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哥哥的白月光 第3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在另一间房内,顾远萧也在看书,可不知是窗外蝉声吵闹,还是熏香不够爽利,总觉得心浮气躁,字句都落不进心中。
    他将书重重一放,松了松衽领,冲外面守着的丫鬟喊道:“给我端杯凉茶上来。”
    那丫鬟推门进来,手里却拿着个食盒,弯腰将其中的炖盅拿出来道:“三小姐早上来过了,说凉茶喝了伤胃,特意交代奴婢,将这碗百合蒸梨给侯爷喝,说也是清热解暑的,可以静心养气。”
    顾远萧目光往那瓷盅上一绕,道:“她怎么知道我要喝凉茶?”
    小丫鬟嗓音脆亮,伴着银勺落进瓷碗的声音道:“三小姐可关心侯爷了,她几乎每日都会来,却不总是进门,只是向奴婢询问您的病情和起居,知道您因着天气燥热总爱喝凉茶降火气,特意做了这道蒸梨送来,交代奴婢,若是您再传茶,就让你吃这个。”
    顾远萧轻抬起唇角,举起银勺舀了口,闭眼咂摸了下滋味,只觉得妹妹做这道甜食的手艺是越发好了,又甜又滑,沁入心扉。
    他将那碗蒸梨全部吃光,小丫鬟看得笑眯了眼,恨不得立即去向夫人报喜。
    侯爷这几日胃口不好,人也总是阴阴沉沉的,下人们便跟着提心吊胆、寝食难安,难得他今日露了笑脸,可全亏了三小姐的功劳。
    她收好碗拎起食盒含笑往外走时,亲卫王平正慌张地跑进来,弯腰贴到顾远萧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话。
    顾远萧微微皱眉,偏头问道:“她真的这么说?”
    见王平忙不迭地点头,挥了挥手道:“把外面的人撤走,派人去看三小姐在做什么,暂时别让她过来。”
    王平领命出去,顾远萧摩挲着桌上的纸镇,
    过了一会儿,房门再度被推开,原本清雅的书房,立即装满富贵膏粱、香衣翠珠。
    长乐公主这趟来得虽然低调,穿着却一点也不低调,洋红色的褙子,配绣金襦裙,发髻上金凤欲飞,进门大剌剌找了张椅子坐下,眼看着顾远萧挣扎着起身行礼,抬手道:“长宁侯有伤在身,就不必多礼。”
    顾远萧顺势又靠回榻上,抬眸问道:“公主今日驾临侯府,还特意交代不能让双华知道,不知是所谓何事?”
    公主也不同他绕圈子,镶满宝石的护甲往桌案上一搭,问道:“本宫听闻,方仲离来了你府上教书,可有此事?”
    顾远萧心念微动,面上却是半分不显,答道:“确有此事。”
    公主冷笑一声:“那个老顽固,当初皇兄把太子少师送到他手上,他尚能不屑一顾,为何会云游多年后,突然决定在侯府教书。”她凛起目光,加重了语气问:“他教的那个人,是不是双华?”
    顾远萧仍是那副神情,略微思忖后,便用寻常的语气答道:“没错,方先生入府教的,正是三妹双华。”
    公主却听得沉下面容,红唇颤了颤,才又追问道:“他那样傲气的人,为何会突然愿意教一个素未相识的闺阁小姐读书,是不是……是不是”她深吸一口气,颤声问道:“是不是同他有关?”
    她神色激动,顾远萧却是垂眸不答,公主的泼辣劲上来,站起质问道:“方仲离与他本就是生死之交,渭城之战时,方仲离也正好在那里,你莫要告诉我,这几件事根本毫无关联。”
    顾远萧扶着伤腿艰难站起,冲公主弯腰道:“云霆也只是依着方先生的意愿行事,并不懂公主所指的究竟是什么。”
    公主见他一副恭敬且从容模样,摆明就是想装傻,止不住地冷笑道:“那本宫再问你,好端端的,为何寺里会进贼人。本宫找人查过,那几个贼人处心积虑,要害的人就是双华,她一个闺中小姐,性格又孤僻低调,为何会有人要杀她?”
    顾远萧捏着袖口,十分自如地对答道:“那群贼人知道她是我妹妹,想借她来要挟我,仅是如此而已。”
    公主斜眼瞥他:“是吗?贼人都没捉到,长宁侯就已经笃定他们是为了这个缘故才绑人,既然如此神机妙算,为何你的人搜遍整座山,连几个山野蟊贼都抓不到。”
    顾远萧叹了口气:“只怪手下办事不利,往后得好好给他们紧紧筋骨。”
    公主气得将桌上纸镇往下一砸,指着他道:“好你个顾远萧,说的这般滴水不漏,就是为了应付本宫吧。”她咬了咬唇,“你敢不敢告诉本宫一句实话,双华为什么会被养在侯府,她究竟是何身份?”
    顾远萧看见公主眼角发红,眸间仿佛蒙了层水雾,默默叹了口气,却还是坚持道:“双华是父亲的一位副将之女,因为那副将为救父亲而死,家里又没有别的亲人,才会将她带来侯府,以三小姐的名义养大。”
    公主咬牙看着面前一脸坚定的年轻人,终是倔强地抬起下巴道:“罢了,罢了,本宫就当你说的是真的,往后不会再问。”
    然后她愤愤地拂袖转身,却听顾远萧在她身后用极低的声音说道:“父亲曾告诉我,当年公主是看着那个孩子断气的,所以,公主究竟还在执念些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年努力加更,如果不行,就明天加- -
    第45章
    “当年公主是看着那个孩子断气的, 所以, 公主究竟还在执念些什么呢。”
    公主猛吸一口气, 笔挺的身子微微打着颤,她并不回头, 只用如沉冰般寒凉的声音道:“长宁侯竟连这样的事都知道,真是令本宫意外。”
    然后她抬起冰凉的指尖,轻轻推开面前那扇漆门,挟裹着草木气息的微风涌进来,自耳边呜咽而过,像极了一声哭泣。
    公主腕上的香云纱袖被陡然灌入的风鼓起,似一只跃跃展翅的彩蝶,被抛入时光洪流, 然后被抽干压瘪,只剩一袖冰冷的盈香。
    顾远萧借桌案撑着伤腿,遥遥朝公主躬身, 用足歉意的姿势, 可有些事, 他还不能说, 有些人,她还不能认。
    公主独自走在回廊之上,走走停停、兜兜转转, 腰上系的环佩碰出叮铛声响,她却神情木然,置若未闻, 仿佛脚下的路总也走不到尽头一般。
    她身后跟着一脑门汗的王平,伸手挡了挡直射入眼帘的灼阳,轻咳一声,终是出声喊道:“公主,您走错了,出府的路在那边。”
    公主顿住步子,然后缓缓回过头来,问:“三小姐在哪间房,我要去看她。”
    王平被问的怔住,心说不是公主一来就让他不许声张,尤其不能让三小姐知道嘛。尚在恍惚间,突然听见公主加重了语气,厉声喝道:“你未听见吗,带我去见三小姐!”
    王平吓得一抖,赶紧“诶”了一声,估摸着三小姐这时还在青竹苑上课,便恭敬地领着公主往那边走,谁知失了策,一到凉亭那边,只看见背好书箱正准备往外走的方仲离。
    方平笑眯眯喊了句:“方先生。”往公主的方向瞥了眼,犹豫该不该说出公主的身份,谁知却听见那两人同时轻哼一声,眼神交锋处,刀光剑影一般。
    方平背后立即就冒了汗,觉得自己这是领了个什么倒霉差事。
    公主抬起下巴,压着裙裾往下一坐,抛过去个冷傲的眼神道:“见到本宫,还不过来拜见。”
    方仲离身姿不动,只撇着嘴、瞪着眼,迎风拜日般,随意朝那边一拱手道:“臣,拜见公主。”
    这话里拖长了音,仿佛藏着浓浓的不屑,公主一挑眉,拨弄着护甲道:“酸腐书生就是酸腐书生,就算老了,也不过变了个酸腐的老头儿而已。”
    方仲离敛袖昂头,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公主不也一样,过了这些年,不过从娇蛮女变成了……”他不太好在外直接对公主说出刁蛮妇人这种词,便把最后一个词给咽了下去,可听在方平耳朵里,也是大不敬之话,低头擦了擦汗,讪笑着对公主道:“既然三小姐不在这儿,咱们便到别处去找她吧。”
    公主却斜眼瞥着他道:“你先走吧,我有话要同这人说。”
    方平一听这话如获大赦,行了个礼就溜之大吉,当然也没忘去找侯爷禀报这边的状况。
    偌大的凉亭只剩两人,公主眼风往那边一扫,正要开口质问,方仲离却抢先道:“公主是想问我,为何要收三小姐为徒吧?”
    公主冷笑一声:“你倒是难得机敏一次,当初皇兄请你入宫你尚且不愿,为何今日竟自愿来侯府教她。”
    方仲离道:“公主不也收了那孩子为义女,我为何不能做她的师父。”
    公主直直盯着他,终于敛下方才的锋芒,软声道:“我只问你一句,这件事同他究竟有没有关系?”
    方仲离眯起眼,语中藏了讥讽:“公主如今有锦衣玉食,贤子良婿,竟还能记得他吗?”
    公主将手放在层叠的裙裾之上,淡淡望向亭外一池莲花,微风吹乱她的发髻,翻飞的乌发拂过她颊上花钿,声音缥缥缈缈,如一场旧梦:“今日是六月初九,十八年前的这一日,我偷偷溜出宫去找他,他却说和你有约,绝不能失约。我便缠着他,同他一起去了你城东那间破旧宅子里。”
    方仲离转过头来,脸上的冷硬渐渐褪去,浮上浅浅的柔光。
    那日公主扮作了男装,青衫皂靴、素带绑发,却藏不住十六岁天之骄女的明艳芳华、顾盼流彩。
    而站在她身边那男子,穿着天青色的广袖斓袍,面如皎玉、身似松柏,目光始终凝在身旁女子的脸上,嘴角含着笑,听她皱着眉抱怨一路颠簸,又怪这院子太小,花枝都不修剪,差点绊着自己的脚。
    方仲离从窗内看见这幕,便走到门前笑着招呼道:“玉霁啊,为兄可候你多时了。”
    他那时就看公主很不顺眼,觉得这女子不过仰仗出身和容貌,十分的骄奢任性。在他心里,白袍将军苏少陵就该配个温婉娴淑的妻子,陪他吟诗煮茶,过些清雅日子。
    可看在好友的面子上,他并未将这话说出口,只是将酒菜端出时,提议三人以音律物品猜诗,若是猜不出,便不能碰这酒菜。
    他心里认定公主这般骄奢懒散,平日里是必定不学无术,猜诗赌酒这种风雅之事,她应付不来,自然就会知难而退。
    谁知公主将头靠在在苏少陵的肩上,饶有兴致地看他们玩了几局,然后便跃跃欲试,竟连着猜对了两首,实在猜不出时,便用余光求救似的一斜,苏少陵朗声而笑,撩起袖口,用手指蘸酒在桌案上写了两个字,公主立即明了,拍着巴掌大声喊道:“我知道了,是王维的《山居秋暝》。”
    方仲离轻哼一声,用木箸将苏少陵的手背一敲,道:“苏兄,你这可是作弊。”
    苏少陵将袍袖一放,也不争辩,只洒脱笑道:“那我便自罚三杯。”可他的手刚摸到酒杯,就被旁边的公主一把抢走,然后仰头就灌进唇间,再学着男子模样,豪迈地把空杯往下一翻道:“我来替你罚。”
    苏少陵大笑着摇头,却只是任由她去闹,公主连灌两杯,白皙的脸颊染满酡红,身子摇晃着一歪,竟将头枕在苏少陵的腿上,边伸手去摸他的脸边道:“少陵,我现在很欢喜。”
    方仲离看得瞪圆眼,然后偏过头满心的腹诽:这女子简直是放浪形骸、不成体统!
    可苏少陵却温柔笑着,弯腰为她擦去唇角的酒渍,语气里全是宠溺:“你喝醉了。”
    公主微红的杏眸含烟带雾,上方那张令她痴迷的脸,突然轻声念道:“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然后她撒娇似的撅起嘴,“后面的我忘了,少陵你能告诉我吗?”
    苏少陵捉住她乱动的手,柔柔俯下身子,在她耳边道:“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公主满足地闭上眼,那时她真以为,他会是她的卢家郎,生一个叫做阿侯的孩子,他们能拥兰室桂粱、赏月弄香,一生一世这般欢喜下去。
    可一晃十八年,那一日的诗墨书香,纵酒轻狂,还有那个惊才绝艳、白衣翩翩的少年郎,早被时光收走,再也回不了头。
    公主掩下眼中泪光,摸过手边的一颗石子,轻轻掷入湖中,看满池莲花翻起红浪,“所以,方先生已经忘了吗?”
    方仲离满心的惆怅无处可除,重重将手掌拍在栏杆上,道:“怎么可能忘,那些事一桩桩,一件件,我这辈子都不会忘。”
    公主露出凄然神色,嘴角扬起个倔强的笑容:“先生都没忘,我又怎么能忘得了。”
    方仲离默默看着她的侧颜,突然又想起那日的事。
    那天公主心中欢喜,放任自己胡闹饮酒,最后弄的满室狼藉,自己却靠在椅背上醉倒。方仲离心疼地去收自己的藏书,转头却看见,苏少陵跑到墙角,找到被公主踢掉的那只靴子,然后跪坐在公主身边,低下头眉目温柔,为她将皂靴穿好。
    方仲离彻底被激怒,指着他道:“堂堂大越将军,我向来敬你有胸襟傲骨,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如今你竟自愿跪地为公主穿鞋,不怕被人耻笑吗?”
    苏少陵却满脸坦荡,笑得如清风穿松过柏:“我为我妻子穿鞋,无愧于本心,外人怎么看我,笑不笑我,又与我何干。”
    然后他冲他做了个“嘘”的手势,将外袍脱下搭在公主身上,轻声道:“莫要吵醒她,我会帮方兄整理好屋子,待会儿什么都别告诉她,我怕她会害羞。”
    方仲离何曾见过他如此柔情缱绻的模样,他虽一生醉心学术,在那一刻也是羡慕的,原来这才是诗文里所谓的: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
    可在后来的那次风波里,苏少陵被定罪问斩,公主虽是大病一场,但照样嫁人生子,这让他为这个好友觉得不值,只怪他错付了真心,直到今日,他再度见到公主,才隐隐觉得,当年相爱的那两人,其实从未离去。
    而就在此时,顾双华站在顾远萧的卧房门口,听那丫鬟眉飞色舞地说着,侯爷是如何将那碗百合蒸梨全部吃光,还不忘加上一句:“三小姐手艺真是不错,侯爷已经许久没有这般好胃口了,夫人让厨房变着花样做菜,侯爷却一样都吃不完。”
    顾双华负着手,满心的窃喜,这时却听见里面传来哥哥的声音:“有什么事需要在门口偷着说,想问,就光明正大进来问我。”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这章太卡了,写到现在才写完,今天晚上一定有2更,等我!
    第46章
    顾双华被哥哥捉了现行, 颇有些赧然摸了摸头, 然后轻咳一声, 将那扇门推开道:“哥哥没歇息吗?”
    房里充斥着浓郁的草药味,顾远萧斜靠在榻上, 手托着棱角分明的下颚,大约是因为屋内闷热的关系,黑色衣襟散开一些,头发随意用一条发带束起,落下几根黏在脖颈上。
    顾双华走到榻边,顺手帮他将窗户撑开一些,用帕子扇了扇房里热气,然后转身问道:“哥哥的腿伤好些了吗?”
    顾远萧抬起下巴, 手指叩着书页:“你不是都问过我的丫鬟了?”
    顾双华抿唇一笑,视线转过去,刚好从微散的衣襟里, 看见其中隐隐若现的肌肉线条, 她的脸立即就热了, 赶紧将目光挪开, 正好扫到桌案上的药碗,皱眉问道:“这碗药怎么都没动?”
    顾远萧斜眼看过去,坐直道:“我腿脚不好, 拿不到。”
    顾双华觉得哥哥必定是在耍赖,丫鬟送药进来,哪敢不送到他手上, 必定是这人不想喝,还让人放远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