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重生之邀请的代价 第30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薇尼,我希望你能明白,在生活中,你无需独立,但是我希望在思想上,你能做你个人。”
    李幼荣当时拿到剧本的时候,就被贝里的这句台词感动了。
    他真的拥有很多男人没有的特质,特别是那个时代。
    作为薇尼的第一任丈夫,包容宽厚的贝里无疑是最适合他的。他不仅仅给了这个女人全部的爱,最重要的是还教她如何建立自己的人格。
    这也是薇尼至死都放不下他的原因。
    如果薇尼第一次遇到的,是像他第二任丈夫那样的混蛋,那么可能她连三十岁都活不到。
    没有了解过,你根本不知道那个时代对女性到底有多么苛刻。
    言归正传,仔细品着每一个镜头的李幼荣就觉得现在正在上演的这一幕艾娃没有处理好——剧情里,一战爆发,贝里被征上战场。分别时,薇尼对他表现出来的不舍及其他情感,居然和前年与贝里在剑桥分别时一模一样。
    谁都知道,送老公去读书和送老公去上战场,这明显不一样啊?而且这段期间薇尼已经在贝里的指导下变得更加自立自信,她甚至能管理好城堡里的仆人,可是你现在还这么脆弱巴巴的……
    更加有些崩坏的是,当怀孕的薇尼收到贝里战亡的讣告,艾娃表演那场哭戏——
    太外放了。
    怎么讲?其实李幼荣根据自己的经验,把演技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他刚接触表演,拍摄《草食动物的爱情》时的演法:剧本上写角色哭,他就哭;剧本上写角色笑,他就笑。
    第二个阶段,是他在学过看过之后的演法:比如《国旗》,他就真的是在这部戏里才开始运用到眼神戏。
    当然,从一开始他每个角色都认真揣摩过,可这不代表了揣摩了,你就能熟练的把那些情绪表演出来,这绝对需要自身长时间的积累。
    而这就是第三个阶段:将自身的情绪带入角色本身。
    这些东西是他在排练《茶馆》时,从那些舞台剧老师里学到的——当然,舞台剧大开大放,用不到这么细腻的表演,但是电影呢?
    你在生活中的每一处,都值得用心积累。
    就拿最近的《第一次》来比较,李幼荣有一天是回过神了的:玛丽在生活中开导莉莉的样子,和她在戏里开导詹姆斯是差不多的,她非常聪明且灵活的,把这种新鲜的情感套用了。这就导致那一幕,李幼荣时候在监视器里看回放的时候,显得特别真。
    这跟所谓的体验派有些相似,但追随根源,又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派别。
    这种演法似乎……更安全?
    怎么说,李幼荣还真的想约个时间,好好的跟玛丽请教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其实他现在就有些觉得,他前面和艾玛相处时的戏,有一些没拍好。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因为他以前没有谈过恋爱。
    他没有谈过恋爱,所以才不知道原来对着真正喜欢的人,是会害羞成那样的。
    当然,这里的心情肯定也要跟角色性格匹配,不过再怎么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找到最关键的点,那些各种衍生变化,还不是任你实施吗?
    反正李幼荣就觉得,要是换做现在的他来演贝里这个角色,他绝对能比之前演的好。
    而第四个阶段,就是那些大影帝具备的,脱胎换骨演什么像什么的境界了。
    老实说,这里李幼荣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因为他还没有碰到门槛。
    他就觉得,现在艾娃的表演,太片面化了。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你这样的业务能力也有胆量去争戛纳】的可笑感。
    ?
    第271章 崩坏坍塌,自我重建
    女主角,当然要撑得住戏,才配做女主角。
    当然,不是说艾娃演得不好,她只是演的不够好,或者说是对人物的分析不够透彻,从而导致薇尼这个角色的人设全面坍塌。
    薇尼前期和后期的性格差别是很大的——这也正是艾娃会选这个本子冲奖的原因?。基本上,嫁给三个丈夫时,薇尼完全是不同的性格:
    嫁给初恋贝里,薇尼就是个天真的小姑娘。
    嫁给第二任家暴男,因为贝里的改变和为母则强的信念感,薇尼有种自我奉献的冷硬。
    嫁给第三任真爱,薇尼因为年近三十,已经慢慢被岁月打磨的温和,就像一个真正的英国伯爵夫人。
    这个本子真的挺好,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艾娃承受不住。
    她演不出来。
    就拿她彻底垮掉的,在收到贝里死讯时的这场哭戏来说:薇尼这个时候的性格还是温婉的,她的前期情感也是细腻的,可在这里当她深爱的丈夫死了,艾娃却用尖叫和痛哭流涕来表达人物情绪,根本没有一点别的情绪用来过渡,这就显得很突兀。
    可能粉丝会说,你看她哭得气都喘不上来了,这不就是演技炸裂吗?
    当然不是这样!
    情感的铺垫呢?转变呢?以及到后期的升华呢?你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哭,看着真的容易让观众出戏。
    这里艾娃的表演,真的让人有一些不舒服。
    李幼荣甚至觉得,可能是导演内瑟尔的问题——当然,拍摄这一幕时,他已经不在剧组里了,也不知道在这段发生了什么。又或许可能,艾娃有铺垫或者酝酿,只是剪辑剪掉了?
    他宁愿相信是这样!
    其实童星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把角色情绪完全概念化的毛病,尤其是当业务繁忙和收人吹捧过多的时候更加容易养成。艾娃就有一点这样,或许她已经意识到,正在努力改,可是效果微乎其微。
    如果只到这里还好,可是后来在演绎薇尼处理贝里的后事和生孩子这一段里,艾娃又完全用了一副怨妇脸。
    她浑身都散发着【我刚死了丈夫,我好可怜】的气息。
    然而不该是这样的。
    如果薇尼没有自己的人格,她可能在失去贝里之后觉得自己失去了一切,可是她已经蜕变了啊。她在这个时候应该是坚强的,有韧性的,因为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她马上就要做妈妈了。
    只有这样的薇尼,在孩子出生后,为了维护孩子和贝里的家产通下决心决定再婚,才说得通啊。
    没理解好人物,艾娃不合时宜的“怨妇”处理法让这一段再次垮掉。
    真的,李幼荣曾经对这部片子怀抱过奢望的,可是现在,他明白过来了——
    好莱坞里照样有演技不行的电影咖。
    或许说,是艾娃太年轻了,她没有结过婚,根本不知道丈夫和孩子对一个妻子和母亲的意义。
    你可是想去争金棕榈奖的“影后预备役”,你清醒一点啊!
    听着在薇尼和第二任丈夫吵架时现场媒体露出的笑声,李幼荣郁闷了。
    经过国内各种爆炸信息的洗礼,他已经预料到这一次会发生什么了。
    《美国佳丽》,烂片预定。
    全体剧组群嘲预定。
    这简直,太完美了。
    等影片放完,灯光亮起,主创起身时,李幼荣看到了饰演薇尼第三任丈夫,也是戏份最多的男主角科文脸上来不及收起的苦笑。
    他拍了拍导演内瑟尔的肩膀,话憋了半天才说出口:“我们真的不应该着急的。”
    内瑟尔估计也是第一次看到成片,有些一言难尽:“我,我剪的版本根本就不是这样!那些该死的发行……”
    说起发行,这回caa可算是赔大了。
    尤其是制片,在上台致谢时,全程黑着脸。
    从现在开始,他们将花费更多来公关,好让影响更低。
    可是就算你塞更多钱,也有不配合的影评人啊。
    还没到第二天呢,凌晨网上就有了关于《美国佳丽》的恶评:
    “一部超合格的粉丝电影!”
    “导演内瑟尔用他一贯以来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副20世纪初的绝美画卷!”
    “恭喜市场再度迎来一部除了画面能看其他全部不行的神剧。”
    “怎样看待《美国佳丽》?我很庆幸它盯住的是戛纳而不是奥斯卡颁奖季,不然它可能连柯达剧院的门都进不去的。”
    “一流的服装布景,二流的剧本,三流的演员。”
    一些学院派的老爷子们甚至亲自站出来,把男主角科文喷了个狗血淋头:
    “要是想演电视剧,直接去演,何必上一个不伦不类的电影坏名声?”
    “科文是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不说演技,这个选片的眼光就跟被狗屎糊了一样。”
    李幼荣当然也没落得好:
    “我收回希望能在奥斯卡提名单上见到你的话!”
    观看过试映的观众说法更直接:
    “艾娃不仅好看到我,也丑到我了。”
    “她的演技是一直这样吗?我怎么感觉比她小时候差了好多,连少女时期的那一部《寻爱》都比不上。”
    “她就不能演那种情绪要求高的前段!我觉得她的演技甚至连演她哥哥的那个龙套都比不上。”
    “当初《美国佳丽》立项时为什么要请艾娃来演?电视剧里的那几个女主都演得比她要好。”
    “一流的男主,二流的剧本,三流的女主演员!这部戏最开始定的就是女主角,要说可惜,三个男演员才可惜。”
    “可怜的科文,他已经连扑三部了,再加上这部《美国佳丽》,我估计他都要跌落a-list。”
    “《美国佳丽》扑为什么要怪科文?科文他只是因为名气大,所以才是男主好吗?而且他又没有演得很糟糕。”
    “反正最糟糕的是艾娃。我是真的对艾娃有些失望,尤其是收到贝里战亡时的那场哭戏,我在电影院里都比她哭得有层次。”
    “贝里那么好的男人,居然死得那么早。我其实觉得和第一任的感情线演的很不错,就很甜啊。”
    “这部戏烂成这样,导演也有责任。不过内瑟尔本来就是以画面见长的导演,呵呵,我建议以后再请他拍戏,多给剧组配一个能看到演员演技的副导演。”
    “a-list科文都没能把艾娃扶起来?”
    “搞笑,艾娃自己不争气,关科文什么事?”
    “迪伦也很可怜啊,他去年才拿金熊,来好莱坞第一年上的第一部 电影就因为女主扑了。”
    “我受够你们了,不要什么都往艾娃身上甩好吗?剧烂也不是她一个人造成的,导演不是也有错吗?其他三个男演员个个都是影帝说得那么厉害,不也没把艾娃带起来吗?我还觉得她演技最好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