提醒。
    徐长生心道,这功劳,他怕是百分百拿到手了。
    李世民又道,“宣仪郎,我军的第二个问题,又当如何解决?”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徐长生。
    这是他第一次上朝,没想到就如此表现。
    所有人心底也是有杆秤的。
    最高兴的莫过于李世民,徐家子是他力排众议安排进朝廷的,能有所作为,当然是给他长脸。
    徐长生抱拳,“各位大人莫急,听我一一道来,和刚才夜盲症一样,我军的不正常反应也是一种病,称之为高原反应。”
    有了前面夜盲症的先例,接受起来就要快速多了。
    有人问道,“高原反应?这是何病?”
    徐长生说道,“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大唐的地势有高有底,但突厥之地,比我们大唐的地势还要高,而我们大唐士兵突然进入地势很高的地方就会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呕吐的现象,这就是高原反应。”
    其实就是因为地势高缺氧。
    但他要是这么说,又得解释氧是什么。
    众人微微点头,“可是水土不服?”
    徐长生赶紧点点,“大人说得是,真是水土不服。”
    这下众人就更理解了,别说远去突厥之地,他们大唐的官员走马上任,离开原住地,都会出现水土不服。
    “可这么奇特的水土不服之症如何治疗?”
    徐长生一笑,“现在我军已经在突厥之地呆了一段时间了吧?其实治疗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就是让我们的将士一点一点突进,慢慢适应突厥的环境,有的士兵开始出现高原反应,其实过两天就会好,不用惊慌。”
    “当然,这是治疗轻微高原反应症状的办法,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长生刚才说这也是一种病,病当然要药物医治,长生知道一种名叫红景天的药草刚好可以治疗此症。”
    红景天?
    众人一愣,他们都不是大夫,对这药也不熟悉。
    李二说道,“传御医正前来。”
    徐长生也找来笔和纸画了起来,他用的铅笔,画风写实,和大唐的画风大不相同。
    很快就画好,然后交给李二他们查看。
    “这画得倒是惟妙惟肖,让人一看就能辨识清楚。”
    “这种技法虽和我们现在的画法不同,却颇为实用,可用在衙门追凶,地图绘制等……”
    一群大佬颇有见解。
    徐长生也点点头,写实的画法的确有它独特的地方。
    这时候御医正正好前来,将画交给御医正,李世民说道,“可识得这药草?”
    御医正不愧是宫廷御医,第一眼就认出来了,为了确认,这才多看了一会儿,答道,“回陛下,臣识得此药,在云南,巴蜀,甘肃,青海等地多有发现,在突厥之地就更多了,不过,医书上的名字不是叫红景天。”
    看看,不愧是专业的,连产地都记得清清楚楚。
    至于是不是叫红景天,徐长生心道,上千年的时间,它的名字或许有变化,不过,是它就可以了。
    徐长生说道,“突厥之人能够适应高原反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将红景天当成一种蔬菜食用,就是它没错了。”
    李世民又问了问御医正红景天的作用。
    御医正的回答虽然没说它能治疗什么高原反应,但多食也有益。
    大手一挥,说道,“派人大量收集,将一部分军粮换成红景天。”
    一举两得的事情,他何不尝试一番。
    有大唐陛下的命令,相信收集起来也不是特别难。
    徐长生也松了一口气,可把他的汗都急出来了,以后他上朝再也不打瞌睡了。
    但一想到三更就得起床,脸真的变成苦瓜了。
    徐长生抱了抱拳,回到他的位置,现在总没有他事了吧,他躲起来。
    经过刚才的事情,他的瞌睡也算完全醒了。
    一群大臣又开始围绕相关事宜讨论了起来。
    徐长生唉声叹气,当官苦当官累,当官还没有钱赚,还得站在这不自由。
    也不知道为啥这么多人就是一个劲地往朝廷钻。
    他好想回徐家村啊,现在想想那里简直是天堂。
    今天朝议,也就突厥问题比较重要,其他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下朝后,徐长生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难怪早上的时候他看到那么多人拿着面包在啃,原来他们早有准备啊。
    不像他,因为起来太早,根本不想吃东西,所以出门的时候,他一口都没吃,还想着下了朝再回家吃早饭,没想到下朝的时候,午饭基本都过了。
    金殿上,一个老公公拉长了尖锐的声音喊道,“下朝。”
    声音还没落,就看到一个小身影刷地骑上一只大老虎跑了。
    众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徐家子跑得也太快了吧?
    李世民脸上也是一抽,没见过跑得这么积极的。
    徐长生可管不了这么多,他快饿死了,真的。
    一溜烟跑回住的地方,老远就喊道,“快……快准备点糖水,我要晕了。”
    徐长生愣是喝了好几口可乐,扯了几包鸡爪,都等不及饭呈上来了。
    长柏哥儿看得眼睛直眨巴,“长生,当官啥感觉?”
    徐长生瞪了一眼,“饿死鬼的感觉。”
    “当官不都耀武扬威,威风得不得了吗?”
    徐长生心道,那是大官,他现在就站门口一小官,见谁都得喊大人。
    别看他一个七品官不小,但这里可是长安,在路上随便拉一个人说不定都比他官大。
    长柏哥儿好奇得不得了,“上朝啥感觉?”
    徐长生一副别提了的样子,上朝能是啥感觉?他都摔了个四脚朝天,还差点被人参他藐视朝廷,心肝都差点给他吓了出来,也亏得今天遇到的问题他刚好知晓,不然非得下不来台。
    要是第一天上朝就被打了板子,他肯定要沦为所有人的笑柄。
    唉声叹气,可这官他貌似还辞不掉。
    难怪以前辞官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徐长生以前还不信,现在相信了,辞一个试试,站一群人出来说你藐视朝廷。
    想当官难,想辞官他也难。
    徐长生今天吃了好多,吃饱了过后,又唉声叹气了起来,以后可怎么办啊?
    想了想,国子监马上就要开学了吧,他肯定要读书,是不是就不用去上朝了?
    越想越是这个理,他现在还小,肯定读书为重啊,陛下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国子监早点开学。
    这时候,大伯徐正也回来了,看着徐长生笑眯眯的,他们徐家也有当官的了。
    徐长生一看大伯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想找个人诉苦都不行。
    他要是敢说他想辞官,估计大伯能立马将大祖父叫来。
    只得岔开话题,实在不想让大伯问他今天朝廷上的问题。
    而且今日朝堂上的事情涉及到军事秘密,连市井都没有消息流出,应该是封锁了,他也不能乱说。
    倒不是不相信徐家的人,只是要是徐家的人不小心说错了什么,那就真是害了他们,所以还不如守口如瓶。
    徐长生说道,“大伯,我给大祖父写信,问扩张神仙食府的事情怎么样了?”
    大伯答道,“你大祖父让你自己做主就可以。”
    现在徐家村的事情,徐长生也是能做得主的。
    徐长生想了想,原本他只想多开两三家神仙食府,但如今答应送朝廷猪肝,肯定得大量杀猪,猪肉囤积他虽然也有办法收藏保证不腐,但终归没有新鲜的肉好吃。
    还不如多开几家神仙食府,这样能扩展神仙食府的同时,又能解决掉囤积的猪肉。
    李二陛下肯定也会收集猪肝让他们徐家加工,然后送去前线,不然光凭徐家的猪肝也是不够的。
    徐长生想了想,伸出两个手掌,“那我们就再开十家神仙食府。”
    别看十家似乎挺多,但长安太大了,分布出去后,其实根本满足不了长安的需求。
    而且开十家,以他们神仙食府的火爆,也是能很快回本的。
    到时候也能大赚一笔。
    他在李二生日宴会上,可是当着百官的面说过,他要修一条长安通向徐家村的水泥路。
    这么大的工程,光靠他们徐家村的人肯定不够,到时候就得招人来修,都是钱。
    还有水泥的制造和运输都得花钱,可不像他们徐家村那点路,自己辛苦点也能修起来。
    徐家村的水泥路好不好?肯定好啊,但是李世民和朝廷百官都看过了,为何却连问都不问?
    他们不知道徐家村的水泥路有多好吗?不知道如果大唐其他地方的路变成水泥路的好处吗?
    不,他们知道,就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才没有问,因为他们知道,修路是一件劳命伤财的事情,以大唐百姓现在的生活水平,根本修不起来,就算问了也是徒增伤感。
    大唐穷,所以明知道有些东西很好,但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不然就像前朝一样,因为新修水利,弄得民怨四起,怨声载道。
    前朝的水利工程不是好东西吗?肯定是,要是修起来对百姓也是有好处的,但……当时的生活水平根本就支持不起新修水利,就像现在的大唐百姓,根本支持不起修水泥路。
    现在,主要还是以耕种自家耕地为主。
    大伯听到徐长生说要修十家神仙食府,都不由得一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