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6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有了皇帝这么体贴的许诺,章皇后心头一块大石头去掉了,病情一天一天好转。宁寿公主、福寿公主和卫王看在眼里,无比欣慰,“到千秋节的时候,一准儿能好利索了!”姐弟三人满怀信心。
    天空飘起小雪花的季节,太子一行人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他是赶着来为章皇后祝寿的,路上晓行夜宿,很是辛苦。太子出行,阵仗当然是很大的,除东宫属官之外,他还带了太子妃唐氏,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和两个次妃,几位宠姬,以及一百多位年青美貌的宫女。
    太子进宫拜见皇帝,伏地大哭。皇帝笑道:“岂有此理,一见了朕就哭!”卫王在皇帝身边侍立,也流下泪水,皇帝更乐了,“你哭,带着弟弟也跟着哭!”太子膝行到了皇帝面前,抱着皇帝的腿,痛哭不已,“儿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羞惭愧疚,伤心欲绝。”卫王在他身边跪下,抱着他哭,“大哥,娘快想死你了。”兄弟两个哭成了泪人。
    皇帝微笑道:“莫再哭了,你俩再哭,得把爹也给招哭了。你俩说说,爹都这把年纪了,又是这么个身份,痛哭流涕的合适不?”好一会儿,太子和卫王才慢慢收了眼泪。
    太子的两个儿子阿锬、阿锦,两个女儿朝阳和青阳,也过来拜见了皇帝。朝阳和青阳是太子妃唐氏所出,样貌秀丽,举止大方,皇帝瞧着挺喜欢。两个儿子阿锬、阿锦,一个生的壮实,一个生的单薄,看上去都憨憨的没什么灵气,皇帝瞅了又瞅,心中很是失望。
    太子三十多岁尚无嫡子,很可能一直都没有嫡子了。若无嫡,便该立长,可是阿锬、阿锦这样的,哪个皇帝也看不中。
    “你不是曾经来信,说你府里有姬妾怀孕?”皇帝怀着丝希望问道。
    太子脸一红,含混说道:“没养下来。”
    那真是个没福气的,孩子竟没生下来。
    皇帝虽是心中失望,却没流露出来,温和的吩咐,“去看你娘。”快去吧,你娘该是想你想的不行了。
    太子答应着,带领儿子、女儿去坤宁宫。卫王要跟着过去,被皇帝叫住了,“小十,不许偷懒。”命卫王替他起草一份诏书,太子脚步滞了滞,随即若无其事的离开了,卫王认命的坐下,皇帝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太子和章皇后母子重逢,场面想必会非常感人。不过,皇帝和卫王没这眼福,都没有亲眼看到。
    太子、太子妃一家重新入住慈庆宫,皇宫之中多了太子一家,显的热闹了不少。章皇后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上去容光焕发,根本不像才生过一场病的人。她的两子两女看在眼里,都很高兴。太子,宁寿公主,福寿公主,卫王,这嫡亲兄妹四人时常逗留坤宁宫,章皇后亲生儿女全在身边,欢喜无限。
    天堂般的好日子啊。
    “您就快过寿了,我寿礼还没备好,急的头发都快白了。”卫王在章皇后面前撒娇。
    章皇后笑容可掬,“娘知道你的意思。小十,你必是想着,你这么可怜巴巴的一说,娘定是心疼的交代,‘心意到了就行,寿礼免了’,你就顺竿爬,赶紧答应了,是不是?”
    卫王拍掌笑,“您怎么知道的?可不是么,我正是打着这个主意呢。”
    太子横了他一眼,“娘过寿你都想免寿礼,小十你个小气鬼。”宁寿公主笑骂,“弟弟,娘白养你这么大呀。”福寿公主凑过来打趣,“小十,寿礼还用愁么?随便拿块好玩有趣的石头送过来,不就行了?”
    卫王的一张脸原本美如白玉,福寿公主这么一打趣,灿如天上朝霞。
    太子久不在京城,未免有些摸不着头脑,“二妹这话,是什么意思?”宁寿公主抿嘴笑,“大哥你不知道么?咱们小十这些年来,最热衷的就是搜集各色奇石、玩石。”太子这才想起来,小十喜欢的那位裴姑娘,爱石。
    太子淡淡一笑,“说起来,大哥和裴姑娘还有个小误会。”把苏州选秀、有人冒充内侍的事说了,“大哥气的很,那几名恶棍,都被斩首示众。”
    第119章 半步之遥
    宁寿公主听的心惊肉跳,“竟有这等事?”这裴家小姑娘若是真被“选秀的内侍”带走,之后的遭遇,简直让人不敢想像。福寿公主也是目瞪口呆,“这些恶棍,好大的胆子!”太守的女儿也敢动手抢,好不嚣张。
    卫王哼了一声,“那几个胆大包天的恶人,应该被五马分尸,千刀万剐!斩首示众,委实是便宜了他们。大哥,我忿忿不平了许久,不过,爹不许我胡闹,命我写了准字。”
    人命关天,所有的死刑都不是地方官能最终决定的,要层层上报,一直到皇帝面前。皇帝虽然做不到每个死刑案件都仔细推敲,不过,都要他看过,批了准字,才会实行。如今皇帝年迈,自己已不能亲自批阅奏章,大多是卫王代理。这件事,卫王当然是知道的。
    太子目光闪了闪,“小十,你真是一往情深。”斩首示众还嫌便宜了他们,小十,你的心中有多少仇恨。
    宁寿公主和福寿公主觉得屋里的气氛好似有些沉重,都笑着打岔,“可不是么,咱们小十没别的喜好,就喜欢各色奇石。至于为什么喜欢各色奇石,那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对不对?”打趣着卫王,把话题岔回到章皇后的千秋节上,“不只小十愁寿礼,我俩也愁呢,觉着什么也配不上娘。”章皇后一直冷眼旁观,听了两个女儿撒娇的话,微微一笑,“小十你瞧瞧,都是你闹的,你两个姐姐也想赖寿礼了。”卫王笑话两个姐姐,“好的不学,学坏的!”说笑着,母子五人其乐融融。
    皇帝差内侍来,“召卫王殿下进见。”卫王无奈的站起身,“大哥都回来了,苦差使还是我的么?我天天上乾清宫坐着,爹说的话我也听不懂,闷着头一个字一个字的写,无聊之极。我还不能偷懒,要不,爹就要换成小十一。”章皇后哄着他,哥哥姐姐们劝着他,他方不情愿的去了。
    章皇后和太子的脸色都有些凝重,宁寿公主借口家里有事,早早的告辞了。福寿公主也紧随其后,“行哥儿闹腾的很,见我不回家,该哭了。”
    小儿子走了,两个女儿也走了,章皇后幽幽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你都回来了,还是事事要小十代劳?难道他这般信不过你。”
    “他舍不得放权罢了。”太子简短道:“只要他活着一天,帝国就要牢牢控制在他手里,不许别人染指。”
    哪怕是他的亲生儿子,哪怕是他的长子、继承人,也是不行。
    只要他活着一天,自己这太子、储君,就只能是个摆设。
    “你莫要和小十生了龃龉才好。”章皇后有些忐忑不安的说道。两个都是她的亲生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若是大儿子误会了小儿子,那可是真要命。
    “不会。”太子笑了笑,“小十就是个被惯坏的孩子。”
    小十若有野心,方才怎会气的提到五马分尸、千刀万剐?他该顺着自己的话意,愤愤不平的谴责那些“冒充内侍”的恶徒才是。
    小十方才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他就是喜欢小师妹,就是在乎小师妹,对于要抢走小师妹的人,深恶痛绝,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小十,他还和小时候一样,清彻纯净,一眼看上去就能看明白,他没有学会掩藏自己的情绪。
    章皇后大是放心,“只要你和小十哥儿俩好好的,便好。”
    她的牵挂,也就是这两个儿子了。
    “你回来了,我也就能睡着觉了。”章皇后面色疲惫,“你远在南京的时候,我真怕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又离得远,不知会出什么事。再说了,人一老,就容易犯糊涂,我怕他犯糊涂,很怕很怕……”
    他又不是没犯过糊涂。他宠爱美人的时候,恨不得把她宠到头顶上,恨不得把好东西都给她。他不是还曾经想册封邱氏为皇贵妃,有册有宝么?真若那样,宫里多了个副皇后,那副皇后还有三个亲生子,能太太平平的才怪。
    章皇后真怕皇帝哪天再宠爱上谁,极力抬举,或是对邱贵妃旧情复燃,再把邱贵妃捧上天。一个连生三子的贵妃,实在是威胁太大,让人太不放心。
    太子温和说道:“娘,莫怕,万事有我。”
    章皇后含泪点头。
    北伐大军在西北接连打了胜仗,士气高昂。其中,宁夏总兵陈庄所率领的边兵尤为彪悍,履立奇功,不只大举消灭北元骑兵,还俘虏了北元的韩王、剡王和数百名官员,解往京师。
    这批俘虏是赶在章皇后千秋节之前到达京郊的,受到了礼部、兵部、都督府的隆重欢迎。兵部和都督府当然是以这场胜仗为荣,礼部也高兴的很,这批俘虏,来的是时候啊。赶在皇后千秋节即将到来之际,何等的吉祥、喜庆。
    押解俘虏进京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眼神锐利的青年将军。他是陈庄部下的显武将军陈凌云,也是他的亲侄子。“将门虎子,颇有乃祖之风!”兵部、都督府的人看到陈凌云,都是笑吟吟的夸奖。
    带来好消息的人,总是受欢迎的。
    陈凌云的祖父曾任军中统帅,不过父亲陈庸却是被他亲娘太夫人娇养大的,没上过战场。故此,这些大人先生们要夸奖陈凌云,只能说他像祖父,不便说他像爹。他爹,完全是位侯门贵公子,生平只会风花雪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