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小姨凤霞[九零] 第2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是。除了他们有个孙子之外,咱们谁还知道他们有个孙女?”大梅笑了,“你们都说爸妈喜欢我。可是那又能怎样,他们再喜欢我,也不会和我分享秘密,更不会告诉我许文彬还活着,而且活得好好的,更已经结了婚,生了孩子……”
    “否则,他们哪里来的孙女?”
    大梅叹了口气,“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女儿,终究都是外人。他们和许文彬才是一家人。我们不配。”
    小梅看向大梅,喃喃道:“大姐,搬出去吧,真的。”
    作者有话说:
    第157章
    法院的破产通知书送到食品厂的时候, 正好是九月中旬的一个周一。
    这天下着蒙蒙细雨,大家去开会的时候也没拿伞,直接从车间跑到会议室。
    可到了会议室, 前后左右看一看, 就只剩一半的人了。
    其实过了六月份,食品厂原来的承包者们便开始退出了生产。因为去年签的合同也到期了, 自己的产品压在仓库里又卖不出去。几个车间一商量, 索性不干了。没有再继续下去的必要, 大家一家一家的开始撤走了。
    如今就剩下四位负责人, 包括褚凤霞。
    刘刚看着大家, 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摆了摆手,对大家道:“要不, 就散会?”
    刘刚说完,大家也都没走, 就在会议室里坐着, 谁也不说话。
    刘刚只能看向褚凤霞, 问:“听说你那边的新厂收拾的差不多了?”
    褚凤霞点头:“手续都办完了,现在就在等机器发过来。前天打电话来说今天会发来,在等两三天应该就能到了。”
    刘刚便道:“那挺好。”
    褚凤霞便看向其他几个人,大家都不说话,有人还默默点上了烟。可是都不走, 因为从会议室出去, 其实也没什么好干的。面对车间里的工人,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虽然还剩下几个车间在生产, 可是也一样是硬撑着。大家身上的压力都很大, 不知道还能撑到哪一天。
    其中糖果车间的负责人看向褚凤霞, 羡慕道:“早知道我也承包炒货车间了,现在整个食品厂,也就你的炒货车间还正常运行,还在赚钱。”
    有人就立刻拆台:“那你接了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呢。也许人家凤霞接了你的糖果车间,也能干的很好。”
    糖果车间的负责人就不高兴了,斜了对方一眼,道:“就跟你多能一样。不照样把你们车间开黄了?咱们啊,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
    正热闹着,褚凤霞就想先离开。
    她今天还要见两个人,也是朋友推荐的,说在销售上是一把好手。
    褚凤霞的凤霞瓜子厂人员差不多已经确定了。
    沈怀强和沈继明两人算是主抓生产,还有一个产品创新。刘玉凤就负责后勤工作,褚凤霞便想着再招一个销售,除了自己现在的销售渠道之外,她还想多拓展一些。另外就是要瞄准全国市场。不能只依靠本地市场。
    今天要来的两个人便是做销售的,褚凤霞准备见上一见。
    她看了一眼时间,便要和大家告别,可是还没走呢,门口大爷就来了。
    他手里举着一个信封,跑的呼哧带喘的。到了会议室门口,也没进来,只是在外面问:“刘厂长在不在?”
    刘刚听见了,连忙走了出去。
    再回来,他手上拿着一个信封。
    大家都看着他的表情,是刘刚从未有过的低落。
    “怎么了?”褚凤霞问。
    刘刚走到大家面前,看着众人,喃喃自语。
    “是我没能力,对不起大家。”刘刚哽咽道,然后拿起手里的信封,右下角红色的印刷字触目惊心。
    “法院来的破产告知书。”
    ……
    褚凤霞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的会议室。
    虽然她已经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建自己的新工厂,可是在这封告知书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褚凤霞还是没有办法去面对。
    虽然她早就知道了会是这个结果,可是两辈子加在一起的情感,也无法让她完完全全平心静气的接受。
    这是她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待着的工厂。
    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她所有青春的记忆。
    刘刚说完那句话之后,整个会议室就像冬日里的流水,一秒就结成了冰。
    冰凌花顺着滴落的方向冲刺,像一把尖刀,直接刺进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
    最后也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都散了吧。
    大家才能拖动自己沉重的双腿从会议室里走出来。
    褚凤霞是最后一个走出来的,她走到会议室门口的时候,转头往里看了一眼。
    刘刚不知何时又点上了烟。
    他用力抽了几口,吐出来的,便是隔了山。
    褚凤霞走到车间,刘玉凤正在擦车间的大门。
    褚凤霞本想叫她一声别擦了,反正也要停工了。可是嘴巴却不听大脑的使唤,她只是走过去,对刘玉凤说:“给我吧,我擦。”
    刘玉凤微微一滞,连忙道:“不,我来擦就好。”
    可褚凤霞的手还停在半空,她笑着朝刘玉凤道:“给我吧。”
    刘玉凤只能把手里的抹布递给褚凤霞,然后站在一旁不解地看着褚凤霞擦车间的大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红远远地走来了。
    走近之后,刘玉凤不由分说就过去对刘红道:“姑姑,凤霞姐、不,褚经理给我要走的抹布。本来是我在擦的,我说了我擦就可以……”
    刘玉凤只顾着说自己的话,这才注意到她姑姑的眼睛都是红的,刘玉凤立刻问:“姑姑,你怎么了,你哭了?”
    刘红叹了口气,看着褚凤霞的背影,对刘玉凤说:“让她擦吧,没事。”
    沈怀强也从里面出来,在一旁看了一会儿,才开口问:“是不是食品厂……”
    刘红眼圈红了又红,这是她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如果这里是褚凤霞青春时的记忆,那么食品厂是伴随了刘红一生的成长。她无法割舍对食品厂的感情,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看着另一个时代的落幕。最后,刘红终于开了口:“法院文书下来了。食品厂正式宣告破产。”
    *
    凤霞瓜子厂的机器送到时,已经快九月底了。
    褚凤霞一早就到了瓜子厂,招呼着王鹏的车往里开。
    王鹏从前面的副驾驶跳下来,褚凤霞赶紧过去说:“鹏哥,这一趟又麻烦你了。还得劳你亲自跑一趟。”
    “太客气了。”王鹏笑着说,“我也是赚你的钱。又不是白给你送。”
    王鹏说着,就往厂房里面走,走到门口就看见竖着的牌子,上面写着“凤霞瓜子”四个大字。
    王鹏指着上面道:“这是继军做的吧。一看就是他的风格。”
    褚凤霞笑着说:“是他做的。这不是挂上没多久,这个厂区里就有几家来问我招牌是哪里做的了。真是无心插柳啊。”
    王鹏意外道:“这活儿他也接?继军现在已经是大腕了啊,找他订做家具的人,已经排到明年春天了。他还有时间接这些?”
    褚凤霞惊讶看向王鹏,问:“什么意思啊鹏哥?”
    “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啊。”王鹏道,“那继军也就太谦虚了。你家沈继军沈老板,他的未来家具,现在在咱们市,是这个。”
    王鹏说着,竖起一个大拇指,“妥妥的第一名。”
    褚凤霞道:“真的?”
    “那当然。尤其是他的全屋设计理念,哎,是叫这个名字不是?就是所有的家具都是搭配好的。根据房间的装修来做家具,别提了,就因为我和他关系好,多少大老板都让我来说情,请加个塞。让沈继军赶紧先做自己的。说是排队都要排很久。”
    褚凤霞倒是真的没听沈继军提过,只是看他存折上不停跳跃的数字,能猜出来他的生意不错。但是没想到是这个程度。她还以为是贸易公司赚的钱。毕竟最近大家都开始购买电视机等一些家用电器,vcd和录像机,也开始流入平常百姓家。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
    “是吗?”褚凤霞很意外,便实话实说:“可是他们说继军都同意给大家做了。”
    “那就是看着你的面子呗,毕竟都在一个厂区,大家以后都熟悉了,知道你们是两口,他不驳人家的面子,也就是给你腾出一条路走。”王鹏一下就点到了重点,“不过,估计也不会是他直接做,可能是那里的工人做的。”
    褚凤霞点点头,然后又看一眼自己牌匾,想着自己这块估计也不会是沈继军亲手做的,便道:“也是。”
    机器送到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安装起来。
    对照着说明书和图纸,褚凤霞加上沈继明两人忙乎了一整天,等着天都黑了,才把机器全都安装好。
    刘玉凤也不闲着,一直在打扫卫生,还拿着抹布不停的擦拭机器。
    这一路卷着风尘而来,机器上全是灰。
    这么一擦,倒是都干净了,也能看出来,还挺新。
    沈怀强和沈继明两人都是第一次见到新机器,两人站在机器前面看了又看,沈怀强和沈继明都拿手去摸机器的表面,手覆上去的那一瞬间,冰凉凉的。
    沈怀强已经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说出来的话就两个字,真好。
    他不停的说真好,而沈继明则是对传送带更感兴趣。
    这个新机器比在食品厂见过的机器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多了一根传送带。
    褚凤霞见沈继明十分有兴趣,便走过去对沈继明道:“大哥,这个就是我上次和你说的。炒好的瓜子会直接通过传送带运过去放凉,然后再进行包装。”
    沈怀强在一旁听着,连忙问:“对了,凤霞,包装的事你想怎么办?我看咱们厂区里就有一个包装厂。”
    褚凤霞嗯一声,“我也注意到了。先让他们帮忙包装吧。等着缓过这一段时间,我想上个包装机。”
    “那感情好啊。”沈继明立刻说,“这样就能直接灌装了。”
    “是。”褚凤霞点点头,还是有些可惜道,“不过还得再等一等,最近的支出实在是太多了。”
    褚凤霞原本想着上包装机,可是后来突然想起买厂房这件事,便办了银行贷款。现在她每个月都要交机器的贷款和厂房的贷款,实在是回天乏力,腾不出钱买包装机了。只能缓一缓,想着过年前能进一台,赶上办年货的高出货量就是好的。
    沈继明随口说了一句:“你没有,就找继军啊。你们两口子,怕什么。继军那边一个家具厂一个贸易公司的,怎么都得赚一些钱吧。”
    褚凤霞闻言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们两个说好的,各自为政。”
    沈继明道:“什么意思?”
    “反正就是我觉得还是各自关好自己那一摊比较好。”褚凤霞说,“而且继军那里比咱们想象中用钱量更多。他不仅要交代理费,每次进货,都是要先付一大半的钱。他们一台冰箱什么的,就三四千,更别提一上货就是一车一车的拉了。有时候我看着继军,都替他发愁。”
    褚凤霞喃喃道:“我不能再给他增加压力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