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妹妹,你有前途了。
    皇帝命他平身,有些好奇的问道:“世袭千户,对你来说真的不值一提么?”
    妹妹当然是亲人,可是相比较起妹妹,难道不是子孙更为重要。
    陈凌云恭敬的回道:“臣尚未成亲,当然也并没有儿子,要这世袭千户一职何用?”
    他自未婚妻病亡之后,一直没有合适的亲事。邱氏倒是一直想给他娶个懦弱没用的媳妇儿进来,他哪里肯?若说了好人家的姑娘,邱氏又想尽法子拆台。两人斗来斗去的,陈凌云便一直单着。
    “你总要成亲的。”皇帝微笑。
    今年不成亲,明年也会;明年不成亲,顶多到后年。
    “臣和邱家姑娘定了亲,未及过门,姑娘便夭折了。臣深觉对不起那位早逝的姑娘,并无娶妻之意。”陈凌云恭谨的说道。
    “你也算是痴情人了。”皇帝笑着夸了他一句,命他回去更衣歇息。
    陈凌云行过礼,倒退几步,转身走了出去。
    “好在他只是求一个身份,不是求谁家的英俊少年。”皇帝开玩笑的说道。
    裴二爷微笑不语。
    他不可能求英俊少年。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求到陛下面前,陛下不是父母,难道是媒妁不成?他没那个胆子。
    敢要求皇帝做媒,可不是单凭他捞出十三皇子这件功劳便可以的。
    差的太远了。
    求个身份,也不能说他不对。可是,这个身份,恐怕也没有办法真正改变陈凌薇的命运。对于寻常的女子来说,出身很重要,若是没摊上好爹好娘,而想有光明前途,真是困难重重。出身是没办法改变的,爹娘是谁就是谁,你不能说,我爹没本事,我娘脾气不好,换一个吧。
    皇帝可以给个封号,这可以视作身份的改变。可是,出身依旧没改。爹还是那个爹,娘还是那个娘,家教还是那个家教。
    ☆、第173章 美好的未来
    裴二爷本是到南台陪皇帝下棋钓鱼的,十三皇子这一落水,皇帝哪里还有心情?在蓬莱阁坐了会儿,裴二爷也就起身告辞了,临走之前特地交代阿玖,“孩子还小,他又不会说话,渴了饿了还是不高兴了,都不可能明明白白告诉你。你要看着他,猜他想怎样,不要委屈了孩子。”阿玖心虚的连连点头,“是,爹,我一定谨记在心。”皇太子也不好意思的表示,“岳父,我俩下回就知道了。”
    裴二爷还是不放心,温和说道:“对孩子要多用心才行。囡囡,这世上还有谁能比孩子更重要?”
    皇太子有些迟疑,“岳父,我比小正正重要些吧?”小师妹是我最重要的人,我也应该是小师妹最重要的人,儿子当然好,不过,他应该排在我后头。
    “比不上。”皇帝和裴二爷异口同声。
    ----过了河就拆桥,有了孙子便把儿女抛在脑后!皇太子和阿玖都觉愤慨。不过,他俩正心虚着呢,半句话不敢多说,唯唯答应,“是,比不上,比不上。”
    阿玖态度很好的告诉小正正,“儿子,谁都比不上你,娘最疼你。”皇太子信誓旦旦,“儿子,爹心甘情愿比不上你。”小正正不经意的笑笑,目光随即落在屋角的一盆鲜花上,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裴二爷对阿玖和皇太子的表现很满意,含笑告辞,走了。皇帝先是扬扬洒洒的把儿子儿媳妇夸了一通,小正正被你俩养的很好嘛,你俩功劳很大;然后话锋一转,语重心长的告诫,养孩子要精心,不能嫌麻烦,孩子一点小小的不舒服也不能掉以轻心,“……做父母就是很累,很操心,小十,阿玖,你俩务必精心养育小正正啊。”皇帝殷切嘱托,结束了这一番热情洋溢的训话。
    皇太子、阿玖又卖力的表了番决心,直到皇帝满意了,才放他们一家三口离开了南台。
    “不省心的小十三。”皇帝低声骂了一句,亲自去看了十三皇子。十三皇子今天生生的是在鬼门关前打了个转,吓的不轻,这会儿服了药,沉沉睡着了。皇帝见他睡相安稳,倒也觉得欣慰。有惊无险,总算有惊无险。
    临江侯府热闹了。先是礼部的官员过来宣旨,册封陈凌薇为清波县主。然后皇帝的赏赐、章皇后的赏赐、邱贵妃的赏赐,丝绸、珍珠、宝钞等源源不断的来到,堆满了陈家的正厅。
    十三皇子的性命,贵重啊。
    太夫人满心欢喜,“凌儿和阿薇,都是有福气的好孩子!”孙子立了功,孙女被封为县主,这对于她可是莫大的荣耀,她当然是高兴的。不过,因为太夫人这些年来一直是个喜怒无常的人,所以不管她如何欢喜,也无人当真-----谁知道她下一刻会不会翻了脸,转喜为怒呢。
    邱氏笑容满面的敷衍着礼部官员、传旨内侍,心中五味杂陈。庶子庶女风光了,她自然是不乐意的,可是她的嫡子、临江侯陈凌峰年幼体弱撑不起家业,临江侯府比起先前已廖落多了。仔细想想,陈凌云为皇家立下汗马功劳,对邱氏来说算是利大于弊。陈凌云虽不是她生的,却也是临江侯府的人,陈凌云的光彩,就是整个临江侯府的光彩。“他再风光,也得承认我是嫡母。”邱氏不停的安慰自己。
    不过,陈凌薇受封县主还是让她很难受的,“这丫头本就生的美,再有了这么个身份,往后她不得飞上枝头么?若她嫁的比蓉儿好,岂不是呕死人。”邱氏的亲生女儿陈凌蓉,挑来选去的,嫁回了邱氏的娘家兴国公府,给邱氏的大哥大嫂做了小儿媳妇。陈凌蓉嫁的算是不好不坏,邱氏并不满意,可是,她给女儿挑不到更好的。想到庶女有了县主身份,可能会嫁的更好,邱氏心里真是不舒服极了。
    陈凌薇被她五叔和大哥联手逼着大病了一场,身子才养好不久,捧着册封她为清波县主的圣旨,看着满厅耀眼好看的物品,她真是眼花缭乱,迷迷糊糊。县主,我是县主了?
    邱氏恭喜过太夫人,皮笑肉不笑的对陈凌薇说道:“从今往后,该叫你县主娘娘了。”太夫人也打趣,“可不是么,阿薇,往后该叫你县主娘娘了!”太夫人一边说,一边威风凛凛而又不屑的看了邱氏一眼,让你压着阿薇,让你嫉妒不贤惠,看看,阿薇出头了吧?我的孙女,是你能辖制的?
    邱氏知道太夫人的性情阴睛不定,也知道陈凌云兄妹两个对她并不真心尊敬,并没把她放在心上。
    陈凌薇不知所措的笑,“这是从何说起?我便是有了这个封号,祖母和母亲自然还是叫我的乳名。”她还没反应过来呢,县主,做了县主我有什么好处?越想越不明白,脑子都乱了。
    太夫人喜欢的很了,眉花眼笑对陈凌薇说道:“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明儿个你便去见见你……去给佛祖上柱香,去吧,去吧。”
    邱氏自然知道太夫人说的是什么意思,淡淡笑了笑。那个妖媚的女人,她已经被自己永远的逐出了陈家,再也不可能回来。陈凌云兄妹两个想见她,哼,给佛祖上香去吧。
    太夫人说这话,一则是口没遮拦,另外一个,也是给邱氏添堵的意思。谁知她这么一说,倒让邱氏心松了,“这丫头生的虽美,却是太夫人养大的。太夫人是这个样子,她又能有什么好教养了。真正的高门大户,娶媳妇怎会不看出身,不看姑娘的品格儿性情?她嫁不到好人家的,添了个县主的身份,她该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
    太夫人一句话,邱氏心平气和了。
    临江侯陈凌峰是位十五六岁的清秀少年,这天他从国子监放学回家,一脸的兴高采烈,“大哥立功了,咱家得赏赐了!”向太夫人、邱氏、陈凌薇一一道贺,笑容满面。
    太夫人得意的拉过他,“峰儿,你和你大哥是亲兄弟,应当相亲相爱,兄友弟恭!那些个挑拨你们兄弟之情的人,莫要去信她。”太夫人一头说话,一头不满的瞟了邱氏两眼。显然,她口中这挑拨兄弟之情的人,正是邱氏。
    陈凌峰微笑,“哪会?祖母,大哥和我一向要好。前些日子我被鲁王妃的娘家侄子欺负了,他还专程到国子监门口堵住那小子,狠狠揍了他一顿,替我出气。祖母,自从大哥出了手,那小子再没敢惹我。”
    陈凌峰在国子监是和勋戚子弟在一个班的,这班里的学生要么是公侯伯家中的少爷,要么是外戚家的公子,个个有来头。陈凌峰是个侯爷,这就意味着他没爹、没爷爷在上头罩着,那帮同窗们多有不把他看到眼里的。不过,因为他大哥在金吾卫任指挥同知,且出手狠辣,渐渐的没人敢欺负他。
    太夫人很是欣慰,“正是这个道理。你祖父没福,去的早,你爹也是年纪轻轻便去了,你不靠着大哥,还靠着谁?”
    太夫人一向有些不着调,不过,她这句话,邱氏倒不想反驳。没错,临江侯府如今正是靠着陈凌云,还在国子监读书、目前没有任何建树的陈凌峰,也是靠着陈凌云。一个侯爷的虚衔是唬不住人的,想在京城立足,必须有实权。临江侯府目前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是金吾卫指挥同知,一个是挂名侯爷,谁靠着谁,一目了然。只有等陈凌峰真正长大了,能领实缺,能为皇帝效力,这种情形才有可能变化。
    “峰儿快长大吧,趁着你姨母如今还有些宠爱,还能提拨提拨你。”邱氏轻轻叹了口气。陈凌峰的前途,要说也不必愁,邱贵妃对她虽不满,却肯照顾陈庸的亲生子。陈凌峰有侯爷的身份,有个贵妃姨母帮衬,还有三个被封为亲王的表哥,等他长大了,在近卫中谋个差使,易如反掌。
    陈凌峰对邱氏的心思毫无知觉,笑着看向陈凌薇,“二姐,你是县主了呢。往后你有了姐夫,他该被称为仪宾了,想想就有趣。”
    公主的丈夫是驸马,郡主、县主之类的宗室女子,丈夫统称为仪宾。陈凌薇虽不是宗室女子,可她有县主的封号,将来嫁了人,丈夫也会享受仪宾的待遇。
    “弟弟你胡说什么!”陈凌薇被他当众提起姐夫,不害羞也得装出害羞的样子来,嗔怪着跺跺脚,满面通红的跑了。
    太夫人大笑,“峰儿不许这么说,你二姐是姑娘家,害羞了。”陈凌峰不好意思,“对不住,对不住,一时说顺口,忘记了。”把二姐羞跑了,他才觉出不对劲来。
    太夫人乐呵呵,“今晚本应该咱们全家人一起庆祝的,可你大哥被金吾卫的人请去了,说是不醉不归。峰儿,明天吧,明天咱们好好乐乐。”陈凌峰笑着点头,“是,祖母。祖母,明天怕不只是咱们要庆祝,亲友都要上门的。”
    陈凌薇受封清波县主这样的喜事,一定有亲友凑热闹,赶着来恭贺。
    “好,好。”太夫人乐得合不拢嘴。亲友上门恭贺,多有脸面,多有光彩,好,太好了。
    陈凌峰见太夫人兴致这么好,便搜肠刮肚的想着诸多好处,“祖母,皇室若有宴会,二姐也能跟王妃公主们一起赴宴,她能有幸拜见皇后、太子妃,能见到许多贵人。”
    太夫人笑的眼睛咪成了一条线。这样啊,那阿薇得长多少身价啊,往后得嫁个什么样的人?
    太夫人浮想联翩。
    ☆、第174章 还小
    阿薇是侯府小姐,又生的美貌动人,按说进宫做个妃子才是最好的,才不辜负她的天生丽质。不过今上实在年纪太大,做他的妃子,万万不可。太子倒是年青俊美,可惜太子妃嫉妒不识大体,容不得人,章皇后挑选的两个东宫次妃人选,阿薇病了一场元气大伤,梅家那丫头更惨,她父亲为此送了命……况且,阿薇的封号是县主,属宗室女,当然不可能再嫁到皇家去。算了,宫里,不必想了。
    宫里不行,太夫人降尊纡贵的把目光放在了各家勋戚、大臣身上。她觉得魏国公府和英国公府两家门第都还可以,子弟大多成器,纨绔的少,有出息的多,可以考虑一下;靖国公府根深叶茂的,也还过的去;外戚之中么,章皇后的娘家金乡伯府好像不大景气,倒是太子妃的娘家,兴旺的很。
    裴家?太夫人想了想,依稀记得裴家还有未定亲的年轻人。“再看看吧,姐姐的孙子们,英国公府的孙子们,看看谁家孩子更顺眼。”太夫人踌躇满志的想道。
    太夫人这会儿真是太得意了,也不想想,莫说一个县主,即便公主、郡主择婿,也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满京城的青年才俊由着她们随意挑选的。
    陈凌薇害羞跑了,邱氏不怎么兜揽,陈凌云在外饮酒未回,陈凌峰虽好,是个半大小子,说不得私房话。可怜太夫人正是无比得意的时候却找不到人畅所欲言,有许多美好想法却无人可以诉说,真是寂寞如雪。
    太夫人孤独的回了房。
    陈凌云直到深夜方回,酒气熏天。他在军中多年,生活习惯很粗糙,回来之后命小厮捧过醒酒汤,痛喝了两碗,便即脱衣上床倒下,进入梦乡。
    因酒喝得实在不少,第二天早上睡醒之后他头还是疼的。“大少爷,大少爷。”小厮怯怯的、轻声的唤他,“太夫人要带二小姐到寺庙进香,要您一道去呢。”陈凌云很费力气的睁开眼睛,诧异,“昨天受了赏赐,今天当然是进宫谢恩,进的什么香?”小厮很听话,听他这么说,便殷勤的点点头,“小的知道了。”飞奔出去,跟太夫人差来的侍女一字不增一字不减的复述了一遍。
    陈凌云呻,吟了一声,头更疼了。祖母您好歹是位侯府太夫人,怎地一点正事不做?机缘巧之下我才能立下这功劳,阿薇才有了这个身份,您怎么……不指着您帮忙,您能不给添乱么。
    陈凌云憋着一肚子气起了床,冲了个凉水浴,又坐下来吃了一盘包子、一盘葱花卷、一盘馒头、一盘水点心、两大碗鸡汤面,心情才算略好了一点,可以出去面对太夫人、邱氏等人了。
    “臣子受了赏赐,第二天是要进宫谢恩的。”陈凌云见过太夫人、邱氏,耐着性子讲给太夫人听,“我带阿薇一起过去,贵妃娘娘一定会见我俩,还有皇后娘娘,或许也能见到。”获救的是十三皇子,邱贵妃定是感激的;凌薇受封县主,章皇后应该会亲自接见她。
    太夫人很是不悦,“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也没人提醒我。”说着话,用憎恶的眼神瞪了邱氏两眼。她心里是很恼火的,她是乐昏了头,可邱氏肯定是记得的,却偏偏一个字不提。
    邱氏稳稳的端坐着,好像没听见太夫人的话一样,太夫人未免扫兴。
    邱氏眼神中闪过丝讽诮。提醒?这种事还用得着提醒么。你也未必真是忘了,只是一心惦记着要给佛祖上香吧。邱氏其实很想讽刺太夫人几句,不过,看看陈凌云,她决定闭口不言。何必逞一时口舌之利,节外生枝?今天是好日子,亲友们很快便会上门,一团和气为好。
    太夫人板着脸生气,陈凌云也不理会她,命令妹妹,“阿薇,按品大妆,跟哥哥出门。”陈凌薇乖巧的答应,“是,大哥。”她还没来得及谢谢哥哥呢,是哥哥立了功,她才有这份荣幸。
    兄妹两个辞别太夫人、邱氏,出了门。陈凌云没有骑马,和妹妹一起坐上马车,陈凌薇知道哥哥是有话要交待她,忙堆上讨好的笑容,“哥哥,我是头回遇着这种事,心里乱乱的,祖母说要去上香,我稀里糊涂便想跟着去……”说到这儿,她调皮的吐吐舌头,扮可爱,想蒙混过关。
    陈凌云小时候有爹娘疼爱纵容的时候,脾气很不好,任性暴燥,动不动就会拨出佩刀,劈头便砍。后来娘被迫出家,爹又没了,他依附叔叔陈庄度日,脾气便收敛了不少。叔叔待他当然也是很好的,可是,叔叔就是叔叔,不是爹。对着叔叔,他不敢像对着陈庸一样任性。
    “阿薇,哥哥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在西北过的是什么日子。”陈凌云慢慢说道:“叔叔是很勇敢的将军,每逢有战事,他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我很敬佩叔叔,想跟他学,想跟他一样成为领兵的大将,可是,我头一回跟着他上战场的时候,被吓住了,真的被吓住了。漫天的血雨,遍地尸骸,地下躺着缺胳膊短腿正在哀号的兵士,他们会拼命央求你,‘杀了我吧,求求你,杀了我吧’,因为,他们受伤太重,活着实在太痛苦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