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12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啊,温二小姐功不可没。”阿玖笑咪咪的。
    两个家庭幸福、年龄接近的小姑娘,相处十分愉快。
    这天温将军有事,没来接温雅。温家的车夫满脸陪笑看着自家二小姐,唯恐她撅起小嘴生气。温雅习惯了她爹亲自来接,若她爹来不了,温雅这被惯坏的小姑娘是会不高兴的。谁知车夫白担了心,温雅笑咪咪和阿玖等同窗挥手告别,高高兴兴上了车。车夫暗自庆幸,马鞭响亮的甩起,轻快的回了温府。
    温雅回家后,拉着温夫人叽叽咕咕说话,“娘,可以用蜂蜜拍脸,还可以往身上拍,还有,黄瓜可以切成片往脸上贴,很好用的。阿玖用了这些,小脸蛋白白嫩嫩,在外面跑了一夏天,都没有晒黑!”温夫人听了,倒也心动,“真的么?那咱娘儿俩也试试。”她浓眉大眼的,五官很端正,不过,皮肤却不大细腻,也不怎么白。温雅年纪小,皮肤当然比她强多了,不过,若是能更细更白,那当然是求之不得。温夫人是慷慨豪迈的女子,不过,也有爱美之心。
    娘儿俩都是雷厉风行的性子,立即命侍女取来蜂蜜、黄瓜,开始往脸上折腾。两人一左一右仰面躺在美人榻上,命侍女先给涂上一层蜂蜜,再给满满的贴上黄瓜片。温雅享受的闭上眼睛,“娘,很舒服啊。”温夫人笑道:“能不能变细变白且不说,这么安安生生的一躺,一折腾,还真是感觉自己娇嫩不少。”
    安安静静的躺着,脸上一片清凉,鼻间萦绕着槐花蜜的清香、黄瓜的清香,嗯,还真是挺舒服的。
    温文和温尔放学回来,温尔这半大男孩儿不过是瞅了一眼,笑话了两句就去演武场摆弄他的刀枪剑戟去了,温文却来了兴趣,“看你俩这样,好像蛮享受的。”也躺了下来,如法炮制。
    温将军回到家,看见妻子和两个女儿并排躺在榻上,脸上满是黄瓜片,忍不住哈哈大笑,“夫人,温文,温雅,你们这模样真是……哈哈哈……”温雅霍的坐起来,瞪大眼睛,“爹,不许笑!”温文乐了乐,“温雅,你脸上的黄瓜片可是掉个差不多了啊。”温雅忙又躺回去,嚷嚷着让侍女再给她贴新的。
    温夫人纹丝不动躺着,慢条斯理说道:“怎么,我们娘儿仨爱美,想变漂亮,不行啊?”温将军凑到她脸前看了看,满脸是笑,“行,行,太行了!”夫人,其实你已经很好看了,不过,你要是能变得再美些,我岂不是赚到了?变吧,变吧。
    温夫人嫌弃的伸出手,把眼前那张大脸推开了,“去去去,这会儿还不好看呢,快走快走。”温将军大笑,“好啊,等你们变好了,我再来看。”笑咪咪瞅瞅妻子,瞅瞅两个女儿,也去演武场了。温尔是他唯一的儿子,和他一样天性好武,他可得把这个儿子教好了,长大了,也做将军!
    等到温将军父子两个从演武场回来,温夫人母女三人已是焕然一新,神清气爽。温将军仔细打量过妻子,由衷赞叹,“夫人,真是变了啊!”还别说,妻子这张脸,真是细腻了不少。
    温雅忙跑过去,“爹,我呢,我呢?”温将军大笑着把她抱起来,瞅了又瞅,“我家温雅变了,更漂亮了!”温雅喜笑颜开。
    温将军也称赞了温文几句,温文满不在乎的说道:“爹,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您不用哄我。”这法子好不好的先不说,就用一回,能有多大的不一样?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儿,您就别蒙我了。
    温尔大模大样坐在罗汉榻上,“好看不好看的我不管,饭总是要吃的。娘,能吃饭了么?”真受不了这帮女人,那黄瓜有往脸上贴的,吃了行不行啊。我这儿肚子正饿着,她们却一片心思全在美不美上,咱先吃饭行不?民以食为天。
    温夫人知道他这半大男孩儿最不禁饿,忙命侍女摆饭。温家原本是用大碗的北方人,自打温雅上了学,非要学斯文,温将军便做主换了秀气的碗碟。温尔正长个子,很能吃,饭添了一碗又一碗。“用大碗不行么,看看这折腾的。”温尔表示不满。
    “哥,我替你添饭!”温雅很有眼色的说道。
    她殷勤接过温尔的碗,忙活着要替哥哥添饭。温尔看着妹妹的小模样,咧嘴乐了乐。行了,小丫头,哥知道你是怕要换回大碗才这样的,要不,你这小懒瓜,能替哥添饭么。
    温尔接过妹妹给添的饭,大口大口吃起来。
    一家人和和美美吃过饭,撤下菜肴,换上香茗,闲话家常。温雅是个小话唠,就她最能说,爹娘哥姐都用溺爱的目光看着她,听她啰啰嗦嗦。
    温家爹娘、哥姐都是很熟悉阿玖的,因为温雅没有一天不提起阿玖。
    打发儿女各自回房,温将军和温夫人坐在一起说话。温将军又仔细看了妻子一回,“夫人,是真的呢,真变美了。”温夫人摸摸自己的脸颊,兴滴滴道:“我也觉得是呢,变细腻了。”
    温将军便告诉妻子,自己升了职,任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温夫人吃惊的转头看他,“这么大的事,你到这会儿才说?你可真憋的住啊,要换了我,一回家就说了。”升官是好事,还不立时三刻让家人全知道,好替你高兴么。
    温将军忙道:“任命还没下来,估计要再过几天。”温夫人笑道:“知道了,那便过几天再告诉孩子们。”
    中军都督府,要大换血了。原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靖海侯曹无伤被调到南京中军都督府任职,新的左都督人选,现在还没定下来。
    “京城到南京,简直是贬官了。哎,靖海侯怎么得罪皇上了?”温夫人饶有兴致的问道。
    “金吾卫好像出了什么事。”温将军也不大知道内情,“他在中军都督府倒是兢兢业业的,可他还兼管金吾卫呢。夫人,近卫并不好管。”
    温夫人和靖海侯家又没交情,并不关心,也就没有深问。她很兴致的猜测起谁会是新任左都督,“魏国公府的人吧?要么就是英国公府?这两家,可是如今最有实力的人家了。”温将军也不知道,笑着说道:“皇上自有决断,咱们哪猜的出来。”夫妻二人又说了会儿话,也就安歇了。
    --
    裴家,裴尚书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才进了院子,厢房的门就打开了。阿玖颠儿颠儿的跑过来,抱住祖父的大腿,仰起小脸嘻笑,“祖父,那位想要和我做姐妹的曹大小姐,要去南京了?”
    裴尚书微微笑了笑,“那倒不一定。武将外出任职,家眷多有留京的,这位曹大小姐要继续留在京城,也说不定。”
    任职南京,朝廷并没规定不准携带家眷。不过,有些侯夫人留恋京城的繁华,不愿往乡下地方去,也是有的-----在她们眼里,就连南京这留都,也属于乡下地方。
    阿玖快活的笑,“那位一定要我和曹大小姐做姐妹的皇后殿下,这会儿该不大开心了吧?”她那么喜欢曹徽音,可是靖海侯居然调任南京了!相当于贬职啊。
    裴尚书微微笑着,没有说话。章皇后,她这会儿当然是不大开心的,不过,会让她更不开心的事,还在后头。
    靖海侯调任南京,这算什么。太子南京监国,才会让她痛彻心脾。
    第88章 百姓
    太子南京监国是祖制,正常情况下,并不能视为惩罚。京城刚从南京迁到京城的时候,就是皇帝在京城掌控全国,太子在南京稳定后方。后来,因为南京有一套完整的官僚系统,太子可以借此熟悉政事,故此,太子南京监国这项制度,就一直持续下来了。
    现在的太子,为什么能一直在京城呆着呢?因为皇帝的身体。五六年前皇帝就有意命他到南京去,不巧那年皇帝病了一场,太子也就没有成行。皇帝体肥,身子不大好,他顾虑着万一自己真活不过三年两年,不定哪天一个不小心就会与世长辞,太子还要辛辛苦苦从南京赶回来,劳民伤财,事情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这些年来,其实皇帝也深感不便。太子二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眼前杵着这么个年轻俊朗、英气勃勃的儿子,这儿子还渐渐参政,渐渐有了拥戴他的官员,皇帝能不多思多想么?不过,为着他和章皇后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皇帝并没把太子远远的打发到南京去。
    眼下,形势变了。皇帝冷眼看着章皇后的所作所为,想像着自己若敢早早的走了,她做了高高在上的太后,会怎样呢?她一定会逼小十娶不喜欢的女子为妻,过不开心的日子。而邱贵妃呢,九成九会被逼殉葬,连条性命也逃不出来,小十一小十二小十三这三个儿子也会很悲惨,能不能顺顺当当长大成人都难说。
    “朕不能死。”皇帝想着这种种情形,眼神变得冰冷。
    他既有了这个心,便决定把太子派到南京去。在南京,太子可以放开手脚熟悉政务,但是,南京以外的地方,太子就别想管了。
    这么重大的决定,他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就做出,之前也和阁臣、六部尚书等人商量过。皇帝年老,太子正值壮年,这种情形是很敏感的,阁臣也好,六部尚书也好,哪个不是久经官场老奸巨滑?皇帝一开口,他们都是唯唯诺诺,“祖制如此,陛下英明。”
    没人敢反对。不管他们当中有没有暗中支持太子的,反正没人敢有异议。
    皇帝问到裴尚书的时候,裴尚书神色郑重,“陛下春秋正盛,来日方长,固宜如此。”
    才五十多岁,你还正是好年龄呢,就应该这样。
    普通的皇子可以封了亲王手里也没实权,可太子不一样,太子是一定要参预政事的。要不然,老皇帝一躺下,太子对朝政一窍不通,国家谁来治理?太子不能不通政务,又不便在老皇帝还活着的情况下涉政过深,南京监国,是最合适的。皇帝不必猜疑太子,太子不必束手束脚,可以把南京当成一个小朝廷来经营,但这个小朝廷只是形式而已,对皇帝没有一点威胁。这,岂不是处理年老皇帝和壮年太子关系的最好办法么?裴尚书把这一点看的很清楚,即便他和皇家没有任何交集没有任何来往,他也是会对此表示赞成的。在这一点上,裴尚书没有私心。
    虽然裴尚书没有私心,不过,他很明白,太子一旦离开京城去了南京,对章皇后的打击会非常之大。章皇后会把这事看做皇帝厌弃太子的信号,惊惶不安。
    裴尚书很乐意看到这一点。
    他不能算是爱记仇的人,不过,有人要踩裴家的颜面,要蔑视、算计裴家的宝贝阿玖,他没法不介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